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六病室》——“疯子”与“清醒者”的絮语

2014-05-09佚名

意林·作文素材 2014年3期
关键词:拉金德米特里病室

佚名

契诃夫的小说《第六病室》创作于1892年,是一部思想深刻的作品。本文以医生安德烈·叶菲梅奇·拉金为主人公,以第六病室里医生与“疯子”伊凡·德米特里的对话为主线,表明作者对当时俄国社会的感受与批评。

首先,契诃夫将对于“疯子”伊凡·德米特里和“有头脑的”伊凡·德米特里的描绘巧妙地穿插起来,而且匠心独运地安排了“疯子”伊凡·德米特里同“健康人”安德烈医生之间的争论,十分自然地给人造成一种印象:在当时的俄国,善于思考并敢于直言的人被认作是疯子,而洞察罪恶的恰好是这些“疯子”。

文章以介绍第六病室中的“疯子”为开头,并且着重描绘了本文的另一名主人公——“疯子”伊凡·德米特里;随后,便是本文的主体:医生与“疯子”的对话;最后,作者写出了全文最悲哀的段落:安德烈医生自己被关进了第六病室。

从安德烈医生与“疯子”伊凡·德米特里的几次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个所谓的“疯子”,其实头脑清醒。他与医生之间的交流,总是富有哲理,有思想,令医生也为他的话语表示叹服。可就是这样一个令医生感到可以交谈的聪明有趣的人,最后竟然使安德烈医生也被关进第六病室。

在小说中,“疯子”伊凡·德米特里有这样一个场景:伊凡·德米特里眼睛发亮,站了起来,朝窗子方向伸出双手,用激动的声音继续道:“为了这些铁窗我祝福你们!真理万岁!我高兴!”

就是这个看似演戏的动作,表达了伊凡·德米特里向往自由的心情。他不认为自己有病,他认为成百上千的疯子行动自由,而医生分不清谁是疯子,谁是健康人,就把他关进了第六病室。

主人公安德烈·叶菲梅奇·拉金正直、善良,但不懂得生活。他的遭遇烘托和强化了读者的印象:只因为安德烈和德米特里交谈过几次,他竟然也被视为精神病人而被关进第六病室直到惨死在那里。

在小说的末尾,安德烈和德米特里进行了最后一次交谈,在这次交谈中,安德烈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我们软弱,亲爱的……我就垂头丧气……意识消沉……我们软弱,无用……我们软弱,软弱啊!”这句话以及安德烈的遭遇表明:一切鼓吹放弃斗争的主张势必遭到失败。endprint

猜你喜欢

拉金德米特里病室
我们仍需阅读拉金:返归拉金诗歌的经典性
菲利普·拉金诗歌在中国的研究述评
对传统现实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德米特里的梦境浅析
接受平凡,接受生活
——读菲利普·拉金《故事》
西藏马扎拉金矿区外围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
病室的隐喻与现实的批判
——巴金《第四病室》与契诃夫《第六病室》比较探究
卫生部关于印发《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