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复习中的波芬培格现象
2014-05-23蔡赐福
蔡赐福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芬培格曾对脑力活动与工作效率的关系进行研究,他让被试者从事智力测验、填空、评定文章和加法运算这四种脑力活动,结果发现加法运算效率最低。这种由于加法运算造成的低效率就被称作“波芬培格现象”,特指由于劳动过程的单调性而导致劳动成果的低效率。笔者对此现象的理解是,长时间机械式做同一种脑力活动,脑筋便会疲乏不堪,致使劳动效率低下。笔者多年身在高三政治教学一线,发现高三政治复习过程中也会经常出现波芬培格现象,复习实效不高。
一、“波芬培格现象”在高三政治复习中的表现
1.复习课教学模式单一不变,导致课堂复习教学低效率
高三政治复习要对所有的考点进行“地毯式”讲解,把以往高一高二所教授过的教材知识像“炒冷饭”再次“温热”。通常教师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过程是“考点讲解——例题讲评——布置作业”的模式,这种复习模式亘古不变,学生完全没有新鲜感可言,就像咀嚼过的馒头一样无味,再加上高三政治需要背诵的考点知识多如牛毛,学生苦不堪言,乏味无趣,自然复习效率低下。
2.复习课教学方式单调无味,没有创新,致使课堂复习教学低效率
传统的高三政治复习课堂是教师的天下,“一言堂”“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为我们所熟悉。分析其中原因,有教师指出是因为高考考点众多,习题量大,都需要教师讲解才能完成课堂复习教学的任务,不讲不行。这显然是让“考点”和“习题”背了黑锅。教师讲得多,互动性缺乏,课堂上学生昏昏欲睡,教师的讲课成了“催眠曲”。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因而“一言堂”“满堂灌”,无视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是一种自私的表现。
也有教师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进了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精心制作复习课件,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但多数教师还是把“一言堂”变成“电灌”,教师只顾点击鼠标,学生只看见课件的页面不断更新,眼花缭乱,因此这种方式也是换汤不换药,仍然为新课程教学所诟病。
3.考试频繁,使得学生麻木,无所谓,以致复习实效低下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在当今道出了考试制度对教师与学生的重要性。“三天一大考,两天一小考”,课堂小测、周考、月考、学期考等各种名目繁多的考试,是在描写高三学生紧张备考的其中一道景象,可以说学生“身经百战”。然而考试的频繁性和单调性,致使学生对待成绩麻木,甚至有些学生破罐子破摔,对考试马虎应对,全然不加以重视。另外高三政治要求学生背诵大量的考点知识,不管小考还是大考,每次考试学生都必须背诵这些知识,长此以往,更让学生对政治课失去兴趣。教师本想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程度,哪想到频繁的考试使学生已厌恶烦躁,自然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从而使复习的效率低下。
4.日常练习题型单调,造成学生的复习应变能力下降,因而复习效率低下
为了提高高三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便搞“题海战术”,布置给学生这样那样的作业,就像频繁的考试一样致使学生失去兴趣,麻木无味,实效甚低。再者,有些高三政治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练习要么“清一色”的背诵题,或者“清一色”的选择题。背诵题对学生而言容易从课本中寻找答案,一些选择题的考查的知识点也仅仅是课本的再现,缺乏理解,这种练习过程是“不用思考的简单劳动”,复习的实效当然低。另外,高考题型不单是选择题,还有主观题,日常练习中少有主观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教师作业批改量大,主观题批改难度较大。
5.作业评价反馈单一,失去作业的功能,导致复习效率低下
作业的功能是反馈信息,通过反馈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作业的批改,许多教师是通过打钩或打叉的符号来反馈作业的质量,即通过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来批改作业。这种方式,无法刺激或者勉励学生的学习,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即使教师在作业练习上有批语,也是简单的“好”“优”和“继续努力”等,一开始,学生可能会有所感动,但如果司空见惯,也会麻木乏味了。
6.学生高三生活单调乏味,导致复习效率低下
高三毕业班复习时间有限,强度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紧张,基本上是“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机械式的生活方式,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调整。有学校甚至利用周末补课或考试。因此,在较长时间的脑力劳动后,学生的紧张感无法释放,因此变为烦躁不安,甚至恐惧异常,加上高三政治大部分知识抽象和难以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二、高三政治复习应对“波芬培格现象”的策略
1.注重复习课型的变化,因材施教,提高高三政治复习的效率
高三政治复习课不应该仅仅是传统的“析考点——讲例题——评作业”这个模式。高三政治复习的每节课都应让学生感到知识丰富、内容新颖、思维活跃,这就要求教师从复习内容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不同形式的课型。例如,错题课(陷阱课),教师可以专门对习题中频繁出现的错题(陷阱)先进行课堂训练,然后对错题进行归纳式讲评。这类课型由于具有挑战性,学生深受喜欢,兴趣高涨,因而学习效率提高不少,也增强了复习实效。再如,故事串讲课。这种课把一节节小故事连串起来,每个小故事作为教师创设的小情境,通过故事情境,教师结合教材提出一些问题提问学生,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比如,在复习《经济生活》教材的时候,笔者先拟出了“大学生小刘毕业的故事”,由此让学生想到就业创业的有关知识,接着随着小刘的一系列生活故事展开教学复习知识点。这种课型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枯燥的知识鲜活起来,让课堂气氛融洽起来,也就提高了复习的效果。
2.注入新课程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复习实效
在高三政治复习中,的确考点知识多,然而许多考点简单明了,学生通过自学是可以完成的,但是由于教师的“事事处处不放心”的教学心态,使得“满堂灌”式的教学横行课堂。新课程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发挥引导的作用。因此,在高三复习中,教师要首先要转变观念,改变角色,给学生多些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教师少讲,学生多动,双边有效互动,使学生在“动态”中学习,防止死记硬背的出现,同样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课堂实效。endprint
教师还可以创新多种方式进行复习,例如利用多媒体有关技术,制作相关课件,提高课件的交互功能,但是要防止“电灌”的发生。当今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笔者曾在2013年高考前的一个月开设了一节高三时政专题复习课——以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为主题。这是一堂网络型的公开课。学生人手一台电脑,在教师自制的专题网页上自主合作探究,学生学习兴趣徒然大增,教学效果突出,在2013年福建省文综政治主观题恰巧也是以“美丽中国”为背景进行命题,学生仍然记忆犹新,信心倍增,而自信的考试心理正是来自于考前的这一节创新课。
再者,QQ、微博的出现也是互联网传媒技术发展的结果。笔者在新浪网注册了微博,并把微博的地址以及QQ号码告诉学生。通过微博和QQ,笔者与学生建立了新的教与学的方式,拓宽了教学的时空,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复习的实效。
3.精选习题,适当测试,精心批改,提高复习的实效
实践证明,“题海战术”对提高复习的实效帮助不大,许多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出现重复,学生机械式的试题练习,既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又降低了复习实效。高三政治教师应该精选试题,归纳整理,举一反三,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高效的复习成果。例如,《经济生活》计算题难度较大,如果教师能够整理好各种计算题的类型试题,让学生重点掌握好,会大大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另外,教师还可以按照考试说明,精选试题给学生测试,这样也会大大减少考试的次数,降低学生对考试带来的负面影响。
作业批改是高三政治复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布置作业前先要备好课,精选好试题,并了解作业的内容以及做题方法,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了解和总结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好错题归纳。在批改过程中,可以一对一面批面改,既缩短了师生的距离,又提高了教学的实效。再者,对学生的作业特别是后进生的作业,要有批语,以鼓励性的语言为主,还要指出学生问题的所在,这样才能发挥作业最大的反馈功能,从而提高复习的效果。
4.在生活上,深入学生、关心学生,通过增强师生情感交流提高复习实效
高三学生生活紧张,心理压力大。如果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深入学生生活中,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既拉近了师生心理上的距离,又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笔者的微博关注者绝大多数都是高三学生,除了利用微博促进教学外,笔者还通过微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及时给予疏通引导,并提供生活上的帮助。课外,师生也可以共同参加体育活动或者一些游戏,增加彼此的感情,缓解学生生活的单调性,从而促使他们的学习更加精力充沛,提高复习实效。
总之,对“波芬培格现象”的有效克服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策略,这样才能最有效地提高高三政治复习的实效,实现复习成果的最大化。
(作者单位:福建晋江市养正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