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对策

2014-05-24杨永琴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学困学困生数学

杨永琴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常常会伴随着大量数学学困生的出现.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数学学习能力差、数学基础薄弱、学习方法落后、学习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数学学困生形成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对数学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的缺失,最终导致学生数学学科素养低的现象.要想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教师必须从学困生现象的成因出发,寻求有效地转化对策,帮助学生克服数学畏惧心理,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推进数学素质教学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1.学生个人问题

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他们的智力发展还不够完全,对初中数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生的畏难情绪、数学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意志品质薄弱,都是初中数学学困生的重要成因.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够扎实,未能形成完整的数学学习知识体系.七年级数学是小学和初中数学的重要分界点,这个阶段的数学对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和数学学习技能要求较高.如果初中学生仍然按照小学时的学习方法,他们是很难学好初中数学的,所以必须改变数学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2.教师教学问题

在传统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针对考试内容,采取应试化教学.在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上,教师采用的是一把抓的教学模式,对全体学生采用的是同样的教学方式和要求.在初中数学授课上,教师既是主导,又是主角,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策略.学生完全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缺乏思考的过程,对于所学的数学知识也难以及时消化和吸收.教师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也缺乏一定的针对性,难以达到作业的预期效果.长期以往,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每况日下.

3.社会背景问题

随着学生的家庭条件不断改善,学生对学习的重视度是越来越低.“读书无用”、“读书不如经商”的观点逐渐深入人心,学生的学习研究精神不断迷失.在现代的社会中,网吧、迪吧、歌厅等娱乐场所也是更加流行,初中生的心智发育还不够完全,难以抵制这些不良诱惑.一旦学生沉溺这些娱乐场所,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肯定消失殆尽,久而久之必然会沦落为学困生.加上现在的父母也是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和辅导,只是一味地娇纵自己的子女.

二、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1.采取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学习兴趣,他们才能摆脱学困生的行列.在初中数学的课堂导入中,教师可以采取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将独立的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例如,在不等式教学中,教师创设相应的生活案例,将不等式教学融入生活实际.初中数学教师要通过言语鼓励、课堂氛围创设、课堂情境创设等一系列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才能有效地转化数学学困生.

2.加强师生沟通,促进师生平等

笔者长期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表明,那些学困生往往都是与教师沟通极少的学生,他们或畏惧老师、或厌恶老师,不愿意与老师谈心.学生爱上一门学科,往往是因为喜欢这门课的教师.作为初中数学教职人员,我们必须和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友谊,帮助学生从内心深处端正学习态度.数学学困生在数学课堂上往往沉默寡言,处于自卑状态,不愿意与周围的师生交流.对此,数学教师必须创设一个平等、宽松的数学学习氛围,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在学生的引导上,帮助学困生树立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学习理念.最终帮助学困生重获自信,摆脱数学学困范畴.

3.采用数学小组合作,创新教学手段

针对数学学困现象,教师不妨尝试小组合作教学,学生互助学习.将学困生平均分配到各个数学研究小组中,让优生帮助差生,不断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在初中数学教学任务的布置上,实施分工教学,实现小组之间的合作.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同时,教师可以采取游戏化、合作化、展示化的方法,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最后实现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4.采用分层作业布置法,亦步亦趋改善学困

面对已经涌现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学困生,教师需要采用分层作业法,逐层地缓解数学学困现象.练习是数学的基础,也是改善数学学困的有效途径.针对数学学困生,教师应该采用区别对待的政策,布置难度合适的题目,帮助学困生打下基础.

总之,数学学困生的解决关系到初中数学的发展,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作为初中数学教职人员,必须关注数学学困生,积极寻求改善策略,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

猜你喜欢

学困学困生数学
浅谈学困儿童的转化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