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在慢性病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2014-05-05张利珍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0期
关键词:慢性病输液门诊

张利珍

(增城市派潭镇中心卫生院,广东 广州 511385)

舒适护理在慢性病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张利珍

(增城市派潭镇中心卫生院,广东 广州 511385)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门诊慢性病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在门诊输液的慢性病患者,分为舒适护理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输液过程中的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 舒适护理组的满意度和舒适程度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在慢性患者门诊输液患者中应用,可满足慢性病患者心理和生理需求,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值得推广应用。

舒适护理;慢性病;门诊输液

舒适护理(comfort cave)是一种整体、个性化、有效的护理模式,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995年,Koleaba[1]提出舒适护理的概念,关注的是护理过程中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感受。慢性病患者因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严重,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极易出现情绪易怒、久坐感觉不适和精神压力大等现象。2012年1月至2月,我院门诊输液区对接受输液治疗的160例慢性病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2年1月至2月在我院门诊静脉输液的慢性患者160例,分为舒适护理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其中,舒适护理观察组:男34例,女46例,年龄45~92岁,平均年龄(51±6.5)岁;常规护理对照组:男41例,女39例,年龄41~88岁,平均年龄(54±6.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性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方法: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输液护理方法,即完成对患者的功能护理为主的护理过程。舒适护理观察组在采用常规输液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特别增加舒适护理措施。

1.2.2 舒适护理措施

环境准备:①保持输液区清洁舒适,上班前30 min打扫输液室卫生,抹试输液座椅,开窗通风20~30 min,保证室内整洁卫生,空气清新。②在输液区内为患者备好热水(以及喝水杯子),调好室内空调温度(夏天设定为22~26 ℃,冬天温度28~30 ℃),调较室内视频器材音量,患者无特殊要求时以播放轻音乐为主。③保持座椅安全舒适,调好座席的坡度,两边扶手,输液杆高度等,如有座椅套注意每日更换。

对护理人员的要求:①护理人员仪态仪表端庄大方,着装整洁,除执行无菌操作外,其他时候尽量不戴口罩。②提供全程微笑服务,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任何问题。③操作技能熟练,执行注射时沉着、稳健。④每隔10~15 min巡视一次,患者有事时随叫随到。⑤保持输液区安静,护士不能在输液室内谈论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更不能高声喧哗。⑥保证足够的护士人力资源,在岗护士有适当的分工,保证各项护理工作落实到位。

输液护理内容:①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及“三查七对”制度[2],保证护理安全,从源头上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②护士在执行静脉注射时争取一针见血,避免穿刺中的疼痛刺激而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和恐惧。③严密观察病情,加强输液中巡视,在巡视过程中,需检查患者注射部位是否有液体外溢、针头是否脱出、滴管是否过高、输液管有无扭曲。④对于个别有需要的患者实行个性化护理,如为患者提供热水,扶患者上洗手间,提供报纸、杂志和健康教育宣传册等服务。⑤护士在严密观察病情的同时,还应亲切询问患者注射时的生理感觉,引导并协助患者保持体位舒适,对于体质虚弱、病情较重、不适感明显的患者,尽可能安排卧床输液。⑥注意保护好静脉,因为慢性病患者输液时间较长,选择注射时尽量从远端血管开始,必要时使用留置针头。⑦输液结束后 护士拔针时动作应轻柔,并嘱咐患者按压3~5 min,避免血肿形成,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应主动为患者按压,并协助患者穿好衣服,询问有无输液反应,嘱其相关注意事项。

2 结 果

从表1可以看出,舒适护理观察组对输液环境的满意度为92.5%,远高于常规护理组的60.0%,P<0.05,有显著性差异。

表1 两组患者对输液区环境的满意度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舒适护理观察组对护士服务态度的满意度为93.8%,远高于常规护理组的59.0%,P<0.05,有显著性差异。

表2 两组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舒适护理观察组对护士操作技能的满意度为82.5%,高于常规护理组的65.0%,P<0.05,有显著性差异。

表3 两组患者对操作技能的满意度比较

3 讨 论

从以上几组调查数据来看,舒适护理观察组通过保持输液区环境卫生、提供安静舒适的输液环境等干预措施,患者对输液环境的不满意度仅为6.2%,说明在输液区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尤其重要。其次,采用舒适护理方法,能适时提供有效和及时的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降低恐惧和焦虑程度,从而以最佳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去配合治疗活动。再次,两组护理人员在操作技能本来没有太大的差异,但从满意度调查时却发现,舒适护理观察组的患者面对某些护理不到位的小问题(如重复注射等)等发生时,会比对照组患者表现得更宽容些,对护士的不满意情绪也更少些。

在门诊输液日常工作中,慢性病患者所占比率大,此类患者进出医院概率大,在病情反复的情况下,患者更容易出现情绪急躁、沮丧,对医护工作挑剔等问题,所以,为这些患者提供适合的护理干预措施非常有必要性。Koleaba的舒适护理理论认为,整体化护理艺术追求的结果就是让被护理者更加舒适,基础护理则更应关注护理对象的满意度。从以上调查中可发现,在门诊输液护理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环境卫生、护士的仪态仪表、服务态度、操作技术、语言沟通等方面,来提高慢性病患者在门诊输液中的对各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而反映患者的舒适感受得以提高。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更好地诠释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3]理念,进一步提高了门诊护理工作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1] 廖红辉.拓展舒适护理研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J].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7(5):40-41.

[2] 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9.

[3] 张宏,朱光君.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1, 16(6):409-410.

R473

B

1671-8194(2014)20-0382-02

猜你喜欢

慢性病输液门诊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门诊支付之变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癌症只是慢性病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