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教学也精彩

2014-05-08严向红

广西教育·A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计算教学评析小学数学

严向红

【关键词】计算教学 评析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069-01

【片段一】

课的伊始,学生根据三幅图列出了0乘一位数的算式,初步得出了不管有多少个0,合起来还是0的结论,紧接着教师这样进行引导:

师:老师有几道题,你们能不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这些题呢?

0×7 18×0 0×3243

生1:0×7等于0,18×0等于0,0×3243也等于0。

师:是吗?为什么等于0呢?

生2:7个0合起来是0,18个0合起来也是0,3243个0合起来还是0。

师:那如果数字再大些(出示:0×222222)

等于多少呢?

生(齐):还是0!

师:都同意吗?你发现了什么?

生3:0乘任何数都等于0,这个数不管有多大,和0相乘都等于0。

生4:我想补充,这个数可以是一位数、两位数,甚至是更多位数。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板书:0乘任何数都得0)

师:0乘任何数都等于0,那5+0呢?(出示:5+0)

生5:等于5!

师:它怎么不等于0?

生6:是0乘任何数,不是0加任何数!

师:加法表示——

生7:加法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把5和0合起来是5。

生8:如果是5×0就表示5个0合起来还是0。

师:对吗?看来,同学们在做题时还要留心观察算式的计算符号。

【评析】

从这个教学片段中,笔者有两点感受:

首先,教者不仅仅满足于课本,在教学0乘任何数都得0这一知识点时,教材上举的都是一位数乘0的算式,而教者却别出心裁,根据自己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与分析,通过两位数乘0、四位数乘0、甚至更多位数乘0的例子,不断充实其结论,从而也顺理成章地让学生感悟出“0乘任何数都得0”,同时,这些例子还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头脑中逐步建模。笔者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一个新的知识点的理解由肤浅走向深入。

其次,教者课前不仅备好了课的内容,而且备准了学生的易错点。当学习了“0乘任何数都得0”这一知识点后,不少学生会由于认知惯性或者把加法和乘法的意义搞混淆而错误地认为“0加任何数也得0”。为了尽量避免这一错误的发生,教者有意在乘法算式后面加入了一道“5+0”的加法算式,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逐步区分对加法和乘法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片段二】

教师出示一张看台图,图中只有两个信息“1排1号”“6排17号”

师:从图上你知道些什么?

生1:这个看台有6排。

师:从哪儿看出是6排?

生2:因为最上面写的是6排17号。

师(边指图上的座位边说):这儿是1排,这儿是6排,你能知道什么?

生(齐):一共是6排。

师:你还能知道什么?

生3:每排是17个座位。

师(边指图上的座位边说):这儿17号,说明这儿是几号?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求出什么?

当学生计算出一个看台的座位后,教师先让学生估计4个看台的座位,再尝试用竖式计算,重点讲解计算过程之后,教师一直强调学生要用“轻轻读过程”的方法检查。

【评析】

从这个片段中不难看出教者非常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是读题、审题的习惯,教者指导读题非常细致。教者没有用少学优生一步到位的回答来代替多数学生的观察,而是抓住学生的回答,不断地追问“你能知道什么”,并引导学生一起分析“1排、6排”“1号、17号”两个条件之间的关系,找全题目中的条件。这样的指导看起来好像过细,但对于大部分学生尤其是那些“潜力生”而言,教师的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让学生学会审题的重要过程。其次,“轻轻读过程”这个检查习惯更是教者的独特之处,因为三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他们的检查意识还不够强,而且有些学生即使看起来像在检查,但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于是,教者就将学生口算的思维过程进行了外化,这样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行检查。这种细小的行为却让我们有了异样的感觉!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计算教学评析小学数学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评析复数创新题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