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课中的应用
2014-05-24章淑萍
章淑萍
(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广东 新兴 527400)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基础护理能力是护士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而实验课是帮助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及技能的必要过程。传统的实验课教学存在一些缺陷,导致学生积极性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并且实验课内容与临床实际脱节。针对这些缺陷,我们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教学中,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整合知识和技能,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样”4个问题。在教学中我们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校2011级护理专业两个中专班10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3班为实验班(52人),14班为对照班(52人)。实验课教学中将每班分成10个合作学习小组,每组5~6人。两班在年龄、性别、所用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时数、教师配备、入学成绩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班 实验课教学中,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课堂教学过程为理论—示教—回示—练习—考核。
1.2.2 实验班 实验课教学中,实验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构建了以工作性学习任务为载体、以行动为导向的课堂学习模式[2]。现以“青霉素过敏试验”为例,教学流程如下:
(1)开学初与附属医院的资深护士长一起围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及护理临床实际工作制订教学计划,设计实验课教学内容。
(2)课前明确工作任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临床实际案例,提前一周把与操作项目相关的典型案例A交给学习小组,并提出如下问题:①如何正确实施青霉素过敏试验;②如何判断结果;③注意事项有哪些。各学习小组带着问题,利用课余时间到附属医院见习、查阅资料,并做好记录。学生通过行动来学习,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限制,体现了学习的广泛性、灵活性和弹性,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强化,能力得到发展[3]。
(3)导入新课。上课时安排各学习小组轮流发言,各抒己见,并以评价方式导入新课。此次评价计入学生本学科的平时成绩,依据本组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其中,评价分为A、B、C3等,A为非常积极,B为积极,C为一般。各组积极发言,教师通过发言了解学生课前通过行动完成任务的情况。
(4)通过真实和模拟相结合的教学,师生协作进行知识探究。学生扮演患者、实习护士、家属,教师扮演医院的带教教师,让学生感受临床气氛,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讨论交流如何完成工作任务。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青霉素过敏试验结果阴性和阳性的判断”的对比图片加深学生印象。
(5)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与操作项目相关的典型案例B,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完成任务,每个训练点都给出一定的训练要求和评价标准。实训过程中5名教师参与学习小组活动中,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组织下,制订具体计划,通过角色扮演完成任务。学生根据评分标准完成个人自评、小组评价(小组长负责)。教师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教学情境,让学生清楚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并随时发现和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让学生在行为活动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在护理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促进了学生与同伴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4]。
1.3 教学评价
1.3.1 效果评价 期末进行操作考核和理论考试,均为百分制,理论考试按照护考模式进行,操作考核由教师依据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考核。学生必考项目1项(例如静脉输液),另外还要随机抽取两个操作项目。学生自己设计案例并扮演角色,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教师进行评分,对考试成绩低或不合格的学生要求其到护理开放室观看视频、练习操作,再集中补考。
1.3.2 问卷调查 学期末,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学习主动性、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等情况,采用匿名方式填写问卷。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班期末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两班期末考试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班期末考试成绩比较(±s,分)
班别 例数 操作考核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实验班对照班5252t值P 88.69±3.6982.71±6.533.869<0.0189.12±6.1680.23±8.365.286<0.01
由表1可知,实验班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班(P<0.01)。
2.2 两班对实验课教学效果的评价(见表2)
表2 两班对实验课教学效果的评价[n(%)]
由表2可知,实验班对实验课教学效果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
3 讨论
3.1 行动导向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中职生普遍基础较差,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对教学内容难以消化和吸收。行动导向教学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整合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样”4个问题。在教学中教师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验法、自由工作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行动中学习,在行动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应用技术解决问题能力。
3.2 激励教学法有助于行动导向教学的实施
激励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能力,且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5]。行动导向教学中学生是中心,在“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行动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评估计划”掌握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按照展示技术的要求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对学生展示的成果进行鼓励性评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行动导向教学的实施。
3.3 行动导向教学要求教师既是行业能手又是教学专家
行动导向教学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既是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塑造者,又是行动过程的组织者、协调者、帮助者、咨询者。教师课前不但要备授课内容,还要备学生,备教学方法,备如何与临床接轨;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师既要了解最前沿的护理知识又要有最新的护理理念,既是行业能手又是教学专家,具备“双师素质”。
[1]田芬霞,王齐,谢秀茹,等.高职护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改革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59-60.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肖智谦,陈碧瑕,邱琼华,等.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2):313-314.
[4]绳宇,赵雁,张欣.在护理技能教学中实施小组学习方法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54-56.
[5]李佟玲.激励教育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7):4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