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的预设和生成

2014-05-23谢鉴平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4年3期
关键词:预设老师课堂教学

谢鉴平

课堂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我们的课堂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极具个性化的头脑,教学是一次次思维的碰撞,好的课堂应该是灵动的,是富有机智和充满变数的。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课堂上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只要不是故意的调皮捣蛋,一般都有生成的价值,老师可以而且应该调整预设,及时关注并有效利用生成资源。我们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而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即时引领,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下面通过人教版第4册第6单元《克与千克》的教学谈谈课堂错误的产生和应对策略。

一、“嘘!”,拉近师生关系

【案例】

课前我让学生深入生活,到商店、超市等一些场所调查采集信息,并安排了4人小组准备一些水果、饮料等。想着可以在课前谈话时熟悉学生,所以也没有去班级熟悉情况,结果学生来到上课地点,没等我开口,就自己随便找了个座位,我原先安排的4人小组给学生这么叽叽喳喳地一闹全完了。“小朋友,安静!安静!”我大声喊着,可是一点用都没有,乱糟糟的,我当时就傻眼了,怎么办?课前谈话是泡汤了,我马上镇定下来,微笑着伸出食指:“嘘!”学生却出奇地立刻安静下来了,“小朋友真对不起,老师刚才没有跟小朋友们说清楚这里的座位,请按照4人小组坐在一张课桌旁,好吗?”虽然课前谈话泡汤了,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轻轻的一句话,我赢得了学生的心,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我们经常在自己的班级上课,和学生相处久了,大家都有了一定的默契,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然而这次的课堂组织显然是我忽视的地方,学生的天性就是这样,幸亏我处理得当,用学生最能接受的方式安静了学生,安排了座位。学生作为一个现实的、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他们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更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与生成者。从而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个性的舞台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动态生成得以表现和达成的最基本的形式和途径便是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汩汩流淌出个性化的思想和语言,使其率真的思想与张扬的个性跃然纸上。

二、“快乐要和大家一起分享”,预设多种情况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打无备之仗,成功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预设。因此,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案例】

师:同学们真棒!举了这么多例子。大家桌上有一些物品(苹果、橘子、梨、饼干、牛奶、果冻、香肠等),请同学们先掂一掂、估一估有多重,然后用弹簧秤称一称。

学生格外兴奋,根据以往经验,小组合作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很多情况,所以在课件出示小组合作的“温馨提示”外,我在事先做了多种情况的预设:

1.让每个成员都经历不同的工作,“你们几个可以换换工作,让其他小朋友帮你分担一下。”

2.对于“霸道”的不愿意给别人秤的情况,“是吗?原来你这么喜欢称呀,是不是很开心?那么把你的快乐给其他小朋友分享一下吧!”

3.对于一人承担所有角色的情况,“老师知道你很能干,可是一棵树不挡风,一片森林挡狂风呢,一个人力量小,人多力量大呀!大家一起合作会更加好呢!”……

我们说关注“生成”并非摈弃“预设”。从生成与建构的实际需要出发,对课堂教学进行预设时,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正是我在预设过程中尽可能进行多种考虑,主观上努力穷尽各种可能,虽然在准备的过程中,我花了一定的时间去背诵这几句话,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敏锐地捕捉到这生成的契机,才能在小组合作的时候让每一个成员都经历了每一项工作,有效提高了小组合作的效率,冷静地分析其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三、“红领巾和石头”,生成意外惊喜

课堂应是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走固定的路线。特别是课堂上某些意外生成稍纵即逝,如不及时点拨,那是非常遗憾的。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课堂的反映,及时地生成教学目标,调整预设的教学板块。

【案例一】

师:你知道1克大约有多重吗?

生:其实我们用的一个2分硬币就大约重1克。

师:动手掂一掂,说说自己有什么感觉?(学生动手掂量硬币,感觉1克很轻。)

师:在各组的商品中,有大约重1克的物品吗?

生l:一小块橡皮。

生2:1粒纽扣

生3:1个图钉

生4:我的红领巾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回答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讨论,意见不统一。)

师:……我们这里有电子秤,来验证一下吧!

【案例二】

师: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

生:……

生:像铅笔盒子大小的石头。

师:这个老师也说不准,最好的方法是……

生:掂一掂,称一称。

师:是的,秤就在这里,下课的时候我们去找一找这样的石头,或者找一堆这样的石头来称一称,好吗?

教学过程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一定会遇到很多我们事先没有想到的“可能”。在备课时我认为自己考虑得比较全面了,想到了常见的大约重1克的物品如钮扣、黄豆、图钉、小发夹、乒乓球、药片等,就是没有想过这个红领巾,一时半会儿,我也答不上来啊,于是我就抓住了这一契机,顺水推舟,让学生去称一称,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内容,即会用秤称重。这样让学生经历了猜测——验证的数学方法,于是在遇到案例二中关于“像铅笔盒大小的石头重1千克”的时候,学生没有争论,而是一致认同用事实说话的方法。endprint

这些意外中就蕴含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如果我们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展开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变缺点为“亮点”。善待意外,给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因为“意外”而更显精彩!

四、“用哪个单位更合适”,积累教育智慧

在课堂里,我们所遇到很多的“意外生成”,这种意外生成会造成两极性的效果——尴尬或精彩。无论是何种效果,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既不能因尴尬而刻意回避,也不能为求精彩而一味迎合。而应立足发展,放眼全体,或“放大”,或“缩小”,或“搁置”,或“延迟”,以智慧来启迪智慧,以“生成”来应对“生成”。

【案例】

在“红领巾和石头”发生后,我骤然想到,估计物体的重量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不要说孩子了,就是成人要通过掂一掂来估计重量也是很困难的,更不要说看物体估重量了。正因为如此,估计物体的重量也是本节课的难点。然而,我又想到在我们的练习中,出现最多的是“填上合适的单位”,而并不是估计重量,所以,在意外发生之后,我又追问道:“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觉得什么时候用克作单位好?什么时候用千克作单位好?”事后想想,其实这个问题更加契合新课程“学有用的数学”的数学思想。

数学课堂中的“精彩”往往并不是事先设计的,因为学生的思维往往会出其不意,我们在备课时很难预料,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具备良好的教学机智,不失时机地充分利用,才能使课堂“错误”不再“错误”,并成为教学知识新的增长点和活力所在。因此在教学中出现老师的教学预设与实际教学不相符的现象时,老师要顺应着学生的这种思维状态重新调整、组织自己的教学。虽然这些意外会打乱我们原定的教学程序,但我们必须有动态生成的观点、强烈的课程意识,把各种有益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引进教学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时代的气息,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学生的“错误”是宝贵的,课堂正是因为有了“错误”才变得更加精彩。德国教育家克拉夫斯基也提出:“衡量一个教学计划是否真有教学论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实际进行的教学是否能够尽可能与计划一致,而是看这个计划是否能使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教学论可以论证的、灵活的行动,使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借以发展他们的自觉能力做出贡献——即使是有限贡献”。钱梦龙老师曾有过备一节课既是一小时又是一辈子的说法,其实正好说明了预设之必然和生成之偶然的道理。“生成”即意味着课堂的不可掌控性,而实际上却又需要教师极好的掌控能力,把好方向,勇往直前,才能欣赏到沿途美丽的风光,采集到路边盛开的花朵!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稽山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设老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六·一放假么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