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实验教学环节 提高化学教学实效
2014-05-24罗荣钊
罗荣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新课程化学教材充分体现了实验的主体地位,化学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科学方法和创新精神都能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应千方百计地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从而使学生发现新问题,萌发新思想,获得新知识和技能.
一、把握实验操作的情景,提高学生的观察感知能力
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化学的基本原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并且在培养学生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化学实验.做实验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考如何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从而达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例如,在实验操作中,硝酸是最常用的一种试剂.无论是在浓硝酸还是稀硝酸中,HNO2都是完全电离的,所以硝酸具有酸的通性.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会发现打开盛有浓硝酸的试剂瓶的瓶盖,可以看到瓶口出现白雾.这是因为硝酸具有挥发性,而且硝酸的浓度越大挥发性越强.此外,硝酸还具有不稳定性,见光受热容易分解.所以在实验室中,人们将浓硝酸盛放在棕色试剂瓶(避光),且放置于冷暗处.硝酸无论是浓还是稀都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而且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越浓,还原产物中N的价态越高,硝酸越稀,还原产物中N的价态越低.一般情况下,浓硝酸被还原成NO2,稀硝酸被还原成NO.硝酸的氧化性很强,几乎可以氧化所有的金属和非金属.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实验,多给学生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探究,使学生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体会实验设计的重要性,认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例如,区别浓硫酸与稀硫酸,很多简易实验可辨别出来.(1)吸水法: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胆矾,再分别加入几滴硫酸,晶体溶解且溶液变蓝的是稀硫酸,若蓝色晶体变白,则加入的酸是浓硫酸;(2)导电法:取两种酸少许于两只小烧杯中,分别做导电性实验,若小灯泡发光且亮,则烧杯中所盛的是稀硫酸;(3)生雾法: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少量浓盐酸,再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硫酸,若有大量白雾生成,则加入的是浓核酸.此外,还有氧化法、密度法等鉴别法.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自主学习或者合作学习,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自己动手和思考,完成知识的获取和整合.
二、增强化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探究应用能力
化学实验是各级考试中的必考题型,能力要求较高,所用知识较分散,在答题时常常失分严重.综合实验设计和评价是综合应用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结合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计算等相关知识,有利于学生解决有关实验问题.
例如,现有氯化钠、硫酸钡、氯化钙三种固体的混合物,请探究以下问题:(1)若氯化钠固体中含有硫酸钡和氯化钙杂质,试述怎样将杂质除去.(2)若是上述三种固体的混合物,试述怎样把它们分离开来.
分析:在实验操作中,可先加水溶解、过滤,得到的滤渣为硫酸钡.混合物的提纯就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从而得到较为纯净的物质(被提纯物质);混合物分离提纯的原则是:不增(不引进新的杂质)、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物质,即所加试剂不得与被提纯物质发生反应)、易分(各成分易于分离).
三、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要以“实验”作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因为化学实验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例如,设计至少两种实验方案,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如果知道了两种气体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后,再根据除去杂质后不能带入新的杂质的要求,学生会设计不同的方案.(1)根据H2SO2的酸性强于H2CO2,将混合气体依次缓缓通过足量的饱和NaHCO2溶液、浓硫酸,就能除去SO2气体.饱和NaHCO2溶液既除去了SO2,又可降低CO2在水中的溶液度;浓硫酸是除去气体通过饱和NaHCO2溶液后所带出的水蒸气;(2)根据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采用氧化法,将混合气体依次缓缓通过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等)和浓硫酸.
又如,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鉴别两瓶CO2和SO2气体.如根据两种气体的气味不同,采用闻气法;根据溶解度不同,采用溶解法;根据SO2具有漂白性,CO2不具有漂白性,采用品红试液鉴别,品红溶液褪色的是SO2气体;等等.由此,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新课标突出强调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学生具体的探究活动来实现,因此教学中的活动探究实验、演示实验就显得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