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象万千王屋山
2014-05-17ArticlePictures李建国
文 Article / 图 Pictures_李建国
李辉杰/摄
1.王屋山
“山高水长,物象万千;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唐天宝三年(744年),大诗人李白登临王屋山,饱览胜景、沉醉山水,挥笔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上阳台帖》,并留下了“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的传世佳句。
王屋山位于济源市西北方,面积265平方千米,因状如王者之屋得名。天坛山为王屋山主峰,海拔1715米,素有“擎天地柱”之称。主峰周围,群峰相拥、环拱偃伏,东有日精峰,南有华盖峰,北有五斗峰,天坛雄居其中,巍然有王者气度,古人喻之为“运日月以旋,衡地道纲维”。据传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率部落与蚩尤交战,久战不胜,便到天坛山设坛祭天,遂大败蚩尤。后历代帝王多次登山祭天,遂成为祭天胜地,山下有迎恩宫,专为历代迎接圣驾朝拜天坛而建。
王屋山物产丰饶、风景壮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也是创世文化的一个发祥地。传说女娲在这里抟土造人,因当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焰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于是她“炼五彩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在王屋山区邵原一带,不论口头传说、民间习俗等丰富的文化遗存,还是以女娲岭、娃娃崖、鳌背山、黑龙潭、五彩石为代表的大量地质遗迹,凡是女娲故事涉及的内容,这里都能找到它的契合点。同时,“后羿射日”“轩辕会王母”等传说,也能在这里找到相应的人文和地质印证。愚公移山的传说更是家喻户晓,今天这里仍有愚公村、愚公井、愚公洞等遗迹,山峰上还有一条绵延的大山梁,据说是愚公当年挖山留下的痕迹。
“王屋天坛福地玄,清虚小有洞天仙。无穷胜景于人物,有感神通今古传。”在历代诗人的笔下,王屋山既是人间仙境,更是道家所谓的洞天福地。先秦时期,道家始祖老子曾悟道王屋山,至今山上的“老子祠”,相传就是当年老子隐居悟道之所。两汉魏晋时期,道人于吉在山下曲阳泉得《太平经》;著名方士葛洪曾在王屋山抱朴坪炼丹,著《抱朴子内篇》一书;女道士魏华存入山修道,撰写道教经典《黄庭经》,被后世尊为上清派的创始人。唐朝时期,玄宗命道士司马承祯入王屋山修道,“自选形胜,置阳台观以居之”,并派自己的胞妹玉真公主入山修道,从此道风大盛。司马承祯著《上清天地宫府图经》,把天下名山分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王屋山被誉为“天下第一洞天”,号“小有清虚之洞天”,其他依次为委羽山、西城山、西玄山、青城山、赤城山、罗浮山、句曲山、林屋山、括苍山。在皇室支持下,王屋山相继建成了紫微宫、清虚宫、十方院、灵都观、迎恩宫等道教宫观,法事活动的科仪戒律、神仙谱系、宫观设施日益完备。历经宋金明清,道教依然活跃。王屋山物华天宝、山川灵秀,道教盛行的同时,周边龙泉、长兴、弥陀、石佛等寺院广布,儒释道交汇集聚,各类文化相互包容、共同促进,为王屋山赋予了更多的人文底蕴。
王屋山景观,从南向北绵延10多公里。按照道教以山势之形赋修炼之意的说法,从最南端的阳台宫到最北端的王母洞,可划分为人境、道境、仙境“三重天地”。阳台宫起到紫微宫,宫观庙院、村落民田相间杂处,被道教称为“起凡脱俗之人境”。从王屋山石牌楼进入约500米,右边有愚公移山雕像,左边为愚公场院,可听到清新优雅的“王屋琴书”,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题写的“中华愚公村”五个大字格外夺目。沿前面的小有河谷向北,便是古代帝王朝拜天坛的驻跸之所迎恩宫,周围群山环抱、绿树掩映,门前紫微溪潺潺流过,宫院建筑依山就势,色彩明丽、高低错落,蔚为壮观。迎恩宫北边的蟠桃坡下,有一株国内罕见的大银杏树,高45.7米,树围9.4米,经历2000多年的风霜,依然枝叶繁茂、生机盎然。树下,一脉清泉穿石而出,涓涓细流长年不涸,且水质清冽甘甜,被人尊称为“不老泉”,泉水含有丰富的钾、锂、钴、铁、锰等多种矿物质和稀有元素,为天然优质矿泉水。北边百米是紫微宫,在王屋洞天福地说中,其所处位置与天上紫微星相对应,再向北半山腰处为十方院遗迹,相传为轩辕黄帝访广成子之地。
接下来,便到了天坛神路,从这里至天坛山顶,被道教称为“隔尘俗与天通之道境”。天坛神路是一条曲折盘旋长约4公里、相对高差950米的山脊,沿途有许多小庙,如看山庙、二仙庙、土地庙、雷公庙、电母庙等,古色古香、各具特色。徒步登上山顶需近3个小时,若乘坐天坛山索道,10分钟可到达日精峰,再徒步半小时就能登上山顶。“绝顶横临日,孤峰半倚天。徘徊拜真老,万里见风烟。”唐朝诗人卢照邻的《登王屋山》,描绘出了天坛峰的奇绝风光,令人顿生超凡脱俗之感。登顶览胜,看万千物象,求隐问道,见层云舒卷,那种雄奇、壮美与寥廓,那份超然、静谧与洒脱,无不给人以思想上的震撼、心灵上的净化。山顶上,建筑飘逸、道观宏伟、香火袅袅,黄帝设坛祭天和王母布道受法的神奇故事,不仅在古代被道教推崇为“神仙朝会之所”,也是今天不少人仰慕的神圣之地。
2.愚公移山雕塑
天坛山以北,被道教尊崇为“天外有天之仙境”,因这里峰险谷幽、人迹罕至、洞奇潭深,十分符合道者思想中的仙境。王母洞和灵山洞位于天坛山北侧的垂簪峰下,洞穴奇古,深邃莫测。王母洞依山向阳,传为王母修道之处,洞门高处有溪水下泻,金光灿灿,名曰仙酒池。灵山洞位于七宝峰山腰,洞中套洞、纵横交错,潜行盘旋、宛若迷宫,据说洞底与王母洞相连。王母洞、灵山洞北,有一座五峰凸起的高峰,形如五斗并立,故名五斗峰,在古代风水学中,该峰为天坛山的“玄武”之山,山势雄险、威仪分明。五斗峰集“台、峰、崖、壑、谷、瀑”于一体,人行其间,仰观处处高山,俯视步步深谷,上有云雾缭绕,下有溪水盘曲,仿佛一幅壮美灵秀的山水画卷。
王屋山植被茂密、林木葱茏,春季繁花似锦、百草吐芳,夏季佳木繁阴、欣欣向荣,秋季层林尽染、红叶满山,冬季青松傲雪、银装素裹。四时风华奇绝,紫虚阳台、浩浩烟渺;几多远客觅雅,万千物象、盘旋忘归。
“玉洞仙何在,炉香客自焚。”承载历史的厚重,开启未来的繁荣。今天的王屋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山水风光与文化遗存珠圆玉润,以独特的魅力,向世人展示着她的雄奇灵秀、深邃神秘和万千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