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乐观品质培养的实验研究

2014-05-06施国春

关键词:控制组人格个体

施国春, 李 丹

(渤海大学 教育与体育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一、前言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就业形势的严峻、学业任务的繁重、人际关系的复杂,当今的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最近几年大学生因承受不了各种过多的压力而退学、自杀、堕落的现象并不少见。如何引导大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承担起生命的责任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众多的研究表明,乐观是人格中重要的积极心理资源,它能在个体面对压力或者应激情境时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避免产生应激性心理问题。乐观作为个体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和人格倾向,这种态度和人格倾向可对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在认知方面,乐观者倾向于积极的认知方式,善于发现事物积极和美好的一面,并以愉悦的心态积极接受现实,坚信不如意的事只是暂时的或者能接纳生活和生命中的不如意,并认为不如意也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也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让生命境遇有所改观。在情感方面,乐观者通常豁达开朗,拥有较多的积极情绪,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在行为方面,乐观者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接受挑战,努力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乐观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尽管大家对乐观概念的界定还没有达成一致,但是研究者们普遍认为乐观可以分为“气质型乐观”和“解释型乐观”。Scheier和Carver等人认为气质型乐观不仅指某一具体情境的情感体验和心态,而且具有跨情境和跨时间的一致性和稳定性。[1](P126)由于具有跨情境和跨时间一致性,研究者认为气质型乐观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人格特质。Seligman认为解释型风格是个体对生活中的积极和消极事件进行归因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倾向,可以分为乐观解释风格和悲观解释风格。[2](P219~247)拥有乐观解释风格的人将积极事件归因为内部的、稳定的、普遍的原因,将消极事件归因为外部的、不稳定的、具体的原因;相反,拥有悲观解释风格的人将积极事件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具体的原因,将消极事件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的原因。尽管上述关于乐观的界定不同,但两者存在必然的联系,稳定的乐观人格倾向表现出积极的解释型乐观风格,并且这样的解释型乐观风格比较稳定;同时积极的解释型乐观倾向有利于气质型乐观人格的形成。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我们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的人格特质提供了理论基础。尽管气质型乐观人格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可以通过解释型乐观得到培养。解释型乐观就其本质是一种积极的解释风格,是一种积极的认知方式,具有主观性、可控性,可以通过后天学习习得,通过训练正确的归因方式,引导乐观的思维习惯,进而可以培养乐观的思维品质和人格。

本研究依据气质型乐观和解释型乐观之间的关系,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和团体咨询技术对大学生解释型风格进行干预,其目标是培养大学生乐观型人格,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提升他们对生活、学习和职业环境的应对能力。

本研究之所以采用团体训练是因为团体心理训练有着个体心理训练无法比拟的优势,它能借助团体的动力促进个体不断的反思、体验和行动。团体训练技术能够起到干预效果的关键在于选择哪些自变量作为影响因变量的因素。本研究通过查找相关文献发现,归因方式、社会支持、问题应对方式是影响解释型乐观的重要因素,他们在回归分析中的贡献率比较大,因此本研究选择上述三个因素作为干预解释型乐观的自变量。同时这样的干预模式也符合J.Gross的情绪过程模型。此模型融合了情绪的发生过程和情绪的调节过程,强调情绪调节过程中的认知、行为和主观体验三个过程。

二、研究设计

(一)被试

本研究以大学生乐观量表为筛选工具,以渤海大学200名师范生为被试进行了乐观状况的调查。在此基础上筛选后三分之一得分的学生作为本实验的干预对象。干预对象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各33人,干预对象的分配原则是随机分层抽样,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前期的乐观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二)研究量表

乐观人格取向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Scheier和Carver编制,共有6个题目,采用5点评分标准,所有题目相加求出总分,得分越高,表示越乐观。

乐观解释风格问卷:用来测量个体的解释风格,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编制,台湾学者洪兰翻译。该问卷有48个项目,涉及消极情境和积极情境24个,问卷有积极解释、消极解释和乐观解释风格3个指标,本研究采用乐观解释风格指标。积极解释即对积极情境事件的解释;消极解释即对消极情境事件的解释,乐观解释风格分数是积极解释减去消极解释的得分,其分数越高表示个体整体上越具有乐观解释风格。

归因方式量表(IPC量表):该量表包括3个分量表:内控性(I)量表,测量人们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能够驾驭他们自己的生活;有势力的他人 (P)量表,测量人们是否相信他人能够控制自己生活中的事件;机遇 (C)量表,测量一个人对机遇可以影响他或她的生活经历与事件结果的相信程度。每个分量表包括8个题目,共24个题目,采用7点评分标准。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肖水源(1986)编制[3](P181),共有10个条目,包括主观支持(1,3,4,5)、客观支持(2,6,7)和对支持的利用度(8,9,10)3个维度。为了使量表的问题更适合大学生实际,本研究对该量表进行了部分修改。

问题应对量表:肖计划编制[4](P212),该问卷由62个项目组成,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6个因子。每个项目后面都有两个答案“是”和“否”。计分方法为,除了第19、36、39和42题为反向计分外,其余项目的计分均为选择“是”得1分,选择“否”得0分。

表1 实验组和控制组前测比较

(三)实验设计模式

本研究采用的是“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的准实验设计模式”,设计模式见表2。

表2 实验设计模式

(四)实验程序

1.实验干预前阶段

实验干预前阶段对渤海大学化学专业200名大三师范生进行了大学生乐观状况的调查,其目的有两个:其一是为了筛选出实验组和控制组,本实验2013年4月份确定了实验组和控制组。其二是为了实现实验组和控制组前测和后测的比较做数据准备。

2.实验干预阶段

实验干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心理训练项目,对实验组的被试进行干预训练。此阶段共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实验训练项目的确定;二是心理训练项目的实施。

在确定了实验组和干预组以及团体活动方案之后,本研究从2013年4月15日开始对实验组进行了每周一次共14周的心理团体训练。每次活动都按照既定的时间和活动方案进行。(见表3)对实验组的干预是按照认知训练—应对方式训练—情绪调节的顺序进行的。对于干预班的同学,每次团体活动之后,研究者都会引导大家从积极的角度去思考当天的团体活动,如:今天团体活动中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等;每次的作业也是让学生关注那些幸福、积极的人和事件,并促使个体自我反省,寻求内部能量,进而形成积极乐观的认知习惯,以加强对自我生命的控制感。

(五)实验干预效果分析

1.定性分析

为了能检验团体活动的效果,每次团体活动之后,本项目负责人都对活动的效果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活动效果评分和开放式访谈的方式。调查结果见表4。在整个活动结束之后,同学们对乐观有了新的认识,最重要的是他们对自己有了不同以前的认识,也表达出他们改变自己的意愿。同学们表示:“进入团体之后,我第一次对自己彻底的思考,我明白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乐观的生活。”;“我会努力让乐观成为我人生的态度”;“此次活动让我意识到我们可以活得更好”。

2.定量分析

团体辅导结束之后,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后测,并分别与前测的数据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见表5、表6、表7。

表3 团体活动方案

表4 定性评分表

表5 控制组的前后测比较

表6 实验组干预前测和后测比较

表7 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后测比较

三、研究结果分析

本研究的数据表明,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前测数量上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但是经过实验干预之后,实验组前测和后测与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数据呈现了不同程度的统计学显著差异,而控制组并没有在前后测数据上呈现出统计学的显著差异,这说明了实验干预的效果。尽管乐观作为一种人格品质,具有跨情境和跨时间的稳定性,但可以通过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主观感受到的支持和对资源的利用度、问题应对方式和自我认知状态,促使他们有着积极乐观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取向,形成解释型乐观思维习惯,逐渐培养大学生的乐观人格品质。本研究较成功地探索了大学生乐观品质的培养模式,在此模式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哪些变量是影响乐观品质的关键因素;二是这些变量如何通过辅导活动展现出来,促使学生的心智发生改变,这两点决定了干预模式的成败。

(一)解释型乐观对气质型乐观的影响

积极乐观人格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遗传、环境和积极的认知方式是影响乐观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解释型乐观充分说明了认知方式即解释风格对于乐观心态的重要作用。解释风格(explanatory style)表现为个体对成功或者失败进行归因理解、判断时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倾向。个体通过对自己行为、他人行为和外界事件做出解释,找出原因,而且会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解释风格在心理意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代表个体对自我或者外界世界潜在的期望或者思维定势,它用来解释“我和世界是什么样子”、“为什么是这样的”、“我和周围世界的关系如何”等,即“自我认知风格”。一个人一旦形成一定的解释风格,就会以固定的方式与自我或者外界世界进行沟通对话,如果一个人拥有积极的解释风格,他就会积极地应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或者周围环境,反之则亦然。多项研究表明,解释风格综合分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积极的解释风格与心理健康存在着正相关[5](P1103)。尽管解释风格具有一定的惯性,但解释风格是一种认知方式,通常是后天习得的,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而改变。国外研究者基于认知—行为疗法已经证明,改变一个人的解释风格,乐观水平可以在预见的时间里发生改变。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对实验组的被试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学业背景及其个人的成长经历等信息,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融入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文化思想,设计了“幸福从心开始”的认知训练单元,结合西方的“理性情绪疗法”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了乐观解释风格的训练。在此单元中,研究者以积极的方式引导学生以辩证的思维来看待“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有所担当的面对“将来的自己”,“任何消极的事件都有积极的意义”来看待自己的经历。历时3个月的团体训练实验表明,这样的认知训练有利于学生解释风格的改变,解释风格对乐观人格品质的贡献率增加了。虽然解释风格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具体性和暂时性,但解释风格一旦固定下来,就有利于乐观人格的形成。

(二)社会支持对乐观的影响

我国学者肖水认为社会支持可以分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6](P98~100)客观支持也称实际社会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直接存在和参与,是客观存在的现实,这是人们赖以满足他们社会、生理和心理需求的重要资源;主观体验到的支持也称领悟社会支持,即个体所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也就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因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对支持的利用度是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情况,有些人虽然可以获得支持,却拒绝别人的帮助。社会支持可以在心理应激状态下维持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和身心状况,从而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有研究表明,集体文化下的人们表现出对社会支持的依赖感。对于大学生来讲,社会支持尤为重要,大学生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不仅仅需要客观支持,更需要主观支持,需要得到同伴的认同和爱的归属。因此大学生主观上体验到的社会支持对于其人格的健康发展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尽管目前关于社会支持与乐观的实证研究比较少,但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乐观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本研究发现,尽管有极少数学生存在着客观支持的缺失,但是学校、国家的政策可以起到补偿的作用,基本上能保证学生维持基本的学习和生活。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主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两个维度上。主观支持的缺失部分缘于家庭,尤其单亲家庭,更多的是缘于朋辈关系,尤其是寝室关系。本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是朋辈关系和寝室关系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乐观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支持利用度的缺失是本研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几乎90%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采取“自我消化”的方式,很少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这些都对心理问题的产生提供了滋生发育的温床。追寻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点:一是缺少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二是他们意识不到社会支持资源;三是缺乏寻求社会支持的技巧。根据上述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状况,本研究设计了“爱要怎样说出口”、“生命中的贵人”等活动。历时3周的社会支持训练实验表明,社会支持无论对于解释型乐观还是对乐观品质的培养都有正向预测作用。

(三)应对方式的变化

应对方式又称应对策略,是个体在应激期间处理应激情境、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手段。肖计划等研究者把应对方式分为解决问题、求助、自责、退避、幻想和合理化。解决问题应对与求助应对归属于积极应对,把自责、退避和幻想归属于消极应对,而把合理化归属于混合型应对。当压力来临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惯用的应对策略,有的人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如积极心态、自我调整,包括音乐、画画、运动、阅读和向朋友或领导倾诉,积极解决问题和反思总结,参加集体活动,获得心理支持;有的人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经常抱怨、忍耐、扯皮推诿、消极怠工等等。因此应对方式可以考察一个人面对压力的直接反应和心态。

Scheier和CarVer(1993)研究发现,在压力情境下,乐观者比悲观者表现出更好的应对方式,乐观者比悲观者的工作表现更好。Scheier(1992)发现大学一年级新生中,乐观的学生和悲观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来应付初进大学时的压力。“乐观的学生通过直接处理问题的方式来应对新课程、新朋友和新社会环境的压力,而悲观的学生更可能采取忽视问题的存在或者回避解决问题的方式”[2](P223~247),因此,乐观的学生比悲观的学生有较低水平的压力、抑郁和孤独感,感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更能够适应新的生活。国内调查显示,71.3%的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承受着很大或较大的心理压力;70.9%的大学生对压力缺乏正确认识;14.7%的大学生面临困扰时采取退避、幻想、自责等不成熟的应对方式,更有甚者产生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对方式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7](P396)本研究发现尽管有很多的学生在面临问题时能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但也有相当多的学生会采取自责、退避、幻想和合理化等消极应对的方式,尤其那些家庭条件比较差的同学。本研究针对这些现状,设计了“我的困境”、“寻找我的资源”、“我为我的人生买单”、“放飞梦想”等应对方式的训练。实验表明,实验组同学的应对方式要比控制组同学的应对方式更积极。

由以上研究得到结论如下:一是团体训练能够改变人的解释风格,形成解释型乐观,进而促进气质型乐观人格的形成。二是解释型乐观的形成可以通过归因方式、社会支持和问题应对方式的训练得到改善或者培养。

[1]郑 雪,余欣欣.大学生乐观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社会支持、应对策略的中介作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0).

[2]Scheier,M.F.,Carver,C.S..Optimism,Coping,and Health:Assessment and Implications of Generalized Outcome Expectancies[J].Health Psychology,1985,(3).

[3]罗 杰,戴晓阳.大学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概化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2).

[4]陈树林,郑全全,潘健男,等.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2).

[5]马元广,李寿欣.解释风格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效应[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7).

[6]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2).

[7]王艳芝,李彦牛,龚 蓉.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5).

猜你喜欢

控制组人格个体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给商品起名字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多模态听力教学模式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影响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96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管理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