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实施以问引思

2014-05-24李丹丹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轴对称笔者生活

李丹丹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学科,其中初中数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逻辑能力、推理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问,用问题促进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这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符合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有效地实施“以问引思”?关键要做到如下四点.

一、用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提问是一门学问,有的教师可以信手拈来,恰到好处,使整个课堂浑然天成,妙趣横生,这本身就是一种素质和能力.然而有的教师却无法做到,提问不着边际,或简或难,甚至毫无意义.因此,教师必须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善于利用他山之石,学习提问的艺术.

在教学中,笔者经常去聆听其他教师的课程,在倾听的过程中,会认真记下他们提问题的方式和方法,然后反复揣摩.在课余时间,笔者也经常观看一些名师的讲课案例,学习可圈可点之处,如提问的方式、提问的时机、提问的语气等.与此同时,笔者还经常上网浏览一些优秀的教案,很多教案在课堂提问环节的设计上,非常巧妙,独具匠心,看后很受启发.在教学中,笔者结合课程,借鉴运用各种提问技巧,充分备课,设计提问环节,在不知不觉间提升了自己的提问能力,提出的问题在需要性、创造性、激发性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更全面、更深入的思考.因此,教师要想做好以问引思,不断学习、提升能力是关键,也是基础.

二、引源头之水

“理论来自于实践”.我们所传承和教授的所有学科的知识,都是来自于生活的积累,来自于一代代人的传承.数学是一门跟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笔者想说的是,生活中不缺乏数学的元素,缺少的是同样一双能够发现的眼睛.对于初中生而言,对于数学的了解和运用还处于非常浅显的层面,在很多情况下,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课本是课本,生活是生活,很少有学生能够从生活中总结和印证课本的知识,因此教师要承担起这一责任,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结合生活案例进行提问,这样可以有效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

三、掌提问之度

“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提问时,却能收到不同的效果.原因在于对“提问之度”的把握上存在差异.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并不善于课堂提问,在提问时存在各种误区,或者提问过于简单,学生无需思考即可答出;或者提问过于深涩,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或者提问问题过多,学生疲于应付;或者提问问题太少,课堂死寂沉沉.

笔者听过一堂公开课,在课堂上教师提问了四十多个问题,几乎一分钟提问一个,引导学生的思维满天飞,完全打乱了教学节奏,使学生忙于应付.该教师反复运用“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提问方式,学生也只能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好”或“不好”.这种简单的提问方式,无法引导学生去探究、去思考.整个课堂看起来非常热闹,其实华而不实.

因此,要想引导学生更主动、更有效地学习,教师一定要懂问、会问,掌握提问之度,这也是体现教师教学功底的一条重要标准.比如说,提问一定要掌握时机,要明白哪些问题要在上课之前设问,哪些问题要在授课之中提问,哪些问题要在讲课之后留问,要做到课前设疑,引人入胜,课中设疑,波澜跌宕,课后设疑,回味无穷.还有,提问的问题一定要掌握多少度和难易度,掌握提问的频率和时间,从而做到科学有度.

四、讲赞美之词

赞美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最好方法.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一方面对许多新知识、新事物存在好奇心理,有着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另一方面大都有着非常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非常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教师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这对于打造高效课堂非常有帮助.在教学中,笔者对于学生的回答,一直给予正面的肯定和鼓励,虽然有些学生的答案可能没有价值,但是即使学生答错了,也不会批评学生,避免打击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从而引导他们积极进行探究性学习.

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时,笔者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轴对称图形,自己想想,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哪些轴对称图形,只要符合轴对称图形的条件即可,想到后请站起来告诉我.学生非常踊跃,有的说“窗户”,有的说“黑板”,有的说“汽车”、还有的说“人脸”……虽然有些回答并不完全正确,但是笔者都会给予正确的引导.比如,“人脸”,笔者指出:有的人的脸不是轴对称,很多人左脸和右脸不一样大,老师就是.笔者又指出:大家回答得非常好,值得鼓励,以后我们每个月都要评选“问题回答之星”,大家一定要踊跃提问.

总之,作为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多提问,要知道怎么提问,要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轴对称笔者生活
说说轴对称
老师,别走……
《轴对称》巩固练习
认识轴对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关于轴对称的几个基本概念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