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五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度
2014-05-19陈霞郭卫香
陈霞 郭卫香
摘要:本文通过计算西北五省2000年和2010年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综合教育指数,分析西北五省在西部大开发基础阶段教育建设发展的成果,进而计算西北五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期为处理好西北五省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 经济增长 贡献率 西北五省
资助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3211A019)
一、引言
西部地区由于受历史、自然和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水平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党中央国务院在2000年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随着党中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的提出,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通过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使命。
根据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规划,2001-2010年为基础阶段,重点是调整结构、搞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科技教育等基础建设。本文正是通过计算西北五省2000年和2010年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综合教育指数,来分析西北五省在西部大开发基础阶段教育建设发展的成果,进而计算西北五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期处理好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
二、计量模型的选取
本文应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模型,以西北五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通过计算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综合教育指数,分别测算出西北五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一)基本模型
本文结合数量经济学的知识,借鉴多数学者的分析方法,以Y表示产出量,A表示技术水平常数,L表示劳动力,α是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β是劳动产出的弹性系数。(α>0,β>0,α+β=1)建立基本模型如下:
Y=AKαLβ (1)
(二)模型应用
本文运用丹尼森因素分析法,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引入教育因素,将劳动力L分解为初始劳动力L0和教育投入E的乘积,从而将生产函数模型变为:
Y=AKα(L0E)β (2)
对公式(2)两边求对自然对数可得:
y=c+αk+βl0+βe (3)
其中:y表示期间经济的年均增长率,c、k、l0、e分别表示技术进步、资本、劳动投入和教育的年均增长率。则,教育对经济增长点贡献率为:
三、实证分析
根据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整理计算出西北五省6岁以上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情况表:
(一)西北五省平均受教育年限
本项目根据我国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教育的年限规定6年(N1)、3年(N2)、3年(N3)、4年(N4)为基础,分别计算西北五省6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Si:
1、计算全口径平均受教育年限
2000年西北五省中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7.7年、6.52年、6.16年、7.01年、7.72年,2010年西北五省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9.12年、8.01年、7.63年、8.5年、8.92年。(详见表2)
2、计算剔除大专及以上人员后平均受教育年限
2000年剔除大专及以上人员后,西北五省中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7.52年、6.41年、6.01年、6.84年、7.49年,2010年西北五省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8.67年、7.68年、7.26年、8.1年、8.46年。(详见表2)
(二)西北五省人均受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
人均受教育综合指数(E)是将各级受教育年限乘以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的劳动简化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Pi为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的劳动简化率。
关于劳动简化率Pi的值,目前主要是西方丹尼森和麦迪逊的“工资收入法”、前苏联的“劳动质量修正法”以及目前中国学者的“修正的劳动简化法”这三种方法。其中普遍采用的是“工资收入法”,根据不同文化程度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收入差别确定不同文化程度的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本项目借鉴李洪天(2001年)将教育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劳动简化率分别为1、1.2、1.4、和2,从而计算出西北五省6岁以上人口受教综合指数(E)及年均增长率(e)详见表3。
根据表3的结果计算2000-201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年均增长率(见表4):
(三)西北五省GDP的年均增长率
根据西北五省2000年和2010年的GDP值,分别计算出其几何增长率,具体结果见表6:
(四)西北五省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根据公式(4),可得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点贡献率计算式:
从而分别计算出西北五省2000-2010年教育和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具体结果见表7:
关于劳动产出系数的取值,本文借鉴郎永杰(2011)测算山西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时,丹尼森的取值0.73。
四、结果分析
通过计算西北五省2000年和2010年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综合教育指数,以及西北五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难发现新疆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重视度以及成果都是比较显著的。
(一)西北五省人均受高等教育程度显著提高
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在国家西部开发战略任务的指导下,西北五省6岁以上的人口中,2010年的文盲率较2000年都有大幅度降低,2010年的高等教育人员的比率较2000年都有显著增加。例如青海6岁以上人口中未上过学的人员比率由2000年的26.87%,下降至2010年的13.51%;新疆尤其重视教育工作,2010年新疆6岁以上人员文盲率仅为3.18%,受高等教育的人员以11.6%的比例居于西北五省首位,同时高于全国受高等教育人员比率2.07个百分点(详见表1)。
(二)西北五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纵向比较西北五省2000年与2010年人均受教育综合指数,呈普遍上升趋势。通过计算西北五省含大专及以上人员和不含大专及以上人员的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以及各省份高等教育在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中的贡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新疆24.42%、陕西23.29%、宁夏20.07%、青海20%、甘肃17.73%(详见表5)。通过进一步衡量经济增长指标GDP值的增长率,测算2000-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5%,同期西北五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高至低依次为新疆2.1%、甘肃2.01%、青海2%、陕西1.79%、宁夏1.62%(详见表7)。可见,西北五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北五省的教育事业以及经济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西北五省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度尚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说要实现西北五省经济的持续增长,需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因此西北五省在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力度的同时,更需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快培养本土高层次人才,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薛彦华,齐艳杰.高等教育对河北省经济增长贡献作用的实证研究[N].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12).
[2]刘林,崔玉平,杜增吉.利用数学模型研究高等教育对江苏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3).
[3]李洪天.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N].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6).
[4]郎永杰,吴文清等.2000-2009年山西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与比较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6).endprint
摘要:本文通过计算西北五省2000年和2010年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综合教育指数,分析西北五省在西部大开发基础阶段教育建设发展的成果,进而计算西北五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期为处理好西北五省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 经济增长 贡献率 西北五省
资助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3211A019)
一、引言
西部地区由于受历史、自然和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水平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党中央国务院在2000年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随着党中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的提出,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通过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使命。
根据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规划,2001-2010年为基础阶段,重点是调整结构、搞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科技教育等基础建设。本文正是通过计算西北五省2000年和2010年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综合教育指数,来分析西北五省在西部大开发基础阶段教育建设发展的成果,进而计算西北五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期处理好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
二、计量模型的选取
本文应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模型,以西北五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通过计算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综合教育指数,分别测算出西北五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一)基本模型
本文结合数量经济学的知识,借鉴多数学者的分析方法,以Y表示产出量,A表示技术水平常数,L表示劳动力,α是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β是劳动产出的弹性系数。(α>0,β>0,α+β=1)建立基本模型如下:
Y=AKαLβ (1)
(二)模型应用
本文运用丹尼森因素分析法,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引入教育因素,将劳动力L分解为初始劳动力L0和教育投入E的乘积,从而将生产函数模型变为:
Y=AKα(L0E)β (2)
对公式(2)两边求对自然对数可得:
y=c+αk+βl0+βe (3)
其中:y表示期间经济的年均增长率,c、k、l0、e分别表示技术进步、资本、劳动投入和教育的年均增长率。则,教育对经济增长点贡献率为:
三、实证分析
根据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整理计算出西北五省6岁以上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情况表:
(一)西北五省平均受教育年限
本项目根据我国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教育的年限规定6年(N1)、3年(N2)、3年(N3)、4年(N4)为基础,分别计算西北五省6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Si:
1、计算全口径平均受教育年限
2000年西北五省中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7.7年、6.52年、6.16年、7.01年、7.72年,2010年西北五省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9.12年、8.01年、7.63年、8.5年、8.92年。(详见表2)
2、计算剔除大专及以上人员后平均受教育年限
2000年剔除大专及以上人员后,西北五省中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7.52年、6.41年、6.01年、6.84年、7.49年,2010年西北五省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8.67年、7.68年、7.26年、8.1年、8.46年。(详见表2)
(二)西北五省人均受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
人均受教育综合指数(E)是将各级受教育年限乘以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的劳动简化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Pi为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的劳动简化率。
关于劳动简化率Pi的值,目前主要是西方丹尼森和麦迪逊的“工资收入法”、前苏联的“劳动质量修正法”以及目前中国学者的“修正的劳动简化法”这三种方法。其中普遍采用的是“工资收入法”,根据不同文化程度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收入差别确定不同文化程度的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本项目借鉴李洪天(2001年)将教育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劳动简化率分别为1、1.2、1.4、和2,从而计算出西北五省6岁以上人口受教综合指数(E)及年均增长率(e)详见表3。
根据表3的结果计算2000-201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年均增长率(见表4):
(三)西北五省GDP的年均增长率
根据西北五省2000年和2010年的GDP值,分别计算出其几何增长率,具体结果见表6:
(四)西北五省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根据公式(4),可得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点贡献率计算式:
从而分别计算出西北五省2000-2010年教育和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具体结果见表7:
关于劳动产出系数的取值,本文借鉴郎永杰(2011)测算山西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时,丹尼森的取值0.73。
四、结果分析
通过计算西北五省2000年和2010年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综合教育指数,以及西北五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难发现新疆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重视度以及成果都是比较显著的。
(一)西北五省人均受高等教育程度显著提高
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在国家西部开发战略任务的指导下,西北五省6岁以上的人口中,2010年的文盲率较2000年都有大幅度降低,2010年的高等教育人员的比率较2000年都有显著增加。例如青海6岁以上人口中未上过学的人员比率由2000年的26.87%,下降至2010年的13.51%;新疆尤其重视教育工作,2010年新疆6岁以上人员文盲率仅为3.18%,受高等教育的人员以11.6%的比例居于西北五省首位,同时高于全国受高等教育人员比率2.07个百分点(详见表1)。
(二)西北五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纵向比较西北五省2000年与2010年人均受教育综合指数,呈普遍上升趋势。通过计算西北五省含大专及以上人员和不含大专及以上人员的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以及各省份高等教育在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中的贡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新疆24.42%、陕西23.29%、宁夏20.07%、青海20%、甘肃17.73%(详见表5)。通过进一步衡量经济增长指标GDP值的增长率,测算2000-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5%,同期西北五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高至低依次为新疆2.1%、甘肃2.01%、青海2%、陕西1.79%、宁夏1.62%(详见表7)。可见,西北五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北五省的教育事业以及经济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西北五省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度尚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说要实现西北五省经济的持续增长,需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因此西北五省在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力度的同时,更需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快培养本土高层次人才,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薛彦华,齐艳杰.高等教育对河北省经济增长贡献作用的实证研究[N].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12).
[2]刘林,崔玉平,杜增吉.利用数学模型研究高等教育对江苏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3).
[3]李洪天.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N].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6).
[4]郎永杰,吴文清等.2000-2009年山西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与比较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6).endprint
摘要:本文通过计算西北五省2000年和2010年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综合教育指数,分析西北五省在西部大开发基础阶段教育建设发展的成果,进而计算西北五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期为处理好西北五省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 经济增长 贡献率 西北五省
资助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3211A019)
一、引言
西部地区由于受历史、自然和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水平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党中央国务院在2000年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随着党中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的提出,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通过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使命。
根据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规划,2001-2010年为基础阶段,重点是调整结构、搞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科技教育等基础建设。本文正是通过计算西北五省2000年和2010年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综合教育指数,来分析西北五省在西部大开发基础阶段教育建设发展的成果,进而计算西北五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期处理好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
二、计量模型的选取
本文应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模型,以西北五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通过计算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综合教育指数,分别测算出西北五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一)基本模型
本文结合数量经济学的知识,借鉴多数学者的分析方法,以Y表示产出量,A表示技术水平常数,L表示劳动力,α是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β是劳动产出的弹性系数。(α>0,β>0,α+β=1)建立基本模型如下:
Y=AKαLβ (1)
(二)模型应用
本文运用丹尼森因素分析法,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引入教育因素,将劳动力L分解为初始劳动力L0和教育投入E的乘积,从而将生产函数模型变为:
Y=AKα(L0E)β (2)
对公式(2)两边求对自然对数可得:
y=c+αk+βl0+βe (3)
其中:y表示期间经济的年均增长率,c、k、l0、e分别表示技术进步、资本、劳动投入和教育的年均增长率。则,教育对经济增长点贡献率为:
三、实证分析
根据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整理计算出西北五省6岁以上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情况表:
(一)西北五省平均受教育年限
本项目根据我国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教育的年限规定6年(N1)、3年(N2)、3年(N3)、4年(N4)为基础,分别计算西北五省6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Si:
1、计算全口径平均受教育年限
2000年西北五省中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7.7年、6.52年、6.16年、7.01年、7.72年,2010年西北五省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9.12年、8.01年、7.63年、8.5年、8.92年。(详见表2)
2、计算剔除大专及以上人员后平均受教育年限
2000年剔除大专及以上人员后,西北五省中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7.52年、6.41年、6.01年、6.84年、7.49年,2010年西北五省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8.67年、7.68年、7.26年、8.1年、8.46年。(详见表2)
(二)西北五省人均受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
人均受教育综合指数(E)是将各级受教育年限乘以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的劳动简化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Pi为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的劳动简化率。
关于劳动简化率Pi的值,目前主要是西方丹尼森和麦迪逊的“工资收入法”、前苏联的“劳动质量修正法”以及目前中国学者的“修正的劳动简化法”这三种方法。其中普遍采用的是“工资收入法”,根据不同文化程度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收入差别确定不同文化程度的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本项目借鉴李洪天(2001年)将教育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劳动简化率分别为1、1.2、1.4、和2,从而计算出西北五省6岁以上人口受教综合指数(E)及年均增长率(e)详见表3。
根据表3的结果计算2000-201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年均增长率(见表4):
(三)西北五省GDP的年均增长率
根据西北五省2000年和2010年的GDP值,分别计算出其几何增长率,具体结果见表6:
(四)西北五省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根据公式(4),可得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点贡献率计算式:
从而分别计算出西北五省2000-2010年教育和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具体结果见表7:
关于劳动产出系数的取值,本文借鉴郎永杰(2011)测算山西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时,丹尼森的取值0.73。
四、结果分析
通过计算西北五省2000年和2010年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综合教育指数,以及西北五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难发现新疆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重视度以及成果都是比较显著的。
(一)西北五省人均受高等教育程度显著提高
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在国家西部开发战略任务的指导下,西北五省6岁以上的人口中,2010年的文盲率较2000年都有大幅度降低,2010年的高等教育人员的比率较2000年都有显著增加。例如青海6岁以上人口中未上过学的人员比率由2000年的26.87%,下降至2010年的13.51%;新疆尤其重视教育工作,2010年新疆6岁以上人员文盲率仅为3.18%,受高等教育的人员以11.6%的比例居于西北五省首位,同时高于全国受高等教育人员比率2.07个百分点(详见表1)。
(二)西北五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纵向比较西北五省2000年与2010年人均受教育综合指数,呈普遍上升趋势。通过计算西北五省含大专及以上人员和不含大专及以上人员的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以及各省份高等教育在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中的贡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新疆24.42%、陕西23.29%、宁夏20.07%、青海20%、甘肃17.73%(详见表5)。通过进一步衡量经济增长指标GDP值的增长率,测算2000-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5%,同期西北五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高至低依次为新疆2.1%、甘肃2.01%、青海2%、陕西1.79%、宁夏1.62%(详见表7)。可见,西北五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北五省的教育事业以及经济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西北五省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度尚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说要实现西北五省经济的持续增长,需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因此西北五省在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力度的同时,更需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快培养本土高层次人才,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薛彦华,齐艳杰.高等教育对河北省经济增长贡献作用的实证研究[N].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12).
[2]刘林,崔玉平,杜增吉.利用数学模型研究高等教育对江苏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3).
[3]李洪天.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N].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6).
[4]郎永杰,吴文清等.2000-2009年山西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与比较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