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淳区2013年水稻大区示范试验研究

2014-05-18杨金宝

种子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分蘖力高淳全生育期

杨金宝

(南京市高淳区漆桥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 南京 211300)

高淳区2013年水稻大区示范试验研究

杨金宝

(南京市高淳区漆桥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 南京 211300)

2013年在南京市高淳区漆桥镇和平村高产创建方内进行了8个水稻新品种的大区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为镇稻19,其次是镇稻15和常农粳7号。上述品种综合性状良好,适宜在中低产田种植推广。

高淳区;水稻;大区示范;试验

为了更好地做好高淳的水稻新品种推广工作,漆桥镇农业服务中心在南京市高淳区种子站的指导下,承担了高淳区2013年度水稻新品种大区示范试验。参试品种由南京市高淳区种子站提供,并按照高淳区种子站制订的试验方案组织实施。

1 试验设计与实施

参试品种共有8个,分别为镇稻14、镇稻15、镇稻18、武运粳23、常农粳7号、南粳9108及糯稻品种澄糯218和镇稻19,以武运粳23号为对照品种。试验落实在高淳区漆桥镇和平村高产创建方内,每个品种大区展示种植面积为200 m2,不设重复。

试验田土地平整,地力中上,整体肥力较为均匀。试验于5月18日播种,采用旱育秧方法,净秧板播量450 kg/hm2。6月13日移栽,采取人工手栽方法,小区内各品种间栽插密度、基本苗等大体一致,移栽密度为23.055万穴/hm2。

大田每公顷施纯氮 355.5 kg,其中基肥碳铵750 kg、45%复合肥375 kg。结合化除,每公顷追尿素150 kg,追穗肥尿素150 kg、45%复合肥225 kg。

水浆管理掌握前期浅水勤灌促早发、中期够苗搁田强秆壮根、后期湿润灌溉活熟到老的原则。

播种前用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虫害。大田病虫防治根据南京市高淳区植保站的病虫防治要求进行,大田期共综合防治病虫5次。

2 试验结果

2.1 产量和产量构成

2013年度试验对照品种武运粳 23号实收产量为7 047 kg/hm2,居参试品种第7位。实收产量以镇稻19最高,为10 356 kg/hm2;其次为镇稻15和常农粳7号,实收产量分别为10 011 kg/hm2和9 999 kg/hm2;再次为镇稻14,实收产量为9 201 kg/hm2;南粳9108居参试品种第5位,实收产量为8 346 kg/hm2;镇稻18实收产量为8 149.5 kg/hm2,居参试品种第6位;澄糯218产量最低,为6 699 kg/hm2。

产量构成要素中,有效穗数以镇稻15最高,达364.2万/hm2;其次为澄糯218和镇稻19,有效穗分别为342万/hm2和340.5万/hm2;镇稻14,穗数322.8万/hm2,居第4位;南粳9108和镇稻18相仿,均为302万/hm2;常农粳7号和武运粳23相近,分别为281.25万/hm2和279万/hm2。

穗型以常农粳7号最大,平均每穗总粒数达147.36粒,实粒数达136.16粒;其次为镇稻19,平均每穗总粒数为128.67粒,实粒数为120.47粒;再次为南粳9108、镇稻15和武运粳23号,平均每穗总粒118.75~121.46粒;镇稻18和镇稻14穗型相仿,平均每穗总粒110.9~112.14粒;澄糯218穗型最小,平均每穗总粒为80.79粒。

千粒重以镇稻14最高,为28 g;其次为澄糯218、常农粳7号和镇稻15,粒重在27 g左右;其他品种千粒重在26 g左右。

2.2 株高和生育期

8个参试品种中,株高以常农粳7号为最高,平均株高90 cm左右,其他品种株高相近,均在80~83 cm。

抽穗最早的品种为南粳9108,最迟的为澄糯218。全生育期以南粳9108为最短,生育期154 d;澄糯218、常农粳7号、武运粳23号、镇稻18较长,为157 d;其他品种均为155 d。

3 品种简评

3.1 常农粳7号

常农粳7号原名“常粳09-6”,由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93-63/引04-2杂交,于2008年育成,属早熟晚粳稻品种。植株清秀,株型紧凑,生长势旺,分蘖力中等,穗型较大,脱粒性中等,群体整齐度好。有效穗281.25万/hm2,每穗实粒数136.16粒,结实率92.4%,千粒重27.2 g,实收产量9 999 kg/hm2,居参试品种第3位。株高90 cm,全生育期157 d。大田期有少量恶苗病和枝梗瘟发生。

3.2 澄糯218

澄糯218由江阴市农业试验站以95D-5(苏御糯选系)经系统选育,于2004年育成,属早熟晚粳糯稻品种。株型较紧凑,长势较旺,穗型较大,分蘖力较强,叶色深绿,群体整齐度较好,后期熟相好,抗倒性较强。有效穗342万hm2,每穗实粒数80.79粒,结实率91.8%,千粒重27.5 g,实收产量6 699 kg/hm2,居参试品种第8位。株高83 cm左右,全生育期157 d。

3.3 南粳9108

原名“宁9108”,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武香粳14号/关东194杂交,于2009年育成,属迟熟中粳稻品种。株型较紧凑,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叶色淡绿,叶姿较挺,抗倒性较强,后期熟相好。有效穗301.95万/hm2,每穗实粒数109.06粒,结实率89.8%,千粒重26.4 g,实收产量8 346 kg/hm2,居参试品种第5位。株高83 cm,全生育期154 d,较对照早熟3 d。

3.4 武运粳23

武运粳23号(原名运2645)是武进农科所育成的早熟晚粳品种。2013年度全生育期157 d,株高约83 cm。长势旺,分蘖力较强,后期熟相好,抗倒性强,落粒性中等。有效穗约279万/hm2,每穗实粒数101.2粒左右,结实率约85%,千粒重26 g,实收产量7 047 kg/hm2,居参试品种第7位。

3.5 镇稻18号

原名“镇稻681”,由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和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镇稻99/武运粳7号杂交,于2007年育成,属早熟晚粳稻品种。株型较紧凑,长势较旺,穗型较大,分蘖力中等,叶色中绿,后期熟色好,抗倒性强。株高83 cm,抽穗期较对照武运粳23号迟3 d,但灌浆速度快,成熟期和对照相当。有效穗302万/hm2,每穗实粒数106.9粒,结实率96.4%,千粒重26.3 g,试验实收产量8 149.2 kg/hm2,居参试品种第6位。

3.6 镇稻19号

原名“镇稻683”,由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和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武运粳21号/武香糯2402杂交,于2007年育成,属早熟晚粳糯稻品种。株型较紧凑,长势较旺,穗型较大,分蘖力中等,叶色中绿,后期熟相好,抗倒性较强。全生育期155 d,较澄糯218早熟2 d,株高82 cm,有效穗340.5万/hm2,每穗实粒数120.47粒,千粒重26.3 g,实收产量10 356 kg/hm2,居本年度参试品种首位。

3.7 镇稻14

原名“镇稻461”,由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和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镇稻88/武育粳3号/武99-8杂交,于2005年育成,属迟熟中粳稻品种。株型较紧凑,长势较旺,穗型较大,分蘖力中等,叶色中绿,后期熟相好,抗倒性较强;有效穗322.8万/hm2,每穗实粒数106.04粒,结实率94.6%,千粒重28.2 g,实收产量为9 201 kg/hm2,居参试品种第4位。株高83 cm,全生育期155 d。

3.8 镇稻15

表1 2013年水稻示范试验苗情(单位:万/hm2)

表2 2013年水稻示范试验生育期

表3 2013年水稻示范试验产量结构

原名“镇稻661”,由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和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镇稻88/武运粳7号/ 96H061杂交,于2005年育成,属早熟晚粳稻品种。株型较紧凑,长势较旺,分蘖力中等偏强,叶色中绿,穗型较大,后期熟相好。有效穗364.2万/hm2,每穗实粒数104.75粒,结实率88.2%,千粒重27.0 g,试验实收产量10 011 kg/hm2,居参试品种第2位。株高83 cm,全生育期155 d,较对照早熟2 d。

4 试验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产量最高的为镇稻19,其次是镇稻15和常农粳7号。上述品种综合性状良好,适宜在中低产田种植推广。

1005-2690(2014)09-0032-03

S511

B

2014-07-01

杨金宝(1961-),男,江苏南京人,大专,农艺师,长期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分蘖力高淳全生育期
2021~2022年度南阳市小麦新品种展示总结报告
覆膜穴播条件下种植密度对不同分蘖力糜子品种产量的影响
深化“统、荐、联、树”四字诀 打造服务归国留学人员返乡创业高淳模式
高淳区人大常委会调研侨务“进三区”工作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安麦1350 在不同地区的分蘖力和产量表现及其相关性分析
黄淮海地区主栽大豆品种抗旱性比较
温光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和生育期的影响
2016年靖远县春玉米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