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研究
2014-05-22廖斌斌
廖斌斌
(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福州3500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入境旅游表现更为抢眼,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和地区创造外汇的重要途径,衡量经济发展和开放的重要指标。但由于各地资源禀赋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和旅游配套设施各异等,入境旅游经济在区域间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国外学者对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许多研究成果表明,入境旅游虽然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但也能拉大区域经济差异,主要是由于沿海和内陆社会经济条件存在差异和旅游供需不均衡造成的[1-3]。国内对入境旅游差异区域研究始于90年代,张凌云采用变异系数指标,对1991~1996年中国国际旅游发展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尽管国内学者对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的研究较晚,但国内相关研究越来越完善,主要从全国层面和省级层面分析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现象。万绪才等选取入境游客人、天数作为入境旅游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采用均值比率对中国重点旅游城市入境旅游发展的差异现状进行分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研究旅游产品、知名度、区位条件和对外经济等因素对中国城市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杨礼娟等以我国大陆31个省市区作为研究单元,以旅游外汇收入作为衡量指标,应用标准差、标准差系数、基尼系数等分析方法,对我国入境旅游经济差异进行研究。陈秀琼等对1990~2004年中国入境旅游省际差异变化状况进行了研究。白晔等运用Theil系数,测算1980~2006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内省际间、地区间和省区间入境旅游发展差异变化状况[4-9]。靳诚等运用Theil系数对浙江省入境旅游差异进行了分析。秦欣等分析1999~2008年甘肃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姜海宁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和赫芬达尔指数来分析江苏省入境旅游总体差异。陈莉、林水福、黄秀娟等学者分别对福建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10-15]。
江西省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着众多世界遗产和文化古迹等资源。进入21世纪以来,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尽快把旅游产业建设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后,开展了大型游艺博览活动,如景德镇陶瓷节、赣州宋城文化节、龙虎山道教文化节、庐山国际旅游节、宜春月亮情之旅等,这些活动吸引了大批海外游客,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猛增,但是入境旅游综合排名却始终在全国中下游徘徊,对于江西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的分析,不仅可以判断全省各区域入境旅游的演变趋势,加大落后地区的发展,保持先进地区的竞争力,而且对于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全省旅游差异调控措施,加快全省旅游业的和谐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国内以江西省为对象研究入境旅游差异较少,仅有戈冬梅,吴玉鸣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相关指标,对江西省11个市 (1997~2006年)国内、国际旅游收入进行分析。基于此,本文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和泰尔(Theil)系数从总体差异和区域差异两方面对江西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进行定量研究。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我国对入境旅游人数的统计一直保持有较好的连续性,各市对入境旅游人数统计较早,历年来都有详细的记载和备案,且统计口径较为一致,保证了指标的连续性和可比性,从而有助于减少因数据问题而带来的误差。因此,本文选取入境旅游人数来分析江西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趋势。数据来源于1998~2012年江西省统计年鉴。
本文研究对象为江西省11个市,包括南昌市、景德镇市、萍乡市、九江市、新余市、鹰潭市、赣州市、吉安市、宜春市、抚州市和上饶市。依据2012年《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一区带两圈”的旅游产业战略布局,将全省划分为赣北地区(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赣中南地区(吉安、赣州、抚州、鹰潭)和赣西地区(新余、宜春、萍乡)。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标准差、标准差系数和泰尔(Theil)系数等指标来分别对江西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程度进行描述和分析。其中,标准差指标反映绝对差异程度,标准差系数反映相对差异程度,通过综合分析两个指标数值,从绝对和相对差异程度两方面反映江西省入境旅游总体区域差异程度。
式中Yj表示j市入境旅游人数,表示江西省平均入境旅游人数,n表示江西省地市总数。
泰尔(Theil)指数最早由 Theil和 Hernri于1967年提出,是衡量区域差异的一个重要指标。泰尔系数又分为两个指标,泰尔系数T以GDP比重加权计算,泰尔系数L以人口比重加权计算。泰尔系数越大,表示区域经济差异越大。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泰尔系数可用于衡量旅游区域差异,同时具有以下两个优点:一是将旅游区域差异按地域结构进行多层次分解,这样可以在分析总体差异之外深入剖析内部的差异情况。二是泰尔系数不受考察空间单元个数的影响,因而可比较不同区域系统内的旅游发展差异。江西省旅游区域差异泰尔系数依次分解为:
(1)地区内地市间旅游发展差异程序泰尔系数
式中Yij和Nij分别为i地区j市入境旅游人数和人口数,Yi和Ni分别为i地区入境旅游人数和人口数。
(2)地区间入境旅游差异程度泰尔系数TBR
式中Yi和Ni分别为i地区入境旅游人数和人口数,Y和N分别为江西省入境旅游人数和人口数。
(3)以地市为单位的江西省旅游区域差异程度泰尔系数
式中Yij和Nij分别为i地区j市入境旅游人数和人口数,Y和N分别为江西省入境旅游人数和人口数。同时TP又可分解为地区内(TWR)和地区间差异(TBR)之和:
二、江西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特征分析
(一)江西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总体特征
从图1得出,1997年至2011年标准差数值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标准差系数呈现稳步下滑的趋势,同时表现一定的波动性。这表明,江西省11个市入境旅游绝对差异不断拉大,相对差异逐步减小,但相对差异减小的速度小于绝对差异扩大的速度。标准差从1997年12190.28增加到2011年81353.24,增加了69162.96,增长了约7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76%。标准差系数从1997年1.004871下降到 2011年 0.658828,下降了0.346044,减少了34%,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9%。这表明,随着各市政府对旅游业的不断重视,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各市之间相对差异逐步缩小,但由于各市进入旅游业的时期不同,投入不同,以及旅游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和地理区位等因素不同,从而使得各市旅游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呈现较大的差异,导致全省旅游业出现不平衡发展,表现为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逐步缩小的特征。
图1 1997~2011年江西省入境旅游人数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
(二)地区间差异特征
从表1和图2可以得出,1997年至2011年全省地区间泰尔系数从1997年0.125001下降到2011年0.046828,2011年仅为1997年1/3左右,除了1998年和2007年各出现一个波谷,其余各年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表明地区之间差异程度不断缩小,这和全省入境旅游区域相对差异特征一致。
表1 1997~2011年江西省入境旅游规模区域差异
图2 1997~2011年市际间、地区间和地区内差异演变
(三)地区内差异特征
从表1和图3可以得出,1997年至2011年地区内泰尔系数总体上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并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其中,由于1998年江西省部分地区遭遇特大洪水灾害,1998年出现第一个波峰。至2005年底,南昌昌北机场已开通境内外航线38条,赣州、景德镇、井冈山机场增开了至旅游热点城市的航班;纵横江西的京九铁路和浙赣铁路增开了十多趟江西与省外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列车,极大地改善了江西可进入条件。随着交通运输的发达,旅游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各个旅行社都推出了精品旅游线路,比如赣北环鄱阳湖五彩精华旅游线,赣西绿色精粹旅游线等,加大了地区内各个城市的合作,减小了地区内的差异。
(四)市际间差异特征
从表1和图3可以得出,1997年至2011年地区内泰尔系数总体上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并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其中,2000年、2004年和2007年各出现3个波峰。“十一五”期间,三清山荣膺世界自然遗产;龙虎山—龟峰荣膺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庐山、井冈山成功创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上饶灵山荣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省形成了以“四大名山”(秀甲天下庐山、革命摇篮井冈山、峰林奇观三清山、道教祖庭龙虎山)、“四大摇篮”(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人民军队摇篮南昌、共和国摇篮瑞金、中国工人运动摇篮安源)、“四个千年”(千年瓷都景德镇、千年名楼滕王阁、千年书院白鹿洞、千年古刹东林寺)和“一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一村”(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一海”(西海)、“一峰”(龟峰)、“一道”(小平小道)、“一城”(共青城)等为主体,形象鲜明、各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体系。
(五)地区间及地区内差异对江西省入境旅游差异的贡献率比较
从图3可以看出,江西省入境旅游差异地区间贡献度明显高于地区内贡献度,表明入境旅游存在差异和不平衡主要是因为地区间的差异引起的。1997年至2011年地区间和地区内贡献度变化存在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97年至1999年,地区间贡献度快速下降到1998年达到最低点,而不断增加。而地区间贡献度正好相反,在1998年地区内贡献度和地区间贡献度差异达到最大。第二个阶段是从1999年至2006年,地区间和地区内贡献度呈现平稳变化,两者的差距保持稳定。第三阶段是从2006年至2011年,地区间贡献度不断下降至2009年开始下降,地区内贡献度不断上升至2009年开始上升。地区间贡献度和地区内贡献度的差距不断扩大。从总体上看,地区内差异显著大于地区间差异。地区内差异是江西省入境旅游差异的主要贡献者,基本在60%~80%,赣中南地区和赣北地区差异是导致地区内差异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地区间差异贡献度较小。
图3 1997~2011年地区间及地区内差异对江西省入境旅游差异的贡献率
三、结论和讨论
1997年至2011年,江西省11个市入境旅游绝对差异不断拉大,相对差异逐步减小,但相对差异减小的速度小于绝对差异扩大的速度,说明江西省入境旅游存在一定的差异,入境旅游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泰尔系数的结果表明,江西省11个地市入境旅游差异不断缩小,存在一定的波动性,三个地区间和地区内差异不断缩小,并且地区内差异是导致市际差异的最主要原因,赣中南地区和赣北地区差异是导致地区内差异的主要贡献者。江西省入境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整和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作用,实现了发展旅游业的初衷。
经济活动、经济现象的不均衡分布是区域经济的一种常态,入境旅游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存在差异。通过上述研究表明,江西省入境旅游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表明入境旅游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加大对优秀资源的合理开发力度,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增加城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大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执行“一区带两圈”的旅游发展战略,创品牌,创特色,提高江西省旅游整体形象。继续保持江西红色旅游产品优势,坚持红色旅游引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方针,着力推进红色旅游发展,辐射全省各市。
[1]Bryden J M.Tourism and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the Commonwealth Caribbea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3.
[2]Kadt E.Tourism Passport to Development[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
[3]Tosun C,TimothyD J,Ozturk Y.Tourism growth,national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inequa-lityin Turkey[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3,11(2):133-161.
[4]高 楠,马耀峰.1994年以来山西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1):202-208.
[5]杨礼娟,朱传耿.我国入境旅游经济差异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报,2012(11):36-40.
[6]万绪才,王厚廷.中国城市入境旅游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重点旅游城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3,32(2):337-346.
[7]靳 诚,陆玉麒,徐 菁.基于Theil系数的浙江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研究 [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2):123-128.
[8]张凌云.我国旅游业地域非均衡性增长研究初论[J].南开经济研究,1998(2):71-74.
[9]陈秀琼,黄福才.中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6,61(12):1271-1280.
[10]白 晔,吴三忙.中国入境旅游区域发展差异演变特征分析:1980-2006[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2):116-121.
[11]姜海宁,陆玉麟,吕国庆.江苏省入境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研究[J].旅游学刊,2009,24(1):23-28.
[12]秦 欣,石惠春,吕 娜.甘肃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2):174-179.
[13]黄秀娟.福建省入境旅游发展状况、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J].经济地理,2006,26(12):87-90.
[14]林水富,陈秋华.福建省入境旅游接待区域差异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12):30-36.
[15]戈冬梅,吴玉鸣.江西旅游规模差异及其位序规模体系分析[J].旅游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3(9):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