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课程建构的策略
2014-05-08丁怀兵
丁怀兵
【关键词】科学课程 学生 主动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044-02
科学课程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技能的主要媒介,也是学生参与科学实践的有效依托,因此,科学课程的设计和建构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贴近学生的生活,只有这样,科学课程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然而,在建构科学课程时,虽然教师试图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设计课程内容与课程形式,但是所设计的课程内容和形式是否适合学生学习,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却很少有人知道。目前,科学课程构建的重点已从关注社会需求转向了关注学生发展的需求,从依靠专家学者设计转向多群体参与设计,尤其是让学生主动参与科学课程的建构进入了许多教师的视野。在尊重科学教材内容与实现科学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参与科学课程的建构,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与情感方面的发展,而且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课程的建构时,设置的学习内容要科学合理,能够为学生主动参与建构科学课程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丰富的素材,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学生主动参与科学课程建构的内涵
科学课程的建构是指课程开发者从课程的目标与要求、课程的决策与规划、课程的撰写与落实、课程的诊断与总结等方面出发,构建一整套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科学课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课程的建构,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科学课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现有的能力水平,创造性地建构科学课程。它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让学生参与科学课程教学的设计,如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学习方法的选择,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案的准备;二是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自主学习、自主评价等。这种科学课程的建构是建立在学生内在需要的基础上,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彰显个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是课程的构建者,又是课程的学习者,而学生参与课程建构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课程资源,这样一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并能从课程这个层面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让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课程建构的策略
(一)科学合理的内容是学生主动参与科学课程建构的基础
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科学课程的建构,选取的科学课程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存在一定的关联,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保证学生具有建构科学课程的兴趣。比如,以教学教育科学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蚯蚓》一课为例,在没有上到这一课时下了一场大雨,笔者正在操场上挖排水沟,不小心将一条蚯蚓铲成了两截。有的学生看到这一情况后,说:“坏了,这条蚯蚓一定会死的。”我知道学生对被铲成两截的蚯蚓产生了兴趣,于是我对他们说:“你们想知道这条蚯蚓是死是活吗?如果想的话,你们可以就此开展一次研究活动。”学生听说可以研究蚯蚓,立刻小心翼翼地把这条断成两截的蚯蚓带回了教室,并为蚯蚓制作了饲养盒,查找相关资料进行研究。比如:有的学生研究的主题是“蚯蚓是如何修复身体的”;有的学生研究的主题是“蚯蚓是如何走动的”;有的学生研究的主题是“蚯蚓是如何吃食物与排粪便的”。这样的研究活动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因此,让学生主动参与建构的科学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让学生在建构科学课程的过程中主动学习,积极创造,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学环境是学生主动参与科学课程建构的前提
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参与科学课程的建构,与他们所处的环境具有一定的关系。良好的环境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建构科学课程的兴趣,因此,教师要营造能够促进学生勇于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环境氛围。
1.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学生有什么样的心理,他们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对于科学课程的建构,学生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都与学生的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平时的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科学认真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勤于实践,为学生创造一种安全的探究心理环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建构科学课程的需求与意愿。
2.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氛围。在科学课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都是由教师来安排,学生只要沿着教师的教学步骤一步步地进行科学探究即可。这种被动的学习环境氛围不利于学生主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也称不上是一种真正的科学探究,而只是一种科学验证活动,是学生通过科学活动来验证老师预设的结果正确与否。因此,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课程的建构,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氛围,让学生自由发挥,大胆尝试,在探究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体验,有所收获。比如,学生在自主建构科学课程时,教师需要思考学生进行观察与操作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能够培养什么样的科学素养。
(三)丰富的素材是学生主动参与科学课程建构的关键
学生主动参与科学课程的建构必须建立在丰富的素材之上。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主动建构科学课程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对物体的直接操作才可以完成,因此,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课程的建构,就要为学生准备丰富的素材。比如,以教学教育科学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这个单元为例,无论是让学生比较材料的软硬与韧性,还是让学生探究塑料的循环使用情况,都需要为学生准备大量的探究材料,如给学生提供各类木板,各种金属,各种塑料,各种纸张,然后让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和研究这些材料。只有这样,学生主动参与科学课程的建构才会成为可能。这是因为学生所接触的实验材料毕竟有限,有的实验材料学生无法找到,这时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素材,帮助学生建构科学课程奠定基础。
(四)科学评价是学生主动参与科学课程建构的保证
对学生主动参与建构科学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了解和判断学生具备哪些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为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课程的建构提供依据,有助于学生在科学合理的评价中学会如何建构科学课程。
对学生能否主动参与科学课程建构进行评价,应从学生对科学课程建构的态度与能力出发,注重学生在建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与科学品质。此外,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与能力差异,由于受学业水平与生活经验的影响,不同的学生在构建科学课程时会出现不同的情况,有的学生建构的科学课程背离了科学课程标准,此时教师就要对这些学生建构的科学课程给予适当地引导和评价。比如,对于没有建构科学课程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延迟评价,待学生建构出合理、出色的科学课程之后,教师再给予肯定的评价。针对学生建构科学课程的前后不同的情况进行比较,可以采取纵向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价。无论采取哪一种评价方式,教师都要结合学生在建构科学课程过程中的真实情况进行评价,在肯定学生具备探索精神的前提下给予适当地指导,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当然,学生主动参与科学课程建构的策略很多,无论教师采取什么样的策略,都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营造出能够促进学生建构科学课程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地投入到科学课程的建构当中,有效地提升科学素养。
(责编 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