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门市玉米生产存在问题及提高产业水平对策研究

2014-05-18戴彩英陈云浩贾文华

种子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海门市农户玉米

戴彩英,陈云浩,贾文华

(海门市种子管理站,江苏 南通 226100)

海门市玉米生产存在问题及提高产业水平对策研究

戴彩英,陈云浩,贾文华

(海门市种子管理站,江苏 南通 226100)

分析了海门市玉米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提高海门市玉米产业水平的对策建议。

玉米;生产现状;问题;对策

1 海门市玉米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玉米是海门三大主要农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为1.7万hm2左右,占总耕地面积的1/3,以春播套作为主,近几年夏播玉米也有一些种植,并呈上升趋势,玉米单产6 600 kg/hm2左右。玉米单产提高不快,除了春播玉米出苗期间低温阴雨影响田间出苗,造成田间密度不足以及后期台风等气候原因外,根据生产调研及试验分析,海门市玉米生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品种多、乱、杂,一些低产、综合性差的品种影响全市玉米生产

近几年,由于种子市场放开,经营者鱼龙混杂,造成种子市场混乱复杂、经销店多、同一个作物品种多的现象。据2012—2014年春季玉米品种调查结果显示,3年共调查玉米品种98个,通过审定且审定区域包括本地区的品种占70%;不同品种间产量差异大,从海门市组织部分品种的品比试验和展示试验来看,品种之间差异高达1 299 kg/hm2,而生产中特别低劣的品种,产量表现就更差,减产更大。2014年发生几起夏播玉米纠纷。因高温、干旱引起秃顶、结实率低等造成减产的田块,种植的品种虽然通过国家审定,但推广区域不包括本地区,或审定公告上是春播种植。在相同气候条件下,合法的品种抗逆性能好一点。品质优异的品种价高货稀、利润空间小,种子经销商受利益驱使,选择利润高的品种宣传;农民文化程度低,自主选择品种能力差,容易听信种子经销商片面宣传,高产、多抗的品种种植面积不大。品种多、乱、杂,特别是一些低劣品种的种植,严重影响了全市玉米的整体产业水平。

1.2 施肥种类、施肥时间、施肥方式不合理

海门市部分农民玉米纯氮施肥总量高达450 kg/hm2,且习惯重施拔节肥。施拔节肥时,部分农户不施速效氮肥,直接施复合肥或羊棚灰,肥效发挥慢,玉米生育期短,当季利用率低,造成拔节肥氮肥不够。有的农户拔节肥施肥量大,施尿素300 kg/hm2,容易造成基部节间过长,后期遇台风容易倒伏。该市东部地区部分农户穗肥施肥时间不合理,大喇叭口期不施肥,抽雄散粉时施肥,增加了粒重,减少了每穗有效粒数,降低了产量。

1.3 春播玉米播种过迟,易造成粗缩病大发生

自2007年以来,海门市玉米粗缩病时有发生,当地农民有根据土壤墒情和抢农时播种的习惯,春播玉米播种过迟。当稻飞虱迁飞时,玉米展开叶不足10叶,农户又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有时虽然预防,但用药时间、药量、方法不当,容易造成粗缩病大发生,玉米只长叶不长高,无法成穗。

1.4 夏播玉米遇高温杀雄,玉米结实率低

在玉米开花吐丝期,连续7 d的气温在33℃以上,其中连续3~5 d最高气温在35℃以上的天气,容易引起高温杀雄。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是海门市气温最高的时期,高温杀雄引起的夏玉米减产很少发生,但受气候变化异常影响较大。2014年海门市部分夏播玉米在抽雄散粉期巧遇连续高温和持续干旱天气,结实率低、秃顶长,致使部分田块减产50%~60%。

表1 2013年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产量汇总

表2 2013年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产量汇总

1.5 种植密度过稀,导致群体质量不高,阻碍玉米增产潜力

近几年,随着种子价格的上扬,部分种子企业推出“精品”种子,宣传种子发芽率100%,“一粒一苗”播种。但并不是所有的品种都是精品种子,即便是 “精品种子”,种子出苗率也达不到100%,除了仅有的几个品牌种子发芽率达92%外,其余玉米种子发芽率均为符合国家标准。经销商为了获取利润,虚假宣传,农民为了减少种子成本和间苗工时,听信经销商的宣传,实行“一粒一苗”,如清明前后遇倒春寒等特殊气候,发芽势弱的种子出苗率低,有的农户虽然进行移苗补缺,但因移栽适期未掌握好,容易造成阴脚苗,致使有的田块密度不足52 500株/hm2,群体质量低,不利于获取高产。

1.6 管理粗放

由于壮劳力都外出打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都为老人和妇女,一些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得不到科学运用,管理简单粗放,中耕除草、施肥时间或用量、防病治虫等不到位,是导致产量不能提高的又一重要原因。

1.7 病虫害防治不到位

玉米苗期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为害较重,有的农户疏于管理,影响出苗;迟播春玉米粗缩病防治缺位,农户对粗缩病认识不够,不防治、防治时间不对或用药不对;有的农户发病后再防治,防治效果不佳。夏、秋玉米锈病发生较重,农户疏于防治,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

2 对策与建议

2.1 加强种子管理,净化种子市场

结合农业部及江苏省农委组织的种子 “双打”活动,强化玉米种子管理,严肃查处未审先推、跨区域推广等违法行为,加强推广品种调查,加大品种退出力度,净化种子市场,从源头上把好种子质量关,让农民用上放心种。

2.2 加强主推品种宣传,提高主推品种覆盖率

根据农业部 《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发布办法》及江苏省《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主推技术、主推配方肥、主推农药推介发布工作的意见》(苏农业〔2012〕20号),严格按照程序,成立主推品种专家组,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结合生产中各品种表现,排除干扰,科学、公正地确定主推品种,通过二台一报、科技早市、科技入户、农民培训、主推品种观摩等活动,大力宣传主推品种,让广大农民了解主推品种,生产上使用主推品种,提高主推品种覆盖率。

2.3 因地制宜,确定合理播种时间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稻飞虱迁飞有关。稻飞虱是气象型害虫之一,当年的气候特点和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玉米苗期至七叶期为玉米粗缩病的敏感叶龄期,十叶期后为安全叶龄期,春播玉米应适当早播。经试验示范表明,海门市春播玉米在清明前完成播种。如清明后播种,应在小麦收获前3~5 d,用吡虫啉等药防治,5 d后再防一次。夏播玉米抽雄散粉期如偶遇持续高温、干旱,易高温杀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是海门市气温最高的时期,收干玉米应在6月中旬至7月15日前播种,收青糯玉米可播至8月10日左右。

2.4 合理密植,构建高产质量群体

适宜的密度是高产的基础。从目前生产现状看,依据海门市玉米种植的品种及培管水平,玉米密度维持在60 000株/hm2左右,施肥水平高的田块,密度不低于52 500株/hm2。播种时可采用相邻二穴多播一粒种子的方式,减少种子成本和间苗劳动力,以确保高产质量群体。

2.5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

按测土配方、平衡施肥要求,科学施肥。施肥过程中注重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前期(基肥和拔节肥)占总施肥量的60%,穗肥占40%,全生育期每公顷应施足纯氮300 kg、五氧化二磷150 kg、氯化钾225 kg。基肥以复合肥和有机肥为主,拔节肥和穗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拔节肥施肥应在基部节间开始伸长,展开叶达到6~7叶时进行,一般施尿素150~180 kg/hm2;穗肥施肥应在大喇叭口期进行,展开叶10~12叶,施尿素300 kg/hm2左右。如为地膜玉米,重施基肥,不施拔节肥,基肥占总施肥量的60%。

2.6 加强病虫草害防治

2.6.1 防治杂草

在露地玉米下籽盖土后当天或第二天,用96%金都尔600倍液或72%京都嘟尔700倍液调匀药液,对准播种行均匀喷雾,这样对玉米夹种的赤豆及周边正在生长的蚕豆比较安全。

2.6.2 防治地下害虫

近年来海门市玉米田中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为害较重。为了有效地确保玉米全苗,不管玉米种子包衣与否,都要采取防治措施。在玉米下种后盖土前,每公顷用3%杀地虫颗粒剂3.6 kg(45包),拌细土150 kg制成毒土,均匀撒在播种沟内。在玉米齐苗后,用14%福奇1 200倍液或12%高氯·毒死蜱600倍液,在早晚时间,对准玉米苗及根部地面均匀喷雾,防治低龄小地老虎,以确保玉米齐苗。

2.6.3 防治玉米粗缩病

对迟播的春玉米,要预防玉米粗缩病。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引起的病毒病。一旦发病,无药可治,植株矮50%,造成绝收。该病近年在海门市累计发生面积超过500 hm2。春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主要与春玉米迟播有关。对此,凡在4月10日以后播种的玉米,至少要用药两次防治灰飞虱,两次用药间隔5~6 d。在玉米植株露水干后,用10%吡虫啉1 200倍液兑水喷雾。

2.6.4 防治玉米螟

在玉米心叶末期(大喇叭口期)普治一次,去掉喷头内的喷片,用10%吡虫啉1 200倍液兑水进行线条状喷雾。

2.6.5 防治玉米锈病

夏秋玉米锈病发生较重,严重的田块可能导致失收。夏秋玉米生长期间,天气多阴雨的年份锈病发生重,以预防为主,对夏秋玉米在拔节1周后第一次用药,连用3~4次,用药间隔7~8 d,用20%粉锈宁乳油800倍液兑水,对准叶片正反面喷雾。

2.7 适期晚收

要在完熟期,当玉米籽粒胚乳线完全消失、黑层出现、苞叶干枯时再收获。

1005-2690(2014)09-0045-03

S513

A

2014-06-11

猜你喜欢

海门市农户玉米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我多想去看看
收玉米啦!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江苏省海门市龙信幼儿园活动掠影
我的玉米送给你
吃火锅的发现
海门市五港幼儿园专版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