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骨折中的围手术期应用

2014-05-18任志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2期
关键词:预见性心功能护理人员

任志娟

(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河南 鹤壁 458030)

预见性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骨折中的围手术期应用

任志娟

(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河南 鹤壁 45803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合并骨折的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按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预防心力衰竭加重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在术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加重和死亡的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加重率低,病死率低,总发生率为37.5%,对照组总发生率为72.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基础上,对于心力衰竭合并骨折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者心源性不良事件,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预见性护理干预;心力衰竭;骨折;围手术期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骨折,需要手术治疗,手术风险加大,心脏病 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功能III级者病死率达到11%以上。我科自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诊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骨折患者80例,分组从可能引起心力衰竭加重因素方面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从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0例心脏病合并骨折患者,均符合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的诊断标准;排除心功能Ⅳ级及终末期心力衰竭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性31例,女性9例,年龄(56±18)岁,心功能Ⅱ级28例,心功能Ⅲ级12例,股骨颈骨折17例,肱骨骨折12例,胫腓骨骨折11例,对照组40例,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53±21岁,心功能Ⅱ级25例,心功能Ⅲ级15例,股骨颈骨折15例,肱骨骨折10例,胫腓骨骨折1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骨科、心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心功能稳定后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骨科和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可能引起心力衰竭加重因素方面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在术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加重和死亡的情况。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心理护理。有心脏病的骨折患者手术风险高,患者心理压力大,术前恐惧、焦虑,往往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压上升,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极容易诱发心力衰竭,加重病情[1]。故此医务人员需要在精神上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日常生活上要给予更多的关心爱护。亦可将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手术护士的等级资历、技术水平以及手术室配备的先进的抢救设备及完备的抢救措施详细介绍给患者,以使患者对手术治疗增加信心,以便更加积极地配合医务人员。②饮食与睡眠。饮食六七成饱即可,少吃精吃,控制体质量达干重;每天的饮水量<1500 mL,控制钠盐的摄入,轻度心力衰竭每天<5 g,中度心力衰竭每天<3 g,重度心力衰竭每天<1 g;特别要注意尿量的变化,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肌力等变化,以防电解质紊乱;保证充分休息,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失眠时可服用镇静催眠药。③术前对心血管疾病给予相应治疗。常规给予扩血管、利尿、强心等治疗,控制心室率,维持干重,使心功能可以耐受手术。④术后加强监护。患者术后送重症监护室进行严密监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注意观察心电图ST段、T波变化及心律失常情况,注意输液速度、输液总量、维持出入液的平衡。⑤术后镇痛。在学者研究发现[2],若术后持续镇痛效果良好,就能明显降低心肌缺血等症状的发生;术后若能充分镇痛,还能抑制交感神经反射,降低过度应激反应。故而,术后镇痛效果的良好与否对能否预防心肌缺血是很关键的。⑥卧床并发症的护理。骨折术后多需要卧床,因体质较弱,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因此,应给予预防护理措施。a.预防术后感染:注意预防肺部并发症,痰多者给予雾化吸入,用从下至上扣背法协助患者排痰,合理应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b.预防深静脉栓塞:术后早期应用抗凝药,同时鼓励并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主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踝关节屈伸运动,辅以向心性被动按摩患肢。c.预防褥疮:床铺应平软、干燥,每间隔2 h翻身1次,在骨突出部位放置软垫,每日用50%酒精按摩受压部位数次[3,4]。⑦识别早期心力衰竭加重。正确识别早期心力衰竭,是预见性护理的关键,早期心力衰竭症状可能不典型,因此在护理那些具有并发心力衰竭的重症老年慢支炎、肺气肿、哮喘、高血压等病时,护士要耐心听取并重视患者的主诉,当患者出现平卧干咳,活动后心慌、心率加快(较前增加10次/分)、失眠、多梦、易激动,低枕时胸闷气促、尿少、易疲劳、体质量增加、烦躁不安、咳白色泡沫痰时应考虑可能是早期心力衰竭的表现[5]。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

3 讨 论

高龄骨折患者部分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手术风险随心功能的衰退而明显增加,病情不可预见性强、变化快、风险大,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很多挑战。预见性护理为提前预知最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和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等,高度重视并观察其早期征象,以便于及时采取合适的医疗及护理防治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周到的医疗护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采用预见性护理对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骨折患者采取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加重率、病死率低,总发生率为37.5%,对照组总发生率为72.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应用预见性护理能够提前预见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且观察患者病情,减轻或阻止慢性心力衰竭的骨折患者严重并发症的产生,明显地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同时护士的预见性病情观察为临床医师提供了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能够使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使患者与家属增加了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和信任度,明显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另外,预见性护理可以预先告知患者及家属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与易出现的危险,使患者和家属对病情的发展及治疗方案有个初步的认识了解,非常有利于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6]。

为做好临床预见性护理工作,应加强对护士预见性观察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注重以下几方面:①培养预见性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思考问题。②增强角色意识,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教育,建立完善健全的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各种急危重症护理流程,以及心内科特殊药物应用的观察流程。③加强心内科理论知识、技能的学习,根据护理年资和临床经验的不同,有计划地安排护理人员对常见危、急、重、疑难疾病进行学习研究,定期进行专科技能和基础理论的培训考核,由经验丰富的高资历护理人员对年轻护理人员进行传、帮、带,或者聘请资深医师对心内科各类疾病进行深入讲解,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④运用激励机制,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更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1] 花蕾,牟江玉,徐艳.老年冠心病患者介人检查和治疗的术前教育[J].实用护理杂志,2010,16(2):15.

[2] Baron JF,Bertrand M,Barre E,et a1.Combined epidural and general anesthesia versus genesthesia for abdominal aortic surgery[J].Aaesthesiology,2009,75(4):611-618.

[3] 方军,张凤清.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护理学报,2009,16(4B):40-45.

[4] 曹春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研究进展.中华现代护理,2010,16(19):2346-2347.

[5] 工世华.老年心血管病保健[M].赤峰:内蒙古科学出版社,2010: 112.

[6] 宁杰良.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影响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7):136-137.

R473.6

B

1671-8194(2014)22-0350-02

猜你喜欢

预见性心功能护理人员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