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地理学与新贸易论的主要国外理论的综述
2014-05-19杨奕
杨奕
摘要: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中出现了一种“新经济地理学”的热潮,将以前一直被忽视的产业的空间聚集这一问题重新纳入经济学的思考范围之中,并与新贸易论相结合,以强调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为出发点。本文将对新经济地理学和新贸易论的一些主要国外理论及相关研究进行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克鲁格曼 新贸易论 新经济地理学
新经济地理学与新贸易理论被视为上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学领域中继不完全竞争与收益递增革命之后出现的第四次“新经济学”研究浪潮。其中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通过强调收益递增与不完全竞争,并将这两方面的作用与区位(或称经济地理)联系起来,将其引入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思考中。其目的在于将一直被忽视的空间因素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范畴之中。本文拟对新经济地理学和新贸易论的基本理论做简要的介绍。
一、经济地理学的复兴和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
长久以来,经济学一直忽略了空间问题,因为任何有关经济活动空间区位讨论几乎都无法使用规模报酬不变与完全竞争的方法,而这些方法仍然是大部分经济分析的主流。
二次大战后,随着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长期增长在现实中的表现,并未向世人展现出一个与新古典理论所预测的相同的经济图景,以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理念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开始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到了20世纪70年代产业组织理论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经济学家们提供了一系列不完全竞争的模型。因此,收益递增不再是被回避、或不顾一切地被假设掉的东西。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在解释行业内贸易、专业化和无限增长方面发挥了很大的空间,丰富和扩大了传统贸易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内涵。这两方面的理论基础就是收益递增假设,这为解释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提供了新的可能途径。但是以往这两个理论都是围绕着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生产要素流动性这三者以及这三者间在市场运作过程中产生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作用而展开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领域也是传统经济地理学派研究的范畴。但是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它们只能将规模报酬递增和生产要素内生化,而不能将运输成本内生化,因此,主流经济学派就只能将经济地理学纳入研究的范畴。从新的领域、新的视角得出一些关于传统贸易和增长理论的新的启示。在这样的背景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的垄断竞争模型(DS模型)和经济学家们关于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的研究,为经济学研究领域带来第三次大飞跃,而被视为第四次大飞跃的新经济地理学,将规模报酬递增理论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1985年赫尔普曼与克鲁格曼发表了《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随后的1991年格罗斯曼与赫尔普曼发表了《世界经济中的创新和增长》,前者是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的著作,后者则主要针对内生增长进行研究,这两本著作的出版,大大促进了新经济地理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的形成。而真正被视为新经济地理学研究开山之作、完成了对DS模型空间意义的解释并确立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地位的两篇著作,则是1991年克鲁格曼发表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的《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以及1988年藤田在《区域科学和城市经济学》上发表的《空间集聚的垄断竞争模型:细分产品方法》。
二、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理论
(一)中心——外围模型
克鲁格曼于1991年提出的中心——外围模型,是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理论模型,在外部条件相同的条件下,该模型展示了两个外部条件相同的区域,在报酬递增、人口流动与运输成本的交叉作用的情况下,如何演变出完全不同的生产结构,并且解释了当时美国和欧洲的制造业为何是在发达地区集中而非不发达地区集中的情形。
该模型假设前提是整个经济活动中只存在初始条件相同的两个地区和两个部门,一个是规模报酬不变的农业部门,其处于完全竞争模式;另一个是规模报酬递增的制造业部门,其处于垄断竞争模式下。该模型中,一开始运输成本(即“冰山运输成本”)很高导致了贸易自由度低,这时这两个产业是在区域间均匀分布的。但随着运输成本发生变化,不断下降并降到中间水平时,前向与后向联系的效应最强,市场容量进一步增大。由于制造业的规模报酬递增作用,使得更多的制造企业涌入该地区,因此形成了企业集聚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的对称结构被打破,从之前两个部门(农业与制造业)原本均匀分布的经济中将逐渐演化出一种以制造业“中心”、农业“外围”的中心——外围模型。这样形成的不均衡发展,在累积过程驱动下扩散到整个地区,克鲁格曼认为这是收益递增对经济地理的最高层次的影响。该模型也很好的解释了19世纪美国和欧洲制造业地带等情形。
(二)地方化
克鲁格曼认为,经济在地理上集中的现象在许多层次上都会发生,收益递增在最低层次对经济地理的影响就表现为产业的地方化。各国发展何种专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历史偶然性。某一特定产品的生产区位,在较大程度上是不确定的和历史依赖的。克鲁格曼举了一个1895年美国佐治亚州的达尔顿女孩制作了一件植毛制成的床罩作为送给朋友的结婚礼物,这一偶然事件使得二战后,达尔顿成为美国最主要的地毯制造中心。克鲁格曼还列举了几个相类似的例子旨在说明地方化的逻辑是类似的。微小的偶然事件开始了一个累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某个地区大量厂商和工人的存在为更多的厂商和工人集中到该地区提供了激励。由此导致的模式可能是由潜在的资源和技术决定的,但克鲁格曼认为,从根本上来讲,历史和偶然事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区域和城市之间的专业化和贸易格局也同样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
这种“路径依赖”特征的产生可能是由于某个历史的偶然事件或偶发原因,由此引发了区位事件的发生。而这一“历史的偶然”一旦产生,就很有可能建立起某种长期的聚集结果,虽然在产业区位和聚集经济中,这种聚集结果有可能存在其他的替代性均衡,或者最初产生的这一区域和城市模式其实并没有达到“最佳”的空间活动模式均衡,但无论如何,这种长期聚集的结果一旦形成,在收益递增的基础上,这个最初的区域和城市模式就会被“锁定”下来,很难发生变动。这一模型也很好的解释了我国珠三角和长三角制造业中心的形成。endprint
(三)全球化和产业扩散
1996年蒲格和维纳布斯建立了一个全球化和产业扩散的模型。这一模型试图通过弱化运输成本的变化对于产业扩散的作用,提示国家间的产业扩散更可能因为劳动效率的变化而发生。原因在于,如果运输成本很高或很低的情况下,位于核心国家的产业感受到的由此带来的前向与后向联系(向心力)都相对较低,因为劳动效率的小幅度上升而导致的工资成本的上升(离心力)都足以抵销运输成本变动所带来的产业联系(向心力)的影响。因此,为了规避或减少工资成本的上升,投资和生产开始向周边国家的转移,来满足其最终需求。而在前向与后向联系较强的国家,即在运输成本的中间区段,产业集聚更容易维持。1999年,藤田、克鲁格曼与维纳布斯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产业扩散过程,建立了一个包含三个国家和七个劳动密集度各不相同的产业模型。该模型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产业都集中在一个国家(富国),这一国家与另外两个国家(穷国)存在着工资差异。随着富国劳动生产率水平和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开始向穷国转移以获利,由此进入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两个穷国在一开始的工资水平是一致的,因此两国相同的产业结构相对均衡,随着两个国家内部产业联系的增强,这种均衡被打破,一个国家领先的优势被放大,另一个国家则因此而落后。通过这一模型,我们看到了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并不是齐头并进的,而是富国与穷国共存的模式。而随着产业以获利为目的由富国向穷国转移,这也使得穷国通过产业的承接和自身产业的发展而进入富国的行列这一可能性得到实现。在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化进程中,我们看到了产业以一系列波的形式从一个国家传到另一个国家,国家内部的产业发展也都呈现出从低向高发展的态势。
(四)区域专业化模型
为了进一步考察全球经济一体化如何影响已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1996年克鲁格曼和维纳布斯建立了区域专业化模型。这一模型通过两个国家(本国与外国)和两个规模报酬递增性的产业(均为制造业),解释了产业内联系和产业间联系的强度对产业地理集聚的影响。这一模型表明:当产业间联系与产业内联系共存,而产业间联系强于产业内联系,也就是说,对于一国的厂商而言,必须通过位于另一国的厂商联系才能获得最重要利益时,在任何贸易成本下,这一国家对两个产业中任何一个产业都无法实现长期的集聚。两个国家都会各自发展这两个产业。相反,如果产业内联系强于产业间联系,而贸易成本又比较高时,为了降低贸易成本、减少贸易量,两个产业中任何一个产业也都无法实现在某一国家的长期的集聚,两个国家也都会各自发展这两个产业;只有当贸易成本足够小时,两国间的贸易量增加,这时两个产业中的任一产业才能实现在某一国家集聚的可持续性。产业内的联系与产业间联系之差距越大,使产业集聚为可持续的贸易成本的取值范围越宽。
三、新贸易论与经济活动区位
克鲁格曼认为,现实中的国家间贸易,并没有像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所言主要发生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较大的国家之间,而是发达国家之间同质性较高的产品贸易量最大,这主要是由于规模报酬递增原理使得这些国家在发展产业专业化上获利,其结果是强者愈强。而这种产业的专业化发展与各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其实关系不大。在以上理论前提下,各国发展何种专业化在一定程度上首先是具有“历史偶然性”的。某一特定产品的生产区位也是不确定的和历史依赖的。“路径依赖”理论在国家间的专业化和贸易格局也一样适用。新贸易理论还认为,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存在,使得国家和区域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并以此来创造竞争优势变成了可能。因此,新贸易理论鼓励国家和区域为创造贸易中的竞争优势而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这样可以使一个国家主动地改变其在国际经济中的专业化格局,使其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对比传统的贸易理论最大的不同就是将空间这一地理因素考虑其中,他的这一理论,不仅复兴了经济地理学,更创造性地开创了一门新的经济地理学理论。
总的看来,新经济地理学更多地还是运用主流经济学的观点来解释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领域的问题。因为对新经济地理学产生浓厚兴趣并不断在该领域进行理论研究的不是地理学家,而是一些经济学家,确切地说是一些国际经济学家,他们的视角及研究的方向与传统的地理学家还是不一样的,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石是古典区位理论、规模报酬递增理论、聚集模型等,这些研究对于传统地理学来说意义并不大,但对于长期忽略了空间因素的经济学而言却有其重要的意义。以强调空间因素著称的新经济地理学在这一方面丰富了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1](美)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M].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2](美)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3]张发余.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评价[J].经济学动态,2000.11
[4]刘安国,杨开忠.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价[J].经济学动态,2001.12
[5]李群.新贸易理论文献回顾和述评[J].产业经济研究M2002年第1期
[6]刘向民.保罗克鲁格曼及其经济理论[J].经济学动态,199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