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婉含蓄 清冷深沉

2014-05-22刘兴国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油画绘画文化

刘兴国

周孜孜,1968年出生于湖南省通道县。1986年参加华南师大美术系培训班;1987-1990年在湖北美术学院学习油画;1995年定居桂林,从事油画创作;1999年作品在日本的竹内春翠画厅展出;2000年10旅居秘鲁,受聘于利马天主教大学及阿亚库却美术学院,期间被阿亚库却市市长授予荣誉市民及称号及杰出艺术家勋章;2003年5月,中国驻秘鲁大使馆和秘鲁石油公司联合为其举办大型油画巡回展,引起轰动;2003年9月受美国著名的瓦尔帕莱索大学及博物馆的邀请前去讲学和办画展;2004年旅居芝加哥,从事油画创作;2005年由美国油画家协会主席涂志伟亲自举荐,加入美国油画家协会。近期已经回国,并准备于今年下半年在北京开办个人画展。

文化真的是一种有意思的东西,尤其是在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与碰撞之上。19世纪中后期,西学东渐,欧洲诸国的文化以强势扩张的态势长驱直入。国人一方面为西方文化的先进性而折服,一方面也因为它与华夏文明在基因上的迥异而隔阂。不过,在东方文化强大的包容性特征下,任何文化在它的面前都会得到“改造”和“革命”,因此也就出现了诸如“折中主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施夷强技以治夷”的各种现象。鲁迅先生曾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也就是人们常讲的“民族的既是世界的”的道理。

如果细说到中国的油画,便更加能够印证鲁迅先生的论断了。中国早期的油画有两种现象,一个是亦步亦趋的全盘接受,一个是拙稚的初级“嫁接”。前者是时序性的必然,后者预示着民族性的凸显。我们着重解读一下后者。在油画初来中国的时期,在开埠城市的广州、上海、厦门等城市就有一种以油画的形式表现中国人物和世俗的绘画门类,技法以古典油画为根基,一般出自民间画工之手,显得拙稚小气,格调媚俗。到了19世纪20年代以徐悲鸿为主的刘扬派崭露头角,开始以纯熟的技法表达东方的精神,画面隐含着一丝的委婉和强烈的不屈。比如他的《箫声》《田横五百士》等等。在他的影响下不单是人物绘画而且风景绘画也出现了东方意境的展现,刘海粟、颜文梁是其中的代表。而进入新的时期,像陈逸飞、杨飞云这些画家依然以东方的审美意境打动着世界。可以说,这种形式已经成为中国油画的一个门类和趋势。而当代的中国艺术是在多元的大开放语境下进行演绎和推进的。人们一方面享受着各种观念对立统一的艺术盛宴,一方面深刻地感受到东西方审美本质的双向受损。如何在文化间性中求得自我的平衡,成为了艺术家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他们唯有在民族性、创造性和艺术质量上的进一步提升才能促进中国油画的发展。

女画家周孜孜是上述绘画门类的代表。她早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之后一直以文化传播者的身份在国外从事绘画事业。她基础雄厚,才思敏捷,能巧妙地将内容与形式达到统一,并且能将隐含的那份东方意蕴徐徐展露。她的画多表现少女题材,或少数民族、现代仕女,大多置于繁花似锦和静谧明洁的自然环境之中,可亲可爱,可怜可喜,将东方少女的纯真和萌动暗喻其中。画面清透爽朗,细致入微。色彩绚烂雅致,不温不火,与形象相得益彰。

她的《如花岁月》描绘了四位苗族姑娘在烂漫的阳光下交谈的场景,人物两两一组蹲坐于繁花碧草之间,构图取不均衡的对称法则,既平稳有灵活。人物眉目清秀,形象动人。丰富的色彩统一于阳光之下,耀眼的银器和花朵形成了色相和明度上的对比统一。人物身后的背景以虚化的形式进行处理,更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和形式感。女子窃窃私语的喜悦和羞涩都表达得淋漓尽致。另外一张《山外的世界》也是描绘苗家女子的作品。画面取经典的半身单独人物主体加背景的形式。苗女盛装华贵,形象温婉。侧面朝向于幽暗杳渺的山外,眼神凝重中又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和渴望。苗女的双手轻扶于衣领之上,与露出的颈部和脸庞形成了色彩的统一和无言的隐喻,那份冲出大山的愿望我们已经清晰地感到。还有她的作品《汉宫幽女》在深沉的气氛下表现出深宫女子的哀怨和愁绪。人物的衣饰蓝色为主,增加了冰冷凄凉的情感,而背景的青龙瓦当纹饰更增强了画面的压抑情绪,让欣赏者过目难忘,尤其是人物低垂的眉宇将内心的世界转述给了我们。艺术作品就是这样,如果在形象表现上达到绝似,确实是令人敬佩的,但如果不能在这个基础上扩充作品的精神内涵那自然也是“媚俗”之作了。周孜孜的作品在文化的碰撞时代能够结合时代的气息和民族的精神真的是难能可贵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油画绘画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油画去哪了
油画《惊涛拍岸》
楚雨的油画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受伤的风景(布上油画)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