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护理临床研究

2014-05-18陈雪芹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2期
关键词:精神病护理人员统计学

陈雪芹

(山东省泰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 泰安 271000)

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护理临床研究

陈雪芹

(山东省泰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 泰安 271000)

目的探讨对住院的精神病患者进行健康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期间入住我院的126例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护理。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1.9%,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及症状缓解时间经软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病患者实施健康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使患者的症状最大程度的得以缓解,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精神病;健康护理;临床

随着医学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精神病患者数量及比例也在呈不断增长趋势。据WHO公布的1998年度调查资料提示,中国精神疾病负担已经接近或超过某些发达国家[1]。由于公众对精神病患者普遍存在歧视等现象,使精神病患者及家属大多存在病耻感,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情感认知、动作行为等[2]。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大多患有躁狂症或精神分裂症,所以,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正确及有效的健康护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最大程度的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我院于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对入住的126例精神病患者开展健康服务护理工作,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入住我院的精神病患者共126例,经临床诊断,126例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净胜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的规定[1]。126例患者中,其中,男性72例,年龄为20~66岁,平均年龄为43岁,女性54例,年龄为19~69岁,平均年龄为44岁;文化程度方面:小学31例,初中53例,高中及高中以上42例;病种方面:精神分裂症患者有69例,抑郁症患者有23例,躁狂症14例,偏执型精神病5例,反应型精神病6例,其他类型9例。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为6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种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健康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精神病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1.2.2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个性化的健康舒适护理模式。①对患者做好用药护理:在给患者用药前,需有专家反复确认药品的可行性及患者服用该药物是否具有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保证用药的种类及剂量安全有效。②对患者的心理进行针对性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自尊自爱,坚持有效治疗,医师应定期对患者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指导患者进行正常的生活方式,增强患者对来自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及适应能力,促进心理康复;其次,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在生活中表现出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如躁狂症患者的兴趣爱好广泛,护理人员应多与其进行交谈,态度和蔼的耐心听患者述说,鼓励并组织患者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和体育锻炼,使患者最大限度的从主观上调整自我的情感和行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对精神病的认知能力。③对无法自理的患者进行专人护理: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护理人员对无法自理的患者进行有效安全的专人护理,使患者在身心上获得最大程度的治疗,营造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配合医师保证治疗方案顺利实施。④对患者的饮食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护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在饮食卫生及合理膳食等方面进行指导,不断强化患者对个人卫生、饮食营养均衡搭配的记忆。⑤安全护理:护理人员要为躁狂症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避免不安全行为的出现,鼓励患者参加有意义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有该病患者的巡视,对其进行安抚和劝导,把热情和爱心传递到语言和行动中,使之最大程度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顺利进行。⑥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在对每个病例进行相应的具体康复措施后,患者的家属应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对家庭护理知识进行培训及健康教育,使患者家属能全方位的掌握精神性疾病知识的防治及药物的合理用量,尽快让患者恢复正常和健康。⑦护理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护理人员应不以患者的年龄、职业、贫富等情况对其自我评判,应以理智、严谨、正确的态度对待精神病患者,跟患者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消除影响疾病治疗的因素,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概率,以积极稳定的情绪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处理好患者-家庭-医师-医护人员的关系。

1.3 护理效果评定标准

对患者护理结果进行评价,临床治愈:精神病患者的状态恢复正常,主动配合治疗,听从医护人员的安排,能够进行正常学习、生活、工作等;有效:患者状态出现明显好转迹象,无惹激现象,基本可以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与人交流等方面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无效:患者精神状态无改善,对治疗无依从性,基本不能与人正常交流。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每组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方法,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对照组患者临床治愈15例,有效24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 61.9%;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的健康护理模式,结果临床治愈22例,有效3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1%,两组治疗效果经SPSS软件比较差异显著,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2.2 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及症状缓解时间:对照组精神病患者经常规护理治疗后,平均住院治疗时间为(9.55±2.71)d,症状缓解住院接受治疗时间为(18.13±3.40)d;观察组患者经个性化的健康护理治疗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11±1.92)d,症状缓解住院接受治疗时间为(14.73±2.16)d。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及症状缓解时间经软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 论

精神病患者由于自知能力差,情感、动作、行为等异常而与其他疾病不同,患者除需长期用药外,其身体素质和功能也相应收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开展对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护理尤为重要。国内外研究发现,临床个性化的健康护理能有效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生存质量[3]。有研究者认为,通过有效的健康护理干预,患者能够学会思考疾病是如何影响其生活以及怎样来应对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使其症状得以缓解,生存质量得以提高[4]。因此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健康干预,改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评价,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自我效能,从而提高自信心,有利于精神病患者社会心理功能的康复和生存质量的改善。对精神病患者的临床个性化健康护理是本着科学、安全、有效的基本原则,对患者进行有据可循的现代化健康护理,充分运用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和专业技能,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患者不同的理解程度及接受程度来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保证护理行为安全有效的实施。总之,科学合理的健康护理可有效提高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增强精神病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使其生存质量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精神病患者实施健康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使患者的症状最大程度的得以缓解,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1] 徐文学.精神病患者健康护理研究[J].求医问药,2012,10(11):931.

[2] 邹晖.精神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及应对[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4):3227-3228.

[3] 顾小桃.对住院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2013,11(6):247-248.

[4] 徐晔.舒适护理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3):3640-3641.

Study on Clinical about Mental Disease with Health Care

CHEN Xue-qin
(Mental Health Center of Tai'an,Tai'an 271000, China)

ObjectiveTo research the results of clinical about Mental Disease with Health Care.MethodsRetrospective 126 cases who are psychiatric patients from February 2010 to May 2012 during their stay in our hospital. 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63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car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personalized health care 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care.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61.9%,whi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2.1%,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eatment effect(P<0.05); The hospitalized time and symptoms remission time with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The health care for the mental disorders may significantly improve both their health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Mental disorders; Health care; Clinical

R473.74

B

1671-8194(2014)22-0059-02

猜你喜欢

精神病护理人员统计学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精神病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都有精神病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