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地就医结算稳步推进

2014-05-14王虎峰

时事报告 2014年8期
关键词:跨省一卡通经办

王虎峰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迁移流动增加,异地就医时常发生。在此过程中,异地结算手续往往比较烦琐,需要患者自行垫付,为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也影响了医疗保障制度的社会效果。

2009年,人社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提出了对异地就医人员的基本政策以及不同层级的经办机构提出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和职责划分,对开展异地就医服务工作提供财政和相关政策保障。通过几年努力,全国有27个省份建立了省内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其中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个直辖市和福建、海南、云南、新疆、山东、浙江6省份,已经实现了省域内的异地就医即时结算。

目前多数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地区已经实现了市域范围医疗费用即时结算。根据全国医改工作进展监测的数据,2013年90%的统筹地区实现了新农合经办机构与省内异地医疗机构即时结报,61%的统筹地区实现了新农合省内异地就医“一卡通”,极大方便了农民工在省内异地就医和即时医疗费用结算。

同时,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已经形成了跨省协同合作网络,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也已开展区域性协作,这些跨省市合作为下一阶段建立全国跨省市的异地就医合作提供了借鉴,也是有效的例证。

异地就医结算取得的成绩很大,但要持续推进还面临不少困难。一是各地医保政策差异较大,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水平等医疗待遇不尽相同,从而给即时结算和费用监管带来障碍。二是各地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基本医保信息系统还没有建立起统一标准,省级和国家级医保结算平台建设滞后。三是提高基金统筹层次存在障碍,各地在经济发展水平、筹资和支付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也会影响统筹层次的提高。因此,异地就医结算问题需要从多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这将是一项长期工作。

按照“十二五”医改规划,到2015年我国将全面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即时报销,初步实现跨省就医即时报销。2013年7月,国务院提出选择在部分省份试点,探索建立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机制;2013年8月,又提出“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医保费用中央和省级结算平台,推进医保费用跨省即时结算”。为实现这一目标,下一步应抓好以下几个重点工作:一是异地就医管理工作应由中央层面负相应责任,在中央一级政府设立专门的跨部委异地就医协调机构,各省在省级层面设立相应机构。二是强化相应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协同监管的职能,特别是创造条件使区域医疗中心所在地医保经办机构开展对异地就医的监管和服务工作。三是制定全国异地就医的基准政策,在各统筹区域之间实现异地就医报销统一标准。四是有效引导合理的异地就医行为,即在优质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保障必要的异地就医,减少不合理的异地就医。

猜你喜欢

跨省一卡通经办
推进社保经办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川渝人社数十项业务实现“跨省通办”
图解跨省异地就医
互联网+社保经办:用便捷提升幸福感
医保经办管理期待创新
基于“一卡通”开发的员工信息识别系统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
跨省“人身安全保护令”,为弱者保驾护航
向心加速度学习一卡通
医保经办管理期待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