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战略
2014-05-04董洁
董洁
[摘 要]青少年足球是当前我国足球事业发展的重点,学校足球的普及与推广则是青少年足球的关键。2009 年 6 月,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联手启动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通过在全国的大、中、小学校广泛开展足球活动,自此,我国的青少年足球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有关校园足球发展问题的研究已经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战略
中国足球运动水平落后已成为客观存在的现实,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根本原因在于处于基础地位的青少年足球的薄弱。纵观我国足球发展历程,特别是足球职业化改革以来,青少年足球人口在经历短暂的虚假繁荣后,其数量和质量都不足以继续支撑我国足球的发展需要。综合足球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一个国家的足球运动水平与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直接相关,夯实青少年足球基础,是提高国家足球运动水平的前提条件。面对我国民众对提高足球水平的强烈诉求和世界足球運动的快速发展形势,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少年足球工作,促进青少年足球的科学发展,为中国足球的崛起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战略的基本概念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战略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它除了具备一般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和特征之外,必定还具有其所特有的特征,在研究和制定校园足球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和特点。第一,校园足球发展战略是一种专业性战略。按照专业分工而言,校园足球更多的分属于我国第三产业中的教育行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校园足球发展战略是一种专业性战略,在制定战略时要求具有较强的精细性,无论是在战略目标上,还是在战略对策上; 第二,校园足球发展战略是一种从属战略。校园足球作为我国足球运动的子系统,其发展战略要服从我国足球运动整体发展战略。其从属性决定了校园足球发展战略具有双重任务,即既要实现校园足球自身发展的要求,也必须实现我国足球整体发展战略对校园足球发展的要求;第三,校园足球发展战略是一种交叉性战略。校园足球是“体教结合”的一次新的尝试,它既是教育部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体育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操作和具体运行中存在职能和分工的交叉,所以说,校园足球发展战略是一种存在着复杂关系的交叉性战略,在制定校园足球发展战略时必须要全面考虑这些矛盾和问题。
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环境分析
1.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在政治因素方面,体育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政治环境,包括国家的政治理念、政治局势、主流意识形态等,对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实质性的影响。足球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也必然受到我国政治环境的规定和制约。在经济因素方面,现代社会是经济的社会,经济对各个领域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对足球运动的影响则更为巨大。足球经济学的相关研究也表明:足球与经济存在着有机联系,足球依靠经济,同时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总体来说,足球运动的发展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
2.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的内部条件分析
校园足球的资源配置现状:学校足球师资短缺和水平不高的问题仍较为突出,相当比例的定点学校的足球教师或教练员并不具备足球专业教育背景,对于没有足球专业教育背景的教师而言,想要在短时间内胜任此项工作尚有较大难度。校园足球资金资源现状:校园足球的资金投入主要依靠政府的行政拨款,未能整合社会和市场的力量,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这与我国政府职能改革形势相违背。校园足球场地资源现状:有关研究资料数据显示,校园足球定点学校的场地主要以人工草皮场地和土场地为主,分别占调查总数的47.5%和31.1%,仅有7.4%的经济条件较好的定点学校的场地是天然草皮场地。可见,目前足球场地设施仍旧是是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瓶颈之一,尤其是制约了校内足球普及活动的开展。
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的战略措施
1.正确认识校园足球的发展定位
正确认识校园足球的发展定位是校园足球实现持续发展的逻辑起点,需要深刻理解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背景及其战略内涵。面对中国足球一线队成绩的全线溃败、职业联赛的混乱现象以及青少年足球人口的极度萎缩,党中央、国务院把提升中国足球的突破口放在大力发展青少年足球、夯实足球发展的社会基础上,“坚持体教结合,大力发展校园足球”是中央领导人的明确指示。因此,结合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中国足球发展的客观现实,校园足球的发展定位应该是“普及”与“提高”两手都要抓,通过建立普及和提高协调发展的工作机制,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普及足球运动,在此基础上,注重足球人才的发掘和培养。
2.建立政府为主导、教育部门为主体的校园足球管理体制
建立完善的校园足球管理体制就是要解放思想,需要体现出“政府主导、教体共管,以教为主”的特征。首先,教育部门就应该顺理成章地成为主要管理者,从而承担校园足球工作大部分的责、权、利,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让学校、家长和学生真正重视,并有效参与校园足球活动;其次,校园足球的发展需要整合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资源优势,体育部门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因此,体育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不可或缺。
3. 优化校园足球师资力量
校园足球要实现长远发展,师资是关键。研究认为加强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校园足球师资力量应该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扩充校园足球师资数量。 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需要有一大批有足球专业特长的体育教师,从目前情况看,最迫切的问题是学校现有体育教师数量不能满足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需要。鉴于此,研究认为应该通过推进教师聘用机制的改革,完善足球师资队伍补充机制,增加校园足球师资数量,为校园足球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二,优化校园足球师资质量。 随着校园足球的不断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尤其需要不断提高教师(教练员)的专业水平。
四、结语
综上,本文提出正确认识校园足球的发展定位,建立政府为主导、教育部门为主体的校园足球管理体制,借鉴经济特区成功经验建立校园足球“特区”,优化校园足球师资力量,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加强舆论宣传等战略措施。
参考文献:
[1] 杨一民. 关于我国青少年足球主要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 中国体育科技,2007(1):33-35
[2] 孙文新,侯会生.中国青少年女子足球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6):1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