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午之耻对部队政治工作的现实拷问

2014-05-08北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

政工学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北洋水师强军官兵

●北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 夏 平

甲午之耻对部队政治工作的现实拷问

●北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 夏 平

习主席深刻指出:“甲午战争打断了中国发展进程,加深了民族苦难,也激励了民族觉醒。我们要用这段历史警示国人,教育官兵,勿忘国耻。”120年前,以威海卫保卫战惨败为标志,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拉开了日本军国主义掠夺中国的大幕。透过甲午战争博物馆内一幅幅沉痛的历史画卷,抚摸铁码头上历经沧桑的斑斑锈迹,我们不禁要问:倘若明天再发生中日海上对决,我们有没有必胜的信心和能力?在甲午战争的历史反思中,审视和拷问当下部队政治工作,应该会给我们许多深刻的警示和启迪。

拷问之一:北洋水师败就败在信仰缺失。面对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官兵舍身为国的忠诚信念培树起来没有?

甲午之败,首先是败在忠诚与信仰的缺失上。清兵普遍重家轻国,把当兵作为养家糊口的谋生之路,清军教育也多讲功名利禄,忽视对国家概念、民族气节、奉献精神的培养,“是故吾国民之大患,在于不知国家为何物”。反观日本,小学教育就灌输“皇国论”“大和魂”思想,其《军人训诫》更是处处充斥着天皇神权、国家利益,军人以效忠天皇、为国捐躯为荣耀。两相比较,一个扛枪为了家,一个扛枪为了国,两种价值观决定了两种军人在战场博弈之前胜负已分。

忠诚是最宝贵的品质,信仰是最牢固的支柱。人民军队自建军之日起,就把听党指挥、报效祖国作为最高准则,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职能也在于塑造信仰、培养忠诚。在当今改革开放复杂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环境下,我们应时常扪心自问:一事当头,每名官兵是考虑国家和军队多,还是顾及家庭和个人多?对待是非问题,是旗帜鲜明,还是言行不一?奔赴战场,是义无反顾,还是瞻前顾后?这些问号不拉直,官兵忠诚和信仰的纯度就打了折,重蹈北洋水师覆辙的危险就多一分。忠诚和信仰,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反复灌输、教育、启发,才能将其牢牢根植在官兵心间。一是必须大力培树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我军建军87年来形成了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远的如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近的像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彰显了人民军队信念如炬、舍家为国的崇高担当。我们一定要用活用好这些丰厚的精神财富,引导官兵学军史、忆传统,颂英模、当先锋,大力强化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二是必须始终铸牢听党指挥的军魂意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军魂,越是社会思潮多样化,越要坚定军魂不动摇。必须高度关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动向,注重从理论深度和历史维度,大讲旗帜的力量、真理的力量、道路的力量,批驳“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观点,增强官兵始终不渝听党话、跟党走的赤诚信念。三是必须自觉坚定强军兴军的价值追求。紧紧围绕实现强军目标,把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具有部队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文化熏陶、典型激励、舆论引导、实践养成等多种手段,引导官兵牢记强军目标、坚定强军信念、献身强军实践。

拷问之二:北洋水师败就败在麻痹松懈。面对复杂严峻的安全形势,官兵枕戈待旦的战备观念树立起来没有?

眼中无敌、安不思危,是清军折戟沉沙的直接原因。甲午战争爆发前一二十年,日军就不断侵犯台湾、朝鲜和琉球,其狼子野心路人皆知。但清军心存侥幸,以致在日军进犯朝鲜、战争一触即发之际,李鸿章还电告清军将领“日本并无他意”。更为可悲的是,在安东、金州、大连等重镇相继失陷之时,清军仍沉溺于歌舞升平之中。与之相比,日军则有强烈的危机意识。1886年定远、镇远等4艘战舰停靠长崎,日本举国震撼,视为心腹大患,下决心赶超、打败北洋水师,就连小学生也玩起了“捕捉定远”的游戏。这就启示我们,一支军队越是看不到战争,就越会发生战争;越是不想打仗,就越会挨打。

作为军人,永远没有和平时期,只有战争和准备战争时期,所谓养兵千日、用兵千日。但从现实情况看,在长期的和平环境下,有些官兵思想走神、精力走偏,工作中出现了与打仗要求不相适应的“盛世危相”:一是“忧”不起来,尽管狼烟四起,依然四平八稳;二是“实”不起来,以不打仗的心态准备打仗;三是“苦”不起来,习惯“居家过日子”,乐享安逸生活;四是“紧”不起来,作风稀稀拉拉,工作空转内耗,等等。思想政治工作聚焦中心、服务打赢,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引导官兵保持清醒、始终增强忧患意识,真正使随时准备打仗成为官兵的自觉行动。一是坚持用战斗队思想武装官兵。把“我军根本职能是什么、强化职能为什么、履行职能靠什么”作为主课贯穿军旅全过程,把职能教育融入主题教育常年抓,与战备训练一道去做,及时解决影响战斗队思想的各种现实问题,使官兵认清军队永远是一个战斗队,时刻准备打仗是军人的天职,激励官兵尚武精武、履职尽责。二是坚持用历史教训警示官兵。通过回顾鸦片战争以来我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历史,解析甲午战争中诸多败战的战例,认清日本军国主义者惯于不宣而战的特性,引导官兵牢固树立“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思想,不断拧紧随时准备打仗的发条。三是坚持用现实安全威胁警醒官兵。严格落实形势报告制度,定期分析研判当面情况,深入宣讲我国海洋国土权益面临的严峻形势,不断强化官兵练兵备战的责任感紧迫感,激发官兵敢打必胜的血性。

拷问之三:北洋水师败就败在视野狭隘。面对海军转型发展的时代要求,官兵敏锐前瞻的战略思维确立起来没有?

甲午战争清军惨败,与其思想陈腐、因循守旧,缺乏对时局整体把握,战略判断错误有着直接关系。其中有两点最为严重,一个是认为日本“弹丸小邦”,不会也不敢与大清帝国开战;另一个是,假如一旦开战,西方列强也会从中调停、止戈和谈。反观日本,早在1879年便陆续派出大批间谍刺探中国军备、地理、民意等各方面情况,据此制定了详细的“征讨清国策”,并提前展开一系列外交斡旋和勾联活动,为侵华战争做足了准备。对时局不同的把握和判断,导致了不同的战争结局、不同的国运走向。由此可见,国际政治博弈,战略判断至关重要。战略决策影响深远,要想赢得一场战争,必须在战略上掌握先机,赢得胜算。

海军作为国际性、战略性、综合性军种,一舰一机关乎大局,一兵一卒牵涉外交。一旦处理不慎,就会干扰牵扯国家政治外交大局,使军事问题政治化、国内问题国际化、简单问题复杂化。近年来,海军常态化组织海上联演、远航训练、战备巡逻、护航出访等重大任务,对广大官兵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从现实情况看,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差距,有的国际政治理论基础比较薄弱,有的战略视野还不够开阔,有的对外军特别是主要对手研究不够深透,也有的处置涉外突发情况能力弱,等等。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着眼时代要求,把培养各级领导干部的国际政治头脑和战略思维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一是培养面向世界的国际政治素养。与海军走向深蓝、走向世界的步伐相适应,把学习海洋法、国际法、外交和外语知识等纳入团以上党委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进修、首长机关训练,尤其要加强对相关国家国情、政情、军情的研究,不断开阔国际视野,增强指挥能力。二是培养科学先进的现代理念。海军作为高技术军种,构成复杂、知识密集,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驾驭现代化装备、打赢信息化战争,必须注重加强现代化知识学习,培养引领强军实践的新型军事人才,为建设强大海军提供智力支撑。三是培养登高望远的领导能力。在理论武装与学习研究中进一步锻炼思维、提高层次,增强对复杂形势的判断力、危局险局的化解力、兵力行动的掌控力、涉外问题的处置力。尤其是组织指挥兵力行动,要多看宏观大局,多想内外因素,多思政治后果,善于抓要害、谋根本、控全局,维护服务好国家政治外交大局。

拷问之四:北洋水师败就败在将士无能。面对信息化条件下高技术战争,部队能打胜仗的人才方阵建立起来没有?

反思甲午战争,用人不当是一条致命的教训。在选拔将帅上,清军任人唯亲,重用嫡系,使得“贪鄙庸劣”者身居要职、“饰败为胜”者获得提拔。在人才培养上,日军参战将官全部接受新式军事教育,70多人在欧美军舰实习过,100多人留学西方国家;而清军仅各舰管带接受过新式学堂教育,多数将领缺乏先进作战理念。“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选人用人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到了战场就要付出惨重代价。

能打仗是一支军队的最硬资本,打胜仗是一支军队的最大价值。军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必须用能打仗、打胜仗的标准选人用人。从部队实际情况看,有的单位选用干部强调老实听话多于打仗本领,经验型、管理型干部比较受欢迎;有的思想观念保守,对能干但有棱角的干部,有求全责备的倾向;还有的育人意识淡薄,对干部培养缺少个性化的成长路线规划。治军之道,要在得人;强军胜战,关键在人。一是必须加强规划,用前瞻的眼光培育人才。要本着对打赢明天战争负责的态度,着眼打仗所需、专业所缺、部队所急,制定人才培养规划,设计干部成长路线图,努力打造一支体系完备、梯次合理、管用顶用的人才队伍。二是必须打破常规,用非凡的胆识使用人才。辩证看待干部的长处和不足,力求做到用当其时、用其所长,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勇于破除按兵种、按专业、按岗位“单线培养”的传统路子,不断加大干部交流任职力度,走活复合培养、交叉任职、全面锻炼成长的路子。三是必须坚持原则,用优良的作风选拔人才。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为战选才、选能战之才,让干部选拔任用在阳光下进行,切实把那些品质好、有本事、敢担当的干部用起来,确保枪杆子始终掌握在可靠的人手里。

拷问之五:北洋水师败就败在怯敌畏战。面对强敌挑起战争兵临城下,官兵勇于亮剑的血性胆魄激发起来没有?

甲午海战中,虽然有邓世昌、徐邦道等浴血奋战的将士,但也不乏临阵脱逃的懦夫败将,很多坚固的炮台是被日军徒手攀爬攻克的。黄海激战,3艘战舰逃离战场;旅顺战役,7名统领有4名潜逃;威海之战,10艘鱼雷艇结伙逃遁;义州作战,日军一排机枪吓跑一城清军;战争后期更是纷纷投降,落得全军覆灭的悲惨结局。

狭路相逢勇者胜。我军素有以“气”胜“钢”的辉煌历史,今天必须继承发扬光大。日本有人曾在网上妄言,解放军都是独生子女“小皇帝”,打不赢第二场甲午战争,企图动摇我官兵能打胜仗的信心决心。现在部队使命任务越来越重,官兵结构成分变化很大,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找准抓手、实化举措,强化官兵敢打必胜的血性。一是弘扬民族精神,汲取血性基因。组织官兵系统学习中国近代史、历代军旅诗词、民族英雄事迹等书籍,利用重大纪念日搞好仪式教育,引导官兵走进浴血战史,激发豪气胆识,培树尚武精神。二是学习军史传统,传承血性战魂。大力开展我党我军和人民海军光荣传统教育,引导官兵学习革命先烈事迹,培养“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永葆人民军队英雄本色。三是坚持真备实训,砺练血性铁骨。把战斗精神培育融入实战化训练,既要练指挥、练协同又要练意志、练作风,磨砺官兵过硬心理素质和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四是自觉以上率下,涵养血性胆识。注重引导各级领导带头强化血性,坚持吃苦在前、担当在前、冲锋在前,以自身的血性豪气,带出部队的虎狼之气。

拷问之六:北洋水师败就败在精神文化落后。面对海军走向深蓝的历史使命,官兵与之相应的精神底蕴培育起来没有?

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的武力之战,也是两国的精神文化碰撞。中日两国同时“师从西方”,清王朝“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买到的只是器物,而日本却学到了西方精神文化的精髓。消极“海防”败给了积极“海权”,守成状态输给了创新求变,一定意义上是国家和军队精神文化的较量与比拼的结果。敌胜我败的战争结局说明,先进精神文化可以缔造胜利之师,落后精神文化必将毁掉一个国家。

近些年,海军更加重视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先进军事文化,从设立“4·23”海军节到大规模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活动,从爱舰爱岛爱海洋到宣传核潜艇精神,都见证着人民海军精神文化的建设成就。但与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相比,与海军担负的使命任务相比,我们的精神文化建设还不够完善,必须继往开来、创新发展。一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有生命力的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人民海军文化根植于这片土壤,必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大力发扬崇德尚武的优秀传统。要学习忠勇善战的历史名将,学习郑和七下西洋的旷世壮举,弘扬开拓海上丝绸之路的海洋意识,切实从历史文化中汲取正能量,在继承传统中形成人民海军精神文化的独特风骨。二要打造部队特色文化。海军是充满冒险、创造、开拓、拼搏的职业,必须有敢闯敢试、搏击大洋的精神文化品质。避战保船的北洋水师,缺乏的正是这样一种文化和力量。我舰队部队历来有先行先试的先锋传统,涌现了海上先锋舰、水下先锋艇、海空先锋大队、水下发射试验先锋艇等先锋模范,凝结形成了具有舰队特色的先锋精神。我们要珍惜和用好这笔宝贵财富,不断培树先锋文化品牌,以此激励和带动官兵争做强军先锋。三要转化催生精神文化战力。晚清社会不能说没有精神文化,但是国民不知有战、不愿参战;北洋水师也有大量制度规范,但是失之于宽、形同虚设。对军队来说,软实力支撑硬实力,文化力催生战斗力。发展精神文化,必须为打仗服务、向打赢聚焦。要把文化融入军事训练,把宣传鼓动做到甲板上、机翼下、舱室内;以文化感召人民群众,把人民战争的制胜法宝坚持好落实好;用文化直接参与作战,拓展和实际运用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切实依靠先进的精神文化引领部队向强军目标挺进。

猜你喜欢

北洋水师强军官兵
北洋水师那些事
从中日近代海军建设的不同探析甲午海战中国战败的原因
强军路上
强军 强军
走在强军路上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魂牵深蓝》:强军路上的奉献之歌
从北洋水师看中国近代海军的兴衰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北洋水师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