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态度研究
2014-05-18陈抗
陈 抗
1.圣卡洛斯大学,菲律宾宿雾,6000;2.宿州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世界全球化和中国社会转型化时期。在这一特殊时期,人们的思想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其价值取向与社会态度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而处于时代潮流前端的无疑是当代大学生,他们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态度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成长与未来发展,而且更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价值取向的风向标。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态度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是个人对社会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的倾向,有着影响人们社会性判断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功能[1]。显然,了解并对当代大学生社会态度进行适当调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大学生对当前社会问题的态度倾向研究,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保持当前社会稳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独特作用[2]。同时,也为当前高等教育在育人上改进教育方法提供一条外在途径,利于培养大学生优秀的品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态度取向问题。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社会态度的特点,并探讨大学生社会态度的影响因素。
1 大学生社会态度的内涵
1.1 社会态度的涵义
“态度”最早由社会学家斯宾塞提出并使用,最早对态度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心理学家朗格的运动肌态度经典实验,而真正把态度引入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是托马斯等人[3]。对于态度的概念,学术界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角度和理解,对态度的内涵进行了不同的界定。从现有的文献中可以看出,对态度的界定基本上都是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角度来定义。
一般认为,态度与社会态度是同义词,当谈到态度一词时就是指社会态度,因为态度的对象都具有社会性[4]。社会态度是一种个体习得的心理倾向性,它可以使个体以某种特定的倾向和行为方式来思考具体情境中的个人、事物和问题,包括对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各种现象的评价与内在的行为意向[5-6],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部分。从总体上来说,社会态度是一个覆盖范围较广的概念,既包括社会心理方面,也包括个体心理方面。
1.2 大学生社会态度的内涵
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群体,随着其生理、心理和认知的逐渐成熟以及接触社会事务机会的增多,他们会逐渐形成对特定的人、事物或思想观念的稳定态度,与其相对应的行为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转变,形成其独特的社会态度结构[7]。近年来,学术界对大学生社会态度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对大学生社会态度的界定因其侧重点不同而有所不同。本文认为,大学生社会态度是大学生在心理上的一种内在倾向性,是大学生在生理、心理和认知上逐渐成熟的基础上,对社会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这一特殊群体特有的评价与内在的行为意向,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个部分。
从关于大学生社会态度研究的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学者在研究大学生社会态度时,多是从理论上进行建构,而实证研究较少。即使进行实证研究,也大多是在借鉴西方研究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研究的范畴进行适当的修改。同时,由于研究对象的选择、调查时间点的间隔以及问卷内容设计的差异,导致对大学生社会态度状况的判断上存在较大的差异。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在参照马皑教授编写的社会适应策略问卷的基础上,重新编制问卷。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河南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技大学6所高校进行调查,发放问卷750份,回收问卷697份,剔除无效问卷13份,共获得68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2.9%,有效问卷率为91.2%。其中,男生350人,占51.2%;女生334人,占48.8%。大一学生136人,占19.9%;大二学生222人,占32.5%;大三学生234人,占34.2%;大四学生92人,占13.5%。人文社科类学生251人,占36.7%;理工科类学生284人,占41.5%;艺术类学生149人,占21.8%。城镇户口学生463人,占67.7%;农村户口学生221,占32.3%。
2.2 研究工具
自编《大学生社会态度量表》,包含7个因子,共31个条目。对社会现状的态度(10条)、对社会未来的态度(4条)、对社会不公平的态度(5条)、人际信任(3条)、社会归因(3条)、相对剥夺感(4条)、社会压力(2条)。条目采用李克特量表5点记分法,1为极不同意,2为不同意,3为一般,4为同意,5为极同意。本研究7个分量表的α系数依次为0.769、0.653、0.700、0.587、0.523、0.679、0.576(P<0.05),整体问卷的α系数为0.723(P<0.05)。
2.3 大学生社会态度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由于本研究问卷是在参考马皑教授编写的社会适应策略问卷基础上进行重新编制,所以有必要检验本问卷的结构效度,以便观察本问卷能否进行使用。对编制的问卷先进行小范围的施测,并运用AMOS7.0软件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检验大学生社会态度问卷的七因子模型是否有效。表1结果表明,大学生社会态度问卷结构效度符合标准,可以使用。
表1 大学生社会态度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的拟合指数
2.4 施测过程
本研究采用集体施测方式,在每个施测学校辅导员的协助下,由笔者在每个施测点依据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施测,调查问卷当场集体发放、当场收回。
2.5 数据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大学生社会态度的基本状况
对大学生社会态度及各因子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当前社会现状(2.869 7±0.592 86)、相对剥夺感(2.960 2±0.760 34)、社会未来(3.437 0±0.680 34)、人际信任(3.545 8±0.797 96)的看法低于平均水平(其中在社会未来、人际信任因子上得分水平越高,对社会未来发展信心、人际信任水平就越低),对社会不公平感(3.700 0±0.570 68)、社会归因(3.254 4±0.683 01)的看法高于平均水平,对社会压力(4.488 3±0.867 85)的感受远远高于平均水平(为1~5记分)。结果见表2所示。
表2 大学生社会态度及各维度得分基本状况
3.2 不同性别大学生社会态度比较
为了检验性别对大学生社会态度及各因子的影响,以性别为自变量对大学生社会态度及各因子得分进行独立性样本T检验,结果得出:不同性别大学生在社会现状、社会未来、社会不公平感、社会归因、相对剥夺感、社会压力和社会态度总分上差异显著,在人际信任上,差异不显著。在社会现状、社会不公平感、社会归因、相对剥夺感、社会压力和社会态度总分上女大学生显著高于男大学生;在社会未来因子上,女大学生显著低于男大学生。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社会态度比较
3.3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社会态度比较
为了检验生源地对大学生社会态度及各因子的影响,以生源地为自变量,对大学生社会态度及各因子得分进行独立性样本T检验,结果得出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社会态度及各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社会态度比较
3.4 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态度比较
为了检验入学时间对大学生社会态度的影响,以年级为自变量,社会态度及各因子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在方差分析中,由于社会未来、社会不公平感、社会压力和社会态度的方差齐性不齐,故不作方差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社会归因(F=2.617,P=0.050)、相对剥夺感(F=8.057,P=0.000)上有显著差异。为了检验具体差异,用事后多重比较进行分析。事后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社会归因、相对剥夺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社会归因上,大二与大三、大四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大三、大四在社会归因上显著高于大二,其余各年级差异不显著。在相对剥夺感上,除大二、大三之间不显著,其余各年级间差异显著。大一显著高于大二、大三,显著低于大四,大二、大三显著低于大四,整体呈U字型趋势。结果见表5~7。
表5 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态度的方差分析
表6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社会归因上的差异
表7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相对剥夺感上的差异
3.5 不同专业大学生社会态度比较
为了检验专业对大学生社会态度的影响,以专业为自变量,社会态度及各因子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在方差分析过程中,由于社会未来、社会压力和社会态度的方差齐性不齐,故不作方差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社会不公平感(F=3.480,P=0.031)、人际信任(F=3.727,P=0.025)、相对剥夺感(F=7.006,P=0.001)上有显著差异。为了检验具体差异,用事后多重比较进行分析。事后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专业大学生在社会不公平感、人际信任、相对剥夺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社会不公平感上,文科类和艺术类显著高于理科类,文科类与艺术类间差异不显著。在人际信任上,艺术类显著低于理科类,其余专业差异间不显著。在相对剥夺感上,艺术类大学生显著高于文科类、理科类大学生,文科类与理科类之间差异不显著。结果见表8~11。
表8 不同专业大学生社会态度的方差分析
表9 不同专业大学生在社会不公平感上的差异
表10 不同专业大学生在人际信任上的差异
表11 不同专业大学生在相对剥夺感上的差异
4 讨 论
4.1 大学生社会态度基本状况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社会态度在整体上不容乐观,对目前社会中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诸如政府执政能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农民负担问题、下岗失业问题、社会公平问题、社会制度保障问题、腐败问题、社会治安、社会风气问题、群体(阶层)冲突等方面的看法低于平均水平。对社会未来发展信心不足,有较高的社会不公平感,并伴随中等强度的相对剥夺感,感受到较大的社会压力。同时,在社会归因上,更倾向于外部原因,这容易引发大学生产生愤恨、不满等不良情绪,很可能出现一些报复性行为。在人际信任上,人际信任水平不高,缺乏必要的安全感。这种状况表明当前大学生社会态度在整体上处于一种消极状态,其价值取向有可能会朝着社会不期望的方向发展。
4.2 大学生社会态度的差异分析
4.2.1 大学生社会态度及各因子在性别上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在社会现状、社会不公平感、社会归因、相对剥夺感、社会压力和社会态度总分上女大学生显著高于男大学生,在社会未来发展信心因子上,女大学生显著低于男大学生。在人际信任上,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受当前转型时期社会角色转变以及性别歧视的影响。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男女角色的分工不再是以前的“男主外、女主内”模式,而是男女都要参与社会工作,共同谋生,只有如此,才能维持一个家庭正常的运转。而在就业过程中,由于性别原因,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受到较为明显的性别歧视,较男大学生就业更为困难,使得当前女大学生在上述方面与男大学生有显著差异。
4.2.2 大学生社会态度及各因子在生源地上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社会态度及各因子在生源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受当前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影响,在客观上消弱了城乡二元化社会结构带来的城乡差别。另外,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民生工程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同时对流动人口社会待遇上加大了改革力度,进一步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使得当前大学生对中国社会的看法上不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别,城乡大学生在解决诸多社会问题时都面临同样的问题情境。
4.2.3 大学生社会态度及各因子在年级上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社会归因、相对剥夺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社会归因上,大二与大三、大四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大三、大四在社会归因上显著高于大二,其余各年级差异不显著。从研究结果来看,大学生在社会归因上更偏重于从外部因素上来寻找导致社会问题的原因,把社会问题出现的原因归结于外部,而没有意识到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这会导致他们在面对社会问题时,不是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去解决社会问题,而会出现逃避社会问题的倾向,甚至会出现攻击社会或社会其他成员的现象,当前社会中频繁发生的一些社会事件可以验证这种倾向。但奇怪的是,在社会归因上,相对于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而言,随着大学生知识的增多,理论上大学生在逻辑思维上就会呈现一种更加理性的方式去面对问题,但研究结果恰恰与理论逻辑相反,在社会归因得分上,大二、大三、大四呈现出随着年级上升而逐步上升的趋势,即随着年级的上升越趋向于外部归因。这可能跟当前大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有关。在相对剥夺感上,除大二、大三之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年级间差异显著。大一显著高于大二、大三,显著低于大四,大二、大三显著低于大四,整体呈U字型趋势。这可能跟大一新生入学后,发现现实中的大学生活并不如其所想象的那样,与原有的期望落差较大,因而会产生较高的相对剥夺感。大二、大三学生由于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他们对外部的关注相对于大一、大四可能较少,只关注自己的学习和考研,因此,其相对剥夺感水平较大一、大四低。大四毕业生面对日益突出的就业竞争压力以及即将面临的个人婚姻、房价过高等问题时,因其无法解决或不知道怎样解决而产生无力感和挫败感,与最初以为上了大学之后一切都会有的想法相冲突。因此,大四毕业生在相对剥夺感上较其他三个年级较高。
4.2.4 大学生社会态度及各因子在专业上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在社会不公平感上,文科类和艺术类大学生显著高于理科类大学生,文科类和艺术类大学生间差异不显著。这可能因为当前社会大力发展工业经济,需要大量的技术类人才,造成学习技术的理科类大学生在工资待遇和收入方面较高于文科类和艺术类,这使得在学习上与理科类大学生同样付出的文科类和艺术类大学生感受到较多的社会不公。在人际信任上,艺术类显著低于理科类,其余专业间差异不显著。这可能跟艺术类大学生自身的特质有关系,艺术类大学生在情感上比较敏感、细腻和丰富,往往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较多地从感性角度来看待问题,而理科类大学生,理性逻辑思维较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较多地从理性角度来看待问题,能够把握人际间交往的“度”,使其在人际信任上较为理性。在相对剥夺感上,艺术类大学生显著高于文科类、理科类大学生,文科类与理科类大学生之间差异不显著,这可能跟艺术类大学生的个人期望有关系。当前社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社会收入较高的是从事艺术的明星们,拥有较多的粉丝,但这只是从事艺术的一小部分人才能获得的,相对于从事艺术的大部分人来说,自身投入较多的精力和财力,但现实却没有获得相对应的报酬,因而使其相对剥夺感水平较高。
5 结论与建议
依据上述研究与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大学生社会态度整体水平较为消极。(2)在性别上,女大学生社会态度总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在生源地上,农村与城镇之间差异不显著;在年级上,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社会归因因子、相对剥夺感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专业上,不同专业大学生在社会不公平感因子上,文科类和艺术类显著高于理科类,文科类和艺术类间差异不显著;在人际信任因子上,艺术类显著低于理科类,其余专业间不显著;在相对剥夺感因子上,艺术类显著高于文科类、理科类,文科类与理科类之间差异不显著。
大学生社会态度的形成实际上是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笔者认为,要真正做到对大学生社会态度进行改变或调适,以及引导大学生社会态度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政府层面。一方面,政府应发挥主体功能优势,加大社会体制改革和反腐倡廉力度,完善国家法律法规,积极构建公民社会保障体系和机制。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努力保障社会公正和社会公平,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引领社会各方面朝着积极、健康、和谐方向发展,从根源上杜绝社会阴暗面的滋生和存在。另一方面,政府在政策层面上应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倾斜力度,最好能成立一个专门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的职能部门,以解决大学生就业和创业问题。让大学生真正地从社会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实惠和幸福,才能使大学生真正地加强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改变自己的社会态度。
第二,社会层面。优化社会环境,净化社会风气。加大宣传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在全社会范围内弘扬正义正气,抵制歪风邪气,消解社会负能量,提升社会正能量,以形成健康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加大社会公德和公民公约建设,以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引领整个社会风气,使大学生深刻感受社会发展与个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从而发自内心地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学校教育层面。首先,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来审视和解决现实问题,以此提升其理性认识,形成个体智慧;其次,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塑造大学生正确的社会态度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组建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和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让大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接触和了解社会,深入社会基层,真正认识社会,切实感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增强对社会主义和国家的认同感;再次,要充分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是一时教育,而是贯穿大学生一生的教育。应有意识地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彻到整个大学课程教育当中,依据不同的专业来实施不同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同时,学校应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指导力度,积极利用大学生创业园区为大学生创业和就业服务。
第四,大学生自身层面。正确认识和评估自身需要,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当二者发生冲突时,要有个人需要服从社会需要的意识。这就需要高校充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打造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师资队伍,积极探索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以此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改进大学生表达叙述方式。同时,大学生也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自身知识结构体系的更新,努力塑造和提升自身的价值观。
第五,完善网络管理,构建安全有效的网络机制,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把握网络舆论导向,积极宣传社会正能量。一方面,政府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进程,设立网上大学生政治参与和政治言论自由的渠道,方便大学生表达利益和参与决策,加大大学生同政府间的沟通与交流。同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确保网络舆论导向的方向性,打击和严惩网络虚假信息的宣传与报道,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将网络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加大校园网站建设,加强对校园网站的监督力度,及时矫正部分大学生错误言论和思想,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来表达自己对社会及他人的看法。
当然,调适或改变大学生社会态度,使其形成一个正确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态度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才能达成。
[1]Jennifer Cook,Geoffrey Bird.Social attitudes differentially modulate imitation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J].Exp Brain Res,2011,211:601-612
[2]唐魁玉.理工科大学生的社会态度调查[J].社会,2000(4):25-26
[3]马先明,姜丽红.态度及其与行为模式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06,21(3):7-10
[4]王铮,商执娜.对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社会态度的调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5):458-462
[5]张林,张向葵.态度研究的新进展:双重态度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2):171-176
[6]张红涛,王二平.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1):163-168
[7]贾林祥,徐琛.试析青少年的社会态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34):38-41 (责任编辑: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