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的临床应用

2014-05-18田恩照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2期
关键词:肾盂优良率乙组

田恩照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的临床应用

田恩照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目的分析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的临床实践效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符合相关入选标准的需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的患者46例,将其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CT增强扫描后进行静脉肾盂造影;乙组CT增强扫描后,利用TOP像扫描模拟静脉肾盂造影。观察两组患者静脉肾盂造影的成功率极其造影图片质量。结果甲组患者造影成功19例,成功率为82.6%;乙组造影成功23例,成功率100%,差异显著;甲组图片质量优良率为78.9%;乙组优良率为95.7%。结论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操作过程中,造影的成功率和优良率会受患者体位变化影响。在造影时,减少患者体位变化次数,可以有效提高成功率,图片质量也较高,可以满足临床肾集合系统形态观察以及肾排泄功能观察的确诊需求。

CT增强扫描;静脉肾盂造影;TOP像

在临床确诊过程中,部分患者有时既需要进行CT增强扫描,又需要进行静脉肾盂造影(IVU)。常规的检查方法是先后对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和静脉肾盂造影,这种方法不但延长了确诊时间,更会带来药物过敏的风险,同时还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1]。临床CT增强扫描和静脉肾盂造影有很多共通的步骤和操作方式,这就让CT增强扫描与静脉肾盂造影共同进行成为可能。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符合相关入选标准的需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的患者46例进行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符合相关入选标准的需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的患者46例,患者男女比例为28∶18,年龄为21~59岁,平均年龄为(35.7±2.4)岁。所有患者无高敏体质,其静脉碘过敏试验显示为阴性,无严重脱水,无镰状细胞贫血病史,无严重心血管疾病,无多发骨髓瘤或其他血蛋白异常疾病等。将4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不同检测方法进行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测。

1.2 方法

先对所有患者进行过敏试验以及充分肠道准备:对两组患者进行静脉肾盂造影腹部加压,在患者腹盆部交界处使用压迫球和压迫带,加压控制在100~120 kPa之间,保证患者双侧输尿管压迫。利用高压注射器对患者进行显影剂优维显90~110 mL静脉快速注射,对患者需造影部位进行CT增强扫描。本次研究选用的CT增强扫描仪为GE公司生产的16排螺旋CT扫描机。

甲组患者在CT增强扫描结束后,平移到X线检查室,再进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检查时间分别为15、25、35 min。X线片拍摄完成后,解除加压,再进行全尿路腹部平片拍摄。乙组患者在CT增强扫描结束后,在不移动患者的情况下进行腹部定位TOP像扫描,模拟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并在15、25、35 min及完全解压后对患者进行腹部定位TOP像扫描。将图像通过CT机软件系统放大,并对肾区图像加摄较大片,得出模拟静脉肾盂造影影像。统计两组患者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的成功率和造影质量。

1.3 统计学分析

将文中统计及检测所得数据采用SPSS17.5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处理,计数资料用例(n)、率(%)表示,组间差异进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甲组患者造影成功19例,失败4例,成功率为82.6%;乙组造影成功23例,成功率100%,两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甲组图片质量优良率为78.9%高于乙组优良率为91.3%,但是差异无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造影成功率和质量对比

3 讨 论

在临床确诊方法中,CT增强扫描和静脉肾盂造影之间存在很多相似的操作和步骤,如都需进行过敏试验,都需注射静脉显影剂,都需进行肠道充分准备等。这两种检测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检测内容和耗时上,其中CT增强扫耗时较短,除特殊疾病外一般只需在患者的动脉期、静脉期以及实质期进行扫描,检测时长为5 min左右[2]。而静脉肾盂造影则需在给药后的15、25、35 min及完全解压后对患者进行双肾区X线片拍摄。

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测方法利用的是这两种检测方法不需同一时间进行的特点,并只通过一次给药就可以完成。该种检测方法只需对患者进行一次肠道准备即可,极大的缩短了检测时耗,患者也只需进行一次过敏性实验,一次显影剂静脉注射。显影剂是一种具有化学毒性和高渗性的药剂,其毒副作用较为明显,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测方法只需给患者注射一次显影剂,这极大的降低患者出现毒副作用的概率[3]。相关研究显示,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孟造影的造影结果与CT增强扫描、静脉肾孟造影分开进行得出的造影无显著差异。本次研究中,甲乙两组患者造影都与分开造影结果近似,与相关报道接近。

甲组患者造影成功率高于乙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甲组图片质量优良率高于乙组,但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可能与本文中选择患者例数偏少有关。可以发现,甲组因检测时出现了体位变动,其失败率增加。乙组患者检测时,通过CT机进行静脉肾盂造影模拟,患者体位变化次数较小,其成功率较高,图片质量也较高,可以满足临床肾集合系统形态观察以及肾排泄功能观察的确诊需求。

[1] 包世敏,邝碧娟,王湘郴,等.减速注射76%泛影葡胺对静脉肾盂造影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0):23-25.

[2] 邝锦锋,吴梅,林竹,等.免碘过敏试验使用复方泛影葡胺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分析[J].广州医药,2009,40(2):49-51.

[3] 吴继志,顾维,王斌.一次给药完成CT增强扫描和IVP在儿童肾积水检查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0,17(20):281.

R445.3

B

1671-8194(2014)22-0119-02

猜你喜欢

肾盂优良率乙组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21例体会
彩超对预测胎儿肾盂分离转归的临床价值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胎儿肾盂扩张相关疾病的三维超声诊断研究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肾衰合剂对大鼠肾盂高灌注压损伤的保护作用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