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2014-05-19张蕾
张蕾
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已知某个不等式恒成立,求其中参数的取值范围;二是证明含有参数的某个不等式恒成立.解决这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合理转化函数,利用函数性质或图象求解,我们将其归纳为最值法和数形结合法.
最值法
最值法就是将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等价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问题.
我们一般可以通过直接分类讨论、分离参数和变换主元三种方法求函数的最值.下面就具体问题分析三种方法的实际应用.
例1 [2011年高考数学北京卷(理科)第18题第Ⅱ小题] 已知函数f(x)=(x-k)2e,若对于任意的x∈(0,+∞),都有f(x)≤,求k的取值范围.
解析: f′(x)=2(x-k)e+(x-k)2e=e(x-k)·(x+k). 根据题意,对于任意的x∈(0,+∞),都有f(x)≤,即f(x)max≤.
若k>0,因为f(k+1)=(k+1-k)2e=e1+>,不满足对于任意的x∈(0,+∞),都有f(x)≤,所以k<0.
当0
点评: 直接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是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常用方法.在例1中,我们通过对参数k的正负的讨论,建立了k与的关系式,进而得解.
例2 若kx-lnx+2>0恒成立,求k的取值范围.
解析: 由题意可知x>0. 要使kx-lnx+2>0恒成立, 则k>恒成立.设g(x)=,则k>g(x)max.
令g′(x)==0,得x=e3. 当0
点评: 直接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求最值有时会比较烦琐.如果能通过恒等变形分离出参数,将不等式转化为一端是参数、另一端是变量表达式,就能使研究的函数不再含有参数,避免了对参数的讨论.
例3 [2012年高考数学浙江卷(理科)第22题第I小题] 已知a>0,b∈R,函数f(x)=4ax3-2bx-a+b.证明:当0≤x≤1时,f(x)+2a-b+a≥0.
解析: 设函数h(b)=f(x)+2a-b+a=4ax3-2bx+b+2a-b.当b<2a时,h(b)=h1(b)=4ax3-2bx+2a=-2xb+2a(2x3+1);当b>2a时,h(b)=h2(b)=4ax3-2bx+2b-2a=(2-2x)b+2a(2x3-1).当b=2a时,h1(2a)=h2(2a)=4ax3-4ax+2a.
因为x∈[0,1],所以当b<2a时,h′(b)=h1′(b)=-2x≤0,函数h(b)在(-∞,2a)上单调递减;当b>2a时,h′(b)=h2′(b)=2-2x≥0,函数h(b)在(2a,+∞)上单调递增, 所以函数h(b)min=h1(2a)=h2(2a)=4ax3-4ax+2a=2a(2x3-2x+1).
设函数g(x)=2x3-2x+1,g′(x)=6x2-2=6x
-·x
+.因为x∈[0,1],所以当x∈0
,时,g′(x)<0,函数g(x)单调递减;当x∈
,1时,g′(x)>0,函数g(x)单调递增,所以g(x)min=g
=2·
3-2·+1=1-=1->0.
因为h(b)min=2a(2x3-2x+1)≥2a·g(x)min,所以由a>0,g(x)min=g
>0可得h(b)min≥0,即f(x)+2a-b+a≥0.
点评: 有些含参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在分离参数时会遇到需要多次讨论的麻烦,这时如果我们变换主元,就会简化问题、降低难度.在例3中,若以常规的思路,将函数看成以x为主元、以a,b为参数的函数,则会涉及三次函数的单调性问题,要进行多次分类讨论.而通过变换主元,就使得解题思路更简洁明快.
数形结合法
如果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不方便转化为求函数最值问题,还可尝试采用数形结合法,通过作出函数图象求解.
若由原不等式直接转化得到的函数图象不易画出,可以先通过等价变形,将不等式变形为不等号左右两个式子,并将这两个式子分别看成两个函数,然后将两个函数的大小关系与函数图象的位置关系一一对应求解.
当f(x)>g(x)时,函数f(x)的图象恒在函数g(x)图象的上方;当f(x) 例4 若对于任意的x∈0 ,, x2-loga x-<0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解析: x2-loga x-<0?x2- 要使对于任意的x∈0 ,, x2- ,上函数f(x)的图象恒在函数g(x)图象的下方. 如图1所示,若a>1,因为当x∈0 ,时,f(0) =,而 g(x)<0恒成立,所以函数f(x)的图象不可能恒在函数g(x)图象的下方,所以0 如图2所示,当x∈0 ,时,f(x) =. 所以要使区间0 ,上函数f(x)的图象恒在函数g(x)图象的下方,只需满足g(x)min=g ≥f
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已知某个不等式恒成立,求其中参数的取值范围;二是证明含有参数的某个不等式恒成立.解决这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合理转化函数,利用函数性质或图象求解,我们将其归纳为最值法和数形结合法.
最值法
最值法就是将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等价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问题.
我们一般可以通过直接分类讨论、分离参数和变换主元三种方法求函数的最值.下面就具体问题分析三种方法的实际应用.
例1 [2011年高考数学北京卷(理科)第18题第Ⅱ小题] 已知函数f(x)=(x-k)2e,若对于任意的x∈(0,+∞),都有f(x)≤,求k的取值范围.
解析: f′(x)=2(x-k)e+(x-k)2e=e(x-k)·(x+k). 根据题意,对于任意的x∈(0,+∞),都有f(x)≤,即f(x)max≤.
若k>0,因为f(k+1)=(k+1-k)2e=e1+>,不满足对于任意的x∈(0,+∞),都有f(x)≤,所以k<0.
当0
点评: 直接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是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常用方法.在例1中,我们通过对参数k的正负的讨论,建立了k与的关系式,进而得解.
例2 若kx-lnx+2>0恒成立,求k的取值范围.
解析: 由题意可知x>0. 要使kx-lnx+2>0恒成立, 则k>恒成立.设g(x)=,则k>g(x)max.
令g′(x)==0,得x=e3. 当0
点评: 直接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求最值有时会比较烦琐.如果能通过恒等变形分离出参数,将不等式转化为一端是参数、另一端是变量表达式,就能使研究的函数不再含有参数,避免了对参数的讨论.
例3 [2012年高考数学浙江卷(理科)第22题第I小题] 已知a>0,b∈R,函数f(x)=4ax3-2bx-a+b.证明:当0≤x≤1时,f(x)+2a-b+a≥0.
解析: 设函数h(b)=f(x)+2a-b+a=4ax3-2bx+b+2a-b.当b<2a时,h(b)=h1(b)=4ax3-2bx+2a=-2xb+2a(2x3+1);当b>2a时,h(b)=h2(b)=4ax3-2bx+2b-2a=(2-2x)b+2a(2x3-1).当b=2a时,h1(2a)=h2(2a)=4ax3-4ax+2a.
因为x∈[0,1],所以当b<2a时,h′(b)=h1′(b)=-2x≤0,函数h(b)在(-∞,2a)上单调递减;当b>2a时,h′(b)=h2′(b)=2-2x≥0,函数h(b)在(2a,+∞)上单调递增, 所以函数h(b)min=h1(2a)=h2(2a)=4ax3-4ax+2a=2a(2x3-2x+1).
设函数g(x)=2x3-2x+1,g′(x)=6x2-2=6x
-·x
+.因为x∈[0,1],所以当x∈0
,时,g′(x)<0,函数g(x)单调递减;当x∈
,1时,g′(x)>0,函数g(x)单调递增,所以g(x)min=g
=2·
3-2·+1=1-=1->0.
因为h(b)min=2a(2x3-2x+1)≥2a·g(x)min,所以由a>0,g(x)min=g
>0可得h(b)min≥0,即f(x)+2a-b+a≥0.
点评: 有些含参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在分离参数时会遇到需要多次讨论的麻烦,这时如果我们变换主元,就会简化问题、降低难度.在例3中,若以常规的思路,将函数看成以x为主元、以a,b为参数的函数,则会涉及三次函数的单调性问题,要进行多次分类讨论.而通过变换主元,就使得解题思路更简洁明快.
数形结合法
如果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不方便转化为求函数最值问题,还可尝试采用数形结合法,通过作出函数图象求解.
若由原不等式直接转化得到的函数图象不易画出,可以先通过等价变形,将不等式变形为不等号左右两个式子,并将这两个式子分别看成两个函数,然后将两个函数的大小关系与函数图象的位置关系一一对应求解.
当f(x)>g(x)时,函数f(x)的图象恒在函数g(x)图象的上方;当f(x) 例4 若对于任意的x∈0 ,, x2-loga x-<0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解析: x2-loga x-<0?x2- 要使对于任意的x∈0 ,, x2- ,上函数f(x)的图象恒在函数g(x)图象的下方. 如图1所示,若a>1,因为当x∈0 ,时,f(0) =,而 g(x)<0恒成立,所以函数f(x)的图象不可能恒在函数g(x)图象的下方,所以0 如图2所示,当x∈0 ,时,f(x) =. 所以要使区间0 ,上函数f(x)的图象恒在函数g(x)图象的下方,只需满足g(x)min=g ≥f
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已知某个不等式恒成立,求其中参数的取值范围;二是证明含有参数的某个不等式恒成立.解决这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合理转化函数,利用函数性质或图象求解,我们将其归纳为最值法和数形结合法.
最值法
最值法就是将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等价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问题.
我们一般可以通过直接分类讨论、分离参数和变换主元三种方法求函数的最值.下面就具体问题分析三种方法的实际应用.
例1 [2011年高考数学北京卷(理科)第18题第Ⅱ小题] 已知函数f(x)=(x-k)2e,若对于任意的x∈(0,+∞),都有f(x)≤,求k的取值范围.
解析: f′(x)=2(x-k)e+(x-k)2e=e(x-k)·(x+k). 根据题意,对于任意的x∈(0,+∞),都有f(x)≤,即f(x)max≤.
若k>0,因为f(k+1)=(k+1-k)2e=e1+>,不满足对于任意的x∈(0,+∞),都有f(x)≤,所以k<0.
当0
点评: 直接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是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常用方法.在例1中,我们通过对参数k的正负的讨论,建立了k与的关系式,进而得解.
例2 若kx-lnx+2>0恒成立,求k的取值范围.
解析: 由题意可知x>0. 要使kx-lnx+2>0恒成立, 则k>恒成立.设g(x)=,则k>g(x)max.
令g′(x)==0,得x=e3. 当0
点评: 直接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求最值有时会比较烦琐.如果能通过恒等变形分离出参数,将不等式转化为一端是参数、另一端是变量表达式,就能使研究的函数不再含有参数,避免了对参数的讨论.
例3 [2012年高考数学浙江卷(理科)第22题第I小题] 已知a>0,b∈R,函数f(x)=4ax3-2bx-a+b.证明:当0≤x≤1时,f(x)+2a-b+a≥0.
解析: 设函数h(b)=f(x)+2a-b+a=4ax3-2bx+b+2a-b.当b<2a时,h(b)=h1(b)=4ax3-2bx+2a=-2xb+2a(2x3+1);当b>2a时,h(b)=h2(b)=4ax3-2bx+2b-2a=(2-2x)b+2a(2x3-1).当b=2a时,h1(2a)=h2(2a)=4ax3-4ax+2a.
因为x∈[0,1],所以当b<2a时,h′(b)=h1′(b)=-2x≤0,函数h(b)在(-∞,2a)上单调递减;当b>2a时,h′(b)=h2′(b)=2-2x≥0,函数h(b)在(2a,+∞)上单调递增, 所以函数h(b)min=h1(2a)=h2(2a)=4ax3-4ax+2a=2a(2x3-2x+1).
设函数g(x)=2x3-2x+1,g′(x)=6x2-2=6x
-·x
+.因为x∈[0,1],所以当x∈0
,时,g′(x)<0,函数g(x)单调递减;当x∈
,1时,g′(x)>0,函数g(x)单调递增,所以g(x)min=g
=2·
3-2·+1=1-=1->0.
因为h(b)min=2a(2x3-2x+1)≥2a·g(x)min,所以由a>0,g(x)min=g
>0可得h(b)min≥0,即f(x)+2a-b+a≥0.
点评: 有些含参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在分离参数时会遇到需要多次讨论的麻烦,这时如果我们变换主元,就会简化问题、降低难度.在例3中,若以常规的思路,将函数看成以x为主元、以a,b为参数的函数,则会涉及三次函数的单调性问题,要进行多次分类讨论.而通过变换主元,就使得解题思路更简洁明快.
数形结合法
如果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不方便转化为求函数最值问题,还可尝试采用数形结合法,通过作出函数图象求解.
若由原不等式直接转化得到的函数图象不易画出,可以先通过等价变形,将不等式变形为不等号左右两个式子,并将这两个式子分别看成两个函数,然后将两个函数的大小关系与函数图象的位置关系一一对应求解.
当f(x)>g(x)时,函数f(x)的图象恒在函数g(x)图象的上方;当f(x) 例4 若对于任意的x∈0 ,, x2-loga x-<0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解析: x2-loga x-<0?x2- 要使对于任意的x∈0 ,, x2- ,上函数f(x)的图象恒在函数g(x)图象的下方. 如图1所示,若a>1,因为当x∈0 ,时,f(0) =,而 g(x)<0恒成立,所以函数f(x)的图象不可能恒在函数g(x)图象的下方,所以0 如图2所示,当x∈0 ,时,f(x) =. 所以要使区间0 ,上函数f(x)的图象恒在函数g(x)图象的下方,只需满足g(x)min=g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