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导学生纠正错误性知识教学策略

2014-05-08汤宝玉

广西教育·A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交换律口诀算式

汤宝玉

【关键词】小学数学 错误性知识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028-02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里的课堂是指真实的课堂,它是自然课堂,更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而要根据学生现状和课堂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进程,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追求课堂交流的真实,敢于暴露教师教学预案之外的情况,再现原汁原味的课堂。

以下是笔者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片段。

【课堂再现】探究乘法交换律

出示右图。(每个×代表一棵大白菜)

师: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棵大白菜,可以怎样列乘法算式?

生:3×5,5×3.(板书3×5 5×3)

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的含义。

师:这两个乘法算式的积应该怎样?

生:相等。

师:为什么?

生1:因为3×5=15(棵),5×3=15(棵)。

生2:因为3×5和5×3都表示这堆大白菜的总棵数,即使不计算,我们也能断定这两个乘积相等。

至此,学生所有的回答都在笔者的预设之中,在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之前,笔者又追问了一句:还有其他方法说明这两个算式相等吗?

一阵沉默之后,平时爱动脑筋的小华迫不及待地举手发言:老师,我有。

师:请你说一说。

小华:因为3×5和5×3,都可以表示3个5相加或5个3相加的和是多少,所以它们相等。

笔者没有直接肯定,而是抓住并利用这一生成的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在小华的影响下,小明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小明:因为3×5和5×3,都可以根据乘法口诀“三五十五”算出结果,所以它们相等。

……

【反思】我们知道,乘法交换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在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现实的基础上,从乘法交换律的实质内容出发,通过创设“计算大白菜的棵数”这一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动态生成。师追问:还有方法说明这两个算式相等吗?引发了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利用学生群体中的差异性资源,生成了两个乘法算式都是表示3个5相加或5个3相加的和,揭示出两个乘法算式为什么相等的本质,从数学的角度研究数学知识。这里创设的情境符合本课题教学的实际需要,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师生的讨论交流中,有学生应用以前学过的乘法口诀“三五十五”来说明3×5和5×3,实际上运用了循环论证,这在逻辑上是不允许的,理由是由于3×5和5×3相等,我们得到它们可以用同一句乘法口诀来计算的结论,而不是由于它们可以用同一句口诀计算,它们就相等。教师如果直接告诉四年级学生,应用乘法口诀说明这两个算式相等是错的,学生肯定不理解。

一线教师在面对真实课堂,面对学生生成错误性知识时,该如何引导学生呢?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三点看法。

一、巧用举例,纠正错误

我们知道,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自身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上面的片段,学生之所以生成用乘法口诀“三五十五”来说明3×5和5×3相等,是受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错误地迁移。此时教师不要慌张,也不要按照自己的教学预设进行教学,可以通过教师示范举例说明,再让学生举例说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小数》时,有这样一道判断题:所有的小数都比整数小。这道题用举例比较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的错误认知。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有很多知识,通过举例,就能使学生明白对与错。这种用举例说明的方式,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

二、用心倾听,知错会改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探究是当前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课堂上生成的一个问题、一个结论,甚至一个错误,都是正常的。面对这些生成资源,教师应认真倾听,进行有效分类。对于生成的错误资源,又是共性资源,教师应顺着学生的思路将有效成份激活,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时,学生计算25÷0.35,很多学生得到的结果是71……15,笔者并没有马上评价结果的对错,而是把它作为一道判断题,让学生交流分析。先让学生判断答案是否正确,再追问学生:“你是怎么发现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找到判断的方法。方法一:余数15与除数0.35比,余数大于除数,说明答案是错误的。方法二:用商×除数+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这也说明答案是错误的。通过以上两种判断方法,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学生很快发现,由于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100,虽然商不变,但余数是被除数乘以100计算后余下的,所以余数也乘以了100,正确的余数应该是0.15。这样教学,学生不但学会了判断对错的方法,也纠正了自己的错误。

三、数形结合,直观解错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练习得以纠正,而必须经历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数学课堂上出现一些细小的错误,教师如果意识到这些错误有不寻常的教育价值并加以利用,这样的课堂会更加精彩,学生理解知识会更加透彻。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让学生尝试计算+,有的学生认为+=,教师并没有回避学生的错误,而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借助长方形纸,先表示它的,再表示它的,这时,涂色部分一共是这张纸的,所以,+=。

实际教学中,因为种种原因,我们的课堂充满着不确定性和生成性,这是事实存在的。错误是生成性资源的一种,面对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形形色色的错误,除了以上介绍的三种教学策略,还可以让学生自我反思、课后讨论、查阅相关资料,有时甚至可以采取回避等冷处理。总之,真实的课堂,应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允许学生出错,教师纠错。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交换律口诀算式
口诀与加法
口诀中的规律
怎么写算式
高远处立意低结构教学
——特级教师周卫东《乘法交换律》教学赏析
高观点立意 低结构教学
——特级教师周卫东苏教版四下《乘法交换律》教学赏析
怎样熟记口诀
好玩的算式谜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纪实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