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祁县话的文白异读

2014-05-04高永鑫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祁县韵母声母

高永鑫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西安 710100)

文白异读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对于“文白”的解释,有人认为是风格色彩的差异,文读音“雅”一些,白读音“土”一点;有人认为是音韵层次的反映,文读音是今音,白读音是古音;也有人认为文白的形成是由于强势方言作为标准语或准标准语的形式渗入到本地方言中的,这样,文读是外方言音,白读是本方言音;还有的观点认为文白是交际功能的不同,白读用于口语交际,文读用于读书时用。不论哪一种观点,目的都是为了解释清楚汉语中普遍存在着的这种“异读”现象。本文把近于权威方言即普通话的音称为文读音,把远于权威方言的音称为白读音。

祁县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地处山西省中部。祁县话属于晋语并州片,处于晋语的核心。祁县话中存在大量文白异读现象。白读是祁县话固有的语音系统,这套系统结构严密,在一段时间内完备高效地满足当地人的交际需要。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普通话的推广,还有一些新词、科技术语、网络语言的出现,祁县话不得不结合本音系的特点,接收一些权威音系的音类,形成异读。而这些“异读”也主要集中在以上几类词汇。祁县话内部也有差异,本文描写的是俗话所说“河(昌源河)北”片方言。本文没有悉数列举例字,有的类型例字多,只举有代表性的,能说明问题即可,有的类型例字少,甚至只有一个,鉴于其语音价值,本文也列出来。

一、祁县话文白异读的类型

(一)声母文白异读类型

1.古全浊声母平声字,今祁县话逢塞音、塞擦音,文读为送气清音,白读为不送气清音。

2.大量古晓组字白读声母为舌面后音[x],文读声母为舌面前音[ɕ]。

3.部分古非敷奉母字白读保留双唇音[p],文读为[x]。例:

4.部分古崇母字,古禅母字,古初母字,今祁县话白读声母为清擦音[s],文读声母为塞擦音[ts‘]。

5.部分古疑母、影母字白读声母为[ȵ]或 [ŋ],文读为零声母 。

(二)韵母文白异读类型

1.蟹摄开口一等字,今祁县话韵母文读为[ai],白读为[ei]。

2.止摄合口三等泥组、精组部分字韵母文读为[uei],白读为[yu]。

3.部分效摄见系一等字韵母文读为[au],白读为[o]。

4.效摄开口三等与效摄开口四等字韵母文读为[iau]或[au](知系),白读为[io]或[o](知系)。

5.大量宕、江、曾、梗四摄舒声字文读为鼻化韵母,白读为口元音。分列如下:

(1)宕摄开口三等字文读为鼻化韵母[iɑ~]、[ɑ~]、[uɑ~],白读时读为口元音,不再鼻化,读作[iA]、[A]、[o]。

二、祁县话文白异读的特点

(一)声母、韵母白读特点

1.祁县话声母白读的几条规律,都表现为存古,即滞后。古全浊声母平声字,今祁县话逢塞音、塞擦音,白读均为不送气清音。这一条经乔全生先生在《晋方言语音史研究》中考察,“这种声母类型的最早的源头是唐五代注音本《开门要训》所代表的西北一支方音。”古崇母字,古禅母字,古初母字,今祁县话白读声母为清擦音[s],正如乔先生所说“晋方音古禅母字读清擦音保留了千年以上的历史”,“晋方言中古崇母、古船母读擦音保留的应是唐五代时期的读音。”古晓组字白读声母为舌面后音[x],则应是见系字未腭化的残留。更有祁县话古非敷奉母字今仍白读为双唇音,是上古轻唇读重唇的痕迹。总之,祁县话声母的发展相对滞后。

2.祁县话韵母白读数量最多的字是古宕、江、曾、梗四摄,它们的共同表现是文读为鼻化韵,白读是纯口音,这一条徐通锵先生在《历史语言学》中解释“不少方言都经历了从鼻韵尾到鼻化元音、再进而消失鼻化成分而成为口元音的发展”。今普通话这四摄读鼻韵尾,祁县话文读为鼻化音,白读为纯口音,正好代表了以上三个阶段,这种情况说明祁县话的韵母演变速度比权威方言要快,与声母的发展滞后正好相反。祁县话韵母白读的另一个特点表现为元音的高化和圆唇化。如[ai]变[ei],[uei]变[yu],[au]变 [o],[iau]变[io]。

(二)祁县话文白竞争的表现特点

徐通锵先生指出,“文读形式在产生之后,在语言系统中就出现了文与白的竞争,竞争的总趋势一般都是文读形式节节胜利,而白读形式则节节败退,最后只能凭借个别特殊的词语与文读形式抗争。”这个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文弱白强”“文白相持”“文强白弱”。祁县话中文白竞争大多数情况表现为第一个阶段,即“文弱白强”,例如,“下”在~雨,~楼,~坡,~头,~班等词中声母白读为[x],只有在“~载”中读[ɕ],再如,“婆”在老婆,婆姨,婆婆(姥姥),婆(丈夫的母亲),婆妇俩,老婆婆(老太太)中声母都只能读[p],只有说到“外婆”时,才读[p‘],但祁县话中没有外婆的说法,所以只适合读书音。“放”在~牛儿,~心,~鞭炮,~手中韵母都读[o],在解~,豪~中读[]。可见文读词受到严格的条件限制,且文白不会轻易互换,即不会有人把“下雨”中的“下”读成文读,也不会有人把“老婆”的“婆”读成送气音,但相反,有很多人开始把“下载”白读。“下载”是个新词,人们接受这个词时,先是囫囵吞枣全盘接受,包括读音,但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对“下载”这个程序渐渐熟悉,“下载”这个行为随时可以进行,人们原来认为非常神秘的网络术语变得可以理解,这个词频频出现在老百姓的口语中,于是人们就自觉地把它纳入祁县话语音体系,由文读转为白读。这有点像一般词汇和基本词汇之间的转化。这种由文变白证明祁县话中白读势力还是比较强大的。

再如,钉子的“钉”,祁县话称钉子要重叠,说成“钉钉”,白读,与别的词或语素组合成偏正关系时,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祁县话固有的重叠方式,例如水泥钉钉,长钉钉,一种是照搬普通话,说成水泥钉。凡是结合自己方言名词重叠特点的都白读,和普通话结构一致的都文读。可见祁县话的白读势力还来自于构词方式。祁县话中动词,表示具体的动作时白读,表抽象意义时文读。例如,“提”,~水,~篮篮,~包包,白读;~意见,~要求,~条件,是文读。另,“提”和“包”可以组成动宾关系,也可以组成偏正关系,动宾关系中白读,偏正关系中文读,类似的还有“开”,开门,白读,开水,文读。“害”,害人,白读,害虫,文读。“烤肉”,作名词时白读,作动词短语时文读。

祁县话中“文强白弱”的现象也有几个典型。例如,当地有个古老的风俗,结婚要请四个人给新娘子缝被子,被请的人要求父母双全,有儿有女,婚姻幸福,家庭和睦,称之为“全人”,祁县话中把这个“全”读作[ts‘u],声母为舌尖前音,而“安全,全面”的“全”都已经读为舌面前音[ʨ‘],“全”的白读形式仅靠这个古老的词语留存着。再如,顽固的白读还保存在地名中。“城”,在祁县的几个地名中白读为[],如祁~,~南,高~,其他都文读为[ts]。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文白竞争”不如说成是新旧字音的“类比”,即旧字音通过类比新字音而被逐个地套用,经过时间的推移而产生所谓新音“由弱变强”,即新字音逐步代替旧字音。

祁县话中“文白相持”的情况不多,此不赘述。

[1]徐通锵.历史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侍建国.历史语言学:方音比较与层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侯精一.现代晋语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4]乔全生.晋方言语音史研究[M].上海:中华书局,2008.

[5]王洪君.文白异读、音韵层次与历史语言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2):122-124.

[6]邢向东.陕北吴堡话的文白异读与语音层次[J].语言研究,2007(1):29-35.

[7]吴子慧.绍兴方言的文白异读规律及历史层次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7(4):72-75.

猜你喜欢

祁县韵母声母
声母韵母
晋中市祁县:倾力打造中国茶文化旅游第一城
山西祁县贾令村狐神庙及其舞台题记考述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声母顺口溜
图片新闻
晋中祁县种植黄芪 开辟农民致富新路
声母歌
单韵母扛声调
《湘水韵》及其编撰原理要点