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日近代海军建设的不同探析甲午海战中国战败的原因
2019-03-29蒋润民
蒋润民
摘要:本文尝试着从中日近代海军建设各个方面的不同与差异来探究甲午海战中中国战败的原因。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重要一环就是甲午海战,这场关键的战争反映了中日近代海军建设在指导思想、战略军备、海军后勤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和差异。正是这些不同和差异最终导致了清军的节节失利,最终导致了甲午海战中国的战败。
关键词:甲午海战 北洋水师 近代海军建设 海防意识
中日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造成了深远影响,它使中国的国际地位骤然下降,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同时它也成为中国近代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本文将通过研究甲午海战的背后中日近代海军建设的不同来探究中国战败的原因。
一、中日近代海军建设指导思想的不同
(一)中日海防意识的不同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清政府眼界狭隘,一直以来都以“天朝上国”自居,没有充分重视海防。自从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才逐渐意识到海防的重要性。主持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具有先见之明,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在鸦片战争前被懦弱无能的道光帝革职,其加固海防、加强海军建设的建议也未得到重视。同时期的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编著了海国图志,该书出版后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反而在日本出版后流行了起来,为明治维新奠定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减轻了改革路途中的阻力。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在大力发展近代海军舰队的同时,注重学习和借鉴西方的海军理论和思想。马汉的名著《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在1890年出书不久,便被日方翻译后出版。日本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的海上战略的指导思想,非常重视海权范围的扩张。因此,日本发起了甲午海战是为了扩大领海权,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二)中日海军发展的认知层面不同
在战争逐渐近代化、技术化的时代,想要单纯依靠将士的勇猛和武器及人员在数量上的优势来取得战争的胜利是远远不够的。对于近代海军的建设,清军只关注了新式武器的更新,没有重视编制体系、战略战术和指挥系统等更深层面的学习和研究。因而,洋务运动只认识到“取其长处”的器物层面,正如李鸿章所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夺魄”[1]。由此可见,李鸿章对于近代海军的建设只处于初级阶段,没有看到西方的海军建设已经具有完备的战略体系和指导思想,甚至盲目地乐观与自信。同时,作为清政府用来培养人才的船政学堂,也只是培养高级造船及航海人才等,而非指挥战争的军事人才。此外,清政府在构建海军政令机构缺乏统一的战备系统,各个部门权力分散,整个海军部门内部纷争不断,在形式上已经支离破碎,无法真正地实现统一而有效地管辖和训练海军。
相反,早在1884年2月,日本政府就派出了以大山岩为首的军事观察团到西方观摩学习先进的思想和技术。此外,日本在1886年3月18日成立了陆海军联合参谋本部。1893年,日本政府撤销了陆海军联合参谋本部,接着成立了更加独立的海军军令部,专门负责近代日本海军的建设。同时在海军建设的思想纲领方面,日本在1894年5月19日,又制定了《大本营条例》,军队严格按照这个条例,实行统一指挥,逐渐实现了日本近代海军建设上的军事独裁局面,这大大提高了行政的效率。此外,日本于1870年创办海军兵学寮,后改称为海军兵学校,该学校所培育的课程内容繁多,范围较广,学员们训练十分严格,为后来海军的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和人才基础。
二、中日近代海军建设战略军备的不同
(一)中日在购舰上存在不同
清政府于1875年至1878年期间,总共订购了15艘蚊炮船。所谓蚊炮船,其特点是吨位小、航速慢,适合近海作战,但清政府却在如此小型的跑船上,装备了用来远距离击穿敌军的铁甲巨舰的大口径的主炮。然而在实战中,蚊炮船并没有能力发挥口径主炮的威力。这反映了清政府对海军战略军备知识和炮舰技术极其匮乏。1879年12月,李鸿章订购了两艘撞击巡洋舰,分别命名为“超勇”、“扬威”作为对蚊炮船的补充。这两艘撞击巡洋舰只是一种实验性的军舰,因此它们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与清政府相反,同时期的日本则购置了“金刚”、“扶桑”和“比睿”等二等铁甲舰,这种军舰坚实牢固,活力凶猛,大大增强了其海军装备的实力。随后日本又订购了实用性较高的多艘军舰,构成了日本近代海军的精锐舰队。这些措施使日本海军在军舰购置和建设方面取得了绝对的优势。
1880年和1881年,李鸿章分别购置了排水量超过7000吨的铁甲舰“定远”与“镇远”。此后,他又购置了三艘穹甲巡洋舰和两艘装甲巡洋舰,组建成了一个以“定、镇”为主的编队,这个编队虽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在战略战术方面尚有待于提高。之后,清政府于1888年起便暫停了军舰购买和武器更新,使得北洋水师进入了暂停发展甚至衰败的状态,最终北洋水师被日本海军大大超过,这就使得甲午海战一开始,清政府就处于了一个劣势的地位。
(二)中日海军武器装备上的差异
将黄海大东沟海战中的北洋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进行对比,在装备的大口径火炮数量方面,中日相差不大,但在装备的速射炮数量方面,日本占绝对性的优势。北洋海军某官员曾回忆道“数年以来,我军未尝购外洋兵械。现有船炮,比敌迟钝。我开巨炮一,敌可施快炮五……是两军相对,而彼进退自如”,“外洋之舰日新月异……我军变换阵势尚未完竣,已被其所围。虽有夺天之巧,亦难插翅而飞也”[2]。此外,在舰队的机动性上,北洋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差距很大:首先,北洋水师舰队的平均航速要远远低于日本联合舰队;再次,加上北洋水师的大部分军舰已经老化,火炮发射的速度较慢。这两大差距使日军舰队的优势进一步增大。
北洋水师的弹药不仅数量较少,而且质量也存在很大的问题。1891年3月,丁汝昌因为定、镇两舰所领的305毫米炮弹铜箍太大,不能合用而致函刘含芳,要求“代为刮削”[3]。药存在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北洋水师的实力,还进一步加剧了中日舰队的火力差距。在大东沟海战时国产的短倍径开花弹大多命中后没有成功爆炸,而威力较大的长倍径开花弹则依赖进口,一旦用完就只能从外国再次引进,一旦开战是来不及的补给的。此外,北洋水师的开花弹配备的是黑火药,火药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烟雾,一方面使得舰队更容易暴露,另一方面容易遮挡北洋水师的视线,从而影响观测敌军军舰准确性,难以判断敌军的具体方位和动向。然而,日本联合舰队在海战前后均拥有充裕的弹药储备,他们使用的是棉火药,爆炸后不会产生弥漫的烟雾,因而能够清晰地明辨敌军舰队的方位和动向,这本身也使得联合舰队相对较难发现。此外,日本在1891年日本军备技术研究专家成功配置成功了下濑火药,大大提高了其弹药的威力。1893年日本海军决定采用这种高性能的下濑火药,这就进一步提高了日本海军炮弹的威力。尽管在大东沟海战时北洋水师的命中率要高于日本,但始终未能击沉敌舰一艘,这足以见得北洋水师军备武器的拙劣以及敌舰的精良牢靠。
三、结语
甲午海战中国失败,败在整个国家体制所引起的近代海军建设的种种弊端,诸如清军海防意识薄弱、指导思想落后、管理混乱、后勤效率很低、弹药不足且质量低下等等。于是,中日近代海军建设的不同和差异成为导致甲午战争的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这给我们当代中国海军建设提供了深刻的经验与教训。强国先强军,进行现代化的军队建设是一个国家的屹立于世界政治经济舞台的基本前提。
参考文献:
[1]顾廷龙,戴逸.李鸿章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220.
[2]孙建军.北洋海军官兵回忆辑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51-55.
[3]丁汝昌.戚俊杰,王记华编校.丁汝昌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151.
(作者单位:山东省微山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