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川市旱地小麦新品种展示报告

2014-05-18杨新宏梁增虎

种子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西农铜川市株高

杨新宏,梁增虎

(铜川市种子管理站,陕西 铜川 727036)

铜川市旱地小麦新品种展示报告

杨新宏,梁增虎

(铜川市种子管理站,陕西 铜川 727036)

2012—2013年,铜川市种子管理站先后引进12个小麦新品种,并在市内不同生态区域安排了3个点进行比较试验。在连续两年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8个品种,2013年秋播时节在铜川市王益区村安排旱地小麦新品种展示,为大田推广提供依据。

旱地小麦;新品种;展示

铜川市地处关中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年小麦种植面积逾3.7万hm2。为了加快小麦新品种的推广步伐,2012、2013年秋播,铜川市种子管理站先后从省内外引进了近年新审定的12个新品种,并在市内不同生态区域安排了3个点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8个适宜当地种植的新优旱地小麦品种。2013年秋播,对试验筛选的品种在铜川市王益区村安排旱地小麦新品种展示,旨在进一步观察引进小麦新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稳产性和丰产性,为铜川乃至渭北旱地小麦生产、筛选替代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展示地点

1.2 展示品种

晋麦47(CK)、旱丰902、铜麦6号、西农318、普冰9946、西农688、西农189、长6359。

1.3 展示设计

采用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长30 m、宽2.4 m,小区面积72 m2。12行区,等距种植。

1.4 展示经过

试验地前茬小麦收获后空闲,经一犁一耙,底施小麦专用肥50 kg/667 m2(N∶P为20∶12)。于2013年9月26日人工种植,行距20 cm,播量为10 kg/667 m2。10月5日一次全苗,2014年4月10日结合中耕除草追施尿素10 kg/667 m2,5月21日田间拔草去除杂株,其他管理同大田。

6月11日,人工收割,两边各去掉3行,收获中间6行,长度6 m,收获小区面积7.2 m2。单打单收,记实际产量,换算每667 m2产量。

2 本年度气候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小麦播种前土壤墒情良好,出苗快而整齐。冬前及入冬后几乎未遇透雨,冬季气温较正常年份偏高,不利于小麦生长。2014年春季至小麦收获,累计降雨量170 mm左右。小麦拔节至收获期间,降雨较常年偏多4倍以上。春末夏初积温较正常年份偏低,小麦生育期延迟7~10 d左右,植株普遍偏高,千粒重适中,产量较高。收获期天气晴好,收获顺利。总体来看,2014年小麦生育期降水充足,是近年少有的春夏多雨年份。

3 试验结果分析

3.1 长势分析

冬前各参试品种分蘖能力强,返青后生长发育迅速,成熟期较为接近,熟相方面各品种普遍较好。小麦生育中后期降雨充足,各参试品种株高90~110 cm左右,旱丰902、铜麦6号、西农318株高90 cm左右,晋麦47、西农189株高100 cm左右,普冰9946、西农688、长6359株高108 cm左右。各品种田间长势普遍良好,具体情况见表1。

3.2 抗性

试验地处于渭北残塬区,小麦病害常年发生较少。晋麦47轻感白粉病,展示田块倒伏率达30%以上。其余各参试品种均未出现病虫害,均抗倒伏。各品种综合抗性普遍良好。

表2 试验产量结果记载表

3.3 产量结果

后期倒伏,对产量有一定影响。旱丰902较对照晋麦47增产20.56%,西农318、长6359、铜麦6号较对照晋麦47增产9%左右,西农688、西农189、普冰9946较对照晋麦47增产5%~6%。各参试品种产量见表2。

4 品种综述及建议

4.1 旱丰902

产量水平居参试品种第一,较对照晋麦47增产20.56%。强冬性,中熟。幼苗匍匐,分蘖力强。株高90 cm,叶片深绿无蜡粉,茎秆较粗,穗下节间较长。穗纺锤形,结实性好,长芒、白壳、白粒,落黄好,建议旱肥地示范种植。

4.2 西农318

产量水平居参试品种第二,较对照晋麦47增产9.9%。冬性,幼苗半匍匐,分蘖能力强。株型紧凑,株高91 cm,穗层整齐。长芒、白壳、白粒、角质,建议下一年示范种植。

4.3 长6359

产量水平居参试品种第三,较对照晋麦47增产9.1%。幼苗半匍匐,起身后为辐射状,叶色鲜绿,株高105 cm;穗长方形,长芒,穗层不够整齐。结实性好,白壳、白粒、角质。该品种冬性,成熟较对照晚3~4 d。分蘖力强,抗旱性较好,在当地展示示范种植中连续3年表现较好,建议积极推广。

4.4 铜麦6号

产量水平居参试品种第四,较对照晋麦47增产8.5%。冬性、中熟,幼苗匍匐,分蘖力强,叶片深绿,株型紧凑,株高90 cm,茎秆粗壮,旗叶上举,穗层整齐一致。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熟相好,建议示范推广。

4.5 西农688

产量水平居参试品种第五,较对照晋麦47增产6.7%。弱冬性,幼苗半匍匐,分蘖能力强。株型紧凑,株高105 cm,穗层整齐。长芒、白壳、白粒、角质,落黄好,建议示范种植。

4.6 西农189

产量水平居参试品种第六,较对照晋麦47增产6.6%。冬性、中熟,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综合抗病性好,抗倒伏能力强,株高98 cm,苗期叶色浅绿。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角质,灌浆快,籽粒饱满,落黄好,建议示范推广。

4.7 普冰9946

产量水平居参试品种第七,较对照晋麦47增产4.7%。冬性,幼苗匍匐,分蘖能力强,株高110 cm,综合抗性好。长芒、白壳、白粒,落黄好,建议示范种植。

1005-2690(2014)09-0028-02

S512.1

B

2014-07-07

杨新宏(1966-),男,陕西铜川人,学士,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西农铜川市株高
宝鸡市2020-2021年水地小麦新品种产量性状调查分析
居民的烦心事谁来管?——铜川市王益区“红色物业”强“回应”
西农系列小麦品种在连云港地区种植筛选试验
陕西历代小麦品种籽粒硬度演变规律研究
国审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西农100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陕西省铜川市环力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不同栽培密度对柴胡生长的影响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