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根

2014-04-09王继尧

时事报告 2014年8期
关键词:之根中华儿女中华

王继尧



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根

王继尧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和沃土,使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而未曾中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经过长期探索锤炼,立足于中国实际,充分吸取中华传统文化滋养,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三个倡导,表现出了强大的文化自信。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总结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有机结合、相互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亿万中华儿女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国家富强、社会安定,老百姓才能自发、自觉、普遍地崇礼尚义,才能真正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要恢复封建习俗和生活方式,也不能简单地认为读一点文言文、恢复一些民风民俗、重视保护民间工艺,就是文化复兴。最重要的是,传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信仰、价值观,要得以传承和弘扬。比如,传统的戏曲、曲艺等文艺形式,过去在人们价值观的养成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的老百姓就是在王侯将相、才子佳人的戏文中学会做人的道理。经典剧目蕴藏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梅兰芳先生在《穆桂英挂帅》中唱出的“有生之日责当尽,寸土怎能让与他人,番邦小丑何足论……”,表现出中华儿女自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再比如传统节日,传承的是中华民族的风骨,端午节人们在吃粽子、赛龙舟的时候,更注重的是对屈原爱国精神的敬仰和怀念。

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之日就是中国真正崛起之时。用博物馆心态看待传统文化不对,用盲目崇拜的心态阐释传统文化更不行,不能躺在文化遗产上睡觉,更不能妄自菲薄、随便丢弃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无法比拟的,日本、韩国、越南至今还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要有充分的自信,认真汲取其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用现代化的诠释,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猜你喜欢

之根中华儿女中华
中华儿女报效祖国
香港的繁荣昌盛,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中华儿女
红领巾守护中华文字之根
让中华儿女共享幸福和荣光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追寻乡土之根展现文化之魂——广播文化类栏目的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