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利国利民

2014-04-09李国祥

时事报告 2014年8期
关键词:托市棉花补贴

李国祥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并要求在新疆开展棉花目标价格试点,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开展大豆目标价格试点。上半年国家确定并公布了棉花目标价格为每吨1980元,略低于上年临时收储价格;大豆目标价格为每吨2480元,略高于上年临时收储价格。下半年试点地区着手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整体进入执行阶段。今年虽然只进行了棉花和大豆目标价格试点,但由于和过去临时收储等政策根本不同,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我国之所以要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与我国2004年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并逐步建立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这两项政策统称为“托市收购政策”)直接相关。托市收购政策实施以来,粮食连年丰收,国家粮食供给充裕,粮棉油糖生产者利益得到有效保障。但是,这项政策也带来了很多难题。国家库存越来越多,而进口规模却越来越大,利用国内生产原料的加工流通企业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一句话,国家直接定价收购粮棉油糖,严重扭曲了市场,使得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难以整合,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利益分配难以协调,国家利益受损,托市收购的可持续性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就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托市收购政策下,国家为了按照公布价格收购农产品,需要指定收购主体,如粮食收购需要指定中储粮,棉花收购需要指定中储棉。为此,国家每年不得不给予收储等企业大量补贴,而且补贴还呈现出不断扩大态势。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最终就是要取消给予收储等企业的任何补贴,给农产品收储加工销售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加工流通企业兼并重组,优胜劣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打破托市收购政策下加工流通企业普遍亏损的格局。

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也是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根据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而口粮生产比较效益偏低就无法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口粮消费价格太高就可能会冲击中低收入家庭温饱的保障。为此,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下国家虽然不直接干预农产品收购价格,但会根据国家需要调控的重要农产品生产成本和基本收益等确定目标价格,当市场收购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将两者的差额直接补贴给农民。当市场价格过高时,会给予消费者直接补贴。由于棉花生产对于新疆棉农收入和生计影响比较大,尽管棉花不属于国家粮食安全范畴的农产品,但仍然实行目标价格政策。

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的试点和推行,基层政府工作量将明显增加,必须做好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等方面的基础数据收集和监测工作,确保差价补贴公平公正发放到农户手中。非试点地区,没有差价补贴,需要转变观念,要尽可能根据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势主动调整生产结构。同时,目标价格政策与托市收购政策不一样,不会给所有农民都带来收入的必然增加,可能会让一部分农民增收,一部分农民甚至收不抵支,这就要求农民应更加注重生产优质优价的农产品。

猜你喜欢

托市棉花补贴
棉花是花吗?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棉花
红枣价格上涨行情预计难持续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数说
心中的“棉花糖”
第三讲 棉花肥害诊断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