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教学对话中永远的核心
2014-05-05黄丽红
黄丽红
摘 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就必须要注重文本教学。
关键词:文本;对话;质疑;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177-01
语文教学最终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这种感受、理解、欣赏和正确的评价能力的能力呢?叶圣陶先生认为应该“潜心会本文”,即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文本教学。
一、文本教学的重要性——文本是一切阅读的基础
语文课程改革过程中,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但作为作者思想和情感的载体,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凭借和课堂学生活动的主要依托。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过程甚至就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即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对话。以生本对话作为中心和出发点,可以使阅读教学活动建立多维立体交互联对话关系,使教学更加有效率。因而走向文本对话、加强文本对话,在平等基础上,师生共同尊重和信任,让学生全方位接触、体验文本,以语言符号为重要的媒介,用自己的生活和经验多个方向与文本进行交流,是阅读教学中问题的重要的选择,也是阅读教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正如有位教师所说“如果说真有什么最优化的语文教学法,那就是直接地熟练地阅读文本,达到心与言谋,神与文通。”
“潜心会本文”、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对文本语言的感知和领悟,包括诵读、感受、体味、揣摩、摹习,通过大量典范、精粹而又鲜活的语言文字的丰富积累和吸收内化,历练成一个人的语文文化素质和语文应用技能,古今中外,贤愚不肖,概莫能外。”这样的文本对话不但是学生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只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卓有成效地完成了文本的阅读与批评,还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正确的评价能力。
二、走近文本,挖掘学生与文本相识的渠道——给学生足够的文本对话时间
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主体对于文本中的言语,只有在他的信息储存中能够找到与文本言语具有相似性的信息组块以后,才能够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从而识别文本中的信息。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给予学生更多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可以多进行阅读,接触更多的文本,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使文本的语言形式与学生的直觉经验知识之间进行相似选择,相似匹配,真正保证学生可以更加独立进行与文本交流,从而在脑海中建立了与文本的信息相关联的新的知识结构。
授学新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整体阅读,通过文字表层读懂文章的意蕴和意境,可以让学生读懂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到作品精妙之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对话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比如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勇气》一文,可以引导学生主导质疑题目“勇气”:“在阅读文本之前猜测写了什么、哪些人有勇气、一共写了几种勇气、各有什么内涵、你自己认为最有勇气的人是谁、为什么、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勇气”等等问题,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文本阅读,自主寻求答案。阅读质疑活动过程中教师注意鼓励学生养成敢于质疑、不人云亦云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运用文本持之有故、据之有理地阐述观点,并对见解有创意的给予肯定和表扬,促成自由争鸣的“场效应”,让他们的思维可以进入一个主观学习的状态。
三、走入文本,挖掘学生与文本相知的渠道——细品语言,咬文嚼字,体会手法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文本细读还应从语言文字入手,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能轻易放过。但如今的阅读课上,教师常常只重视对文章内容的领会,而忽略了语言的习得,表达方法的掌握。文中那精彩的开头、独特的结构、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写等等如不引导学生去揣摩、去领悟,就少了语文味。因此,走入文本、细读文本还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仔细地推敲,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种说法而不用另一种说法,并抓住文中最有特色的语言和表达方法引导学生领会。与文本相知,必须用心地去倾听、品味文本。还以《勇气》为例,在通读文本,整体感知文章后,教师可以设疑激趣:也许会有许多同学认为法国妇女更有勇气,因为他的勇气更崇高、更伟大,也更值得钦佩,她应该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可是文章为什么对法国妇女采用的是略写的手法呢?教师抛出问题后让学生带着疑问再次深入文本,并边读边圈出描写法国妇女的句子思考为什么描写法国妇女的笔墨并不多却很感人?学生细读文本后从神态、语言和动作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交流后得出作者对法国妇女采用的乃是白描手法,所以文章对人物着墨不多却形象跃然纸上。如法国妇女的丈夫刚刚被敌人杀死,这时美国伞兵又一次来到她家请求庇护,她又一次面临生死的考验,可是她“很快打开了门。她满脸苍白,泪眼模糊”,说明她已伤心至极。但她此时一点也没有犹豫,甚至“没有向她丈夫的尸体看上一眼”,就立即答应了美国兵的请求,语言同样是那样简洁有力。其实她的语言越是简洁,就越能显出她的勇敢坚强。她的行动同样快捷:“毫不迟疑地把他送回壁炉边的碗橱里”。她一点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危险,可见她勇气之大。通过深入文本学习,学生可以很好的学习作者抓住典型环境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神态、语言、动作,以简胜繁地的描写方法。
文本的意涵是丰富的、多层面的。 走近文本、走入文本,还要引导走出文本,挖掘学生与文本相交的渠道,如仿写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巧妙地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文本对话,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创新发展的精神,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文本,是语文教学对话中永远的核心。
参考文献:
[1] 洪大文.例谈文本细读起点的问题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0(05)
[2] 杨林亚.中学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