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者,扶正才是硬道理
2014-05-05流芳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4年4期
流芳
中医认为,疾病的过程其实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着疾病的进退,正气取胜则病退,邪气获胜则病进。因此,治病就要扶助正气,驱除邪气,改变正邪双方的力量对比,从而使疾病向好的方向发展。
扶正与袪邪虽然方法不同,但却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扶正能加强正气,使机体能够抗御和驱除病邪;袪邪能够排除病邪的侵害和干扰,使邪去正安,有利于正气的保存和恢复。不过在二者之中,扶正的重要性又是中医所重点强调的。
明朝名医王肯堂曾经说过,久病的人因为邪气久居,损伤了正气,造成了耗气伤阳、耗血伤阴的状况,所以在治疗上必须要补益正气。
清朝曾经有这样一个医例:一个渔夫因为常年生食海味,腹中生了很多寄生虫。多年来,寄生虫一直以吸取消耗渔夫的正气和营养为生,使得渔夫的身体变得越来越瘦弱,出现神疲气倦、少语懒言、面色苍白、周身乏力等较为典型的正气虚弱的症状。医生看过之后,明确了渔夫腹中有虫积的诊断。渔夫家人连忙要求医生帮忙驱虫,可医生却并未急于这样做。理由很简单:寄生虫盘踞在渔夫体内日久,导致其正气虚弱异常,如果此时下猛药驱虫,则正气更伤。最佳的治疗方案是,先服用健脾胃的方剂以扶正,等到正气恢复到一定程度,再进行驱虫消积,这也符合中医针对“正虚邪实”类型病例的治疗原则。后来,依据医生的治法,渔夫果然很快解除了病痛。
在临床上,扶正适用于正气虚而邪气也不太盛的虚证。若属气虚、阳虚,则应以补气、补阳为主要治疗方法;如果是阴虚、血虚,则应采取滋阴、补血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正气虚是机体产生疾病的重要内因。所谓 “正气亏虚而后邪气袭之”,就从事物的两面阐述了人体正气留存的重要性。这就好比一户人家如果大门没有锁好,自然就给了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