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教育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1个设区市的面板数据

2014-05-23滕玉华王火根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设区生产率江西省

滕玉华,王火根

(江西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南昌 330045)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江西省的教育支出在不断增加,1980—2010年江西省教育支出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8.54%。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江西省各地区的人均教育支出存在较大差异。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对外开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江西省不同地区的教育支出效率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探究江西省教育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江西省财政教育支出效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影响教育支出效率的因素主要有:(1)人均GDP。李郁芳和于之倩研究发现,东部地区2005—2010年间公共教育支出效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上升而提高,而西部地区正好相反。[1](2)城市化率和收入差距。陈刚和李树发现城市化率显著提高了卫生和教育支出效率,收入差距显著降低了教育支出效率。[2](3)政府规模。蔡卫红和王燕武研究得出政府规模对支出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3]Herrera和Pang发现存在以下几种情况国家的效率得分往往较低:高支出水平、工资支出占政府预算支出的比重较高、政府对教育投入所占比例较高、对补助的依赖程度较高。[4](4)地方经济竞争力。聂颖等研究结果显示,地方经济竞争力对地方政府教育支出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5]此外,还有学者研究发现转移支付依赖和财政分权影响教育支出效率。如:康建英和田茹发现财政分权从总体上有利于小学教育经费利用效率的提高,而不利于初中教育经费的提高。[6]程侃认为福建省各地市的财政分权显著降低了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的效率。[7]韩仁月和常世旺发现转移支付依赖是造成地区间教育支出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8]

通过梳理文献可以发现现有研究存在着两个方面的局限:一是已有文献主要是以国家或省级政府为研究对象,从省份内部开展的研究较少;二是从教育支出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角度分析影响因素的文献还比较缺乏。基于此,本文以2000—2012年江西省11个设区市的教育投入和产出数据,在测算出江西省教育支出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分析教育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

二、研究假设

(一)收入水平对教育支出效率有重要影响。有学者研究发现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公众的政治影响力,进而改善政府效率,[9]但也有学者认为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使公共物品的供给成本上升,[10]使政府的支出效率恶化。因此,收入水平对政府支出的净效应在理论上是不确定的。

(二)地方政府财政规模对教育支出效率有重要影响。一些学者研究财政规模与政府支出效率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之间是负相关的,[11]但也有研究表明二者之间是正相关的,[12]或者是不相关的,[13]因此,政府规模对政府教育支出效率的影响在理论上也是不明确的。

(三)城市化率对教育支出效率有重要影响。人口在城市的集聚可以降低信息交流成本,有助于增强社会公众的集体行动能力,提高公众对政府行为的监督能力;同时,在人口集聚的情况下,政府在供给公共物品时能够获得规模经济的收益,降低政府的供给成本。因此,提高城市化率在理论上能够改善政府教育支出效率。

(四)地方经济竞争力对教育支出效率有重要影响。从政府资金挤占的角度来看,为了吸引外资,若政府将资金过度投资于经济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对增加教育资金投入产生不利影响;但从另一角度来看,政府大力发展教育可以改善人力资本水平,新增外来投资有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进而增加公共教育投入。

(五)人口规模对教育支出效率有重要影响。Grossman et al.认为政府的监管成本与行政区域的地理分散程度正相关,这表明社会公众在监督政府行为时存在规模报酬。[14]与此同时,政府在向更大规模的人口提供公共物品时也可以获得规模经济的收益,提高政府的供给效率。[9]

三、模型构建

根据研究假说,收入水平、政府财政规模、城市化率、地方经济竞争力和人口规模等都会对教育支出效率产生影响。因此,构建以下教育支出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1)式中,T分别表示江西省教育支出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α0代表截距项;R表示收入水平;CZ、JG和FD分别表示政府财政规模、城市化率、地方经济竞争力;P表示人口规模;εij为随机误差项。

四、数据来源与和变量构建

(一)数据来源说明

考虑到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完整性,选择的样本是江西省11个设区市2000—2012年的教育投入和产出数据,数据均来自历年 《江西统计年鉴》。

(二)变量构建

1.收入水平(lnR)。采用江西省各设区市人均GDP的对数表示收入水平。首先,用各地区的GDP价格指数将名义GDP平减为2000年不变价格。然后,用实际GDP除以各地区年末人口数量得到人均GDP,单位为万元/人。

2.政府财政规模(CZ)。采用江西省各设区市府教育支出与GDP的比值来表示政府规模。

3.城市化率(JG)。用江西省各设区市非农业人员在全部人口中所占比重来测度城市化率。

4.地方经济竞争力(FD)。采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省的比重来衡量地方政府参与竞争的能力。

5.人口规模(lnP)。用江西省各设区市年末人口数量表示人口规模。

6.教育支出全要素生产率(TFPit)、技术进步(TCit)和技术效率 (EFit)。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测算第i省份第t年的教育支出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估算教育支出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变量的构建如下。

假定江西省每个设区市作为一个决策单元,以江西省各设区市历年的人均教育支出作为投入变量,小学数量、中学数量、小学和中学的师生比、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作为产出变量,采用DEAP 2.1软件,运用2000—2012年江西省11个设区市的数据,利用投入导向的DEA模型估算江西省各城市的教育支出Malmquist指数(全要素生产率),即各城市的相对全要素教育支出效率的增长率,以及相对技术效率变化与技术进步的增长率。

由于从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三个方面分析教育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因此,需要对Malmquist指数进行相应变换。假定2000年全要素生产率(TFP)为1,则2001年TFP为2000年TFP乘以2001年TFP,以此类推。技术效率(EC)、技术进步(TC)计算方法同全要素生产率(TFP)。

五、研究结果与政策启示

(一)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以 (1)式为基本模型,分别建立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3个面板模型,分析教育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来选择面板数据模型,Hausman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Hausman检验结果

从表1可知,在5%的显著水平下全要素生产率模型、技术效率模型和技术进步模型都应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全要素生产率模型、技术效率模型和技术进步模型的估计结果见表2。

表2 模型估计结果

1.教育支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表2中的2.1列汇报的是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估计结果。人均GDP(lnRP)的系数通过了1%的显著水平检验并且为负,这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显著降低了教育支出的全要素生产率,原因可能在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公共物品的供给成本上升,恶化了教育支出的全要素生产率。政府规模(CZ)的系数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检验,且符号为正。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扩大政府规模有助于提高教育支出的全要素生产率。这可能是由于在教育供给方面,“大政府”可以获得规模经济的收益。

2.教育支出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教育支出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估计结果参见表2中的2.2列。人均GDP(lnR)的系数通过了1%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其系数为正,这表明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显著改进了教育支出技术效率,原因可能在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公众的政府监督能力在增强,对政府提高教育支出技术效率产生了激励作用。

3.教育支出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分析。表2中的(2.3)列汇报的是技术进步影响因素的估计结果。人均GDP(lnR)的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下为负,这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显著降低了教育技术水平。原因可能是收入水平的增长相应地提高了政府教育的供给成本,这也证实了Baumol(1967)效应的存在性。政府规模 (CZ)的系数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检验,且符号为正。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扩大政府规模有助于促进教育技术进步,这充分说明了“大政府”是更有效的。

(二)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运用江西省11个市区2000—2012年间教育投入和产出数据,在测算出江西省教育支出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基础上,分析教育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人均收入对教育支出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负的影响,政府规模对教育支出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的影响;(2)人均收入对教育支出技术效率有显著正的影响;(3)人均收入对教育支出技术进步有显著负的影响,政府规模对教育支出技术进步有显著正的影响。

基于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江西省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完善财政教育支出效益评价体系,促使地方政府科学、合理地分配财政教育资金,提高财政教育资金在各部门、各领域的使用效率,改进教育支出的技术水平。第二,江西省政府要通过深化改革开放,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江西省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提高公众的政治参与能力和政府监督能力,充分发挥经济发展对提高教育支出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第三,在经济发达地区,要将提高技术水平作为改进教育支出效率的关键。

[1]李郁芳,于之倩.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教育的支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6-23.

[2]陈刚,李树.中国地方政府的社会性支出:效率及其决定因素[J].南方经济,2010(10):3-17.

[3]蔡卫红,王燕武.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与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建省为例的实证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2):146-149.

[4]Herrera S.and G.Pang.Efficiency of Public Spend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n Efficiency Frontier Approach[J].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3645,2005.

[5]聂颖,郭艳娇,朱一鸣.我国地方政府教育支出影响因素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4(6):75-80.

[6]康建英,田茹.义务教育支出效率评价及财政分权影响[J].改革与战略,2010(2):23-26.

[7]程侃.福建省财政分权和基础教育财政支出效率——基于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法[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86-90.

[8]韩仁月,常世旺.中国支出效率的地区差异:要素集聚和转移支付依赖[J].财经论从,2009(6):19-24.

[9]Afonso A.and S.Fernandes.Assessing and Explaining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of Local Government Evidence for Portuguese Municipalities[J].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2008(5):1946-1979.

[10]Baumol W.J.Macroeconomics of Unbalanced Growth:the Anatomy of the Urban Crisi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7(57):415-426.

[11]Herrera S and G.Pang.Efficiency of Public Spend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n Efficiency Frontier Approach[J].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3645,2005.

[12]Evans D.A,C.Tandon,C.Murray and J.A.Launer.The Comparative Efficiency of National Health Systems in Producing Health an Analysis of 191 Countries[J].GPE Discussion Paper No.29,2001.

[13]Filmer D and L.Prichett.The Impact of Public Spending on Health:Does Money Matter? [J].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1999(49):1309-1323.

[14]Grossman P,P.Mavros and R.Wassmer.Public Sector Technical Inefficiency in Large U.S.Cities[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99,46(2):278-299.

[15]吕述华,王芳兰.江西省普通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科技发展关系的定量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15-120.

猜你喜欢

设区生产率江西省
模拟成真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国外技术授权、研发创新与企业生产率
跟踪导练(三)4
撤县设区后新建区“村改居”策略研究
关于机床生产率设计的探讨
对设区城市交通管理立法的思考
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的监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