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向互动系统:“学分银行”运行机制理论模型

2014-05-10陈涛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运作机制理论模型学分银行

陈涛

摘 要 我国“学分银行”建设工作已经拉开帷幕,如何运行成为其关键。通过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结合国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尤其是对套用商业银行业务功能的批判后,提出建立“学分银行”运行机制的理论模型——双向互动系统。这一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于把握其教育性本质和学习性特征。

关键词 学分银行;成人高等教育;双向互动系统;理论模型;运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1-0059-06

收稿日期:2013-11-01

作者简介:陈 涛(1984- ),男,甘肃兰州人,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基本理论。

① 汇率又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我国将在“继续教育”领域逐步构建并完善“学分累积与转换制度”。201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全面启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其中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提出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我国“学分银行”建设已经拉开序幕,如何运行成为其关键。本文就成人高等教育如何推行学分银行制度,进行了相应的运作机制设计。

一、从商业银行到“学分银行”的嬗变

(一)商业银行性质、特征及“焦点业务”

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是随着商品货币经济出现而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商业银行是指依法设立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1]。因此,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具有商品性和营利性的特征。商业银行涉及的业务非常广泛,当前学分银行运行机制研究的焦点主要围绕储蓄、外汇和贷款三大业务展开。一是零存整取业务;二是外币兑换业务,指根据汇率① 将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业务;三是担保贷款、信用贷款业务。之所以强调以上三大业务,因为目前不少研究者在“学分银行”运作机理研究中存在简单套用商业银行业务功能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对商业银行运行机制和业务功能的认识有所偏颇甚至是过分理想化。

(二)“学分银行”运作机理及其特殊性

“学分银行”是借鉴商业银行的功能特点与运行机理,以学分代货币,通过学分的存储、转换及兑换等过程,建立一种学习者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时间和地点的开放式教育教学管理制度[2]。尽管“学分银行”的建构理念来源于商业银行,但由于其本身固有的特殊性,二者在某些运行机制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首先,我国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是通过非营利性的教育组织提供非商品性服务来实现的,一项教育制度的实现也主要在于通过这种非营利性和非商品性的路径来保障公共教育需求的落实[3]。这就是说学分银行虽冠之“银行”之名,但无“银行”之实,其仍然要体现教育的公共性和公益性,特别是面向成人学习者的公民社会。其次,学分银行运行机理的实质是学分的累积与转换,即学习者通过学分的积累、互换、转换等环节,最终兑换相应的文凭证书。

二、学分银行双向互动系统的理论建构

纵观近年来有关学分银行运行机制的理论研究,无不侧重其操作流程或技术路线,但在实践中却难以实现。通过研究欧洲学分转换系统、韩国学分银行体系的发展与运作发现,除了严密的运行程序外,设立健全的组织体系才能保证学分银行制度的有效运转。双向互动系统正是在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吸收国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商业银行运行机制为原理,建立一套“学分银行”内在运行机制的理论模型。其是由纵向技术执行系统和横向支持保障系统共同组成,二者运作方向融合交错,操作规程环环紧扣,双向互动也由此得名。见图1。

(一)纵向技术执行系统

1.学分存储子系统

存储学分是纵向技术执行系统的前提与起点。该环节的运作正是基于商业银行零存整取业务的运行机理,是指将学习者每学完一门课的学分累积起来,待达到一定学历层次或培训学分数后,颁发相应的文凭证书[4]。零存式的存分机制可集零成整,具有一定的计划性、约束性和积累性,一方面可以保证学习者有时间、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完成规定学习量,另一方面也可以保障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从而更能体现学分银行制度重过程、重质量的终身学习观。

2.学分互换子系统

互换学分是纵向技术执行系统的关键与核心。该环节的运作借鉴了商业银行外币兑换的运行机理,学分所代表的课程学术价值参差不齐、课程标准千差万别,就如同各国货币一样,币值不等。若要使学分像货币一样自由流通,就必需制定合理的互换标准和比例,该环节正是实现不同教育机构甚至不同地区或国别学分互换互认的换算系统。就如同商业银行的汇率制,通常是基于购买力评价理论,而学分银行的互换率则是根据课程相同的知识点(技能点)的多少设定[5]。

3.证书转换子系统

证书转换是纵向技术执行系统的拓展与延伸。该环节是将学习者已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学业等级证书转换成相应课程的学分数。转换运作中必须保证两个前提:一是证书的真实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二是证书与课程应具有相关性。该环节不同于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其并非将学习者的证书作为扣押,而是通过权威教育机构的审定,兑换成相应课程学分后,立即归还学习者。学历教育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学分的间接转换,无疑将会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6]。

4.学分兑换子系统

学分兑换是纵向技术执行系统的目的与终点。该环节同样是借鉴了商业银行零存整取业务的运行原理,将积累到规定数量的学分数“整取”并兑换成相应的文凭证书。如果继续学习,就可以继续积累学分,将新积累的学分数加上先前已具有的文凭证书学分数,就可以兑换更高层次和级别的文凭证书。如,某学习者已通过学分银行获得了专科毕业证书,若能继续学习并积累学分,就可以获得本科或研究生文凭。随着证书级别的不断提高,学习者也会有更多的收获[7]。

(二)横向支持保障系统

1.学分央行子系统

学分央行指学分银行的“银行”,其是借鉴了金融管理机构的中央银行运行机理,即代表国家管理学分银行,制定和执行相关方针政策,除了采取通常的行政管理方式以外,其主要职责是:政策保障、标准制定和监管指导[8]。在政策保障方面,央行将围绕学分银行的建设与运作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如财政、教师、评价政策等,为学分银行有序发展铺平道路;在标准制定方面,央行将对课程、教材、质量等标准作出明确规定,在统一部署的情况下分类指导,为学分银行的高效发展奠定基础;在监管指导方面,央行不仅要承担监督管理全国各学分支行的工作,还要起到服务指导的作用,为学分银行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学分支行子系统

学分支行是学分银行的基层单位,其是借鉴了商业银行分支银行机构设置的办法,是一个地区(市/区/县)学分银行实务工作的执行部门。当学习者想通过学分银行学习时,便可以到就近的支行办理相关业务。首先,学习者需要填写申请表并出示身份证明,工作人员经审核无误后,就会为申请者开设实名制的个人学习账户并发放学习积分存折和终身学习IC卡(一折一卡配套)。自此,学习者便踏上了自由、终身学习之路,待学分积累达标后,便到注册学籍的支行办理兑换文凭证书等相关手续。在此期间,学分认定、学分转换、证书互换、挂失、补办、销户等常规业务也均在学分支行办理。

3.学分电子银行子系统

学分电子银行是学分银行的信息窗口,其是借鉴了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服务业务,即指所有通过电子方式办理的银行业务,如自动化电话中心、个人计算机、视频电话等[9]。学分电子银行的主要职能包括查询、咨询与交流。查询业务包括学校概况、专业简介、课程目录、师资情况、成绩、学分数等;咨询业务涉及学习者申请程序、入学要求、专家学业咨询、毕业情况等;交流平台主要是通过建立学习者QQ群、虚拟校园BBS、学友中心、教育资讯热线等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学习交流。学分银行通过数字化服务与管理将大大增强学分银行制度的运作透明度与学习吸引力,使其成为真正开放的、大众的教学管理制度[10]。

4.评估研发中心子系统

评估研发中心是学分银行的服务中介,其是独立于政府、学校的第三方民间教育机构,主要由各教育层次领域的教授、学者、专家组成。该中心致力于学分银行各个环节的评价服务与研究开发,如教学设施、师资建设、教学、考试等一系列质量评估工作;课程内容及设置、网络技术创新、市场人力资源需求、人才培养模式等一系列研发工作。该中心的运作主要依靠学分银行教育基金会,是专门为学分银行服务的中介教育机构,也是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分央行的半官方思想库。同时,该中心还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外部监督机制,以第三方视角规范学分银行操作程序,保证学分存储、转换、互换及兑换机制的正常运转[11]。

三、学分银行运行机制关键性问题探讨

课程标准、选课方案、学分互认及教育质量是“学分银行”双向互动系统运作的关键性问题,只有逐个攻克才能保证“学分银行”运行机制的正常运转。

(一)课程标准问题

课程标准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的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12]。为了学分银行的有效运转,学分央行应该对成人高等教育现有的专业、课程进行标准化建设:一是根据专业性质,将课程“合并同类项”,化繁为简,打造精品课程;二是根据专业要求,将合并好的课程分为普通文化基础课、大类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方向课,进行课程专业化梳理;三是根据课程要求,将归类好的课程按照一定比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前者旨在纵向加深,后者旨在横向拓展[13]。标准化的课程体系有利于教学管理和质量保证。

(二)选课方案问题

学分制的实质和灵魂是选课制,没有选课制就谈不上学分制,只有建立在选课制基础上的学分制,才能体现其优越性[14]。学分银行是学分制的一种高级形态,其教育资源整合功能已经为学习者提供了相当数量的选修课。然而,宽进严出的入学制将带来学习基础、目标、内容及方法千差万别的学习者,学分银行必须参照课程标准,按照一定教育层次、培养规格制定适合学习者个人发展和实际需要的选课方案。学习者则必须通过课程指导,选择课量适度、专业适用的公共和专业选修课,这样才能保证课程体系的顺序性、连续性、衔接性以及完整性[15]。

(三)学分互认问题

学分互认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在相互认可学员学习成果的基础上,以学分互换与认定为载体的一种沟通机制,就如同货币的汇率兑换一样。在我国还未实行完全统一学分制的情况下,周全的学分换算办法在目前来看仍是难题。然而,设计一种以标准学分为中介的换算办法,就好比将美元作为衡量货币兑换的标准一样,可以将非标准学分按照一定规则折算成统一学分计量,以便于进行学分的存储、转换和兑换[16]。此外,平均绩点制(Grade Point Average,GPA)也可被运用于学分互认中,通常采用五级评分制,根据学习者考试成绩的分数或等级,换算成不同的绩点数,以此反映学习者的学习质量[17]。具体操作详见举例,如表1所示。

表1 平均绩点制换算标准及操作举例说明

(四)教育质量问题

教育质量是“学分银行”的生命线,如果没有教育质量的保障,“学分银行”自由灵活的运作机制反而会成为其发展的软肋,难以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建立多元、全面的“学分银行”质量观以及质性评价的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央行”宏观监管、“支行”内部自评、“中介”外部评估,三方共同围绕质量标准,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形成可持续的、共同负责的实体性质量保障组织体系。质量标准是鉴定教育质量好坏的准绳和尺度,“学分银行”应该从教育资源的输入保障、服务管理的过程保障以及人才培养的输出保障三个维度衡量其教育质量的优劣[18],解决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注重“学分银行”的社会反响和社会效果。

四、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学分银行制度运作机制设计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已经历经了几次重大变迁,从五六十年代的补偿教育到八九十年代的学历教育,再到当前的非学历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又迎来了新一轮的体制转型。可以说,学分银行制度无疑成为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重要途径。然而,学分银行的建设必然会产生“蝴蝶效应”,即会引发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管理制度、学习制度、考评制度等一系列关联制度的重大变化。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完全可以此为转型契机,通过横向沟通、区域互通和双证融通机制,构建符合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特点的学分银行制度。

(一)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概述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既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终身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成人高等教育历经6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结构和体系。就其办学类型而言,主要分为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院校(广播电视大学、职工大学、教育学院、管理干部学院等)和普通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就其办学层次而言,主要分为学历专科、本科及在职研究生教育,还有各种非学历的职业资格、学业等级培训;就其办学形式而言,主要分为全脱产、函授、夜大、业余、网络、自考等[19]。据教育部2009年统计数据,我国有普通高等院校2305所,独立的成人高等院校384所,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数达194余万人,在校生数达5413余万人[20]。截至2010年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教育学员累计达5579万人,本专科毕业生达982余万人[21]。至于参与相关职业资格、学业等级培训人数更是不计其数。以上数据充分表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纵横交错、复杂多样、规模庞大的结构体系和发展格局。

(二)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蝴蝶效应”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推行学分银行制度并非是单一的制度建设,其将引发多方位、多层次的综合型关联制度建设,唯有通过关联制度建设才能有效落实学分银行制度。成人高等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建设引发的蝴蝶效应——关联制度建设包括:第一,体系健全的保障制度。指建立一套自上而下、横纵贯通、双向结合的网络化管理体系,如学分央行、各地支行、评估研发中心等。第二,完全学分的管理制度。指打破现有学年学分制、弹性学分制,建立完全学分制,为学分银行的互认互换奠定基础。第三,宽进严出的准入制度。指建立无需考试便可注册的入学制度,充分体现“学分银行”开放、大众、公平的制度特色。第四,弹性灵活的学习制度。指建立学习者自由选择学习学校、时间、方式以及提前毕业或延迟毕业的学习制度,增添学分银行吸引力。第五,以人为本的考评制度。指建立形成性考评与总结性考评相结合的考评制度,更加注重学习者的学业过程与学习成长,发挥学分银行的教育性功能。

(三)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学分银行运作机制组成

1.横向沟通机制

横向沟通机制是指成人高等教育多种办学形式如函授教育、远程教育、业余教育、自学考试等之间的衔接与互换,该机制分为内部沟通与外部沟通两部分。

内部沟通是指同一办学形式之间学习成果的互换互认,如,陕西省自学考试每年有4次考试安排,分别为1月、4月、7月和10月,而甘肃省自学考试每年只有3次考试安排,分别为4月、7月和10月,那么对于甘肃省自考生而言,就少了一次考试机会,若不能一次性顺利通过考试,就只能等来年同月继续参考。如果甘肃省自考生参加陕西省1月份的考试并取得成绩合格证,就可以得到甘肃省自考办的承认。外部沟通是指多种办学形式之间学习成果的互换互认,如自学考试认可学习者在普通学校和正规成人高校的课程学分,从这些机构转来的考生无需参加考试,通过提交材料证明即可申请缓考,自动获得同类课程学分[22]。搭建成人高等教育各个办学形式之间的横向沟通机制,将有助于打破成人高等教育封闭式的办学模式,亦有利于促进成人高等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开放式建设。

2.区域互通机制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相应的各地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发展也很不平衡,主要体现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由此,实力、影响、地位不同的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直接实现学分的互通有无,显然不切实际,必须按步骤、分阶段、划区域地推进学分银行制度区域互通机制建设。区域互通分为内部互通和外部互通两个层次和阶段:首先是内部互通,其是指学分的互认互换限定在一定的区域内,譬如,以省(自治区/)或市(直辖市)为单位的内部互通,该区域的所有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均可承认学习者的学分和学习成果;其次是外部互通,其是指学分的互认互换超越限定的区域界线,如,邻近的省(自治区)或市(直辖市)甚或跨国互通,如云南省与东南亚国家,该层次相对更为复杂,这就需要在原有区域内部互通机制的基础上与外部区域进行有效衔接,保证成人学习者学习成果的互认。区域的内外部互通机制有利于成人高等教育机构之间资源共享、特色建设与合作交流;有利于促进成人学习者灵活学习、自由选择,充分享有优质教育资源。

3.双证融通机制

“双证”是学历文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或学业等级证书)的简称。双证融通是指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与其非学历教育的对接与转换。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堪称该领域的世界级典范,双证融通机制完全可以借鉴其做法,首先,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统筹制定全国统一的、通用的资格标准,建立国家职业资格框架;其次,教育主管部门应梳理、筛选现有的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去劣存优,保证各类资格证书的权威性、有效性和真实性;最后,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对资格证书进行规范、统一管理,包括证书发放、质量监控等一系列环节[23]。如,成人高等院校设置的英语教育专业,通常开设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两门课程,学习者若能通过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的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其获得的证书就可以转换为该专业课程的相应学分。此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学业等级考试也可以转换为公共课程的学分。双证融通机制将有利于打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壁垒,实现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衔接。

学分银行制度是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它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制定、设计、试验、融合、调整、改进等一系列环节。但是,作为一种理论探索不失为对成人高等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实践的有效推动,而探索的关键在于研究设计的合理性,即能否把握学分银行的教育性本质与学习性特征。唯有如此,学分银行制度研究才会有理论根基和实践准则。

参考文献

[1]戴小平.商业银行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77-78.

[2]崔铭香,乐传永.成人教育建立“学分银行”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15):20-22.

[3]范国睿.教育政策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2.

[4]熊惠平.“学分银行”的内在运行机制研究[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32-35.

[5]杨黎明.论区域合作学分制度的实施——关于构建我国学分银行制度系列研究之四[J].职教论坛,2007(14):4-10.

[6]黄健.学分银行:实现终身学习理想的重要途径[J].成才与就业,2009(17):49-51.

[7]杨黎明.关于构建我国“学分银行”框架的构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1):15-16.

[8]黄达.货币银行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22,227-228.

[9]本顿·E.冈普,詹姆斯·W.克拉里,著.商业银行业务[M].康以同,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49.

[10]陈德人,张尧学.数字化学习港:构建面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28-129,162-164.

[11]黄欣,吴遵民,蒋侯玲.论现代“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J].开放教育研究,2011(3):42-46.

[1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32-133.

[13]杨黎明.关于专业和课程的标准化建设——构建我国学分银行系列研究之三[J].职教论坛,2007.(2):4-8.

[14]周清明.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弹性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

[15]郭青春.论开放教育实现终身学习学分银行理念的可行性[J].开放教育研究,2010(3):156-159.

[16]楼一峰.建立终身教育的“学分银行”[J].成才与就业,2011(11):20.

[17]张宝昆,曾华.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学分制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16-17.

[18]李萍萍.略论学分银行在开放大学建设中的价值体现——建设中国开放大学不可或缺的要素[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4):23-26.

[19]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结构与体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4.

[20]教育部.2009年教育统计数据[EB/OL].[2011-10-13].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959/index.html.

[21]全国考办.2010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报告[Z].北京,2011.

[22]王海东,刘素娟.依托自学考试制度构建国家继续教育学分银行[J].开放教育研究,2011(3):47-51.

[23]左其琨.英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赴英考察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9):56-59.

Bilateral Interaction System: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redit Bank

——A Design of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redit Bank for Adult Higher Education

CHEN Tao

(Education Academy,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05,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credit bank” has started a prelude in China, and how to build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redit bank has become the key for its operation. On the basis of drawing lessons from advanced foreign countries and combining with domestic research results, especially after criticizing of applying functions of commercial bank,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redit bank—bilateral interaction system was proposed, and the key for its effective operation lies in grasping its education eccensce and learning characterisitcs.

Key words credit bank; adult higher education; bilateral interaction system; theoretic model; operating mechanism

学分银行制度是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它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制定、设计、试验、融合、调整、改进等一系列环节。但是,作为一种理论探索不失为对成人高等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实践的有效推动,而探索的关键在于研究设计的合理性,即能否把握学分银行的教育性本质与学习性特征。唯有如此,学分银行制度研究才会有理论根基和实践准则。

参考文献

[1]戴小平.商业银行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77-78.

[2]崔铭香,乐传永.成人教育建立“学分银行”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15):20-22.

[3]范国睿.教育政策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2.

[4]熊惠平.“学分银行”的内在运行机制研究[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32-35.

[5]杨黎明.论区域合作学分制度的实施——关于构建我国学分银行制度系列研究之四[J].职教论坛,2007(14):4-10.

[6]黄健.学分银行:实现终身学习理想的重要途径[J].成才与就业,2009(17):49-51.

[7]杨黎明.关于构建我国“学分银行”框架的构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1):15-16.

[8]黄达.货币银行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22,227-228.

[9]本顿·E.冈普,詹姆斯·W.克拉里,著.商业银行业务[M].康以同,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49.

[10]陈德人,张尧学.数字化学习港:构建面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28-129,162-164.

[11]黄欣,吴遵民,蒋侯玲.论现代“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J].开放教育研究,2011(3):42-46.

[1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32-133.

[13]杨黎明.关于专业和课程的标准化建设——构建我国学分银行系列研究之三[J].职教论坛,2007.(2):4-8.

[14]周清明.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弹性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

[15]郭青春.论开放教育实现终身学习学分银行理念的可行性[J].开放教育研究,2010(3):156-159.

[16]楼一峰.建立终身教育的“学分银行”[J].成才与就业,2011(11):20.

[17]张宝昆,曾华.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学分制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16-17.

[18]李萍萍.略论学分银行在开放大学建设中的价值体现——建设中国开放大学不可或缺的要素[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4):23-26.

[19]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结构与体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4.

[20]教育部.2009年教育统计数据[EB/OL].[2011-10-13].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959/index.html.

[21]全国考办.2010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报告[Z].北京,2011.

[22]王海东,刘素娟.依托自学考试制度构建国家继续教育学分银行[J].开放教育研究,2011(3):47-51.

[23]左其琨.英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赴英考察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9):56-59.

Bilateral Interaction System: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redit Bank

——A Design of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redit Bank for Adult Higher Education

CHEN Tao

(Education Academy,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05,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credit bank” has started a prelude in China, and how to build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redit bank has become the key for its operation. On the basis of drawing lessons from advanced foreign countries and combining with domestic research results, especially after criticizing of applying functions of commercial bank,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redit bank—bilateral interaction system was proposed, and the key for its effective operation lies in grasping its education eccensce and learning characterisitcs.

Key words credit bank; adult higher education; bilateral interaction system; theoretic model; operating mechanism

学分银行制度是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它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制定、设计、试验、融合、调整、改进等一系列环节。但是,作为一种理论探索不失为对成人高等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实践的有效推动,而探索的关键在于研究设计的合理性,即能否把握学分银行的教育性本质与学习性特征。唯有如此,学分银行制度研究才会有理论根基和实践准则。

参考文献

[1]戴小平.商业银行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77-78.

[2]崔铭香,乐传永.成人教育建立“学分银行”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15):20-22.

[3]范国睿.教育政策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2.

[4]熊惠平.“学分银行”的内在运行机制研究[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32-35.

[5]杨黎明.论区域合作学分制度的实施——关于构建我国学分银行制度系列研究之四[J].职教论坛,2007(14):4-10.

[6]黄健.学分银行:实现终身学习理想的重要途径[J].成才与就业,2009(17):49-51.

[7]杨黎明.关于构建我国“学分银行”框架的构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1):15-16.

[8]黄达.货币银行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22,227-228.

[9]本顿·E.冈普,詹姆斯·W.克拉里,著.商业银行业务[M].康以同,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49.

[10]陈德人,张尧学.数字化学习港:构建面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28-129,162-164.

[11]黄欣,吴遵民,蒋侯玲.论现代“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J].开放教育研究,2011(3):42-46.

[1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32-133.

[13]杨黎明.关于专业和课程的标准化建设——构建我国学分银行系列研究之三[J].职教论坛,2007.(2):4-8.

[14]周清明.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弹性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

[15]郭青春.论开放教育实现终身学习学分银行理念的可行性[J].开放教育研究,2010(3):156-159.

[16]楼一峰.建立终身教育的“学分银行”[J].成才与就业,2011(11):20.

[17]张宝昆,曾华.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学分制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16-17.

[18]李萍萍.略论学分银行在开放大学建设中的价值体现——建设中国开放大学不可或缺的要素[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4):23-26.

[19]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结构与体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4.

[20]教育部.2009年教育统计数据[EB/OL].[2011-10-13].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959/index.html.

[21]全国考办.2010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报告[Z].北京,2011.

[22]王海东,刘素娟.依托自学考试制度构建国家继续教育学分银行[J].开放教育研究,2011(3):47-51.

[23]左其琨.英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赴英考察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9):56-59.

Bilateral Interaction System: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redit Bank

——A Design of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redit Bank for Adult Higher Education

CHEN Tao

(Education Academy,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05,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credit bank” has started a prelude in China, and how to build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redit bank has become the key for its operation. On the basis of drawing lessons from advanced foreign countries and combining with domestic research results, especially after criticizing of applying functions of commercial bank,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redit bank—bilateral interaction system was proposed, and the key for its effective operation lies in grasping its education eccensce and learning characterisitcs.

Key words credit bank; adult higher education; bilateral interaction system; theoretic model; operating mechanism

猜你喜欢

运作机制理论模型学分银行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运作机制与治理逻辑
对企业节能管理运作机制探究
双证制嵌入学分银行社会服务体系策略研究*
试析“学分银行”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运用
学分银行—信息化时代学习体系变化的要求
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运作机制探索与研究
间接技术进步效应的获得途径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动机和态度对学生考试作弊的影响模型研究
老年生活质量的理论模型构建和验证
国外沉浸体验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