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岁美联储与美元霸权

2014-05-16孙兴杰

中国工业评论 2014年1期
关键词:银行家中央银行霸权

孙兴杰

2013年12月23日,美联储迎来了百岁诞辰,此前5天,即将卸任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宣布了退出量化宽松的决定,金融危机爆发5年来,伯南克将美联储打造成为全球最具有权势的中央银行,也使美联储的权力达到了100年来的巅峰。

回顾美联储的百年历史会发现,美联储与美元共同成长,或者说美联储为美元霸权保驾护航。2013年10月31日,美联储与欧洲、日本、英国、加拿大和瑞士5家央行签署了长期货币互换协议,美联储当然成为“平等中的老大”,扮演了全球货币体系中的最后贷款人角色,美元的霸权地位不仅获得了美联储的支撑,而且还得到了全球主要银行的拱卫。美联储已经开启下一个一百年的历程,而唱衰美元的声音已随着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而销声匿迹,美元霸权还会持续100年吗?

美联储并非阴谋

1913年12月23日,民主党总统威尔逊签署了《联邦储备法案》,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机构诞生了。而这个神秘的机构一直笼罩着阴谋论的面纱,甚至有畅销书作者“惊人”地发现,美联储居然是私人银行家组成,更有甚者,将美联储视为某种神秘组织操控的机构,荒诞不经的言论居然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坐下来想想,如果美联储是一场阴谋的话,它怎么可能存在100年而不被人识破呢?崇信阴谋论只是思维怠惰的表现,无益于了解美联储的风雨历程,更不能理解美元何以成为一种霸权性货币。

1910年,共和党参议员奥尔德里奇召集一帮华尔街的银行家到约翰·洛克菲勒的私人小岛——哲基尔小岛开会讨论中央银行建设的方案。这也是为什么美联储带有浓烈的阴谋论色彩的根源。华尔街银行巨头本来就遭人嫉恨,而他们又在一个小岛上秘密开会,难免让人想入非非。

1907年美国金融危机是建立美联储的直接原因。这次危机中J.P.摩根以一己之力挽救了美国的银行体系,避免了一场大萧条,等危机平息下来,人们忽然发现,这个国家的金融系统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太不安全了。于是,美国国会成立了国家金融委员会来筹划中央银行,而奥尔德里奇就是这个委员会的主席,此公与华尔街的金融巨头是好朋友,而被邀请参加哲基尔小岛秘密会议的人包括摩根、沃伯格等赫赫有名的金融巨头。

华尔街的银行家们当然希望建立一个以私人银行为主导的新机构,避免政府对银行体系的干预。这些银行家们最后形成了一份24卷的报告,核心内容是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储备协会,分支机构遍布全国,核心功能是发行货币和向会员银行提供信贷,储备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主要由银行家出任,理事会受政府干预。

奥尔德里奇领导的委员会为美联储提供了基本的框架,但是1912年正值美国大选,民粹派代表人物布莱恩宣布要将底层人民从黄金十字架之下解救出来,自然反对成立一个私人银行家主导的中央银行。布莱恩没有赢得大选,最后胜出的是民主党人威尔逊,这也是内战结束之后,民主党第一次赢得大选。

出人意料的是,威尔逊并不反对建立中央银行,而是在中央银行的方案中增加了民主党的因素,美联储的债务由政府来承担而不是私人银行家,同时美联储的理事会需要得到政府的任命。就这样,美联储杂糅了民主党和共和党两种元素。值得一提的是,关系到美联储命运和使命的重大政策几乎都是在民主党总统执政期间通过的。1913年威尔逊签署法令使之诞生,1933年罗斯福总统强化了美联储的权力,1977年卡特总统时期修订了《联邦储备法》,1999年通过了《金融现代化服务法案》,直到现在奥巴马总统任内推行的改革。

美联储由12个地区储备银行构成,这些银行都是私人银行。纽约是美国的金融中心,为了平抑华尔街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力,而将理事会设在了华盛顿。理事会由12名成员组成,其中7名由总统任命,并得到参议院的同意,任期为14年,制定货币政策主要由公开市场委员会来执行,7名理事与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是常任理事,剩下的4名理事名额由11家地区储备银行行长轮流担任。

美联储集中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美国特色,形成了市场与政府相互牵制的权力结构,如果一种阴谋能够欺骗所有人100年,这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阴谋。从大历史来看,美联储成立是自19世纪中后期全球央行体系建设的小高潮,央行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必备制度。

美联储与美元同步成长

美联储100年之间权力不断增长,治理结构更加完善,而其成立之初并非全球独立央行的典范。在最初的十几年中,美联储的权力几乎被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给架空了,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斯特朗是摩根的助手,他认为除了纽约分行之外,其余11家银行都是多余的。

美联储成立后十几年就遭遇了严峻的考验,1929年的经济危机之所以演变为全球性的大萧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联储没有实施有效的货币政策。伯南克是研究大萧条的专家,他认为,在3年半的时间里,政府竟然没有出台一项解决萧条危机的重要举措,大萧条之所以会如此严重,货币政策要承担主要责任。也正是这样的认识使伯南克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将美联储的权力用到了极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联储成为财政部的“出纳”,直到1951年比尔·马丁执掌美联储之后,美联储的独立性才慢慢彰显。他拒绝为政府的赤字和债务买单,并坚持认为美联储的职责就是在宴会开始之前撤掉酒杯。如果放任政府“狂喝乱饮”,货币就会泛滥,尤其是货币逐渐去黄金化,美联储不能成为政府的仆人。朝鲜战争期间,美联储拒绝为战争融资,美联储的独立性得到强化,在白宫、最高法院和国会之外形成了第四种权力。

威廉·格雷德在《美联储》一书中写道:美联储是一个可以缓解“民主”和“资本主义”之间本质对立的机构,它是国家政府的一部分,却又小心翼翼地置于选举程序之外,同时又与纯粹的政治权力完全绝缘。正因如此,美联储才获得了巨大的信誉,而这种信誉为美元的去黄金化提供了“软着陆”的可能性。

上世纪70年代,美元与黄金脱钩,而美联储执行弱势美元的政策,稀释了美元的购买力,造成了严重的通胀压力。保罗·沃尔克执行严厉的反通胀措施,大幅度提高利率水平,实施强势美元战略,使美元成为全球最坚挺的货币。伴随着全球金融自由化的进程,美联储也成为全球资本流动的总指挥,美元处于弱势时向全球释放流动性,走强之后就会吸引资金回流,美联储成了世界央行,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也就获得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伯南克的卸任以及量化宽松的退出,弱势美元的周期将结束,全球资本回流美国市场将是未来国际金融市场的一大景观,“钱紧”将成为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新考验。处于深化改革之中的中国是否做好准备了呢?

(作者为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供职于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银行家中央银行霸权
变身“小小银行家”等
话语制衡是霸权护持的重要手段
中英央行资产负债表差异比较研究
“霸权秩序”的国际关系多维度视角探析
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分析
对建立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思考
给IP成“霸权”浇一盆冷水
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
手指上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