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乎”创始人周源: 我选择打怪升级的人生

2014-05-14袁璐

中国新闻周刊 2014年42期

袁璐

中关村768创意园区的地面上已经铺满了金黄的梧桐叶,这里驻扎了多家互联网创业公司。最近势头越来越火的“知乎”就在这里。

“才把时差倒成美国时间就回国了。”刚从美国回来的周源笑着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他坐在平时和团队成员开会的玻璃房里,上身穿着深褐色的皮夹克,里面搭一件橘色格子衬衣,不时看看手机。作为知乎的创始人,周源更愿意自称“知乎001号员工”。

六年前,周源去过一次美国,那次是以记者身份去报道Apple公司的一次产品发布会。这一次,周源和团队一共五人,带着简单的行李,前往硅谷。他们要在这个世界科技中心进行一次校园招聘。这让知乎成为了中国首家到海外进行校招的创业公司。

网络问答社区知乎在2011年走进公众视线。内测期间,这个显得有些“另类”的社区聚集了李开复、王兴、王小川、徐小平等大V级用户。这些人在40天里抛出8000个问题,贡献了2万个回答。之后,知乎向公众开放注册不到一年时间里,注册用户迅速由40万升至400万,三年多时间里已经获得两轮分别达到千万级美元的融资。

“到场的留学生和当地工程师大多都是知乎的用户。这次校招预订场地等很多事情都是在那边工作或学习的知友帮忙处理的。”周源对《中国新闻周刊》这样说。

“这不是比谁给的钱最多,而是谁更理解和相信知乎”

知乎450平方米的办公区域是完全开放式的空间,相邻的员工只要稍微扭头就能面对面交流。周源的办公桌就在员工当中,员工都叫他“源爷”或者直呼名字。源爷曾在知乎上分享过30秒快速入睡的方法,“那篇答案已经被几十万人阅读过,这样的反馈能直接激发我的成就感。”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虽然人们都知道,如今的互联网世界处于娱乐至死的状态,但周源则认为越是身处这样的时代和环境,越需要逆向思考。“当大家都在说互联网全民灌水和走向娱乐化,你会从直觉上发现高质量的信息是如此匮乏,如果能提供优质的内容和信息,一定会满足不少人的需求。”周源说。

周源一平方米左右的办公位紧邻知乎另一创始人李申申的办公桌。这个团队最早只有五六个人,创业初期,这些人每天都是凌晨两三点回家,或者就睡在公司旁边的旅馆里。

最初,知乎的名字成了让周源头疼的第一件事。最开始他们都把思维集中在问和答上,想出了100 多个名字,比如“问事儿”“提问题”“大声问”什么的。“不过,这些名字都有点不痛不痒,缺少兴奋点。”周源回忆。

直到某天下午 6 点,周源正在三里屯找地方吃饭,知乎团队成员张亮的一条短信跳进他的手机,“知乎者.com ”。这个名字在周源的大脑里盘旋了几小时后,他给所有人都发了一条短信,上面只有两个字“知乎”。

“招募新员工和融资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周源扶了扶眼镜继续说。当时有一位投资经理找到周源,问他知乎当年会有多少用户。他告诉对方,“两万。”投资人借故接了个电话就走了。“我其实很想告诉他,流量和规模不是知乎的目标。”周源回忆。

周源认为知乎不仅仅是要找到一笔资金,而是要找到更合适知乎的投资人。“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找投资人上面,这不是比谁给的钱最多,而是谁更理解和相信知乎。” 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知乎招聘到前四个工程师花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当时招人的过程就跟卖保险差不多。他采用的方式是主动出击,白天发邮件,晚上打电话,“一开始别人并不知你是谁,加上还创业失败过,要做新的事情需要解释。在这种情况下团队的招人过程也变得相对艰难,唯一可以参考的是你相信这个事情会对更多人有价值 。”周源说。

知乎从 2010 年 12 月 19 日开始运转进行内测,40 多天后正式发布上线,几个月后,知乎微博的评论区和邮箱里就塞满了索要邀请码的留言和来信。

成远是周源以前在《IT經理世界》工作时的同事,现在是知乎的媒体合作总监。在他眼里,周源是个实干型的创业者。“周源平时话不多,但在做一些重大决定的时候比较冷静和果断,比如辞退一些不合适这个团队的员工。知乎在由邀请制到开放制转变的时候,他会像团长一样激发士气,凝聚大家达成共识”。

知乎在经过了将近两年的邀请制发展后,周源开始感到知乎缺乏足够的多样性。他开始思考到底是服务一部分人,还是服务大部分人。“一定要想想什么是不做的,如果在缺什么的状态下只想到去做什么的话,那就可能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欲望。”

最终在和团队成员商量后,周源认为,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分享是应该服务到大部分人的。能服务一个亿的用户成为了知乎未来的目标。“知乎需要一次改变。” 2013年3月,知乎向公众开放注册,三年多时间里收获了千万用户。

“现在的时代给了知乎更多机会,因为专业人群的用户越来越多,在不同行业里面通过自身知识的能力能够获得更多物质收获和精神交换的人越来越多。如果能有一个知识中枢,创造更多在虚拟世界的沟通交流的机会,能够让他们产生互相欣赏和认同的空间,这个价值是非常大的。”周源说。

在知乎办公区域的墙面上,插着数面海盗旗,周源将自己的团队称为“海盗团队”。“海盗以快速有力的形式,把新的想法快速变成产品,并且能从航海过程中找到财富,整个团队成员之间是相互信任的,每个人的能力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精进。”

“创业的人生是一场无限进行下去的游戏”

从知乎后台的数据分析来看,加州和纽约是知乎访问量最大的两个地区,所以周源决定将美国的校园宣讲定在这两个地方。“我们是希望那些想回国创业、想回国加入创业公司,对知乎也很感兴趣的年轻人、工程师能够加入我们。”周源说,“对我们这样的小创业公司来说,跟在硅谷招聘的Facebook、Google等大公司相比,就是小帆板跟万吨巨轮比,有一定困难,但是我决定还是要尝试,若不尝试机会就是零。”

创业,是周源此次美国校园宣讲的关键词。他自己对创业充满热情,知乎并非是他第一次创业。

2007 年冬天,周源加入了一个极客俱樂部Apple4us.com。这是由当时在《环球企业家》做总编助理的张亮发起的一个群体博客。后来,张亮成为知乎联合创始人之一。

Apple4us.com最初只有几个爱好者在讨论苹果接下来会发布什么新产品,但随着时间推移,张亮找来了大量新作者。开始是几个软件工程师、产品设计师,后来又出现了数学研究者、时尚界人士和几位作家。质变发生了,“Apple4us 的作者像一群知识野蛮人,在一起提出问题,经历激烈脑力碰撞后,进而提出更多的新问题。”周源回忆。

正是在一群知识野蛮人相互间脑力碰撞的时候,周源萌生了一个想法:如果有某种方法让 Apple4us 创作者的规模扩大 1000 倍、1 万倍,那这一定是一种新的互联网产品,这个产品有可能会对中文互联网产生一些影响。

为了验证这一想法,周源做出了一个叫 N3(意为:新技术、新商业、新趋势)的网站,这个网站一开始的架构和 Apple4us 完全一样,在两个月后就超越了他当时工作的杂志社网站的流量。做到这点之后,周源开始思索如何去验证 将Apple4us 扩大 1000 倍的想法,任何人都可以取一个文章标题,其他有兴趣的人可以共同来完成剩下的内容。“不过这个想法没能做出来,标题应该发布在哪里?谁能看见?共同写答案的人,谁的贡献最有价值?后来做知乎的时候,这些问题才有答案。”周源回忆。

周源最开始得到的启发是从淘宝的一位副总裁那里知道了一个模拟真实用户下单结账的自动化测试需求。他决定开发一套可以同时启动几千个浏览器模拟人的行为的“机器人农场”。

但这第一次尝试并没有成功。“我们听完了用户的描述后就跑回北京开始闭门开发,但却没有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场景,闭门造车导致我们走入了死胡同。”

后来,周源从一家租车公司那里了解到他们正在百度上购买关键词,那段时间,几家汽车租赁公司刚开始火拼,关键词广告的点击费用都非常高。周源发现在关键词竞价操作环节,人工效率非常低,如果可以用机器人来代替一些人工进行规律性操作,可以帮用户节省人工费用,也可以提高广告竞价的效率。

这套系统上线后,周源发现用户并不热情。“我跑去找那位租车公司老总,他才坦言,其实我对省钱没那么在乎,如果你能帮忙赚钱,那我甚至可以给你分成。”

这两次方向的调整都没有成功,周源认为都不是技术上的问题。“方向不清晰,你永远也抓不住重点。”之后周源进入了第三次调整,这时候他开始思考如何帮助用户赚钱。

2009 年,一些企业利用搜索引擎来为自己带来流量和订单,这使得关键词搜索成为热门需求。看到这个变化后,周源带领团队推出了 Meta 搜索。这一次,有用户开始使用了,但这个时候公司的资金已所剩无几。几个月后,这个项目以失败告终。

公司关门那天,周源哭了。他把公司剩下的东西,桌子、椅子、电脑、白板全都送给了和他一起走到最后的团队成员。

周源曾在自己的微博写道:“如果人生分为两种,一种是打怪升级,另一种是捡装备,那创业只有打怪升级这一种,要么升级,要么 Game Over。”

多次尝试失败后,周源进入了自我调整期。他去了西藏,想换一个和平时不一样的时空释放积累在大脑里的信息,让自己不再陷入具体细节之中,换个角度看问题。“你可以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验证失败以后,你变得不再相信自己,那时一个人会变得很失落。所谓的调整就是你的想法可能没有得到实现,但是你依然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或其他机会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周源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在经历 Meta 搜索创业后,周源开始对做产品有了完全不同的理解,他决定要做自己就是用户的产品。当时国外有一款叫 Quora的新产品走进了周源的视线,这款由Facebook前雇员开发的SNS问答社区让他开始思考全新的内容创造及传播机制,思考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的关注关系。

“经历过失败,我意识到创业的人生依然像打怪升级,但它并不是一次 Game Over 就终结的游戏了,而是一场无限进行下去的游戏。”2010年6月底 Meta 搜索关门后,周源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调整自己,8月份,他开始做知乎。

“码农”的进化史

周源在斯坦福大学的校园宣讲有200人到场,“来现场的有学生、已经工作的和正在创业的,但因为学校不让站着听,所以门外有些人不能进来。”他回忆。

与周源这次美国校园招聘类似的招聘经历发生在新世纪的前一年。1999年,周源成为东南大学计算机系的一名学生。

当时,周源发现大部分计算机系的学生都在攒钱买电脑,但普遍的用途仅仅是打“星际争霸”和看视频。他决定和另外几名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同学一起组建一个计算机服务部。

周源把组装后的电脑卖给其他系的学生,学生也可以直接到服务部订购组装的电脑,同时如果成为服务部的会员还可以听关于电脑硬件的常识讲座。

在计算机并不普及的时代,刚进大学校园时,大家对组装电脑非常陌生。于是周源到计算机工程系的门口前摆了几张桌子,把自己的电脑拿过去一个人拆分,演示如何组装。“那时的组装业务比较DIY,早期极客玩的事情是怎么把一个比较便宜的电脑的性能提升到你需要多花一千块钱才能买到的电脑的同样频率上面。”周源回忆。

久而久之,周源开始在计算机系的系刊上撰文讲述怎么选购计算机软驱,硬盘等知识,“我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普及计算机知识,也觉得是在帮大家做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在意识到自己所在的计算机系没有电脑主页后,周源的计算机服务部把计算机系的主页承包了,他负责编写主页第一版大部内容,主导架构这个网站和第一次服务器的搭建。

周源和服务部的另外三名同学用 15 天发布了计算机系的主页。“当时那个页面弄得比较花哨,还插放了当时刚流行起来的FLASH。一个管理系学生BBS里面说计算机系的主页上线了,但多媒体东西太多导致网速变慢和电脑死机,这大概是第一个用户的投诉,于是又想办法去优化网站。” 周源说。

“那个时候我们是从兴趣角度驱动去做这事 ,为了给更多人提供服务,计算机服务部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周源意识到很多学生对电脑感兴趣,而电脑城的人需要人手。于是,他开始组织学生面试,并与电脑城的工作人员洽谈。“当时我们从早上面试到下午,服务部的四个人都在面试。那时来了很多学生,所有人都挤在门口。” 讲到这里时,周源像个孩子一样笑了起来。

周源大一时成立起来的计算机服务部一直持续到大四,“当时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觉得能天天折腾电脑就挺好玩,编程本身就是件很酷的事情。”

1998年,周源还在读高三。在计算機还没有成为必需品的年代,很多外面的信息都无法较快地获得。那一年,面临升学的周源需要对更多的学校有全面的了解。他去到父亲单位的计算机室,通过唯一的网络出口将很多学校的网页打开,担任班级生活委员和电教科代表的周源打印出各个学校的校况和专业介绍,带回班上和同学分享。“当时等待很长时间才将页面打开,都是静态页面的介绍,但能在学校主页上看到学生动态,感觉非常生动。”周源回忆。

周源最早接触到的计算机是家里那台父亲用来打字排版的老式电脑,“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大家都会有些模糊,但是在这模糊中你又会有一些倾向,我当时最大的倾向就是在想什么东西变化是最快的,什么东西是在你生活的那个环境下逐渐变成越来越不可或缺的,它是一种感受。”

1999 年冬天周源在成都到北京的火车上与人讲起自己的理想,准备写程序到 35 岁,然后去研究天文。对方摇头笑说,这不现实,程序员能挣多少钱?“我当时心想,这不是关于赚钱的事,而是对世界的看法。”

在被称为互联网泡沫期的1999年,周源用NetAnts(网络蚂蚁,国内第一款可以断点续传的下载软件)折腾了一个星期,下载了最新的 MSDN Library(微软开发者资料库)放到学校网站让大家共享。“那时候资源就开始逐步网络化,虽然网页升级没有那么快的网络,这些事可能没有必然联系,只是真实的有意思的事情。”

在互联网创业公司大面积死掉的年代,他开始和同学讨论大学生创业问题,讨论要不要加入丁磊那样的网站;在做网络开发的人还会研究C语言怎么写的年代,在网络条件没有那么好的情况下,周源做了一台视播器,用来处理将计算机接口传过来的内容程现到屏幕上。“现在来看的话比较分裂,属于不同的知识体系和工作岗位,那时工程师的定义是全栈工程师,所有的都会,这是那个时代的特点。”

2003至2005年中国互联网搜索引擎大量崛起时,周源研究生毕业后前往上海一家加拿大公司的研发中心工作,负责数据库接口的开发。这家公司的产品是一个还没有面世的数据库,8 个月后产品发布之际,却一个用户也没有。“我感觉到开发软件离客户比较远,跟现在互联网快速的方式有很大差别,我因此变得苦闷。”

这不是周源的初衷。苦闷中的周源在回家乡过春节时偶然在报刊亭翻看到一本杂志上讲述的关于技术商业发生的一些变化。“我意识到这是一个信号,让我更相信自己之前的那些想法。”

2005 年,周源辞掉了软件开发工程师的工作,到北京成为了《IT经理世界》杂志社的一名记者。

当时的周源以期通过在杂志社工作拉近他和他最初想象的世界之间的距离。他把杂志上的文章从创刊到最新一期的全部内容看了一遍。之后,他写出了《桌面神话终结》的报道,这篇关于微软会在未来几年被 Google 逼入死角的趋势分析报道拿到了当期的好稿奖,并得到了1500 元奖金。

但在做了两年记者后,周源发现这仍不是他想要的工作。他说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可以发现、采访、写作和发表,但他无法去验证,不是那个让事情发生的人。于是,他开始创业。

写过代码,做过记者,直到创办知乎,周源一直想成为那个让事情发生的人。

知乎会议室的白色写字板上列着几条工作计划和一般人看不懂的代码,从知乎出现的那一刻起,周源说他每天都会花几个小时的时间泡在这个社区里,提问或者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