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确掌握大纲与说明 提高语文应试能力

2014-05-08杜德林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4年4期

杜德林

语文考试大纲和说明是语文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它确定了考试的性质、内容(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形式、试卷结构以及题型等等。它无疑为考生的复习备考指明了方向,因其明确了应考的目标、内容与要求,从而有利于考生从容自信地应考,取得优异成绩。

考试大纲与说明将考试内容划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其中必考内容包括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与写作,选考内容包括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文拟按照辽宁省语文高考试题考查内容的先后顺序来解读考试大纲和说明。

一、现代文阅读

考试大纲中对此部分的要求为:考生能够理解并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该部分由浅入深,包括6个要点,但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生可结合历年高考试题领悟命题人的命题思路和解答技巧。

从近五年辽宁省的语文高考试题来看,现代文阅读一般为三个小题,第1题多为对文章中重要概念的考查,主要考查对文中重要含义的理解是否属于它的范畴或是否符合原文的意思。如,2010年试题“下列表述的内容,不属于‘文化影响衰减现象的一项是”, 2012年试题“下列有关‘环境和‘资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013年试题“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是”,等等。解答这一类试题,首先,要找准概念的相关信息内容,考生不能怕麻烦而简单的仅凭印象或无端地加入个人认识去答题。其次,要认真加以比对,看准试题表述与原文的异同,在思维上要养成缜密、严谨的习惯。

例如,2013年试题第1题“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是”,答案为C项“任何一个厨师,想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在文章的第1自然段,作者阐述了“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和之意”。C项内容体现在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从本段内容整体上看,这句话意在说明本土性是中华饮食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使中华饮食“中和”“融和”的涵义不一致,故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解答这个题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概念的内涵,避免断章取义、片面化或绝对化。

第2题一般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这类试题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提炼信息,从而准确把握文章的要点。一般来说,试题往往按照题干的指向选取出文中一些相关的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加工组合,形成判断性的结论,让学生结合文意加以辨析。学生做这一类的试题首先是寻找出与题意有关的信息,其次对于选项中确定的这些信息的关系要结合文意进行分析、辨别,尤其要注意是否符合文意。

例如,2013年试题第2题“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答案为D选项“‘胡床‘貊盘带来了很多便利,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推动了中华饮食进餐形式的发展”。其内容主要集中在文章第4自然段:“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胡床即现在的马扎,‘貊盘是一种较大的餐桌,它们便于餐者起坐取食。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新,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形成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由此看出,D选项漏掉了“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新”的条件,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第3题一般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是从整体上考查考生对文章的驾驭能力,也是对考生是否真正读懂的检验。考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把握表明作者观点态度和倾向性的语句。如2013年第3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此题答案为选项D,相关的内容在第5自然段“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同”,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中华饮食文化为世界各国所认同,是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实现的,从而说明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选项D说“中华饮食文化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则曲解了原文的意思,是把条件当成了结果。

现代文阅读是对考生阅读习惯、阅读心理、阅读效率、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考生在平时要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素养,训练自己的阅读水平,积累自己良好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这样,考试时才能从容应对、迎刃而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

从考试大纲与说明以及辽宁省近五年的考题看,古代诗文阅读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文言文阅读

重点考查4个要点:(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类试题一方面考查考生在平时学习中文言实词的积累,另一方面考查考生在上下文语境中推断词义的能力。(2)根据中心筛选文中信息。这样的题一般考查学生对句意的理解。首先要认真审题,然后准确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信息。不符合要求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张冠李戴,陈述对象不符;二是答非所问。(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多数考查对相关语句句意的分析和理解。解答这类试题,一方面要把选项中每一个意思在文中对应的地方找出,另一方面要结合全文看一看是否有“无中生有”或“错位嫁接”或“曲解原文”的情况。(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类试题是一种综合性的考查,一方面侧重于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涉及文言语法知识的考查。翻译时,首先结合上下文疏通语句大意,不让句意“跑偏”,然后尽量以直译为主,字字落实,这样,才能够准确抓住答案得踩分点。另外,对于难以直译的句子则采用意译的方式,做到句意通顺。

(二)古代诗歌阅读

考试大纲的主要要求为:(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阅读一般设置两题,第1题侧重于考查诗歌的意象、景物、环境、诗意等。如2009年辽宁省高考题“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2010年辽宁省高考题“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等等。第2题侧重于考查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妙处、作品特点等。如2009年辽宁省高考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2010年辽宁省高考题“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是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2012年辽宁省高考题“‘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内涵?”。

诗歌鉴赏试题是对考生文学素养的一种考查,考生对诗歌的感受能力和丰富的积累起着主导的作用。当然,熟悉近几年高考诗歌试题的考查内容、方式,研究其答案的思路对应考也有益处。

(三)名篇名句默写

考试大纲的要求为: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试说明明确了考查的范围,共64篇段,其中初中50篇段,高中14篇段。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能够背诵下来,但默写正确是关键,要反复书写,避免写错字。

古代诗文阅读考查内容还有:(1)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2)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对于这部分内容,近几年高考往往不直接设题考查,而是通过翻译句子等形式简单考查。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如果在高一高二阶段已经学习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那么高三阶段不一定花费大量时间去重复学习,可以通过模拟试题的训练培养具体的解题能力。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

这是一道选做试题,考生从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选做一个即可。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考试大纲的要求为: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需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大纲又具体分解为8个小的要点。

从辽宁省近五年的考题看,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小说的阅读。如2009年考查了贾平凹的小说《遗璞》,2010年考查了王安忆的小说《洗澡》,2011年考查了乌拉圭作家比亚纳的小说《怪人》,2012年考查了王琼华的小说《最后的黄豆》,2013年考查了匈牙利作家约卡伊·莫尔的《圣诞夜的歌声》。考查一般设置4个小题。

第1题重点考查学生领悟作品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的能力。它往往既考查对作品局部内容的理解,又考查对全篇整体的把握。这道题采用选择题的方式。

第2题侧重考查人物的性格特点、形象特点、人物心态、人物表现等。如辽宁省试题2009年“从小说看,遗璞村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作简要概括分析”,2011年辽宁省试题“‘怪人马乌罗与众不同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说明”,2012年“小说中‘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这一行为反映了爷爷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2013年“结合文中内容,分析富人与亚诺什一家交涉的心理变化”,等等。解答这一类试题,一方面注意在文中寻找那些直接表达人物性格、形象、心态的词语;另一方面从人物的外貌、行为、语言、心理等描写中加以概括。

第3题侧重考查景物、情节、细节等作用。如2009年辽宁省试题“小说两次写到小孩的凉鞋,各有什么作用”,2010年“小说多次写到‘太阳、‘树和‘知了等,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2013年“文中画线部分都提到‘歌声,概括说明其不同的含义及重复出现的作用”。解答这一类试题要多从推动情节、表现人物形象、突出主题等方面的作用考虑。第4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多半围绕作品的主题进行发散,“内”“外”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试大纲的要求为: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具体包括9个要点。

从辽宁省近五年的考题看,实用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传记的阅读。如2009年考查了《达尔文的拖延》,2010年考查了《黄遵宪的外交活动》,2011年考查了《数学奇才华罗庚》,2012年考查了《克罗齐的求索》,2013年考查了《吴良镛:筑梦人生》。考查一般设置4个小题。第1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要点、中心思想、结构思路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它往往既考查对文章局部内容的理解,又考查对全篇整体的把握。这道题采用选择题的方式。第2题一般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特点、关系、原因等方面的概括。如2010年辽宁省试题“黄遵宪所撰《日本国志》一书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2011年辽宁省试题“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华罗庚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2012年辽宁省试题“克罗齐是如何达到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协调统一的?请结合全文概述”。第3题侧重考查人物性格特点、思想主张、主要成绩和问题原因分析等。如2009年辽宁省试题“作者说:‘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他的‘温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2010年辽宁省试题“从文中看,作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黄遵宪的主要功绩是什么?请简要论述”,2013年“吴良镛在建筑领域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请结合全文概括说明”,等等。第4题侧重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答题思路与方法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最后一题相近。

实用类文本阅读文章往往人物事迹具体,感情色彩鲜明,语言简约、明了,考生在阅读时注意捕捉题干中的相关信息,提高阅读的实效性,即能从容应对。

四、语言文字运用

这部分内容从考试大纲和辽宁试题看,经常考查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辽宁省近几年侧重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解答成语题主要从含义、对象、范围、感情色彩和语法功能等方面仔细思考。

(二)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病句试题基本上以对“搭配不当”的考查居多,其他依次是“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序不当”“表意不清”“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辨析病句主要用成分分析法,即通过划分句子成分来辨析。考生可通过熟记高考试题中的病句类型来举一反三。

(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辽宁省近几年侧重考查连贯,当然,其他几个方面也要注意复习。连贯题要注意句子组合的表意关系,按照相同的表意组合句群,按照逻辑关系安排顺序。

(四)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辽宁省近几年侧重仿用句式,选用、变换句式也应复习。解答仿写试题,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要选用合适对象,按照要求选用修辞,所写的句式要和原句相同,内容上要合理通顺。

对于考试大纲中所列的内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也应关注复习。

五、写作

考试大纲的总体要求: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共10个小要点。

作文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应用能力,同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相似。但是,作文作为最具特色的语文考查题型,在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性、创造性、文学性等方面的考查更为深入、透彻。正确理解材料的含意、形成观点是关键,组织材料、布局谋篇是基础,表达流畅、书写清晰是保障。

如2013年辽宁省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粒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篇材料作文是一篇具有哲理性质的寓言故事。从老者的角度看,欲得到人们的承认与尊重,必须把自己从一粒沙子变成一颗珍珠。寓意要把自己从普通的一员磨炼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能获得人们的承认和尊重,或者在自己的人生中只有取得骄人的成就才能赢得人们的承认和尊重。从年轻人对老者之言有疑问的角度看,沙子也可以被人承认与尊重。寓意一个平凡的人同样可以获得人们的承认与尊重,歌颂赞美那些平凡人身上的不平凡。

写好材料作文的前提是审题立意。不能偏离材料自行确定立意,而要全面仔细地阅读材料,从材料出发选择立意的角度。可以从抓关键词句、分析原因、情感倾向入手,选择最佳角度构思作文。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