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撕脱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10例疗效观察
2014-05-06卢丽虹胡顺广魏远坚
卢丽虹,胡顺广,魏远坚
(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广东 汕头 515011)
周围神经撕脱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10例疗效观察
卢丽虹,胡顺广,魏远坚
(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广东 汕头 515011)
目的观察周围神经撕脱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1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编入观察组,另选1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周围神经撕脱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卡马西平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并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周围神经撕脱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手术难度低,效果好,可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疗效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颌面部神经疾病,该病最早于18世纪50年代中期由法国医生Nicolas Andri发现,其最显著的临床特征就是患者脸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该病的发病率随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发病人群中女性占大多数,右侧面部疼痛多于左侧。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系指无神经系统体征,如三叉神经分布区的感觉、运动正常,角膜反射无异常,而且应用各种检查未发现明显和发病有关的器质性病变者。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则是指由于机体的其他病变如炎症、肿瘤、多发性硬化等疾病侵犯三叉神经所致,此型有明确的病因,三叉神经痛只是某种疾病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三叉神经痛是公认的疑难杂症,其发病原因如何,学界尚未有统一看法。轻度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一般采用药物疗法和中医疗法进行保守治疗,如果病情较重,则需进行封闭治疗、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电凝治疗或者进行手术。周围神经撕脱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常见的外科手术方法[1-3],本文旨在观察周围神经撕脱术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10作为观察组,全部给予周围神经撕脱术治疗,另选取11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中男性35例,女性75例;年龄31~82岁,平均(47.15±10.63)岁。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80例;年龄30~81岁,平均(48.14±10.69)岁。患者均因面部持续性神经疼痛入院治疗,疼痛范围多见于面颊部、舌部和上、下颌骨面部皮肤区域,疼痛发作持续时间短则几秒钟,长则2~3 min,多有典型的扳机点,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伴有面部抽搐症状。在初步确定罹患的神经分支后用2%利多卡因行相应神经的阻滞麻醉能够马上使疼痛缓解。纳入标准[4-5]:(1)患者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面部神经疼痛;(2)疼痛部位位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3)患者神经系统呈阴性;(4)疼痛模式无显著变化。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具体手术操作方法为:患者在手术室由麻醉师行气管插管全麻。麻醉后解剖暴露神经,第Ⅰ支神经疼痛的患者与眉弓下边缘做切口,暴露眶上神经;第Ⅱ支神经疼痛的患者于前庭黏膜处做切口,暴露眶下神经;第Ⅲ支神经疼痛的患者于口腔外侧下颌角处做切口,在下颌角外侧骨壁开骨窗后暴露下牙槽神经。暴露完毕后开始撕脱神经,利用血管神经沟钳,在神经通过神经孔处将神经与血管游离,然后剪段神经,分别撕脱近心端周围支神经。待神经完全离断后,向神经近心端处注射杀菌溶液,溶液由15 mg规格的阿奇霉素溶于生理盐水后制成,可以多点注射,注射后见神经中枢处直径显著增加。神经离断后残余部分缩入骨孔的,应顺骨孔注射灭菌药物后利用骨蜡封堵,完毕后清创缝合[6-7]。对照组予卡马西平、维生素B12等药物治疗,疗程8周。
1.3 评价方法 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评定及生活质量评定。(1)疗效判断:根据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状况作为判断治疗效果的标准,其中治疗后疼痛消失者为痊愈;疼痛未消除但大幅减轻者为显效;疼痛有所缓解者为有效;疼痛没有好转者为无效。痊愈、显效和有效人数之和占总人数比例即为有效率[8];(2)生活质量评定: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9],包含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等项目。每个项目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健康状态越好,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根据生活质量评分表衡量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采用原发性神经撕脱术的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生理功能(PF) 61.24±24.61 42.84±30.14 4.928 0.000躯体疼痛(BP) 73.22±22.57 51.09±25.46 6.847 0.000情感职能(RE) 53.56±20.84 43.72±22.75 3.372 0.001生命活力(VT) 58.36±19.40 47.64±17.81 4.168 0.000精神健康(MH) 65.79±18.12 54.68±16.40 4.834 0.000社会功能(SF) 67.08±28.04 60.27±15.81 2.186 0.029
3 讨论
三叉神经是支配口腔颌面部感觉和运动的主要神经之一,主要负责调节人体面部肌肉运动,以及传递躯体感觉和部分内脏的运动信号,由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组成。如果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三叉神经分布部位出现持续性神经疼痛即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目前临床上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一般采用药物方法治疗,其中卡马西平被认为是本病治疗的一线用药,约有70%以上患者通过卡马西平的治疗能较好控制疼痛症状。但这种症状的控制仅能维持平均1年左右的时间,患者症状可能就会复发。对于药物难以控制的,则可选用无水乙醇或甘油进行封闭治疗,封闭治疗无效的,则有必要进行外科治疗[10-1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外科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了颅外手术和颅内手术。颅内手术需开颅进行,一方面容易给患者及其家属以巨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有可能造成疼痛反复发作。原发性神经撕脱术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止痛效果好,且一般不易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对于病情较轻,且不具有较好手术耐受性的患者具有良好的适应性[12-13]。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周围神经撕脱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采用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对照组的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利用周围神经撕脱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手术难度低,治疗效果好,可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在采用周围神经撕脱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过程中,笔者认识到三叉神经存在若干分支,由于神经末梢分支的交叉,患者疼痛区域有时会受两个神经分支所支配,故术前对患者疼痛所罹患的部位须反复确定,必要时须隔天再次检查。否则若仅对一个神经分支进行撕脱处理,还不能彻底根治疼痛,术后极易发生疼痛复发。有研究也指出,虽然出现疼痛反应的三叉神经只是若干分支中的一个,但其余尚未出现疼痛反应的分支也存在着病变的可能。有些患者复发后再次进行撕脱术治疗时可以发现,在三叉神经其余分支中普遍存在着撕脱不彻底,神经残留,结缔组织和神经纤维再生以及神经再通的情况。可见,在实施周围神经撕脱术治疗三叉神经疼痛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当提高撕脱部位,避免撕脱不彻底,从而导致残余神经组织再生和疼痛复发。
总之,利用周围神经撕脱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疼痛创伤小,效果好,患者易于接受,术后生活质量高。但在具体操作中仍要意识到,周围神经撕脱术毕竟是一种破坏性的治疗方法,患者在治疗后可能会出现面部麻痹、味觉丧失和麻木不适的症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适时适当选择最佳治疗方法。
[1]陈焕雄,夏 鹰,史克珊,等.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43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18):91-92.
[2]Choi J,Park HS.The Clinical Anatomy of the Maxillary Artery in the Pterygopalatine Fossa[J].J Oral Maxillofac Surg,2013,61(1): 72-78.
[3]嵇 卉,郑 纪,永肖峰.3D-Vibe序列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2011,22(22):109-110.
[4] Morton AL,Khan A.Internal Maxillary Artery Variability in the pterygopalatine fossa[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11,104 (2):204-209.
[5]毛玉虎.三叉神经第Ⅲ支多分支撕脱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2,2(1):59-60.
[6]Hwang K,Han JY,Battuvshin D,et al.Communication of infraorbital nerve and facial nerve:anatomic and histologic study[J].The Journal of Craniofacial Surgery 2011,15(1):88-91.
[7]张春红.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4):1853-1854.
[8]Fleischmann W,Strecker W,Bombelli M,et al.Vacuum sealing as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amage in open fractures[J].Unfallchirurg, 2010,96(9):488-492.
[9]杨鸿雅.三叉神经痛患者生活质量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12, 22(5):573-575.
[10]查正纪.经上颌窦神经撕脱术治疗三又神经痛Ⅱ支[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1,21(2):119-120.
[11]Wdck JK,Kopecky KJ,Appelbaum FR,et al.A randomized investigation of high-dose versus standard-dose cytosine arabinoside with daunorubicin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untreat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a Southwest Oncolor Group study[J].Blood,2012,88 (51):833-834.
[12]华耀社,贾怀斌,赵 婧.三叉神经周围支改良撕脱术35例初步报告[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3,28(5):384-385.
[13]Sciarra A,Panebianco V,Salciccia S,et al.Role of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MR)imaging and proton MR spectroscopic imaging in the detection of local recurrence after radical prostatectomy for prostate cancer[J].Eururol,2011,54(3): 589-600.
R745.1+1
B
1003—6350(2014)14—2127—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4.14.0823
2014-02-18)
卢丽虹。E-mail:13825862233@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