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遴选“教学案例”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2014-05-04吴桂鸿
[摘 要]理论抽象和意识形态色彩浓是影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效果的客观因素。在遴选“教学案例”时,应坚持思想政治性、专业针对性、启发性和时效性的基本原则,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原理课 教学案例 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 G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066-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简称“原理课”,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当代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分析国情的思维方法,促使学生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然而,这门课程理论抽象、政治性强、意识形态色彩浓,使得教学有一定的难度。笔者认为,在“原理课”教学中,唯有精心选择教学案例,还原基本原理,实现理论阐述通俗化、具体化,思想宣传贴切化、生动化,方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认为,在“原理课”教学实践中,遴选“教学案例”应坚持相应的基本原则,即思想政治性原则、专业针对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和时效性原则。
一、思想政治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是任何一门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原理课”教学必须突出这一重要功能,增强学生的信念教育。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应尽量突出案例的思想政治性,选择那些具有很强感染性,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案例。
在讲授“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这一内容时,笔者选择了2012年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陈家顺作为教学案例。通过讲述这位“民工局长”、“卧底局长”的优秀事迹,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广大党员干部确实是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的,由此增强学生对“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的正确理解,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二、专业针对性原则
“原理课”的理论概括性强,意识形态很浓,这一特性自然在客观上增加了教学的枯燥性。实践证明,如果授课教师在教学中能联系学生的专业,选择与学生的专业有关的案例,就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笔者在讲授“联系的普遍性及其方法论”这一内容时,针对不同专业学生,选择不同的案例。例如给音乐舞蹈系的学生上课,笔者选择了“药家鑫事件”,借此告诉学生:一个人要成才,需要多方面的素质,而这些综合素质的获得,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的正确教育观。但在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授课时,笔者则选择了“一个馒头谁来管”这一案例。通过讲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导致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商部门、卫生监督部门都管不好一个馒头的案例,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的必要性,加深理解坚持联系的普遍性,完整把握事物的重要性。
学音乐的学生自然关注“音乐人”,学文史的学生则比较关注国家机构改革。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一样的教学案例,便是“因材施教”的一种体现。专业针对性原则有效化解了原理的枯燥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力增强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启发性原则
案例的启发性,即案例本身的思维空间性。在教学实践中,授课教师若能选择那些能启发学生智慧的案例,就一定会增强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学案例不能过于直白,要注重增加学生的思考容量,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
笔者在讲授“真理的相对性”这一内容时,选择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案例。这一案例内涵丰富,蕴含一系列问题: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为什么不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再提是否意味着我们动摇了这一中心?如果不动摇这一中心,为什么又不提了?如果动摇了这一中心,那么原因是什么?
通过以上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真理相对性的哲学原理,积极参与讨论,促使学生认识到现在的国情决定我们仍然不能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因为国家的发展不单纯是经济的发展问题,而是涉及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问题。如今,我国更加注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的全面发展,这说明我党对发展的认识深化了,同时也说明真理具有相对性。由此可见,此案例的思考余地和想象空间大,具有较强的启发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时效性原则
时效性,即要选择那些新近发生的、具有较强时代特征和说服力的案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相对稳定的,是“不变”的,但社会实践是不断变化的,是永无止境的。在教学中,只有选择那些最新的、反映时代特征的案例,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马克思主义认为,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们的精神境界将极大提高,其主要表现在:人们能自觉地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服务和奉献,劳动、创造、贡献成为人们很自觉的一种行为。要使学生坚信这一信仰,光有理论的阐述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列举典型感人的例子加以证明。2012年6月初,笔者在讲述“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愿景”时,先从理论上进行分析,然后精心挑选了当时新近发生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和“最美司机”——吴斌这两个感动人物的事迹。2012年5月8日,黑龙江佳木斯市第四中学教师张丽莉在下晚自习疏导学生过马路时,为了保护学生,被突如其来的汽车碾压双腿,致使双腿截肢。2012年5月29日,杭州客车司机吴斌师傅驾驶大客车行驶在从无锡到杭州的高速路上,被从对向车道驶来的货车飞来的刹车轮毂击中腹部,危急关头,他强忍剧痛,刹车换挡,再拉手刹,开启双跳灯,完成了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确保了车内24名乘客的安全,而他被送至医院抢救后却因医治无效而于6月1日离开人世。
以上两个案例都是当时新近发生的典型事件,它展现了张丽莉老师和吴斌师傅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崇高的职业道德。这些事例说明,当今社会有许多人的精神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而社会越发展,人类文明越进步,将会涌现出更多的精神境界更高的公民。因此,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人们的精神境界会实现极大提高。教学实践证明,注重遴选案例的时效性,能大大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理论抽象性和意识形态性是“原理课”的显著特点,它决定了课程教学的挑战性以及教学案例遴选的重要性。因此,在“原理课”教学中,我们应根据“05方案”提出的教学要求,勇于探索,遵循相关基本原则,精心遴选教学案例,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郭健.《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案例教学法的探索和实践[J].长治学院学报,2008(1).
[2] 吴桂鸿,裴君成.关于案例遴选的基本原则探讨——以《概论》课为例[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 梁美英.运用案例教学,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J].甘肃科技,2010(21).
[4] 吴云鹏.案例教学的生成性探析[J].教育评论,2012(5).
[5] 崔希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问题式”教学方法初探[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3(2).
[6] 徐晓宇,王红,钟楠.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基于应用视角的原理课教法探讨[J].世纪桥,2013(5).
[7] 尹占军,胡菊华.“基础”课案例教学环节设计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7).
[责任编辑:覃侣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