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经·齐风·还》诗意臆想

2014-05-05杨树郁许宏伟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7期
关键词:两肩公狼猎手

杨树郁,许宏伟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诗经·齐风·还》诗意臆想

杨树郁,许宏伟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齐风·还》的诗意解说,始终沿袭着朱熹的观点,认为是两名猎人,不期而遇,互相赞誉对方捕猎的技巧。而细研文本,考证历史,感觉难相契合,《还》实为女子思慕猎人的爱情诗。

《齐风·还》;诗意;爱情

《毛诗序》云:“《还》,刺荒也。哀公好田猎,从禽兽而无厌。国人化之,遂成风俗。习于田猎谓之贤,闲(娴)于驰逐谓之好焉”[1]。朱熹《诗集传》顺而承之地分析为:“猎者交错于道路,且以便捷轻利相称誉如此,而不知其非也,则其俗之不美可见,而其来必有自矣”[2]。《毛诗序》与《诗集传》的刺俗之说虽不为广泛接受,甚至被直斥其乃矮人观场之见。然朱熹“猎者交错于道路,且以便捷轻利相称誉”的事却被因袭亦云:“这是一首猎人相遇互相赞誉猎技高超的诗”[3];“《还》——惺惺相惜的相互赞美”[4]等。

《齐风·还》中描写齐人田猎风俗,多有专家论证,又以“齐”和“夷”二字形体分析,“齐”为箭束之象形;齐字之金文的写法由三支箭头组成的。“夷”由大和弓组成。《说文》:“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5]。《说文通训定声》:“夷,东方之人也。东方之人好战,好猎,故字从大持弓会意,大,人也”[6]。《山海经》等文献记载,夷人“始为弓矢”。据考古发现,在齐国发现了全国最大的殉马坑,有殉马600匹之多,还有多处殉狗坑。以齐人用马、狗殉葬为佐证,足见齐盛田猎之俗确是不虚之说。

普遍的观点认为,诗中向我们再现了两个猎人共同捕猎的情景:他们原本并不相识,由于在峱山的不期而遇,即相互欣赏,采取一致行动,配合默契,并肩纵马,追赶两只野狼,终大获全胜。在分配所获猎物时,他们又互相礼让,且彼此之间互相赞誉,你夸我射技好,我夸你骑术佳。既展示出当时齐国人崇尚田猎的风俗,也表现出了猎人之间的友情和粗犷豪放的性格。

猎手相遇合作互赞之说似已不争,仔细研读,总觉如此解说似有不妥之处,以某种技艺为风俗而相矜尚往往充满着比试、较量,即使是“矜”,亦当自矜,所谓同行冤家,何以如此惺惺相惜殷殷相矜?此说所据,无非“遭我”、“并驱”、“揖我”、“谓我”,其中以“并驱从两肩”而断定为二猎手,那我们就试着解释一下这一关键句,简单而直接地把“两狼”解释为两只猎犬,“两肩”、“两牡”不过是分言重章来交代这两只猎犬的年龄和性别,即两只三岁的雄性猎犬。那么“并驱”的是猎手和跟随他的猎犬,抑或就只是那两只猎犬。这样“并驱从两肩”,首先是表明强调“遭我”、“揖我谓我”者的身份——一名猎手;其次或许还从驱从之状中彰显其情况是一名威武的猎手。若执意以为“两狼”非犬而狼,还有一种复杂而曲折的解释,篇中的“并驱从两肩”的《毛诗序》所说的“从禽兽而无厌”的“从”,朱熹解为“逐也”。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卷第六·书证第十七〔一〕》引《淮南·泛论训》之“禽兽可羁而从也”,“羁”是会意字,从网(袩)、从革(皮革)、从马,合起来表示用皮革制成的网络来把马络住,本义就是马笼头。“从”是“使之从”,驯服之意。说明“凡牛已犗者即训从,故亦谓之从牛”[7]。那么篇中之“从”者为“两狼”,是“两肩”、“两牡”,也就是两只三岁的公狼,或许古人打猎于大兽则猎杀之,而于小兽则追逐擒获之,然后驯养之,这也许正是早期禽兽的狩猎到驯养即人类畜牧业的起源。篇中的这位猎手追逐擒获了两只三岁的公狼,羁之并拴在猎马上,令其从而驱。这是不小的收获,足以显示了猎手的技艺高超,更是值得自矜一番的了。

如此那么“我”是何人?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召南·野有死麕》,那个猎人猎取了“麕鹿”、“白茅包之”,送给心仪的姑娘,打动了姑娘的芳心,得到了姑娘的青睐,也得了与姑娘约会的机会。这位齐国年青的猎手,制服了两只三岁的公狼,技艺十分了得,收获十分可观,他要把这猎物派作何用呢?他“遭”了“我”,这“遭”往往被说成是不期而遇。其实,年青男女的所谓不期而遇又往往并非事实,甚而是人为制造的巧合。他见到了“我”,向我施礼,并口口声声夸赞我,“儇、好、臧”其实是同义的分言反复。这里的“我”当然是一位姑娘。

那么一位姑娘,为什么要将一位猎手,带着他的收获,来到她的面前,对她一番夸赞的事情作歌而唱响呢?不要忘了,前面提到齐人好猎,而且“以弋猎相矜尚”,一种社会风尚直接影响着社会成员的精神取向,当然不可避免地影响甚至左右姑娘们的情感取向,在我们的生活中,过去战争年代的战斗英雄、和平建设时期的劳动模范、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口号下的军人,甚至上山下乡时代的铁杆贫农都曾经一度成为姑娘们的理想配偶。各地因民族与民俗不同,也形成了不同的取向,如蒙古人的摔跤手、鄂伦春人的好猎手、云南白族男子的琴棋书画能手、广西的山歌民歌手;农业地区的庄稼把式、水上痗家的捕鱼把式等;都是姑娘们的梦中情人、心中佳偶。《邶风·简兮》和《王风·君子阳阳》中的舞师不就凭借高超的舞技博得了女子的芳心了吗!今天的社会上名利追逐成风,物质崇拜成俗,无数的女孩子都心甘情愿地成为明星的粉丝、金钱的俘虏,看到这些,我们就不难理解一个女孩子对年轻的优秀猎手的心仪。试想,真的与那位出色的令人早已心旌摇动、心驰神往、心猿意马的男子猛然间不期而遇,而那人又带着他的猎物站在她的面前反反复复地对她赞不绝口,这是一个天大的惊喜,这才叫做喜出望外,这姑娘的心理状态恐怕是我们实在难以想象的,她的那份心理满足感,那份膨胀着的难以承受的喜悦和快乐,更是我们用语言无法明喻的。于是,她情不自禁地忘情地歌唱着、歌唱着……

然而,在这欢快而陶醉、美妙而动人的歌声丝缕飘渺,绵绵于耳之时,我又对这故事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若这一切是现实中实实在在发生了的,那么这女子早已如《召南·野有死麕》、《邶风·静女》中的女子一样而沉醉于快意的情人约会之中,或如《卫风·氓》中的女子去谈婚论嫁了,如何只满足于一次遭遇便陶陶然了?于是,从文学的艺术表达上,我还是泥定这是虚写,是女子的悬想。

恋爱会让人的想象力无限发达,恋爱中的或有了恋爱目标的人往往更多的时间是生活在浪漫的幻想世界里,现实中还没有甚至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一切,在幻想的世界里都自然而然地、顺理成章地发生着,婚姻之于恋爱在美好程度上的大相径庭往往缘自于此,《卫风·氓》那女子的不幸恰恰昭示了这一点。

从情节上看,唯一真实发生的是一位女子对一位优秀的猎手的心仪,这是可以从她“子之还兮”、“子之茂兮”、“子之昌兮”的反复赞叹中体会到的。正因为那猎手在女子的心目中如此的优秀、完美,他的形象已然占据了女子全部的心灵空间,令女子达到了“寤寐求之”的状态,甚至到了如醉如梦的地步,倾慕一旦达到了痴迷的程度,痴想便自然而然的如期而至,一些现实中可能却还没有发生甚至根本没有发生可能的事情便于虚幻的主观世界中油然而生,其真真切切、确确凿凿的状态在当事人的心中和口中简直完全是现实情节的高清版,令我们这些倾听者难辨真假,往往信以为真。篇中女子与男子的偶遇有明确具体的地点——“峱之间(之道、之阳)”:峱山南坡的山道上,又有十分真切的情状展现——“并驱从两肩(两牡、两狼)”:带着两只半大的公狼驱驰而来;还有十分真实的行为动作的描写——“揖我谓我儇(好、臧)”:一边频频施礼,一边连连夸赞我。单纯从情节解说的角度看,若以为实,其谁曰不然?若以实写解之,亦确无不可。如果从诗的抒情角度来说,虚写的理解更能把情绪的程度推向更高的境地,更能体现诗歌隽永的韵味。

心仪—神遇—外化的艺术构想和实现在《诗经》中多有典型,诸如《周南》之《关雎》、《卷耳》、《河广》,《鄘风》之《桑中》,《郑风》之《缁衣》等不一而足,成为《诗经》对中国诗歌的艺术贡献之一,这堪称《诗经》之常法,表情之妙招,抒情之捷径,为后世诗歌所传承,如子建之于洛神、太白之于天姥、子美之于鄜州等不胜枚举。

[1](汉)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蒋立甫.先秦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89-190.

[4]张引忠.《诗经·风·齐风·还》解析[EB/OL].张引忠的国学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48cb690100jxim.html

[5](汉)毛苌.十三经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6](宋)朱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

[7]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3.

I206.2

A

1674-9324(2014)17-0140-02

杨树郁(1962-),男,黑龙江宁安人,学士学位,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俗学及《诗经》艺术;许宏伟(1968-),女,黑龙江泰来人,学士学位,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写作学及《诗经》艺术。

猜你喜欢

两肩公狼猎手
六个小动作缓解晨起头晕
变变变,猎手变成狼
狼的爱情
双胞胎叶片T型叶根车改铣的工艺流程分析
意义的猎手
教你做简易的健脑操
一匹公狼要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