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烯酸酯改性白炭黑填充天然橡胶的研究*

2014-05-21张晓峰李志君张可喜

弹性体 2014年1期
关键词:丙烯酸酯胶料接枝

郑 竹,曹 璟,张晓峰,符 新,李志君,张可喜,2**

(1.海南大学 材料与化工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橡胶研究所,海南 儋州 571737)

白炭黑(WC)通常作为补强剂用于制备浅色橡胶制品,其补强的橡胶具有滚动阻力小、抗湿滑性能好等优点,在绿色轮胎橡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但是由于其表面含有大量的亲水性基团,表面能较大,倾向于聚集,使得其在橡胶有机相中难以润湿和分散,与橡胶的结合效果不理想,从而影响制品的性能。通常采用在胶料中加入醇类、胺类和脲类等物质对WC进行物理改性,或加入硅烷偶联剂进行化学改性,提高其在胶料中的分散性[2-4]。本实验将丙烯酸酯单体(M)加入天然胶乳(NRL)与WC的混合体系中,对WC和NRL直接进行接枝改性,采用乳液共沉淀法制备WC填充型天然橡胶复合材料(NR/WC/M),考察加入单体种类对材料加工流动性、力学性能和老化性能等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

颗粒干胶: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验农场胶厂;浓缩NRL:固体质量分数为60%,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验农场胶厂;WC:中国四川自贡市中皓化工有限公司;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广东汕头西陇化工厂;其它均为橡胶工业常用原料。

1.2 仪器设备

开放式炼胶机:JTC-75Z型,呼和浩特新生联合机械制造厂;平板硫化机:QLB-D型,中国上海轻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硫化仪:ODR-100E型,无锡蠡园电子化工设备厂;门尼粘度仪:MV2-90E 型,无锡蠡园电子化工设备厂;邵氏橡胶硬度计:LX-A型,江都市明珠试验机械厂;拉力试验机:XL-50A型,广州市广材试验仪器有限公司;索氏抽提器:江苏盐城玻璃仪器厂。

1.3 样品制备

1.3.1 改性WC的制备[5]

将200 mL蒸馏水倒入铝提锅中,然后将计量好的十二烷基苯磺酸(DSBA)、扩散剂NF和WC分散于水中,再加入一定量的BA或MMA与过硫酸钾,开动搅拌机搅匀,在80~85 ℃下反应2 h。

1.3.2 NR/WC/M复合材料的制备[5]

将计量好的NRL、单体BA或MMA和过硫酸钾(用量占橡胶干质量的0.5%~0.8%)加入经过上述处理的WC中,于80~85 ℃下搅拌反应5 h,用CaCl2破乳,用自来水洗涤多次,然后压片热烘至恒重,即得到NR/WC/M复合材料。

1.3.3 硫化胶的制备

硫化胶的基本配方(质量份)为:NR 100;WC变量;硬脂酸 4;ZnO 5;促进剂DM 1.5;促进剂D 0.5;防老剂4010 0.5;硫磺2.5。

将制备好的NR/WC/M复合材料和80 g的天然干胶在开放式炼胶机上进行混炼,加入各种硫化助剂,然后出片,陈放2~24 h,然后用ODR-100E型硫化仪测出正硫化时间t90,用门尼粘度仪测出门尼粘度,设置硫化温度140 ℃,接着用QLB-D型平板硫化机硫化成试片,停放24 h,裁片[6]。

1.4 性能测试

硬度按照GB/T531—1992进行测定;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定伸应力和扯断永久变形按照GB/T528—1998进行测定,拉伸速度为500 mm/min;撕裂强度按照GB/T529—1999进行测定,拉伸速度为500 mm/min。

2 结果与讨论

2.1 接枝改性对材料加工流动性的影响

不同的丙烯酸单体对NR/WC/M复合材料门尼粘度的影响如图1所示。

w(WC)/%图1 改性前后复合材料的门尼粘度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WC填充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门尼粘度逐渐增加,胶料的流动性逐渐降低。但通过丙烯酸酯单体接枝改性后,复合材料的流动性有很大改善。BA比MMA对胶料的流动性的改善更为显著。这是因为WC表面呈亲水性,容易产生团聚,在橡胶中难以分散,降低了加工流动性。加入单体接枝改性后,单体的亲水基团与WC表面的硅醇基产生缩合作用,亲油部分的乙烯基能与NR的双键产生缩合,这样接枝单体作桥梁使橡胶分子与WC结合起来,有利于在混炼过程中WC在NR中的分散,减少了团聚作用,提高了加工流动性。由于BA比MMA柔顺性大,故BA对流动性改善程度更大。

2.2 丙烯酸酯单体对复合材料硫化特性的影响

经丙烯酸酯单体接枝改性后的NR/WC/M复合材料硫化胶的硫化特性如表1所示。

表1 改性前后硫化胶的硫化特性1)

1) 未改性的WC 20份,丙烯酸酯单体改性WC 20份。

由表1可见,沉淀法WC的表面因含有硅烷醇基和羟基,使得此种填料具有极性和吸水性,造成硫磺硫化胶料的硫化时间延长,硫化速率减慢。而通过单体改性后的复合材料,硫化时间缩短,胶料的起硫点(ts1)和正硫化时间(t90)均明显提前,最大转矩(MH)也比未改性的胶料高,这表明改性WC具有加速硫化、增强硫化交联的效果。这是由于丙烯酸酯上的酯基与WC上的极性基团有强的吸附作用,丙烯酸酯包裹WC,避免了WC上的硅烷醇基和烃基对硫化的不利影响。另外丙烯酸酯具有不饱和键,增加了交联活性点,增强了交联的效果。经MMA改性的胶料加速硫化、增强硫化交联的效果更明显。

2.3 NR/WC/M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分别经BA和MMA单体改性的复合材料的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如表2所示。

表2 NR/WC/M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对比1)

1) NR/WC20指NR中填充20份没有经过改性的WC;“/” 前为BA改性硫化胶数据[7],“/” 后为MMA改性硫化胶数据。

从表2可以看出,添加了丙烯酸酯单体进行改性的NR/WC/M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所改善,尤其是用MMA改性过的复合材料表现出了更好的力学性能,其硫化胶的500%定伸应力、拉伸强度以及撕裂强度相比未添加单体改性的体系分别提高了67%、16%和34%。MMA单体的加入在改善有机相与无机相的结合方面表现出来更好的“桥梁”作用,使WC在NR中的分散性更好,材料力学性能得到提高,丙烯酸酯单体适宜的填充用量为30份。

2.4 NR/WC/M复合材料的老化性能

分别经BA和MMA单体改性的复合材料的硫化胶老化性能如表3所示。

表3 NR/WC/M硫化胶的老化性能1)

1) NR/WC20指NR中填充20份没有经过改性的WC;“/” 前为BA改性硫化胶数据,“/” 后为MMA改性硫化胶数据。

从表3可以看出,老化后的硫化胶性能都有所下降。但经过丙烯酸酯改性的硫化胶老化后性能下降率小于未改性的WC填充的硫化胶,尤其是500%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下降率,比未改性的WC填充的硫化胶更小。这是因为丙烯酸酯类耐候性比较好,能提高硫化胶的耐老化性能。经MMA改性的硫化胶老化性能的下降率普遍小于经BA改性的硫化胶,MMA改性后的硫化胶的耐热氧老化性能更好,这是由于MMA的耐候性优于BA的耐候性。

3 结 论

(1) 经过丙烯酸单体改性后的WC/NR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加工性和硫化特性。其中经BA改性的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优于MMA,而经过MMA改性的复合材料的硫化性能优于BA。

(2) 接枝改性后共沉胶的综合力学性能比未改性的WC填充胶的综合力学性能有所提高。在WC用量在30份时,经过单体改性过的共沉胶获得了较佳力学性能,而在WC用量超过40份后,各项综合力学性能开始下降。在2种改性共沉胶中,又以MMA单体改性的效果较好。

(3) MMA改性的硫化胶比BA具有更好的耐热氧老化性能。

参 考 文 献:

[1] 陈坤,谢昕,吴建,等.WC在NR/BR共混体系中的偏析[J].弹性体,2010,20(2):40-43.

[2] Wang M J.Effect of polymer-filler and filler-filler interac tions dynamic properties of filled vulcanizates [J].Rubber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1998,71(3):520-589.

[3] 朱永康.用硅烷化WC纳米填料制备胶料[J].世界橡胶工业,2008,35(3):28-33.

[4] 方嘉,颜和祥,孙康,等.偶联剂 NXT对WC补强NR性能的影响[J].橡胶工业,2005,52(1):9-13.

[5] 李卫青,罗远芳,贾德民,等.单体接枝改性制备炭黑填充型天然橡胶复合材料[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4,12(4):64-65.

[6] 李志君.天然橡胶的分析与试验[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182-187.

[7] 张可喜,符新,李志,等.丙烯酸丁酯原位改性WC/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研究[J].弹性体,2012,22(3):14-16.

Abstract: White carbon black was modified by acrylat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white carbon black/natural rubber composites.The influence of the kinds of monomer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has been research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osite material has a good processing fluidity,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aging resistance because of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acrylate,and the modification effect of methyl methacrylat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butyl acrylate.

Keywords: methyl methacrylate(MMA);butyl acrylate(BA);white carbon black (WC);natural rubber;composite

猜你喜欢

丙烯酸酯胶料接枝
混炼工艺对丁腈橡胶性能稳定性的影响
以硫化反应活化能评价胶料中不溶性硫黄的热稳定性
双胶料衬套的设计与研究
丙烯酸丁酯和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水相悬浮接枝PP的制备
双马来酰亚胺对丙烯酸酯结构胶的改性研究
高接枝率PP—g—MAH的制备及其在PP/GF中的应用
基于有限元的流道出口胶料速率均匀性分析
聚酰胺6/丙烯酸酯橡胶共混物热性能和结晶行为研究
我国将停止对新加坡等国丙烯酸酯征反倾销税
EPDM接枝共聚物对MXD6/PA6/EPDM共混物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