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极 试驾英菲尼迪 JX35

2014-05-18沙印松摄影张磊设计宋海强

越玩越野 2014年4期
关键词:楼兰英菲尼迪座椅

文 沙印松 摄影 张磊 设计 宋海强

第三极 试驾英菲尼迪 JX35

文 沙印松 摄影 张磊 设计 宋海强

日本的三大豪华品牌——雷克萨斯、英菲尼迪和讴歌在美国市场诞生并且发迹。如今,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火已经蔓延到了中国市场。当然,在这场争夺战中,有赢则必有输。雷克萨斯始终保持着稳健的增长,英菲尼迪可以说是不温不火,至于讴歌,只有两个字最能形容它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处境,那就是惨淡。不过,对于英菲尼迪来说,2013年的确是值得庆贺的一年,一场名不见经传的《爸爸去哪儿》让英菲尼迪的名字响彻了大江南北,尤其是JX35,更是声名鹊起,有些门店甚至出现了一车难求的情况。《爸爸去哪儿》火了张亮,也火了JX35。

英菲尼迪JX诞生于2012年,被定位于中级豪华跨界SUV。JX在英菲尼迪家族中算是一个异端,它基于日产D平台打造,像天籁、楼兰和贵士等车型都是这个平台的产物。因此,JX是英菲尼迪家族中首款采用前轮驱动的车型。不仅如此,就在整个汽车圈中,JX也算得上是一种异类。在SUV领域,以跨界命名车型不在少数,最典型的比如融合了运动型轿跑车的造型和SUV通过性能的宝马X6和英菲尼迪自家的QX70,比如将四轮驱动性能注入到掀背式轿车的铃木S-Cross等,而英菲尼迪JX可以说是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把MPV的多功能性与SUV的特征结合在一起,可谓SUV细分领域的第三极。

外观和内饰:典型的英菲尼迪式的风格

虽然在技术上和车型定位上与英菲尼迪其他QX车型有着明显的不同,但从里到外,JX的设计完全秉承了英菲尼迪的家族风格,最明显的就是车头标志性的镀铬双曲线进气格栅和充满肌肉感的海浪形的发动机罩。和英菲尼迪QX70不同,JX的外形设计并没有把运动风格作为取向,但家族标志性的圆润的车身线条和锋利的边角勾勒出强烈的力量感和大气稳重的气质。家族风格的设计同样体现在车身侧面,尤其是别具一格的平滑的车顶线条、笔直的腰线和新月形D柱设计,很容易让人联想起QX80——记得当初QX80发布时,还一度为英菲尼迪用毛笔勾勒出QX80的轮廓而嘘唏不已。而JX身上,也将这几笔体现得淋漓尽致。JX的尾部基本呼应了车头的设计,包括尾灯和牌照框的造型。从尾部的一个细节上同样可以看出JX的低调和沉稳——它并没有采用和QX50以及QX70一样的夸张的双排气系统,而是采用了隐藏式的设计。

JX的内饰风格和外观一样,再英菲尼迪不过,尤其是中控台和仪表盘的设计。内饰整体造型简洁,光滑流畅的曲线与外观相得益彰。整个内饰采用了上浅下深的色调搭配,并辅以木纹饰板和镀铬工艺。当然,为了营造和外观一样的大气稳重,JX并没有过分强调镀铬装饰的存在,只是在某些细节部位起到点缀的作用。相反,大量的木纹装饰得以重用,包括中控台,前面板和车门内饰板等。另外,这些木纹装饰无论从视觉上还是触感上都非常细腻,并且在颜色的选择上与马鞍色的真皮座椅遥相呼应。

作为一款融入MPV多功能性的跨界SUV车型,JX的内部空间还是不错的。三排座椅采用了2+3+2的布局,全部运用真皮进行包裹,面料比较柔软,触感也非常好。如果按照舒适度从高到低来排序的话,我觉得应该是前排、第二排、第三排的顺序。前排座椅不仅具有通风和加热功能,而且还有很好的包裹性。第二排座椅虽然没有通风功能,但也增加了独立的加热功能,并且座椅靠背的角度还有一定的调节功能,再加上大幅度的前后移动功能,也能很容易找到一个舒适的坐姿。尽管第三排座椅的舒适性相比最差,但比一般七座SUV的第三排座椅来说要舒适得多,这一方面得益于JX 2 900mm的超长轴距和后1 668mm的宽轮距,另外还要感谢第二排座椅大幅的前后移动功能,能够获得足够的腿部空间。不过,由于坐垫对大腿的支撑不足,第三排座椅并不适合长时间乘坐,暂时应急还是绰绰有余的。

动力传动系统:动力充沛,但CVT限制了动力的发挥

出自日产的D平台,JX不仅继承了D平台的前轮驱动形式,而且原封不动地沿用了D平台的动力传动系统。JX诞生之初,英菲尼迪为其匹配排量分别为2.5L和3.5L的两款汽油发动机,并且标配CVT无级变速器,和同平台的日产楼兰如出一辙。不过,英菲尼迪引入国内市场销售的仅有搭载3.5LVQ35DE发动机的JX35车型。而我们所试驾的这款JX35为采用智能四轮驱动系统的JX35全能版,而另外一款为采用前轮驱动的JX35卓越版。

当初,日产在引入VQ系列发动机时,无论是媒体还是用户对这款发动机表现可谓交口称赞,也获得了许多奖项。近些年,随着发动机技术的不断更新,VQ系列发动机的优势逐渐被淡化。不过,这款发动机的性能还是值得肯定的。这台3.5L VQ35DE发动机除了能够提供240kW和334N·m的动力(相比楼兰的VQ35DE发动机,JX35的动力调校略高)外,还有着非常不错的平顺性和耐久性。正如前面所说的,与英菲尼迪其他车型的运动风格不同,JX追求的是一种沉稳。因此,英菲尼迪放弃了坚持使用的7挡手自动一体变速器,而沿用了D平台的CVT无级变速器,以获得更好的平顺性。当初试驾楼兰时,它的动力表现并没有给我留下好的印象,而轮到整备质量超过2t、比楼兰甚至高出100kg的JX35,也并没有抱有什么希望。事实证明,这种初印象是完全合乎情理的。将Infiniti Drive多模式行车控制系统旋钮调节到标准模式(还不是ECO模式),发动机的动力通过CVT变速器非常有节奏地传递给车轮,不温不火,即便将油门到底,也不会表现出暴躁的情绪。运动模式相比标准模式,JX35的变化相当明显,电脑解除了对动力输出的限制,发动机转速迅速飙升,伴随着排气管的声浪,脚下的油门踏板也变得轻盈许多,动力对车速的影响相当明显。这些变化都是相对于标准模式而言的,如果你抱着一份试驾性能车的态度,你必然会失望而归。此外,这台CVT还模拟了6个前进挡位的手动换挡功能,但无论是在标准模式下还是运动模式下,手动换挡功能并没有表现出与自动模式有很大的差别,而且换挡的响应略显迟钝。这主要是由CVT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JX35的悬架系统采用的是前麦克弗逊后多连杆的四轮独立结构,并且前后均采用和加装了双流路减振器及横向稳定杆,这样的设计英菲尼迪是想让JX35在操控和舒适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不过众口难调,努力再多也很难满足每个人的口味。拿随同我一起试驾的同事的感受来说,作为一款集成了MPV功能的车型,JX35的悬架偏硬,降低不少舒适性。但对于偏爱运动多一些的我来说,JX35的悬架调节恰到好处。在高速通过弯角时,双流路减振器和横向稳定杆发挥了不少支撑作用,给人得心应手的操控感,虽然在通过坑洼路段时,悬架对振动的过滤没有GL8这种纯正MPV那样彻底,但也并没有带来令人反感的颠簸感。如果让我找JX35的不足的话,它所采用的235/50R20的轮胎略显吝啬,虽然普利司通动力侠H/P轮胎在干燥路面上的抓地性能不错,但过窄的胎面与JX35庞大的车身有些不符。

其他:配置比较丰富,音响是亮点

由于时间有限,此次对JX35的体验并不算很彻底。不过,JX35的很多配置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首先是全景式监控影像系统(AVM),这套系统几乎成为了英菲尼迪QX系列的标准配置,对于一款经常上山下乡的SUV车型来说,该配置非常实用,通过布置在车身四周的摄像头实时对视线盲区进行监控,可以避免划伤车身。其次是英菲尼迪Connection互动式车载信息通信系统。现在很多车企都增加了人性化的服务,比如丰田的G-BOOK,英菲尼迪通过这套系统也加入这一阵营。这套系统可以通过呼叫服务中心提供车辆定位、导航控制和紧急救助等服务,非常便捷。我个人对于车辆的音响系统比较在意,因此JX35的14扬声器的5.1声道Bose音响给我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这样的配置比QX70还要高档,比QX80也只是少了一只扬声器而已。

优点:

1.将MPV的多功能性与SUV的通过性结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了新的选择。

2.空间充裕且乘坐舒适,第三排座椅并不是很鸡肋。

3.做工精致、配置丰富。

不足:

1.由于CVT变速器的特点, VQ35发动机性能的发挥受到限制。

2.虽然没有直接竞争对手,但价格过高。

猜你喜欢

楼兰英菲尼迪座椅
英菲尼迪QX55
全新英菲尼迪QX60
楼兰姑娘,请你告诉我
楼兰
楼兰(外三章)
英菲尼迪 Prototype 9 概念车
会飞的座椅
楼兰,我的楼兰
你愿意变成伞还是座椅
多功能环保座椅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