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探索

2014-05-16李嫄渊吴淑燕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年5期
关键词:病原本科生生物学

李嫄渊, 吴淑燕, 黄 瑞

(苏州大学医学部,江苏 苏州 215123)

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探索

李嫄渊, 吴淑燕, 黄 瑞

(苏州大学医学部,江苏 苏州 215123)

高等医学院校承担着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重任,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至关重要,国内已有一些高校认识到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但仍存在不少弊端。鉴于我校医学部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借鉴国际国内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加强我校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培训和实验室硬件建设,并将生物安全教育贯彻到本科生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树立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创造一个高质量、高标准的实验教学环境。

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生物安全

0 引言

生物安全是为避免微生物和医学实验室各种活动中生物因子(例如病原微生物)对人、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或潜在危害,而采取的防护措施(硬件)和人员素质及管理措施(软件),以达到对人、环境和社会的安全防护目的的一种综合行为。忽视生物安全可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有毒物质的泄漏可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已越来越受关注,并且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1-3]。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50~6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对生物安全的研究和认识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2002年,我国卫生部颁布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对生物医学实验室的安全作了详细规定,标志着我国开始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规范化管理[4-5]。2003年我国爆发的SARS大流行,使得国家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关注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连续颁布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一系列法律法规[6-7]。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新发和再现的传染性疾病不断涌现。近年来,发生的与实验室感染有关的事件,使大家更加认识到加强生物安全监管和教育的重要性。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培训工作已经在医院及疾病预防中心等卫生机构广泛开展起来,人们对生物安全的认识逐步提高。

1 我国高校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8]。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校实验室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科研活动日趋频繁,各种实验室安全隐患也日益凸现[9]。由于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生物安全观念及防护意识的缺乏导致了实验室感染的发生,直接关系到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甚至全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10]。最近几年发生的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感染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的惨痛教训表明,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教育是防止事故、确保安全的有效途径,也是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因此高校开展系统、全面的生物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美国的生物学研究和实验室建设都在世界前列。美国很多大学的生物实验室都开设了相关的教育和培训课程,学生必须获得生物安全培训合格证书方可进入实验室[11]。国内已有一些高校认识到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虽略有成效,仍存在不少弊端。如生物安全培训的对象为实验室管理人员、少数有关专业的教师以及研究生,仅有少量高校针对本科生开展生物安全教育。例如,浙江大学将安全教育纳入课程学习;北京理工大学在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推行安全准入,从公共安全知识和专业安全知识两方面,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学生考核合格后,发放准入证方可进入实验室;中山大学自2008年开始率先将“实验室与生物安全”列为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考试通过者方可获得学位[12-13]。

2 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现状

病原生物学实验室是主要面向医学生开放的公共实验室,学生上课做实验直接接触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容易造成实验室相关感染和病原微生物泄漏,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将生物安全教育渗透到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环节是实验室安全的重要保障。本科生正处于课堂理论和实验室实践的过渡阶段,是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最佳时期,若要从根本上杜绝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提高医学人才的专业素质,需从本科生的生物安全教育这一源头抓起。对于本科生而言,无论是进行病原生物学实验操作,还是将来从事病原生物学的相关研究或临床工作,生物安全教育都非常必要。

我校于2010年9月成立了医学部实验室工作安全领导小组,并出台了“实验室安全管理文件与法规”,其中包括“苏州大学医学部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试行)”、“苏州大学学生实验守则”等细则。然而该条例仍在试行阶段,尚未全面落实,且学生的实验守则较笼统,专业针对性较弱。另外,我校医学部从2012年起对研究生实施实验室安全考核,但对于本科生的安全教育不够系统全面,仅局限于进入病原生物学实验室时,带教老师大致介绍实验室规章制度。这种简单的方式不足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安全意识薄弱导致实验室安全隐患时刻存在。鉴于目前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探讨将系统的生物安全教育面向更基础更广泛的本科生群体,不仅使实验室安全得到保障,也提高了医学人才的安全素质。

3 加强我校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病原生物学实验同时涉及临床医学(五年制、七年制)、检验医学、药学、中药学、护理学等各专业的学生。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病原生物学实验的主观认识及重视程度各有差异。结合我校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性质和特殊性,以及现有的实验条件和学生特点,通过加强实验室相关人员的生物安全培训,制定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等具体措施,将生物安全教育贯彻到本科生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学生安全意识和医学专业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创造一个高质量、高标准的实验教学环境。同时也为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和培养学生能力,促进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提供有力条件和保障。

3.1 重视教师的生物安全培训

目前高校大多数医学教学实验室的硬件装备已达到一定水平,但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实验技术不当、不按标准程序操作、错误使用实验器材是引发实验室事故、损伤和感染的罪魁祸首。这些安全隐患的根源在于相关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前没有经过系统的生物安全培训,生物安全意识淡薄,对生物安全知识不熟悉,对标准操作程序不了解。

实验室工作人员,包括实验指导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等是生物安全的受益者、指导者和管理者,是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管理的核心[14]。因此必须加强对实验相关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知识培训,从根本上提高生物安全意识及其对生物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同时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对实验室人员及实验室生物安全进行定期考核和随机抽查。

3.2 加强本科生的生物安全教育

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过程,实验课对医学本科生来说不可或缺[15]。将系统的生物安全教育整合到本科生病原生物学的实验教学过程,树立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使学生在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下,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基本的科研素质,掌握各种规范的实验操作技术,有助于为将来从事病原生物学的相关研究或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奠定基石。

制定针对性较强的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学生进入实验室前人手一本,在第一堂实验课上详细讲解;带领学生参观实验室,从实验室布局、危险化学品的存放、实验人员的安全防护、仪器设备使用、实验室“三废”处理到实验室的管理模式、规章制度等各个方面,都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用生动的多媒体文件介绍国内外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现状,让学生认识到“实验室安全无小事”;对学生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进行实验。

3.3 配套的硬件设施建设

目前我部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已具有一定的配套硬件设施,如实验室门口的标识牌和有效的消防器材等,但不够全面。建议每个实验室安装紫外灯、风机,在实验开始前和结束后进行消毒;配备基本的生物安全防护耗材和用具,如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紧急喷淋、洗眼器和急救箱等,以供紧急需要时使用;为避免学生在填写实验报告时被病原生物污染,应对实验台进行改造,如采取抽拉式活动板作为无菌区域;在实验室墙面上张贴各种生物安全教育的警示标语,营造浓厚的实验室安全氛围。

4 结语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目前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家乃至世界政治、经济与安全。高等医学院校承担着培养医学专业人才和进行生物医学研究的工作,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是重中之重。如何保证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建设与高校发展同步进行及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切实有效,已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课题[16]。高校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必须从教育入手,本科生是医学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重点,如何有效地通过教育带动整个学校甚至社会的生物安全大环境,需要我们在探索中不断改进和升华。

[1] 吕岫华,刘 伟,刘巧丽,等.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安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0):189-192.

L Xiu-hua,LIU Wei,LIU Qiao-li,et al.Biosafety in pathogenic biology laboratories[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12,31(10):189-192.

[2] 李殿鹏.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345-346.

LIDian-peng.Strengthening the university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to ensure the laboratory safe in operation[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10,29(7):345-346.

[3] 于 敏,皮之军,李建海,等.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及事故预防[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0):207-209.

YU Min,PI Zhi-jun, LI Jian-hai,et al.Hidden danger and prevention of laboratory biosafety[J].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12,29(10):207-20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02)[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5] 陆 兵,李京京,程洪亮,等.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现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192-196.

LU Bing,LI Jing-jing,CHENG Hong-liang,et al.Construction and administration status of biosafety laboratory in China[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12,31(1):192-196.

[6] 周志统.医学实验室的几个生物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J].微生物与感染,2010,5(2):126-128.

ZHOU Zhi-tong.Some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of biosafety in medical laboratories[J].Journal of Microbes and Infections,2010,5(2):126-128.

[7] 刘慧玲,杨世平,温崇庆,等.高校微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的关键控制点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1):198-199,213.

LIU Hui-lin,YANG Shi-ping,WEN Chong-qing,et al.Analysis on critical control point of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safe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12,29(11):198-199,213.

[8] 杨萍萍,崔言顺,刘 美.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9):191-193.

YANG Ping-ping, CUI Yan-shun, LIU Mei. Establishment of bio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for medicine teaching laboratory of verterinary medicine[J].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12,29(9):191-193.

[9] 杨怡姝,沈思嗣,王小利,等.大学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5):188-190.

YANG Yi-shu,SHEN Si-si,WANG Xiao-li,et al.Discussion on biologicallaboratory biosafety in general universities[J].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11,28(5):188-190.

[10] 曲 萍,刘利兵,陈健康,等.关于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1):84-86.

QU Ping, LIU Li-bing,CHEN Jian-kang,et al. Thoughts on laboratory biosafety in medical colleges[J].Journ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Preclinical Medical Education Edition),2009,11(1):84-86.

[11] 宋宏涛,郭晓燕.美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与安保措施及其启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2):158-163.

SONG Hong-tao,GUO Xiao-yan.Biosafety and biosecurity in U.S.biology laboratories and suggestions to biosafety in China[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12,31(2):158-163.

[12] 朱昌平,余新炳.医学研究生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J].2009,28(6):304-306.

ZHU Chang-ping, YU Xin-bing. Laboratory biosafety education among medical graduate students[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09,28(6):304-306.

[13] 朱昌平,侯志红,李文红,等.医学研究生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状况实证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l1(1):11-14.

ZHU Chang-ping,HOU Zhi-hong,LI Wen-hong,etc.Investigation on laboratory biosafety education among medical graduate students[J].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 Research,2012,l1(1):11-14.

[14] 张向泓.医科类学校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初探[J].内江科技,2011(9):10.

ZHANG Xiang-hong.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biosafety in medical colleges[J].Nei Jiang Technology,2011(9):10.

[15] 冯修猛,闰海润,李凯军.医学院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及防护[J].实验室科学,2010,13(3):174-176.

FENG Xiu-meng,YAN Hai-run,LI Kai-jun.Biosafety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of laboratories in medical university[J].Laboratory Science,2010,13(3):174-176.

[16] 赵庆双,闻星火,李 明.加强安全教育是保障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关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8-11.

ZHAO Qing-shuang,WEN Xing-huo,LI Ming.Safety education being the key to keep the laboratories safe in universities[J].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07,24(9):8-11.

Biosafety Management in the Pathogen Biology Laboratory

LI Yuan-yuan,WU Shu-yan,HUANG Rui
(Medical College,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123,China)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responsible to cultivate medical professional talents,and the laboratory biosafety is very important.Some Chinese universities have realized the significance of laboratory safety education,and conducted a series of exploration,but the status quo is still not optimistic.Due to the problems in pathogen biology laboratory of our medical college,laboratory biosafety management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It is necessary to set up the student’s biosafety consciousness and train their professional medical quality by biosafety education in every link of undergraduate pathogen biology experiments,so as to create an experimental teaching environment with high quality and high standard.The students’consiiousness is not only the key to laboratory safety guarantee,but also the important basis to cultivate high quality medical talents.

pathogen biology;laboratory biosafety;biosafety management

R 37;X931

A

1006-7167(2014)05-0275-03

2013-07-18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286)

李嫄渊(1981-),女,江苏苏州人,博士,实验师,主要从事病原生物学本科生实验教学与研究生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Tel.:13812642771;E-mail:sudaliyuanyuan@163.com

黄 瑞(1960-),女,江苏苏州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细菌致病和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

Tel.:13073395258;E-mail:hruisdm@163.com

猜你喜欢

病原本科生生物学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离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