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昌调腔需依“旧”——评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昌调腔的演出

2014-05-04朱栋绮

剧作家 2014年4期
关键词:目连新昌剧目

朱栋绮

新昌调腔需依“旧”——评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昌调腔的演出

朱栋绮

新昌调腔和越剧是两个地域相近的剧种,在2006年5月同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新昌调腔的流传范围和传承程度远比不上越剧。在今年东方艺术中心“名家名剧月”演出中,新昌调腔可谓是“最冷门的剧种”。事实上,新昌调腔是“中国戏曲活化石”,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南戏“四大声腔”余姚腔的遗响,有人认为亦受到弋阳腔的影响。“调腔”一词,最早出现在明末文人张岱(浙江绍兴人)的笔记《陶庵梦忆》中,他对调腔有详细的记载且赞赏有加。鲁迅先生在其作品中多次描述少时在庙会中最愿意看到的鬼怪“无常”,便是目连戏调腔中的“调无常”。2014年4月,新昌调腔古戏献演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本人从“非遗”的立场上,观赏了这次演出。下面,即从演出剧目,调腔的艺术特色,调腔的历史等方面来考察和评述新昌调腔作为遗产存在的演出问题。

此次新昌调腔保护传承发展中心在东方艺术中心演出的5个剧目有:元杂剧调腔《北西厢·游寺》和《汉宫秋·饯别》,目连戏调腔《调无常·送夜头》,明传奇调腔《牡丹亭·入梦》和《关云长千里独行·封金挂印·灞桥挑袍》。调腔剧目的丰富性由此可见一斑。“调腔剧目,与中国戏曲相伴一路走来,积淀可谓丰厚,有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的遗存剧目,兼有昆曲、四平剧以及现代新编、移植、改编的剧目。”[主编:石永彬:《新昌调腔》,《调腔剧目》,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年版,第119页。]此次演出的5个剧目皆是古戏,最大程度保持了原有的特色,但由于影像资料的缺乏,复排演出只能依靠文字记载和老艺人的传授完成,在少许细节上没法再现剧目的本来面目。

元杂剧调腔《北西厢》共5出,是唯一由调腔保留至今的珍本(最早的诸宫调存本)。[主编:石永彬:《新昌调腔》,《调腔剧目》,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年版,第124页。]

此次演出仅有《游寺》一出,但调腔本的特点显露无遗。原著中的配角法聪到调腔本中戏份变重,插科打诨增加演出的喜剧效果。法聪的身份是个和尚,他对红娘却颇有好感。戏的开场他就道明了自己当和尚受尽波折,想还俗回家的意愿,“一年,二年养起了头发,三年,四年做起一份人家……七年,八年生下一个娃娃……”逗号后面的“二年”、“四年”、“八年”等唱词和每句唱词最后一个词语,由后台演员一起帮唱。仅这一段唱词就体现了调腔特有的音乐模式:“前台启齿,后台帮腔。”其二,红娘在剧中的特殊步伐与唐代的《踏摇娘》有相似之处。“要含胸随步,前倾后昂,身微微颤抖,进三步退一步,随着步履的节奏,引出‘唱’和‘帮腔’,似泣如诉”。[主编:石永彬:《新昌调腔》,《调腔的艺术特色》,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年,第95页。]此步伐表现女子弱柳扶风的美感,外化人物内心的情感。

调腔目连戏手抄本有168出。张岱(1597—1679)在《陶庵梦忆》中写道可连续演出三天三夜。然鲁迅先生说在他小时候已经不是这样了:“也如大戏一样,始于黄昏,到次日的天明便完结。”现如今我们只能看到几十分钟的选段演出了,不得不说是遗憾。《调无常·送夜头》为一段自白性的表演。在东艺演出的“送夜头”这部分展现绍兴民间祭祀的习俗,“骂狗”段落更是高潮迭起,将狗比作人,嬉笑怒骂,鞭挞世人不良品性,最能展现无常心直口快的性格特点。

将鲁迅先生笔下的“无常”和东艺舞台上的做一对比,不难发现在服饰上区别明显。“他

不但活泼而诙谐,单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感。只要望见一顶白纸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芭蕉扇的影子……”“ 身上穿的是斩衰凶服,腰间束的是草绳,脚穿草鞋,项挂纸锭;手上是破芭蕉扇、铁索、算盘;肩膀是耸起的,头发却披下来;眉眼的外梢都向下,象一个‘八’字。头上一顶长方帽,下大顶小,按比例一算,该有二尺来高罢;在正面,就是遗老遗少们所戴瓜皮小帽的缀一粒珠子或一块宝石的地方,直写着四个字道:‘一见有喜’。”帽子上的四个字就道明了观众看到无常的第一反应。[《鲁迅选集》第一卷,《无常》,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04,405页]这是鲁迅笔下的无常。对比这次东艺舞台上由目连戏代表性传承人田敏饰演的无常,在服饰细节中便有些出入。其一,少了垂下来的头发,是大约长到膝盖的两根黑色辫子。其二衣服变得紧身了些,前摆长度没变,后摆应长到脚后跟却缩短了不少。其三草鞋变成了白色布带子绑脚。也许,这些细小之处的改变是为了方便演出,但失去了原汁原味的意义。

图一历史上演出的目连戏调腔剧照《调无常》 

图二近期演出的目连戏调腔剧照《调无常》

目连戏调腔不仅人物造型是一绝,而且拥有一种在外形和音色方面都相当霸气的乐器。鲁迅书中亦有描写:“一种特别乐器,也准备使劲地吹。这乐器好象喇叭,细而长,可有七八尺,大约是鬼物所爱听的罢,和鬼无关的时候就不用;吹起来,N h a t u,n h a t u,n h a t u t u t u u地响,所以我们叫它‘目连瞎头’。”[《鲁迅选集》第一卷,《无常》,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08页。]声势浩大,音色洪亮。在《哑目连戏》中,目连号和锣鼓两种乐器是绝对主角。目连号的霸气声音能将人和鬼都震慑住。目连号响起就感觉此戏并不适合在如此逼仄的剧场空间中演出。目连戏古戏也许就适合在中国传统的庙台上演出。观众往往是露天观看,鲁迅少时就是在船上观看戏台上的演出。

《调无常·送夜头》前半段没有台词却十分耐看,靠演员的身段、表情、舞蹈来操控整个舞台。后半段骂狗有所节选。送夜头中烧纸钱也没有用明火,无法真烧,这样无常逗弄夜头的场面也少了一分趣味。

目连戏调腔多是在民俗节日和宗教祭祀中演出,没有明火加入也就缺少些仪式感和祭祀的意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之物,不该用现代人的方式去改变古老而珍贵的传统剧目。

图三、图四目连戏调腔剧照《调无常》剧中角色夜头

假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老剧目越来越趋同,那么就失去研究它的价值了。在复排古老剧目时,应该“吹毛求疵”地去遵循古法,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正如张福海老师在《戏剧剧目体系化建构及其评价标准》一文中提出的那样:“对作为遗产的古典剧目,其评价标准是建立在古典剧目原真性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它的演出是古典剧目的重现和复活,即文学、音乐、表演、服装、化妆、道具、布景都应是遵循古法,从古法中得来,具有高度的历史真实性,从而展现古典戏剧之美。”[ 张福海:《戏剧剧目体系化建构及其评价标准》,《中国文化报》,2014年1月9日,第6566期。]有时候,现代人改变的人物形象,服饰,舞台美术等方面往往是古老剧种可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可替代的特殊之处。

在“新昌调腔古戏专场”的宣传册上写着调腔的音乐模式是“不托丝竹,锣鼓帮扶,以板助节。前台启齿,后台帮腔”。这便是新昌调腔演唱风格的独特之处。剧团在此次表演中力求再现这种高难度的唱法。何谓“帮腔”?“调腔帮腔有别于其他高腔剧种的‘一唱众和’,调腔帮腔的‘众和’是细致的、有规律的分层次帮腔。”[主编:石永彬:《新昌调腔》,《调腔的艺术特色》,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年,第53页。]帮腔又分为后场帮唱和后场接唱。帮唱是每句话最后一个词组由后台和前场演员一起唱。接唱的话,前台演员就不开口了,都交给后台演员。其中帮唱分为后场分帮和齐帮。顾名思义,分帮是先由鼓师,再有小锣师帮,最后一起帮。齐帮就简单理解为一起帮唱。句尾旋律有下滑的趋势,因此调腔也称为“掉腔”,如此协同众人之力表演,即使没有弦乐器和竹管乐器伴奏,并不会显得单调,反而唱起来有一种独特的“硬”之美。不是绵绵入耳,倒是气势恢宏。第二个音乐特色是“叠板”。“叠板为帮唱句独唱部分的扩展形式,其扩展部分常为旋律音型的反复。”这个叠板的艺术特色是古戏特有的。以《关云长千里独行·封金挂印》中一段唱词举例浅析,“他可比龙入长江,虎奔山岗。有一日兄弟相逢,又恐怕祸起萧墙。若要他罢绝了干戈,退出了战场,只除非践行在长安道上,……”“龙入长江,虎奔山岗。”“罢绝了干戈,退出了战场。”两句话的旋律重复,用以强调人物内心强烈的情感。“入长江”、“奔山岗”、“祸起萧墙”、“退出了战场”等每句唱词的主干部分都属于“后场齐帮”,兼有锣鼓伴奏,敲打节奏。“入”、“奔”、“退出了”等动词,“后场齐帮”一下将音调拉高,表现了曹操对关云长的敬佩之情,将关云长比作是龙和虎,可见曹操是十分认可关云长的为人处事的。调腔中的曹操人物形象还原了历史,并非是一般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奸佞形象,他对英雄是有爱惜之情的。

2014年4月12日,新昌调腔古戏专场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出是难得售票的演出。现在调腔多数在县级以下的村落包场演出。这对一个剧种来说实在是较为不正常的发展状况。

造成如此萧条现状的一大原因是人才断层严重。在1957年、1960年、1963年、1973年、1978年、1987年和2007年共招收过七期培训班。间隔三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不等。人才流失严重,行当不齐全。年老一辈多数故去,留着的已然没有精力系统地教育人才,更不提上台演出。原本担负承上启下重任的中年一辈,因为剧团演出机会稀少,缺乏舞台实践,还需要磨练自己。年轻一辈的演员难以看到发展的前景。笔者看到新昌调腔的微博上发布的信息:2014传承中心招聘调腔演员,所有07级调腔人中仅一幸运儿可以成为编制人员。这对年轻一辈的传承人来说实在太过残忍。即便是编制人员一年工资只有3万元,可想而知不入编制的传承人多为生活所迫无法坚持在调腔这条路上走下去。

新昌调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种的存在,其价值是被认可的,新昌调腔经典剧目的本来面貌才是学术和研究意义所在。现今调腔的生存出现困难,需要社会 扶持得以更好地传承。传承的原则是保留新昌调腔独有的音乐、表演、服化、舞美方面的特色。不应该打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旗号,然后用现代人的审美意愿去随意改造传统剧目,这便失去了新昌调腔作为遗产的根本意义。

新昌调腔大事简表:

1644年 “调腔”一名最早见于张岱《陶庵梦忆》(成书时间1644年)

1792年 《鉴湖竹节词》:“赐羽增封吐属新,行筋荐脯祷江滨,而今高调传于越,木石吴儿是后尘。”其中“高调”指的是调腔,“木石吴儿”指的是昆曲。

清道光年间 创办“汤群玉”,而后民间调腔班相继成立。

清宣统年间 “大通元”、“老大舞台”“天蟾舞台”、“春仙舞台”等班社成立。从业者达一百二十五人。

1924年 “老大舞台”班社解散。

1942年 “大通元”班社解散。

1950年 上海和浙江文化有关部门派专家前往绍兴新昌考察调研。

1953年 新昌县举办首届民间艺术大会串。与会者包括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她建议将“调腔”改为“高腔”。

1954年 成立民间职业剧团名“新艺高腔剧团”。

1957年 第1期调腔训练班。

1959年 新昌县调腔剧团成立,标志着调腔得以新生。

1960年 第2期调腔训练班。

1963年 第3期调腔训练班。

1966年—1976年 文革期间调腔剧团变文宣队。

1973年 第4期调腔训练班。

1978年 第5期调腔训练班。

1982年 正名为“调腔”

1985年 剧团整顿,大部分人员调离,剧团解散。

1986年 请回老一辈艺人抢救元杂剧调腔《北西厢》,予以录像保存。1987年 第6届调腔训练班。

1990年 重新成立新昌县调腔剧团。

1991年 赴北京参加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

1992年 赴泉州参加“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

1995年 参加上海的中国戏曲博览会。

2005年 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6年 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7年 第7届调腔训练班。

2013年 赴香港参加“第四届中国戏曲节”。

同年 改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新昌县调腔保护传承发展中心”。

2014年 献演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责任编辑 原旭春

猜你喜欢

目连新昌剧目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岁月有大爱
试论御伽草子《目连草子》对汉文学的接受
舞台剧目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中国目连戏展演
——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演出
优秀剧目进校园
文化遗产 绍兴目连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