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政支出状况与三公消费关系的研究
2014-05-19吴桂芳
吴桂芳
摘要:本文主要从三公消费入手进行分析,对三公消费进行简单的探讨,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三公消费对财政的危害,提出了解决不当三公消费的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政府的财政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财政 财务管理 “三公”消费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文化素质日益提高,政府反腐力度加大,“三公”消费的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三公”消费从表面上看没有贪污受贿那么严重,从长远的目光来看,“三公”消费危害更加严重这对国家的财政影响尤其重大,因此,对于三公消费的探讨有助于我国政府财政的平衡,这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三公”消费
(一)三公消费的概念
三公消费指的是政府部门和公共机关为维持正常运转或维护公共利益而进行消费的行为,他们所消费的资金叫做“三公“经费,这部分资金是由国家拨发的,主要用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因公出国(境)、公务招待及公务车购置以及运行费。
(二)目前我国的“三公”消费现状
目前,我国三公消费存在很大浪费滥用问题,三公经费的来源是国家财政收入,源于各个纳税人,而国家政府公职人员是主要使用者,不利于人民监督。目前被曝光最为严重的是公款吃喝、公费旅游以及公车私用等一些很奢华且存在很大浪费的行为,中国三公消费在国家财政支出中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如下图1所示,我国某市级政府的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统计表:
2011年五月,国家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中央部门公开2010年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的购置及运行费用的决算和2011年三公经费的预算。目前共有95个中央部门公开了相关的信息,这一信息的公开对财务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我国整治严控三公消费的第一步.如下图我国三公消费中各部门份额情况:
二、三公消费对财政支出的影响
(一)不当使用三公经费对财政的危害
由于之前我国对“三公”消费管理比较松懈,监察力度较小,所以存在严重的浪费,经常可以见报纸新闻等曝光某某官员用公款大吃大喝、某某官员假借考察之名公费去国外旅游、某某局领导公车当自己车用等各种不当使用“三公”经费的行为。这种有禁不止、有令不行的现象严重的蔓延着,也不断助长着不正之风,国家的财政收入总和是一定的,用于“三公”经费的支出多了,其他的支出自然会变少,长期这样下去,不利于教育建业,公民医疗保障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
(二)解决“三公”经费对财政影响的措施
1、政府体制内部监督机制不到位,缺乏法律监督机制
当下政府官员的监督在行政权力下运行透明度低,很容易形成监督死角,造成下“下级不敢监督,上级不好监督,同级不愿监督”的局面,这样很难形成规范监督管理的体制和严格管理的机制。
在当前法律框架下,缺乏对使用特权、变相的“三公”消费的法律定性以及相关惩处措施的法律规范,这就导致一些领导误认为用公款吃吃喝喝没什么,只要是不拿不偷就没事,反正不吃白不吃,造成一股只要是官就要配车的不良之风,并且把公车当自己车用,随时随便用。还有甚者,外出考察学习,也算公务,也要报销,出门要吃好的用好的、住好的买好的,这些钱都由国家买单,甚至这些人感觉他们这么做事理所当然的,因为就算是违纪违规也只是收到纪律处分,不会受到法律制裁。
2、国家行政开始的决策缺少公众监督,并且相关的运行信息不透明
从中央到各个地方,应该对“三公消费”都有着严格的禁令和明确的约束。也有像《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这样的行为准则对“三公消费”作出明确的规定,各个地方也有比如严禁公车私用、严禁公费出国(境)、严禁工作日中午饮酒等方面的规范和措施。虽然禁令很多、准则也很严,可是一些领导干部仍然沉醉在吃喝玩乐里,公车私用、公费出国以及公款吃喝,有禁不行,有令不止现象还非常严重的存在着。根本原因是什么,是以为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没有将那些规章制度真正的落到实处。自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来,政府信息公开状况并不尽如人意,普遍存在公众容易知道或者本来就知道就公开,不容易知道或者不知道的就不公开。目前而言,政府部门的文件、媒体、网站以及公开栏等所提供的信息还不能够满足公众的需求。
3、官员行政成本的考核并没有纳入政绩考核的范畴
目前党员干部的迁升考核主要是以上级考核为主,包括勤、德、能、绩,但行政成本却是一个经常被忽视的问题。上级领导通常以主要政绩考核为主,淡化了或者忽略了节约行政资源的贡献。“三公消费”监督考核还未被正式纳入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导致一些领导随意挥霍公款、大吃大喝,形成“三公”控不下来,逐渐增长的恶性循环。
4、“三公”消费的公开没有和惩处相挂钩
虽然我国目前要求政府部门公开了“三公”消费的账单,但并没有对其公开后的情况作出相应对策。这样公开形式并不能真正地实现有效的监督,只是单单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并没有对不当“三公”消费的不正之风作出有效的制约作用。这使得有关部门在公开的时候去假公开、去谎报数据等,并没有起到作出警示的作用。
(三)严控“三公”消费的建议和对策
1、建立见和完善公共财物体制与细节管理
要解决“三公”经费滥用的问题,要从根本上下手,应该尽快完善公共财物制度,这就是所谓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针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能、实际业务发生量以及工作效绩等方面。将常规公务开支项目和明确的消费标准列出来,科学编制年度或者季度的开支计划,进而提高财政的公开度,提高政府部门效率,同时严格审批各个部门的预算并完善内部的审计制度,这样从根本上限制了“三公”消费的源头,做到每一笔支出都可以具体到人、事以及消费内容。
2、加强公众监督,政府部门的“三公消费”预算、决算应公开
加强公众监督是遏制“三公”消费不正之风的核心,这样不仅可以让群众知道财政支出在哪些方面,知道纳税人的钱花在哪,使纳税人的钱花在有意义的地方,从根本上监督了政府的“三公经费”的去向。我们不能单一的通过政府自身的监督,财政公开化便引入了第三方监督(媒体监督、公众监督以及社会舆论监督)。政府要下决心公开每年用于“三公经费”的预算、决算资金,并且要细化这些数字,要让公众知道各项费用的多少,这样公众才可以判断这些费用的合理性。
3、依法治国,建立完善“三公消费”的责任追究体制
应该以立法的方式,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公务人员按情节轻重予以处分,追究其责任,有关立法部门可以学习参照国外的一些法律条例,拿我国香港做例子,香港有专门限制“三公消费”的条例,对公务人员因公出国(差)、公款接待和公务用车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一旦超支就会被追究责任,这样才可以有力的保障监督可以落实到实处。
三、结束语
“三公”消费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形象以及公众的切身利益,所以解决“三公”消费问题势在必行。就我国“三公”消费的现状而言,想要立马改变这种现象是不肯能的,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要循序渐进,政府要确保没一项措施落实到实处,才能逐渐建立起完善的公共财物制度,从而彻底根治不当的“三公”消费。
参考文献:
[1]李良敏.我国政府财务控制研究——基于“三公消费”控制[D].湖北: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
[2]叶勇,刘敏.从非合理性三公消费探讨公职人员消费伦理[N].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2 年2 月第26卷第1期
[3]杨芹.论财政监督和“三公”消费.[J].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2012 年第 7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