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圣以色列圣城 耶路撒冷

2014-05-10摄影穆杉伯男编辑宋涛设计宋海强

越玩越野 2014年10期
关键词:死海特拉维夫耶路撒冷

文/摄影 穆杉伯男 编辑 宋涛 设计 宋海强

朝圣以色列圣城 耶路撒冷

文/摄影 穆杉伯男 编辑 宋涛 设计 宋海强

一旦踏上这里的领土,你需时时刻刻准备接收意外的收获,从朝圣宗教圣地耶路撒冷,漂浮在世界最低点死海,再到体验特拉维夫城市的当代夜生活……上帝始终眷顾这个国度,如你置身于此,便能感受到生命犹如重生。

出发前还曾傻乎乎的担忧纷争后的安全问题,落地之后便立刻被其民族的文化底蕴与自信所折服,回顾精彩的旅程体验,才发觉这个国度的忧郁沧桑与多彩般的美丽早已经深深刻进我的生命和记忆。

朝圣耶路撒冷 带着希望去祈福

以色列,在希伯来语中意为“与神角力者”,名字来源于犹太《圣经》:犹太人的祖先雅各与天使角力并取胜,上帝给雅各改名为“以色列”。这里是耶稣基督曾经走过的土地,是被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认定为发源地和圣城的地方,虽说历史和战争曾经让这里带给世人的感受难以一言而论,但作为一名资深的旅行摄影师的我,“预谋”想要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却已经有很久……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以色列似乎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国家,常年的纷争让它本有的神秘好似又蒙上一层淡淡的薄雾,而亲临圣地轻而易举的揭穿这层薄雾后,却发现藏在其后的是热情好客的富强民族,优越的生活环境与绝对独到的景观,在这里你甚至不可能察觉到丝毫令人堪忧的元素,战乱犹如从未进入过人民的视野中,而你需要做的仅仅是尽情的享受上帝赐给这里的阳光、美食,倾听这里的曾经与美丽的故事。

从北京首都机场搭乘以色列航空的班机,在10个半小时的飞行后,赶在清晨之前便抵达特拉维夫的本·古里安国际机场(Tel Aviv Ben Gurion Int'l Airport),并没花几分钟就完成了入境手续,一切都出奇的顺利,40分钟便可从特拉维夫驾往耶路撒冷入住,给自己几个小时的休整,我迫不及待的等待着天明去探访耶路撒冷老城。如果没去过耶路撒冷老城之内,你就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神圣,置身老城之内,历史上虽几经焚毁和重建却还都恰如其分的保存着那般的纯净,就好像带我穿越了时空。这里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被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认定为宗教起源的地方,数千年来,虔诚的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前往耶路撒冷朝圣的脚步,希望可以在这里得到神灵的庇佑,带着希望期待收获未来的幸福。即使你不是宗教的信徒,也不妨到犹太教的哭墙祈祷听听那里的诵经,走访圣母玛利亚安眠院(Dormition Abbey)和安葬着耶稣基督的圣墓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er),或者亦可以重走“苦路”感受一下耶稣传送福音的足迹。

哭墙——又称西墙(Western Wall),是每个来以色列的游客的必到之地,也有着属于它自己的故事:遥想当年,所罗门王在耶路撒冷建成了金碧辉煌的犹太“第一圣殿”,但却在巴比伦人入侵的时候被毁于一旦,其后重建起来的“第二圣殿”也没有被保存,在罗马人攻陷耶路撒冷时再度被摧毁,而犹太人圣殿西侧外的西墙就是宫殿仅存至今的一部分。后来,犹太人便常常聚集于此,诵读经文、哀哭民族多舛的命运,这里也是犹太人民族信仰与团结的相争,因而得名“哭墙”。在此的祈祷者和游客大多会在哭墙内塞上一张小纸条,写下自己的愿望和祝福,希望上地可以庇佑自己,与我同行的犹太人当地向导Yuvi与我说:“在这里,可以直接与上地对话,不妨去试一试!”在哭墙的上方的院落之内,是同样著名的伊斯兰教的两处圣地——金顶圣岩清真寺和黑顶的阿克萨清真寺,如果你去几公里外登高从橄榄山上看过来,这两个敌对情绪严重的宗教圣地却奇妙而又和谐地处在一幅画面中,成为夕阳下一道美丽得令人窒息的风景。

驾上越野车 穿越撒旦沙漠直奔死海

行走在耶路撒冷的石板地,就好似是在追随着上帝的脚步,思考着过去、现在或是将来,无论是走在城墙之内的老城区,参观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哪怕是前往虽说是新建成但却依旧保留着老城墙外观的Mammilla Mall购物,仔细回味旅途中的见闻,你会发现耶路撒冷是庄严的、厚重的、古老的、也是沧桑的。

死海距离耶路撒冷并不远,开车一路向西南大约需要近两个小时的时间,离开耶路撒冷并不远只穿过一个隧道便已经深入了戈壁沙漠,开启我的第二段越野之旅,向导Yuvi告诉我说:“才过一座山的这一侧便是几乎不会下雨的了,气温会逐渐升高”。随着蜿蜒的公路,可以清晰看到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居住区隔离墙,行车并不远便开始行驶在两国共用的公路之上,以色列的汽车大多是黄色车牌,而巴勒斯坦的汽车则是绿色车牌和白色车牌为主,大家在公路上穿插在一起行驾,这令我产生一种难以言表奇妙的新鲜感。公路行驾条件非常不错,我一直行车很快,这里非常适合自驾旅行,经过几个检查站,沿途随着海拔的不断快速降低,身边的朋友说耳膜已经感觉到些许的压力变化,而公路旁的路标也随时在更新着实时的海拔高度,我向着全球陆地的最低点,海拔-415米的死海驶去。

汽车穿行在无尽的戈壁荒漠当中,当地人叫它“撒旦沙漠”(Judean Desert),只有穿过这片沙漠才能抵达另一个犹太圣地马萨达遗址(Massada),也才能抵达我的目的地——坐落于以色列最东,与约旦国界线上的死海。在荒漠中数不清途经了几片绿洲的农业大棚,又经过几片椰枣林,远处死海的水面才逐渐展现在眼前,在日光的映照下发出夺人心魄的金色光芒。如果你有机会体验漂浮在死海当中,记得要向约旦国方向的国界一端的天际线望去,会发现海平面蒸腾的盐雾气在光照下呈现出瑰丽般的粉色。来到死海,任何人皆能轻易地漂浮在死海水面上,游泳对于任何丝毫不会游泳的人来说也不是难事儿,死海的盐度为一般海水浓度的9倍,海水中绝无任何生物的存在,而海水产生的浮力也远远超出了我来之前的想象,你不仅可以轻易躺在水面上,我尝试了一下甚至可以垂直的“站立”漂浮在海中,海水仅仅没过我的胸口,不用理会海水的深度,我可以丝毫没有难度的在海中“步行”到约旦国的对岸。而远在数千年以前,人类就发现了死海和附近矿物泉具有的神奇疗养作用,特殊的自然环境加上经过离子过滤的阳光作用,死海畔的度假村服务和海底泥Spa功效也特别有名,这里又被人称为“地球上最天然的疗养院”之一。

行走在耶路撒冷的石板地,就好似是在追随着上帝的脚步,思考着过去、现在或是将来。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同如耶路撒冷犹太式的城墙和台阶,土耳其式的楼阁木质阳台,也能看到阿拉伯风格的色彩门窗,历史的底蕴恰如其分的把小城渲染的很美。

特拉维夫-雅法 青年人的天堂

漂亮的雅法城(Yafo)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港口之一,已经有至少4 000年的历史,完全可媲美我国任何一个古都的悠久历史,而特拉维夫(Tel Aviv)则初创建于1909年,是由一批犹太移民为逃避被阿拉伯人占领的港口城市雅法昂贵的房价而兴建,但智慧的犹太人逐渐地使特拉维夫的发展甚至超过了以阿拉伯裔为主的雅法城。在以色列建国两年以后的1950年,随着两个城市群的扩大,特拉维夫和雅法两市合并成立特拉维夫-雅法市(Tel Aviv-Yafo)。今天,特拉维夫-雅法市是以色列最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以及“硅溪”(Silicon Wadi)地区的心脏,被公认是以色列的文化之都。在2003年,这里以包豪斯建筑铸成的白色城市风格——特拉维夫“白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老城区雅法是一个富有现代气息和艺术特质的、浪漫唯美的海滨小城,灿烂的阳光总是把老城的建筑染成金黄色,这里小巷弯曲而悠长,就坐落于海边港口的雅法老城是最适合在夕阳下漫步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同如耶路撒冷犹太式的城墙和台阶,土耳其式的楼阁木质阳台,也能看到阿拉伯风格的色彩门窗,历史的底蕴恰如其分的把小城渲染的很美。漫步在城镇其间的胡同中,你可以随时遇到被围栏保护中的古迹遗址,也可以参观老房子中新进当代艺术家入驻的艺术工作室,古朴与现代化结合的天衣无缝,在这里似乎可以感觉到时间的停顿,以至于在我的旅行结束之后,还会经常回味那里的阳光味道。而到了夜晚,就需要看转战到特拉维夫了。从国际化的地中海海边度假酒店群,到优雅的欧式咖啡屋,商店、酒吧、夜总会、俱乐部都会一直营业到深夜,城市早已褪去宗教圣城的外壳,市内霓虹灯闪烁,无一不是年轻人享受夜生活的好去处。沿着地中海海滨,长达几百米蜿蜒而下,全是一家接一家不同主题的酒店、餐厅、步行街、健身房,沙滩上白色遮阳伞连成一片,热爱自行车骑行的年轻人和滑着滑板的少年,与远处的游艇与海浪交相呼应。以色列人的工作日通常开始于星期日,而在星期四就几乎进入周末,年轻的男女都会穿着清凉靓丽的装扮在午夜出入于各种娱乐场所,每个人都会举着啤酒、鸡尾酒不尽的欢笑,尽情挥洒他们的青春汗水。

当然,我也推荐你和我一样在经过耶路撒冷的神圣洗礼,死海、撒旦沙漠的越玩越野之后,把特拉维夫-雅法市选做你结束以色列之行的最后一站,回归现代社会中,让你在以色列旅途的记忆停留在最让人愉悦的美好当中。

猜你喜欢

死海特拉维夫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死海可以被“救活”吗
特拉维夫首个全纳学校
我要到我的耶路撒冷
死海不“死”等
死海效应
死海不死
化废为美(大家拍世界)
特拉维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