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金水样本

2014-05-11中国教育报李小伟

中国学校体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课间校园体育

中国教育报 李小伟

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金水样本

中国教育报 李小伟

金沙小学全体学生正在进行啦啦操大课间活动

河南省金水区金沙小学的原一凡每天上下午都会参加学校的大课间活动,经过两年的坚持,原一凡长高了、长壮了,原本体质较差的他如同换了一个人一样,每天活泼好动,体育锻炼积极参加,人变的阳光灿烂,学习成绩也齐头并进。

2012年,郑州市金水区率先在河南省开展上下午两个大课间活动,上下午两个大课间有效地保证了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时间,也让孩子们在生动活泼的阳光体育运动中健康成长。几年来,通过校本实施、行政推动、文化引领,金水区所属54所中小学的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孩子们在运动中快乐玩耍,在阳光下茁壮成长,身体和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把手工程”的示范效应

2010年,笔者来到河南省金水区采访。第一印象就是,金水教育人的体育认识不一般,尤其是一把手教体局局长王珂更是对体育倾注了一腔热情,付出了很多心血。有了这样的局长,金水的体育教育一定会干出名堂。基于这一判断,笔者对该区一直关注有加,对该区的体育教育寄予厚望。

金水区教育人认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要举措,也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千千万万学生家庭负责、对社会与民族负责的重要教育内容,还是加强集体主义教育、磨炼学生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对青少年良好非智力素质的形成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金水区教育人认为,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是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权利。在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中,金水区深入贯彻“三个坚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一是坚持把落实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作为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艺术素养、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二是坚持把落实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作为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三是坚持把落实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作为加强学校德育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品位的有效手段。在“三个坚持”思想的指引下,金水区始终把落实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工作重点和着力方向。

在这一认识指导下,该区上至区长、教育局长,下至中小学校长,都将学校体育当作是“一把手工程”来抓。学校体育工作会成为了教体局局长的例会,无论全国、全省还是全区的学校体育工作会,教体局局长都会亲自出席、聆听报告、认真学习、部署讲话等,在经费保障等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全力支持。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校长、班主任是第一责任人,其中突出校长负责制,把大课间活动作为校长的公开课,将开展情况列入校长的年终绩效考核。同时,对于组织不力的学校,对其主要负责人诫勉谈话;对于未开展的学校,进行通报批评或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追究相应责任。

“一把手工程”带来的正能量就是该区的校长都能够树立起“健康第一”的理念和指导思想,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得到了真正的落实。

顶层设计,让大课间成为品牌

金水区每天上午、下午两个大课间活动的主要做法是从坚持校本实施,推进大课间的课程化;坚持行政推动,推进大课间的制度化;坚持文化引领,推进大课间的品牌化进行推进的。

因校制宜,科学制订大课间课程的顶层规划。金水区根据国家课程标准提出的各学段学习目标,结合区情、校情,制订了《金水区大课间活动的指导意见》、《大课间活动参考计划表》等文件,要求各校结合师资力量、学生基础、场地条件、传统特色等因素,设置各年级技能学习具体目标,科学制订学校大课间课程的3年规划。

因时制宜,科学安排上下午大课间的课程环节。按照一节体育课的框架,结合春、秋、冬三个季节特点,金水区合理设置大课间各个环节。每天上下午大课间都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练习重点都是校本教材的技能项目。上午大课间以体育活动为主,加入发展学生力量、耐力、爆发力等素质练习。下午大课间增加部分艺术元素,加入发展学生柔韧、灵敏等素质练习。

因地制宜,科学破解大课间场地的匮乏问题。由于地处省会中心,金水区大部分学校存在学生多、场地小的难题,为确保全体学生同时参与,很多学校想办法开发了多种活动项目。

金水区学校大课间活动的课程化、制度化实施,为实现大课间品牌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各学校在学校文化的引领下,确定大课间课程的文化内涵,并择优选取特色项目作为大课间内容,努力打造“一校一品”,更好地激发了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升体质健康水平、享受学校文化成果。

近年来,金水区在多年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不断传承和理清学校体育发展脉络,逐渐意识到品牌体育文化源于学校的体育特色建设,是“体育文化”与“学校文化”的深入融合。其做法是深挖课程资源,在实现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的过程中,提升办学品位,彰显学校文化特色,并辐射家庭、社区,对区域体育文化品牌化发展产生影响,凝聚学校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进而形成区域体育文化品牌建设模式。

该区学校体育工作品牌化建设主要依靠其日渐成熟的组织制度、评价激励制度和培训制度来实现。其中,组织制度是管理保障,评价激励制度是动力保障,培训制度是师资保障、是质量保障。

在学校体育品牌建设、评价制度建设上,该区突出“三多”、“三制”为亮点的动力链保障措施。“三多”:一是手段多样,包括观摩、展示、评比、测试、奖励、提拔、网络、国内外交流等;二是评价多元,包括学生评价、班级评价、学校评价、社会评价;三是奖励多员,不但奖励校长,还奖励教师和学生。“三制”是指展示交流制度,抽测、竞赛与责任追究制度,教师提拔制度。以“三多”、“三制”构成的动力链触及全体师生,有效保证了每所学校每个学生始终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到品牌活动中来。

推进“一校一品”活动,教师是关键。为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积极性,该区在学校中层干部竞聘中对一线优秀体育教师有所倾斜,加大提拔任用比例。通过探索系统、高效的培训方式,建立“教师分层培训制度”、“教师轮岗交流制度”,提升了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区域人力资源的公平配置。

“一校一品”活动重在打造体育特色活动卓越品牌。为此,金水区搭建了三大平台:一是以学校运动会为平台,培育体育特色活动品牌;二是以区级阳光体育节为平台,选出体育特色活动品牌;三是以参加社会体育类竞赛为平台,打造体育特色活动品牌。

如今,金水区50余所中小学在教体部门“建一校一品牌,铸区域大品牌”战略目标的指引下,积极探索品牌体育文化建设途径,已经取得一定成效。逐步成熟中的金水区区域“一校一品”体育文化品牌建设,正在形成独具特色的一区多品,未来将品品联合,沟通互助,助推区域品牌逐渐做大做强。

2014年金水区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学校体育工作推进战略:“不断推进学校‘一校一品’体育文化建设,加强金水区域大品牌建设,使金水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常态化、惯性化”。

加强软硬件投入,提升体育教育水平

体育教师缺乏是当前学校体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此,金水区采取四种对策缓解这一压力。一是在选配教师时向体育学科倾斜。二是采取系统培训、持续提高的方式,外聘部分体育教师;同时,引进省内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充实学校体育师资队伍。三是定期邀请郑州市体育部门选派的优秀教练员到体育特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指导学生课余训练或直接带队,帮助学校提高训练质量。四是全校同上体育课,使每位教师都成为体艺教师。

强化学校体育,尤其是全校同上体育课,需要对原有体育教师和全体教师进行培训。该区采取了三种培训模式:一是定期邀请郑州市体育部门优秀教练员走进学校,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教他们学习训练领域的新知识、新方法,做到科学训练、科学管理。二是定期组织各项目教练员参加国家、省、市级业务培训。几年来,金水区组织教师先后参加了由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主办的“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班”和河南省体育部门举办的“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教师暨教练员培训”等多项活动。三是组织教师走出国门学习经验,更好地掌握训练和竞赛知识。

体育师资整体水平提升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聚焦课堂、创新形式,为提高教学质量注入活水。课改以来,该区的体育课堂教学研究走出了一条不断发展、不断深入的探索之路,形成了具有金水区特色的体育学科教研模式。

如果把教师比作“软件”,设备设施则是必配的“硬件”。近年来,该区在全国率先为学校研发配备阳光体育器械,助推校园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水平。2008年,该区本着激发兴趣、引导参与的原则,投入100多万元,为首批12所学校研发、安装专为中小学生设计制作的新型体育器材——阳光体育联合器,3万多名学生受益。2009年4月,金水区教体局举办首届阳光体育运动会,运动会的项目根据小爬虫、波浪云梯等阳光体育联合器材设置,引导广大学生走向操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该区从2006年开始,全面启动校园场地升级改造工程,截至2009年,先后投入2300多万元,对市内31所中小学校园场地进行了升级改造,率先在全省将市区所有中小学校园全部建成了塑胶场地。

2010年至今,金水区为19所学校配备了近55万元的体育器材,投入了1900余万元进行校园场地建设及维修。2014年,金水区又投入2100万元为金沙小学、71中学、75中学新建了综合训练馆和带有篮球馆的综合楼。

针对学校体育器材成人化,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和器材无法满足师生对体育教育发展需求的现状,多所学校引进了科技体育项目,实现了项目和器材的两项改造。

郑州龙门实验学校的学生们正在进行大课间活动

金水区教育人在对学校体育发展的不断努力探索中,收获了学校的稳步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近三年来,学生的肥胖率、近视率、心肺功能和立定跳远等数据显示,近视率与肥胖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平均肺活量值呈缓慢上升状态,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稳步提升。—足球

猜你喜欢

课间校园体育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我们的“体育梦”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