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评价研究——浙江省、11个设区市及各行业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2014-05-24蒋泰维张洁音王镓利

中国软科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设区浙江省全省

段 姗,蒋泰维,张洁音,王镓利

(1.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7;2.浙江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06;3.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06)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综合实力与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几年来,从区域的视角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发展情况,已经成为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要实践课题之一,也成为学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国内外许多学者围绕这个主题,做了诸多探索和研究。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以省市自治区作为区域单位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将区域创新能力分解为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5个维度,并通过企业研发投入、设计能力、制造和生产能力、新产品销售收入4个指标对31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企业创新能力进行了单独评价[1]。袁旭梅等从测度方法、测度指标等方面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研究进行了归纳,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中更多地体现了对区域技术创新的描述[2]。官建成等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测度的研究框架,提出了区域技术创新绩效就是政府部门、企业、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和金融机构等相互作用将创新投入转化为创新产出的效率,重点阐述了企业在人力和财力投入、知识交流、创新环境构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3]。任远等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区域评价进行了界定,从创新基础、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活动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环境利用能力等5个维度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区域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省级区域综合评价,并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地区分布特征[4]。

本文认为,区域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评价就是从区域的宏观角度出发来系统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发展情况,有助于正确认识企业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对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基于技术创新链条以及投入和产出的分析框架,构建区域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浙江省为例,对全省、设区市和各行业的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研究。

一、区域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体系

评价全省及各设区市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状况,主要从创新投入、创新组织及创新产出3个维度进行研判。创新投入,着重从企业的研发人员投入、研发经费及拥有的科研装备情况进行评价;创新组织,重点以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企业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数3方面的情况进行衡量;创新产出,主要从专利授权、新产品及利润3个方面的产出情况进行评价。整个评价指标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及18个三级指标构成,其中三级指标中,既有衡量实力的规模指标,也有体现水平的相对指标(表1)。

(二)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全部采用量化测评的方法,在分别测评企业技术创新规模与水平变化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指数方式进行综合发展情况的比较。因2011年起国家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进行调整,为便于与上年情况的比较,本项研究2010年数据全部采用新统计口径。

1.数据来源

为保障测评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测评所用的原始数据均来自公开出版的《浙江统计年鉴》、《浙江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或浙江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

2.计算方法

在对各项监测指标值指数化处理后,通过专家德尔菲法及综合考虑设置的相应权重,对各项指标进行逐级加权汇总,构成反映全省及各市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综合指数。

3.评价方法

各项指标以2010年全省平均水平为基数,采用单项和综合指数直接比较与排序的方法,全面反映省、设区市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与上年及平均水平的变化情况和特点。

表1 浙江省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二、全省企业技术创新的综合情况

2012年全省企业技术创新综合指数为138.33,较2011年提高了18.02%。其中创新产出增幅最大,较上年提高22.34%;创新投入与创新组织增长平稳,分别较上年提高14.61%和13.18%(表2)。

表2 浙江省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评价指标

(一)创新投入稳步增长

2012年,研发经费投入及强度大幅增长,R&D经费内外部支出总额达618.37亿元,较上年增长22.08%,继续保持较高的增幅;R&D经费内外部支出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1.07%,较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图1)。全省科研仪器装备指标增速较上年有所提升,仪器和设备原价达375.74亿元,较上年的增幅达15.13%;企均仪器和设备原价达102.95万元,较上年的增长幅度为9.45%,增速均明显快于上年(图2)。相对而言,研发人员呈现增速放缓的趋势。R&D人员全时人员22.86万人年,同比增长12.12%,但增速较上年下降了5.24个百分点;本科生人数为11.58万人,同比增长4.32%,但增速大幅下降,较上年降低了12.3个百分点;万名从业人员R&D人员数317.96 / , 14.52%,略有提升;本科生人数占从业人员比重1.61%,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增速较上年略有下降。

(二)创新组织平稳发展

企业研发活动持续活跃,2012年全省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数共9590家,较上年增长19.49%;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数比重达到26.28%,比上年提高3.15个百分点。企业研发机构档次进一步提升,全省建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的企业数达到2254家,较上年增加17.09%;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6.18%,较上年提高0.6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达4513家,较上年增长13.59%;相当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达到12.37%,较2011年提高0.92个百分点。总体来看,浙江省企业在创新组织发展与建设方面稳中有升,延续了去年良好的

图1 R&D内外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情况

图2 科研仪器装备增长情况

(三)创新产出成效显著

创新产出指标整体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企业专利授权指数迅猛增长。2012年全省企业专利授权数达198684,同比增长62.06%,较2011年的增速高出22.6个百分点。企均专利授权指数达5.44,同比增长54.11%,增速与上年相比几乎翻倍。专利授权指数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全省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的大幅增长,两者的增速远高于去年同期(图3)。新产品销售收入稳步增长,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1283.97亿元,较上年增长12.29%;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19.56%,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89%),较2011年提高1.41个百分点。全国平均水平较2011年(11.92%)出现小幅下降,而浙江省仍保持稳定而持续的增长,实属不易。利润指标则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3112.65亿元,同比增长-6.26%;利润率为5.4%(图4),仍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6.66%),较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2012年浙江省受外需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企业赢利水平有所下滑。这表明我省的工业层次还较低,依赖资源和劳动力要素、低价跑量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仍未得到有效改变,大量企业尚未摆脱技术“低端锁定”的困局。

三、11个设区市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情况评价及排序

(一)企业技术创新的规模及进步情况

2012年,企业技术创新规模指数居全省前4位的分别是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和嘉兴市,其中杭州市、宁波市的规模指数为405.6和377.35,远远高于其他9个地市;排名第5至第8位的是温州市、台州市、金华市和湖州市,规模指数在132.65-90.88之间;丽水市、衢州市、舟山市列全省末3位,规模指数远低于其他市。从排名变化看,各设区市的位次相对稳定,仅有2个市排名略有变化,丽水市较2011年上升1位,由第10位上升到第9位;衢州市较上年下降1位,由第9位降到第10位。

图3 2010-2012年全省企业三类专利授权情况

图4 浙江企业利润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

从各设区市的规模指数变化情况看,丽水市、宁波市、温州市和金华市进步较快,进步幅度列全省前4位,分别较上年提高了50.97%、34.16%、24.6%和23.58%;杭州市、衢州市和舟山市发展相对较慢,列全省末3位,分别比上年提高了11.77%、8.67%和0.54%(表3)。

2012年度各设区市的规模指数变化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杭州市、宁波市以绝对优势占据第一梯队,但进步速度一慢一快,形成鲜明对比。宁波市企业技术创新规模指数在全省列第2位,尽管发展基数较大,但提升较快,增长速度由上年的全省第6位跃升到2012年的全省第2位,进步情况远超杭州。其中,专利授权指数增速居全省第2位;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速居全省第2;规上企业本科生人数、仪器设备原价、设立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数、新产品销售收入额4项规模指标增速均居全省第3位。与之相比较,杭州市企业技术创新规模指数较2011年增长11.77%,增速在全省仅列第9位,较上年下滑4个位次,呈现发展放缓的态势。其中利润总额较2011年下降7.99%,增速居全省第8位;新产品销售收入较2011年下降0.89%,增速居全省第10位;专利授权总量已被宁波大幅超过,专利授权指数增速居全省第10位。二是温州市、台州市发展后劲初步显现,规模指数显著增长。2012年温州市规模指数为132.65,较2011年增长24.6%,增速居全省第3位,较上年提高5个位次,进步非常明显,其中仪器设备原价增幅居全省第1位,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幅居全省第3位,规上企业R&D人员数增幅居全省第4位。台州市规模指数较2011年增长17.83%,增速居全省第6位,较上年提高3个位次,进步也很显著。2012年全省仅有3个设区市实现利润总额正向增长,台州市利润总额较2011年增长3.56%,增幅居全省第2位。三是衢州市规模指数增速大幅下降,总体排位下滑1位。2012年,衢州市企业技术创新规模指数为31.6,较2011年增长8.67%,增速居全省第9位,较上年下滑7个位次。其中,专利授权指数增幅居全省末位,设立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数增幅居全省第10位,利润总额增幅居全省第10位。发展速度大幅放缓最终导致衢州企业技术创新规模指数由上年的全省第9位下降到2012年的第10位。

表3 浙江省各设区市企业技术创新规模指数及排名

(二)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指数及提高情况

2012年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指数居全省前4位的是杭州市、宁波市、台州市和绍兴市,水平指数分别为177.35、154.16、126.54 和117.09;嘉兴市、丽水市和舟山市列全省末3位,水平指数分别为99.74、99.56和97.05。从水平指数的排名变化看,6个设区市的位次较上年发生了变动,其中3个市排名提升,即温州市由第10位上升到第7位,绍兴市由第9位上升到第6位,丽水市由第11位上升到第10位;3个地市排名下降,即嘉兴市由第6位下降到第9位,衢州市由第7位下降到第8位,舟山市由第8位下降到第11位。

从设区市水平指数的变化幅度看,宁波市、丽水市、温州市、杭州市进步情况列全省前4位,分别较 2011年提高了 33.7%、27.13%、22.6%和15.71%;舟山市、衢州市、嘉兴市列全省末3位,分别较上年进步了2.98%、2.89%、-3.06%(表4)。

2012年度各设区市水平指数变化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宁波市、杭州市、温州市水平指数进步情况均居全省前列,一改上年处于中下游的局面。宁波市水平指数列全省第2位,进步速度也快,较上年增长33.7%,增速由上年的全省第5位跃居2012年的第1位。杭州市水平指数较上年增长15.71%,增速由上年的全省第6位提高到2012年的第4位。温州市水平指数较上年增长22.6%,增速由上年的全省第7位提高到2012年的第3位,水平指数的总体排名也因此由上年的全省第10位提高到2012年的第7位。二是嘉兴市、湖州市、衢州市发展速度明显放缓,水平指数的排名也有所下滑。嘉兴市是唯一一个水平指数负增长的城市,在10项指标中,企均仪器和设备原价、企均专利授权指数、利润率等3项指标呈负增长,从而导致嘉兴市水平指数排名由上年的全省第6位下降到2012年的第9位。湖州市则较上年增长12.91%,增速由上年的全省第3位下降到2012年的第6位。衢州市较上年增长2.89%,增速由上年的全省第2位大幅下滑到2012年的第10位,水平指数的位次也因此由上年的全省第7位下降到2012年的第8位。

表4 浙江省各设区市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指数及排名

(三)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综合情况

2012年,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综合指数分别为268.65、243.44和141.33,与上年一样,依然稳居全省前3位;丽水市、衢州市、舟山市综合指数分别为73.98、73.37和64.72,列全省末3位。从排名的变化看,有5个设区市的位次较上年发生了变动,其中2个设区市排名提升,台州市由第5位上升至第4位,丽水市综合指数73.98,由第11位上升至第9位;3个设区市排名下降,嘉兴市综合指数122.17,由第4位下降至第5位;衢州市综合指数73.37,由第9位下降至第10位;舟山市综合指数64.72,由第10位下降至第11位。

从进步情况看,宁波市、丽水市、温州市、金华市列全省前4,分别较2011年进步了31.98%、31.12%、23.49%和17.88%;嘉兴市、衢州市、舟山市列全省末3位,分别较2011年进步了5.3%、3.84%和2.73%(表5)。

为了进一步了解影响各设区市综合指数排名及进步情况的因素,对各设区市的3个一级指标(表6)进行具体分析。

1.创新投入方面

2012年,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绍兴市的创新投入指数居全省前4位,创新投入指数分别为244.63、210.47、136.11 和 131.48;舟山市、衢州市、丽水市列全省末3位,创新投入指数分别为88.50、60.04、44.85。从进步情况看,丽水市、温州市、衢州市、宁波市提升最快,分别较上年增长47.48%、24.99%、23.38和22.39%;嘉兴市和绍兴市的创新投入指数增长最慢,分别较2011年增长8.26%和7.78%。

温州市创新投入指标增速居全省第2位,较上年提升了7位。主要得益于科研设备指标的大幅增长,在水平和规模两个层面的增幅均居全省第1位。此外,研发人员指标中的规上企业万名从业人员R&D人员数和研发经费指标中的规上企业R&D内外部支出总额相当于主营业务的比重增幅分别居全省第3、第2位。绍兴市、舟山市的创新投入指标实现了由负增长到正增长的转变。2012年,绍兴市、舟山市的创新投入指标分别较上年增长了7.78%、12.98%,虽然增长幅度不大,但是较去年同期-3.2%、-1.67%的增长来说,进步非常明显。

表5 浙江省各设区市企业技术创新综合指数及排名

表6 浙江省各设区市企业技术创新综合指数具体情况

2.创新组织方面

2012年,杭州市、宁波市、台州市、绍兴市的创新组织指数居全省前4位,创新组织指数分别为241.37、213.80、132.49 和 123.59;舟山市、衢州市、丽水市列全省末3位,创新组织指数分别为84.15、82.60和68.71。从进步情况看,丽水市、金华市、宁波市增幅较大,分别较 2011年增长27.9%、25.35%、22.71%,列全省前3位。

丽水市创新组织指标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研发活动、研发机构和高新企业3个二级指标的增幅均居全省前列,分别列第2、2和1位。金华市创新组织指数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研发活动指标的迅速增长。2012年,金华市有研发活动企业数556家,较2011年增长58.27%,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比重达到18.62%,较2011年增长8.47%,两项创新组织指标增长幅度均居全省第1位。舟山市创新组织指标实现了由负增长到正增长的转变。2012年,舟山市创新组织指数84.15,较2011年增长4.46%,增幅居全省第9位。去年同期该指标增长率为-4.05%,居全省最末位。

3.创新产出方面

从创新产出指数来看,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台州市居全省前4位,创新产出指数分别为299.46、282.25、156.88 和 127.79;丽水市、衢州市、舟山市列全省末3位,创新产出指数分别为98.97、79.65和37.60。2012年,国际经济增长呈持续低迷态势,成本提高、汇率波动以及订单转移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我省经济的发展,不少设区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和利润率出现负增长,这极大地影响了各设区市创新产出指标,多数设区市该指标的增幅远远小于上年同期。宁波市、丽水市、温州市进步幅度相对较大,分别较2011年增长46.57%、27.13%、26.45%,列全省前3位;衢州市、舟山市等2个设区市的创新产出指数出现负增长,较2011年分别下降了7.53%和13.13%。

宁波市创新产出指标增幅由上年全省第7位跃居2012年全省首位,主要得益于专利授权指数的大幅增长,其中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较上年增长91.83%,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较上年增长181.13%,增幅均居全省第2位。三类专利授权总量达35542件,列全省第1位,超过第2位的杭州近15000件。台州市创新产出指标增幅由上年全省第9位提升到2012年全省第4位,主要得益于利润指标的稳定增长,尤其是利润率较上年提高了0.12个百分点,是11个设区市中唯一一个实现正增长的地区。衢州市创新产出指数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利润指标大幅下降。利润总额较2011年下降20.29%,居全省第10位;利润率7.16%,较2011年下降2.29个百分点,居全省末位。

四、分行业(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情况

综观2012年各行业情况,尽管我省多数行业的利润率下滑,高新技术行业仍表现出较强的创新能力,进步速度也普遍快于传统行业,仪器仪表制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医药制造等行业的创新水平指标均超过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在全国具有相对优势。而传统产业规模优势突显,但创新能力较弱,创新效率较低,进步速度也相对缓慢。

(一)各行业技术创新排名情况

着重从产业的R&D投入强度、利润率、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万名从业人员R&D人员数四大核心水平指标,分别对全省31个制造业子行业2012年规上企业技术创新情况进行排名。

R&D投入强度,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仪器仪表制造业(3.1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88%),医药制造业(2.73%),专用设备制造业(2.25%),通用设备制造业(1.76%)。利润率,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医药制造业(11.72%),食品制造业(10.4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10.32%),烟草制品业(10.19%),仪器仪表制造业(8.89%)。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仪器仪表制造业(38.7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4.10%),汽车制造业(31.60%),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31.39%),专用设备制造业(31.38%)。万名从业人员R&D人员数,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医药制造业(907.64人年/万人),仪器仪表制造业(831.80人年/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663.50人年/万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615.43人年/万人),专用设备制造业(603.80人年/万人)。

鉴于部分行业类别的调整,本研究只对口径未做调整的20个行业进行纵向比较。在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上,19个行业比上年有所提高,其中升幅最大的5个行业分别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在利润率上,只有5个行业较上年有所进步,分别为食品制造业,烟草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在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上,有15个行业较2011年有所进步,其中进步幅度最大的5个行业是化学纤维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在万名从业人员R&D人员数上,有13个行业较上年有所进步,其中进步幅度前5位的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

四大核心强度指标均比上年有所进步的行业仅有3个,分别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总体来看,多数高新行业四大指标的进步程度在全省的排名均较为靠前,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只有医药制造业较上年提升较慢,利润率和万名从业人员R&D人员数2大核心指标的增幅在20个行业里仅列第17位。除食品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外,传统行业四大核心创新指标的提升速度普遍偏慢。

(二)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比较

鉴于《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未公布制造业各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数,万名从业人员R&D人员数指标无法进行计算,本研究就其他3个核心指标将浙江省情况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

在研发投入强度上,浙江省有23个行业的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37个百分点,居于31个子行业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首位。排名第2至4位的仪器仪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9、1.09、0.77、0.68个百分点。在利润率上,浙江省只有5个行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1、1.43、1.15、0.96、0.24个百分点。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浙江省有28个行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前五位的行业是仪器仪表制造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家具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17.93、17.37、14.59、14.41、13.90 个百分点。

综合看来,3个核心指标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仅有4个行业,分别为仪器仪表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表7)。与2011年相比,仪器仪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3个高新技术行业仍保持着相对优势;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两个子行业因为利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失去优势;食品制造业利润率由上年的7.25%提高到2012年的10.42%,由上年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3个百分点转变为2012年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3个百分点,跻身进入浙江省在全国具有相对优势的行业之列。

表7 浙江省31个制造业子行业中在全国具有相对优势的行业

3个核心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排名均比较靠后的是烟草制品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5个行业(表8)。上述5个行业在全国处于相对劣势,其中烟草制品业与上年一样,3大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所有子行业中列最后一位;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的3大指标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31个子行业中列倒数第2位;化学纤维业发展缓慢,尤其是利润率较上年下降2.35个百分点,与上年一样在所有子行业中列倒数第5位。除了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下的部分子行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范畴,其余4个均为传统产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浙江传统产业创新能力较弱,产业层次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

表8 浙江省31个制造业子行业中在全国处于相对劣势的行业

(三)行业创新规模占全国的比重情况

以行业R&D经费投入总额、利润总额、新产品销售收入和R&D人员全时当量3个核心技术创新规模指标,分析比较浙江省各行业创新规模在全国的地位情况。

浙江省31个制造业中,R&D经费投入总额占全国比重排名前五位的是化学纤维制造业(23.42%),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21.34%),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20.99%),纺织业(20.27%)和家具制造业(19.93%)。利润总额占全国比重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化学纤维制造业(28.30%),纺织业(12.45%),其他制造业(11.77%),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10.37%),纺织服装、服饰业(10.71%)。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比重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77.54%),化学纤维制造业(46.59%),家具制造业(41.68%),其他制造业(38.43%)和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28.02%)。R&D人员全时当量占全国比重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29.44%),纺织业(21.76%),家具制造业(21.26%),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20.12%)和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19.66%)。

综合来看,4个创新规模核心指标占全国比重均居前列的都是传统产业,即化学纤维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纺织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表9)。这说明,这些传统产业在全国具备明显的创新规模优势。

结合前面的测评可发现,浙江省传统产业虽具创新规模优势,但创新水平却不具优势;而仪器仪表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在创新规模上总体偏小,不具优势,但在创新水平上却在全国具有相对优势。因此,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省行业技术创新的重点应放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创新效率和扩大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上来。

五、推进浙江省企业技术创新的建议

(一)激发企业创新热情,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尽管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居全国第2位,但仍然有超过70%的企业没有研发活动;浙江省设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居全国第2位,但是设立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高层次研发机构的企业比重仅为5%左右。浙江省应继续引导企业树立并增强创新意识,摆脱原有发展的路径依赖,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推动和引导企业特别是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建立省级以上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等高层次研发机构,鼓励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引进海外研发机构,提高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项目,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网络,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

表9 2012年浙江省行业创新规模占全国比重最高的几个行业

(二)引导优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

进一步加大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各级政府要按照《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1个百分点以上。落实和强化激励企业创新的优惠政策,研究制订从企业销售收入中按比例提取企业技术创新准备金、扩大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抵扣范围至传统产业领域、企业在大学或科研机构设立实验室的费用可税前抵扣等扶持政策。进一步引导科技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加大对企业引进培养创新人才的支持,鼓励支持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集聚,着力推进科技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支持科技人员到企业转化创新成果,支持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

(三)实施分类引导,推动各地区协同发展

由于浙江省各地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应对它们进行分类引导,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推动各区域走协同发展的道路。对于杭州、宁波等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设区市,在保持现有创新优势的基础上,加快创新发展速度,增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力,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对于丽水、衢州等创新基础薄弱的地区,重点要转变发展观念,摆脱原有的路径依赖,加强创新驱动,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转型,提升节能减排能力,进一步提高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

(四)聚焦行业发展重点,壮大高新技术产业

一方面,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传统制造业附加值。发挥科技创新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加大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造等传统产业的技术研发力度,推动它们向高端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转型。另一方面,聚焦医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等我省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政府投入,扩大产业规模;引导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开发区等创建高新园区,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引进国外优质创新源,提升产业层次,在国际创新竞争封锁中形成先锋突破格局。

[1]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

[2]袁旭梅,刘文智,孙微微.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研究进展[J].科学管理研究,2011(4).

[3]官建成,刘顺忠.区域创新系统测度的研究框架和内容[J].中国科技论坛,2003(2).

[4]任 远,吕永波,刘建生,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区域评价与分布特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5).

猜你喜欢

设区浙江省全省
《初心》
直播带货 全省第一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撤县设区后新建区“村改居”策略研究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对设区城市交通管理立法的思考
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的监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